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1月15日在常州市新北区    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区长 吴晓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新北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攻坚克难,拼搏奋进,扎实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创新、抓统筹、惠民生、强队伍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稳中求进的向好态势,总体上完成了区人大三届二次会议确定的年度工作目标任务。

(一)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千方百计抓项目,全力以赴稳增长。经济发展态势平稳。研究出台推进重点项目加快转型发展、培育规模骨干工业企业、防控企业风险等措施,有力扭转经济下行态势。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5亿元,同比增长1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21.5亿元,同比增长19.4%,其中工业投入366.8亿元,同比增长17.4%;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3.49亿元,同比增长1%。重大项目强势推进。每季举行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星宇车灯、安邦物流等38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工在建率100%,当年投资完成率100%;蒂森克虏伯、瑞悦车业等100个区级重点项目当年完成投资285亿元,宝菱重工一期、佳讯光电等16个项目竣工投产。外资外贸迎难而上。完成工商注册外资1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2亿美元,位居全省开发区前列;新批外商投资企业90家,其中注册资本3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14个。全年预计实现进出口总额102亿美元,其中进出口超亿美元企业17家,生物医药产业园成为全区首个省级出口基地。

(二)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把调结构、促转型和稳增长紧密结合,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1.9:62.4:35.7优化为2013年的1.9:59.1:39。工业发展转型提质。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635亿元,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585亿元,同比均增长11.5%;新增3000万元以上产值的工业新增长点企业110个,新增产值163.8亿元;新添产值超10亿元企业3家,总数达31家,新阳科技集团销售超165亿元,成为我区第一个产销双超150亿元的龙头企业。新兴产业蓄势待发。光伏产业全年实现产值192.3亿元,同比增长17.3%,天合光能、协鑫光伏等龙头骨干企业全面扭亏为盈;常州航空产业园正式启动建设,总投资20亿元的新誉通用航空项目进展顺利;生物医药产业快速推进,兴和制药、合全药业等国际知名医药企业相继落户,美敦力、柯惠等医疗器械巨头与康辉、康迪等企业实现强强联合,扬子江紫龙药业、未名天人、千红生化一期、方圆制药等项目主体完工;创意产业基地入选首批省级文化科技产业园,成立全省首个国家广告研究院展示技术与创意研究分院。同时,根据“园镇合一、事权统一、利益分享、逐步到位”的原则,优化调整了园区管理体制。光伏、创意、生物医药、动力装备等四大园区全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722亿元,同比增长26%。现代服务业加速集聚。金融服务业态日趋完备,与中投证券合作共建中投(常州)产业基金创业园区,积极构建常州首家类金融综合体和常州小微金融中心,引进全区首家外资商业保理公司,全年共引进银行、基金、证券、创投等金融、类金融机构14家,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00.2亿元、贷款余额49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8%、18.5%;以环球恐龙城为代表的旅游业迅猛发展,环球恐龙城接待游客474万人次,实现营收5.7亿元,中华恐龙园获评“中国优秀游乐园”,成功注册全省首个国字号服务商标;以“淘常州”为代表的电子商务蓬勃兴起,“淘常州”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1亿元,同比增长近300%;成功举办第10届常州国际动漫艺术周,现场签约金额达31.1亿元。预计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08.5亿元,同比增长23.5%。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高标准建设省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增优质粮油生产和现代渔业两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2.1万亩,新增无公害农产品21只、绿色食品5只,全市首家、全省第二家家庭农场落户孟河镇。建成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10个,通过省“水稻栽插机械化示范区”验收。预计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4.7亿元,同比增长9.6%。

