政府工作报告

—— 2014年1月4日在薛城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薛城区区长 刘中波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13年政府工作回顾

     2013年是我区在危机中抢抓机遇、在困境中寻求突破、在竞争中赢得主动的一年。面对宏观形势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巨大、发展任务异常繁重的严峻挑战,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建设市驻地,打造新薛城”的宏伟目标,团结带领全区人民,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奋力前行,全区经济社会保持了稳中有进、逆势赶超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实力实现新提升

经济实力持续增强。预计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70亿元、增长10%;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2.45亿元、增长18%、同比增长10.1%,实现税收收入10亿元、增长23.6%、同比增长13.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5.6亿元、增长2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4亿元、增长15%。发展质量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调整至4.4:72.7:22.9,三产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7个百分点,三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65.3%、提高7.8个百分点;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提高到80.4%,工商四税占税收比重提高到58.8%、占财政收入比重提高到47.2%。发展活力显著提升。全区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和中长期贷款分别达到271.5亿元、137.8亿元、55.3亿元,分别增长13.6%、14.1%、20.6%;完成“个转企”1113家、“小转规”335家,“四上”企业达到653家、比2012年增加335家;市场主体数发展至2.03万户、较年初增加5016户、增长32.8%;全年房屋成交量达到1920套、增长179%,其中一手房增长113%、二手房增长214%;全社会用电量14.6亿千瓦时、工业用电量9.5亿千瓦时,分别增长11.9%、12.2%。群众收入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71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929元,分别增长12%、14%。

二、新型城镇化实现新突破

大新城建设步伐加快。突出大新城龙头带动作用,推动“六位一体,产城融合”发展,开启了中心城区发展的新篇章。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融筹资金7.4亿元,优先保障安置工程建设,总面积26.5万平方米的天山路回迁工程启动建设,火车站、新华街、种庄一期、东小二期、托一等10处、208.8万平方米回迁工程有序推进,燕山路、西小一期、托后2072户居民实现回迁。新开发金水湾、城林郡、枣矿城等住宅小区23处。投资2.53亿元,完成黄河东路贯通、长白山北路、湘江东路、广场东路、昆仑山南路、珠江路大桥建设,改造提升郯薛路、永兴路、甘陈路、枣曹路西段,开工建设太行山南路、祁连山南路、珠江东路,拉开了中心城区发展框架,提高了聚集辐射功能。目前,京沪高铁枣庄站日停靠车次由39列增至58列,超过了泰安站、曲阜站,年周转客流量达120万人次。

城市功能品质显著提升。投资2.5亿元,扩建调峰热源厂,铺设管网16.2公里,新增供热面积310万平方米;投资5030万元,完成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铺设管网32.8公里,日处理污水能力提升至5万吨。投资1.8亿元,启动建设占地734亩的城市森林公园,高标准实施天山路、两高之间绿化,完成巨山绿道、长白山路绿化提升,建成开放龙潭公园,新增城区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健全批后监管、户外广告治理、建筑垃圾管理长效机制,强力推进非法营运机动车、占道经营、小广告整治,结合省级卫生城复审迎检,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拆除违章建筑2万平方米,改造背街小巷14条、城中村6个、农贸市场3处,塑造了整洁优美的城市形象。

镇村建设协调推进。投资1.3亿元,建成枣庄西站至陶庄镇BRT、陶庄镇污水处理厂;投资1.4亿元,修建农村公路50公里,建设西防备、打席、吴庄、铁佛等新型农村社区8处,改造危房1.8万平方米。陶庄镇省级示范镇建设扎实推进,北部新城雏形初现;邹坞镇获批第二批省级示范镇。*开展“美丽薛城•一起行动”,强力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投资3000余万元,购置大型环卫设备25台,新建垃圾中转站10处,建立了垃圾收运长效机制,有效解决了垃圾围城、围村、围户问题,改善了城乡人居环境。