(三)科技创新开创新局面。以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为目标,着力提升三大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先后出台了创新驱动战略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科技创新贡献奖评定办法等,充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预计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总量达331家,占全市总量的1/3;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132项,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25家,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97%,天合光能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部验收;开展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区域试点”工作,新增授权专利近4800件,其中发明专利330件,新增驰名商标3件,完成国家或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21项、国际性标准2项。预计2013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1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近50%。载体孵化能力持续增强。签约引进浙江大学常州工业研究院、常州印刷电子产业研究院等3家重大创新合作平台;新增国家级孵化器1家、市级孵化器和加速器4家,新增孵化面积近30万平方米,全区各类孵化器、加速器总面积达159.4万平方米。要素集聚能力日益显现。大力集聚人才、资金等科技创新关键要素。全年引进培育市“龙城英才”领军人才项目151个,其中外籍院士4名;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55名,累计达77名,建成千人计划(常州)生物医药产业研究院,成功创建“省人才工作先进县(市、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投入运营,组织申报省风险补偿资金贷款项目5项,贷款1050万元;促成企业与知名创投机构开展合作,全年募集风投、创投资金3.3亿元。

(四)城乡建设展现新面貌。坚持产城融合、城乡一体,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乡环境。城市功能日趋完备。统筹“四合一”规划,优化功能分区,形成“一城三区十大功能板块”的总体布局,完成新龙国际商务城核心区、通江路中央商务城等重点区域城市设计。新龙国际商务城总部经济区一期全面启动,中央商务城启动项目地块收储,月星环球港、迪诺水镇一期、新桥商业街主体竣工,丰臣国际广场全面开业,雅居乐、朗诗等一批高品质住宅项目进展顺利,菲律宾**城市综合体项目成功落户。天合国际学校二期建成,新北人民医院、三井医院全面投用,飞龙实验学校、世茂香槟湖小学等民生工程推进顺利。全年新开工439个建设项目,建筑面积917万平方米。基础设施加快推进。S122、玉龙路、河海东路等一批省市重点工程进展顺利,200个公交站台基础设施改造全面完成。滨江经济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园、航空产业园和小黄山旅游度假区等园区路网不断完善。动迁工作规范高效,实施动迁项目30个,动迁面积176万平方米,动力装备产业园整车地块、航空产业园核心区域民房动迁全面完成。安置房建设加快推进,新建安置小区11个、续建9个、交付6个,交付总面积55万平方米,安置居民3485户。人居环境持续优化。积极申报创建“绿色建筑示范区”,启动智慧城区建设,成功申报国家首批智慧城市试点。新龙生态林一期核心区基本建成,新龙生态湖音乐喷泉正式开放,藻江河整治提升等一批生态环境提升项目全面启动。闲置地块绿化基本实现全覆盖,累计绿化面积93万平方米,成片造林1.3万亩,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京沪高铁沿线环境整治工程全面完成,荣获“省突出贡献奖”。全面完成全区1063个自然村村庄环境整治任务,累计创建二星级“康居乡村”277个、三星级18个,罗溪镇被评为“省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先进集体”,西夏墅镇被评为“市创优示范镇”。创新城市长效管理体制,月度考评7次名列第一,年度总评全市第二。生态创建成效明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通过省级验收,滨江经济开发区成功创建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在全市率先实现“国家级生态镇(街道)”创建全覆盖。坚守生态红线,全年关停并转化工企业12家,累计达42家。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全年保障供地8037亩,成功创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

(五)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始终把民生幸福作为政府工作的宗旨和目标,让发展成果惠及全区人民。惠民实事件件落实。全面完成区人大三届二次会议确定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提标、公交便民等十大为民办实事项目。公共服务优化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终身教育有效推进,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医疗质量进一步提升,顺利通过“全国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省级验收,成功创建省“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区”;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增至480元,重大疾病医疗保障试点病种增至20种;流动人口计生服务实现全覆盖,被评为省“创建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区”。实施文体惠民一体化工程,新增10个“10分钟体育健身圈”示范社区、25个全民健身点,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孟河镇成功申报“省历史文化名镇”,薛家镇被评为省“文明镇标兵”。社会保障持续提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38778元、18561元,同比分别增长11.5%、12%;新增城镇就业人员近14000人,下岗人员再就业9679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发放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40元,建立城乡低保、困难救助、抚恤优待自然增长机制,低保标准提高至570元;河海“万家安”居家养老形成特色品牌,圩塘康乐中心三期建设顺利,全面建成老年人助餐中心10家;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920套,建成720套,对全区1000幢老旧安置房屋顶进行了维修。社会管理不断加强。全面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开展防范和处置“两欠一逃”专项行动,建成108个“老娘舅调解工作室”,风险防控、矛盾化解能力不断提升,数字化视频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完善,生产安全和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不断强化,全区生产生活秩序继续保持总体稳定。

(六)政府自身建设获得新提升。坚持以“攻坚现代化,誓争第一流”机关作风建设主题活动为抓手,建设清正廉洁、高效有为的实干型政府。提升作风效能。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反“四风”要求,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建立机关作风效能满意度综合评价系统,完善“监审合一”工作机制,加强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专项督查,全力营造实干争先、奋发有为的干事创业环境。推行阳光政务。自觉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代表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00件、政协委员提案102件,满意率、基本满意率达100%;推进“三合一”阳光政务平台建设,网上办理行政服务事项近50万件,即办件比例和提前办结率均明显提升。完善基层治理。开展行政村(社区)区域优化工作,行政村(社区)数量从194个优化为108个,全面加强城乡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全区城乡统筹发展;出台促进村级集体增收的意见,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全区85%以上的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70万元,被评为“江苏省村级‘四有一责’建设先进县(市、区)”。

此外,人民武装、双拥、侨台、民族宗教、工商联、司法、物价、统计、审计、档案、外事、房管、民防、妇女儿童、红十字会等工作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全区上下凝心聚力、奋勇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并通过你们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驻区机关、部队、院校、企事业单位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社会团体及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新北区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进出口总额完成情况与年度目标还有差距,特别是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于受重点行业复苏乏力、房地产市场低迷、一次性入库税源大幅减少以及政府自身工作等因素影响,该项指标增幅离目标差距较大;另外,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支撑跨越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的任务依然艰巨;重大项目引进力度还不够大,特别是在总投资50亿元、100亿元的特大项目引进上还没有突破;镇域发展不够平衡,中心城区功能不够完善,群众收入总体水平仍然不高,民生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部分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还需要进一步激发,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执行意识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克服和改善。

    二、2014年主要工作

    2014年是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年,也是加快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和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的关键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区委三届六次全会部署,紧紧围绕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和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目标,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总基调,*推进“重大项目突破年”活动,以“8585”重点工程(八大专题园区建设、五大科技创新目标、八大城乡建设工程、五大民生幸福工程)为主抓手,主攻重大项目,加快转型升级,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产城融合,建设生态文明,持续改善民生,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其中工业投入增长15%;工商登记注册、实际到账外资、外贸进出口总额等指标在去年基础上适度增长;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达到4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达到51%;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12%左右。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突破重大项目,壮大实体经济

1.千方百计招引大项目。确立“项目为王”的发展理念,举全区之力引进一批大型工业项目、现代服务业项目。认真研究、主动出击,制定一批与市“十大产业链”发展规划、“双百”行动计划等扶持政策衔接配套的产业发展规划。积极转变招商方式,更加注重产业链招商、以商引商,依托龙头企业和专业队伍,围绕产业链高端环节和缺失环节精准招商。坚持内外资并举,在中字头、国字号和世界500强企业的引进上求突破,在引进总投资超50亿元、5亿美元的重特大项目上求突破,在千亿级产业布局上求突破,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创税能力强的支柱型大项目。

2.全力以赴推进大项目。全力以赴抓好110个总投资793亿元的重点项目的跟进对接,力推项目落地建设;集中精力跟踪服务好瓦卢瑞克、诺贝丽斯、美伊电钢等124个新增销售3000万元以上的工业经济新增长点,确保项目达产增产;以IPO开闸为契机,加强扶持引导,激发企业上市热情,确保光洋轴承等企业成功上市,着力打造一批龙头、骨干企业,为培育千亿级产业、百亿级企业奠定良好基础。同时,积极培育和发展一批研发能力强、成长速度快、爆发潜力大的中小企业,促进实体经济根深叶茂、不断壮大。