三、产业转型取得新成效

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按照上级政策要求,痛下决心关闭洪村、宏达、215西、天然焦4处煤矿,分流相关人员1万余人,压减产能57万吨,全面关停采石企业,退出水泥产业,初步摆脱了对资源的过度依赖。煤化工产业迅速膨胀,总投资65.2亿元的薛城能源循环经济百亿产业园聚集项目9个,110万吨焦化项目投入运营,煤焦油深加工、LNG、干熄焦项目启动建设;总投资35.8亿元的热电多联产循环经济百亿产业园,热电一期调试运行,蒸压砖项目正在安装设备,20万吨炭黑一期完成立项;投资1.2亿元的三和信达化工一期即将投产;埃新斯公司与薛城能源公司合作,重启停产3年的合成气项目,稳定10万吨甲醇生产,焕发了新的生机,全区煤化工企业发展到15家,成为鲁南煤化工发展的重要一极。装备制造业势头良好,鲁南装备制造百亿产业园,煤机制造部已投产,特检中心投入使用;国缆集团新上水净化环保新材料项目,产业链条进一步拉长。传统产业稳步提升,总投资117.5亿元的58项技改项目进展顺利,投资7.8亿元的远通纸业1号机组启动建设,投资1.5亿元的东大锅炉等46个项目全面投产;青啤(薛城)公司年产量突破16万千升,利税突破9000万元,分别增长15%、17.5%,创历史新高。充分发挥平台支撑作用,投资1.37亿元,编制铁西新区发展规划,修建薛城经济开发区、邹坞煤化工园道路9条,铺设供排水管网15.6公里。全区新增省级优质产品生产基地2处,省级名牌产品1个、著名商标6个;纳税过百万元工业企业达到52家、过千万元企业达到19家;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58亿元、利税65亿元、利润33亿元,剔除枣矿集团逆向拉动因素,分别增长28%、25%、40.4%。

现代服务业量质同升。现代物流业逐步壮大,顺利接管闲置8年的枣庄港,5月份正式运营,7月份实现外运,累计吞吐货物40万吨,铁水联运物流园聚集闽商五金建材城等项目10个;银海医药物流中心实现营业额11.7亿元、成为鲁南最大的医药物流企业;邹坞铁路物流中心启动建设,全区物流企业发展到78家。总部基地初具雏形,新引进海通证券、交通银行枣庄总部、农联社枣庄总部、中投永信枣庄分公司等总部型企业15家;SOHO珠江主体完工,仲建商务广场等4个项目正加快建设,珠江路金融商务区聚集项目22个。专业市场群渐成规模,投资30亿元的万洲•浙商城一期主体完工,投资10亿元的万洲•第一街即将竣工,已签约商户1700家;投资31亿元的鲁南国际商贸城启动建设,投资50亿元的农畜产品跨国采购中心、投资20亿元的“鲁南之家”电子商务基地正式签约。商贸餐饮业蓬勃发展,燕山路商圈、西姚邻里中心投入运营,投资2.1亿元的临城大酒店即将竣工,投资3亿元的鸿基•万尚城正加快施工,新引进汉庭、肯德基等品牌名店62家、增长31.6%,新增限上商贸企业93家、增长75.6%。文化旅游业活力彰显,铁道游击队影视城、奚仲文化产业园列入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张庄村列为省级旅游特色村;成立奚仲旅游开发公司,整体推进奚公山蟠龙河区域开发;成功举办全国汽车场地越野锦标赛等节会活动7次;全国最大的自驾车租赁公司—神州汽车租赁公司落户我区,枣庄旅游集散中心投入运营,薛城逐步成为鲁南旅游集散中心。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发放种粮直补、农机补贴等惠农资金4221万元,完成农业基础投入8000余万元,治理河道11.5公里,改造中低产田1万亩,建成小农水高标准农田3.5万亩,粮食总产达20.5万吨。扎实推进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新流转土地2.9万亩,发展规模经营千亩以上土地合作社4家,土地流转率达到32.6%;新扩经济作物2.3万亩,发展皇殿、绿之源等开心农场8家,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220家,新增规模养殖场13家、标准化生产基地6处,培植凯铭实业、宸泰科技等龙头企业7家,农业四化进程不断加快。

四、科学发展增添新动力

项目带动成效明显。*开展产业招商,引进日本JFE、美国柏诚、北京恩源、上海跨国采购等一批战略投资者,引进投资亿元以上项目42个,其中30亿元以上项目6个,实际利用境外资金2012万美元、区外资金51.2亿元,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00.6%和489%。强化领导帮包、督导考核,全力保障要素供应,对上争取土地指标1386亩、供出3902亩,有力推动了项目建设。去年初确定的90项重点工程,已建成投产、投入运营41项,超计划和按计划推进的30项,完成投资242.8亿元、占计划的128.5%。

改革创新活力增强。在全市率先实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区财政补贴1200多万元,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大型设备检查价格下降20%,受益群众5.2万人。创新工商改革,设立全市首个工商改革试验区,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在全省率先推行工商注册零收费。启动建设区政务服务中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深化“三区合一”改革,理顺税收征管体制,全面落实属地征收,实现了薛城区、高新区和划转企业的互惠多赢。

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投资8000余万元,完成远通纸业、东仓纸业、青啤(薛城)公司污水深度处理工程,综合治理小沙河、小泥河,出境河流水质稳定达标。强化大气治理,实施圣火旭龙公司脱硝工程,关停“五小”企业21家,拆除供暖锅炉25台,改造浴池锅炉45台,整治搬迁储煤场12处、砂石料场23处,综合治理车辆超限超载、机动车尾气、扬尘污染、秸秆焚烧,空气质量稳步提升。*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完成投资1.1亿元,新增造林面积4.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4.2%。

五、社会事业实现新发展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全年民生支出13.6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7.1%。10件惠民实事全部兑现。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城镇新增就业7176人,转移农村劳动力7851人,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37人(其中教师68人),有效缓解了就业压力。不断提升社会保障能力,稳步提高城乡低保、新农保、新城保、新农合保障标准,全年发放各类补助、救助金2189万元,机关事业单位人均月增资365元,广大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

社会治理持续加强。全面加强社区建设,优化社区布局,城乡社区由23个调整为49个,管理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认真落实信访听证、公开接访制度,妥善解决各类信访案件176件,有效化解0632首府等一批房地产开发遗留问题。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推进“法治薛城”建设,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投入700余万元,安装高清监控65路、电子警察15处,“两抢”案件下降65%,群众安全感持续增强。

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全面接管高新区移交学校,对城区9所中小学校进行整合,新组建枣庄八中东校,建成使用南临城小学、二十九中新校,城乡教育资源更趋优化。开工建设区中医院综合病房楼,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提高了群众健康水平。*开展计生集中服务、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优生优育水平不断提高。强化科技创新,完成各类科研成果63项。启动建设区烈士陵园。扎实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广泛开展文化下乡、全民健身活动,制作《薛城记忆》专题片、宣传册,城市凝聚力不断增强。物价、气象、档案、史志、老龄、外侨、地震预防、民族宗教、妇女儿童、残疾人工作等各项事业实现新的发展。

六、政府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

坚持转作风、提效能,*推进学习型政府建设,举办高级公共管理研修班,选派年轻干部到浙江大学等高校集中培训、到经济一线锻炼,政务人员干事创业能力显著提高。认真执行区人大决议、决定,主动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区政协民主监督,办复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282件,办理群众来信来电2202件。坚持区长办公例会制度。扎实开展“双包双联为民服务”活动,帮助村企解决难题957件;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条办法”,*推进反“四风”、“庸懒散”专项治理,规范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和公务接待,加强经费支出管理,强化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树立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面临的挑战超乎预料,付出的努力非同寻常,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我区先后获得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区、全省双拥模范区等12项荣誉称号,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城复审验收。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区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拼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全区人民,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经济总量依然不高,结构不够合理;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部分骨干企业反向拉动较大;回迁安置任务异常繁重,城市配套和服务水平距市驻地标准尚有较大差距;财政收支压力依然较大;土地、融资等要素制约较为突出;受财力和发展阶段制约,一些民生事业发展不足,群众满意度还不高;政府服务水平有待提升,营商环境需进一步优化,等等。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改进。

Page: 1 2较旧一篇:2014年枣庄市峄城区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4年东营市利津县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