3.聚精会神服务大项目。坚持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一抓到底,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大项目的引进、推动和服务上来,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创新项目组织方式,加大项目考核力度,按照“一个重点项目,一套服务班子,一张竣工时间表”的要求,聚焦资源,优化服务,合力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难题,做到进度能快则快、环节能省则省、程序能减则减,确保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快见效。

(二)建强八大园区,加快转型升级

1.加快高端工业集聚。新材料产业园重点延伸芳烃、烯烃产品链,发展产业链完整、上下游配套的优势产业体系,发挥新阳科技、华润包装的行业龙头效应,鼓励优势企业开发、投产上游原料产品和下游终端新材料产品,推动朗盛、富德能源、阿克苏诺贝尔等重点项目早日投产。动力装备产业园围绕大型整机、成套装备特别是汽车整车、农机工程机械、智能电网装备产业链建设,全力在招引特大项目上取得突破,加速形成龙头企业拉动、配套企业跟进、产业集群发展格局。航空产业园在加快新誉通用航空项目建设进度的同时,重点瞄准通用航空制造及运营、大飞机改装及零部件配套、航空物流等领域重大项目,加强与国通航空、精工通航、中国电科、北京通航等在谈项目的跟踪对接,力争在引进超亿美元关联性项目上取得突破。光伏新能源产业园重点以天合光能、协鑫光伏为龙头,支持企业加快海外战略收购、重组,推动产业链向下游光伏电站、分布式能源、光伏网络服务平台等领域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园重点发展跨国医药、医疗器械、健康养生等产业,助推扬子江紫龙药业、千红生化、未名天人等项目尽早竣工达产,有效提升园区国际知名度。同时,针对我区在全市“十大产业链”建设中的短板和不足,着力引进碳材料、机器人等产业链的领军型、龙头型企业,吸引、集聚一批上下游关联配套企业,构建更多的新兴产业链,形成更多的经济增长点。

2.加速现代服务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基地重点打造以环球恐龙城主题旅游休闲为核心的创意产业集聚区,加快引进创意产业、集聚创意人才、培育创意品牌,引领服务外包、广告创意、动漫网游、信息网络、特色旅游等高技能服务业加速集聚。智慧科创园重点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加速建设常工院新校区,启动智慧城市产业园和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力争引进国际知名大学来区办学,特别是新龙国际商务城核心区板块,要以打造金融服务业集聚区和区域总部集聚区为目标,重点引进一批银行、基金、证券、风投、创投公司和企业区域总部,切实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档次提升。

3.加强生态农业建设。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积极开展农业产业招商,加快引进国内外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业组织化、规模化、科技化和产业化发展。同时,优化生态设计,支持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都市农业,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紧密融合,着力打造集生产、科研、推广、旅游于一体的综合现代农业示范区。

(三)加速创新驱动,打造创新高地

1.做强创新企业。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全力培育“十百千”创新型企业,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家以上,支持高成长、科技型企业申报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引进培育一批有潜力的创新创业项目、研发机构和科技企业,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集聚一批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高科技骨干企业,力争2014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1150亿元,确保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9件,引导企业加强国际技术合作,并运用品牌战略、标准战略加快转型升级。

2.建设创新载体。加速推进重大创新载体建设,浙大常州工研院和印刷电子产业研究院5月份完成装修和首批项目入驻,年内力争再引进创新创业团队10个以上、产业化项目5项以上;加快洽谈引进清华大学科创园、中科院“百人学者”创业园等项目,确保全年引进高水平创新载体3家以上。鼓励骨干企业和社会资本建设孵化器、加速器,健全孵化器、加速器管理考核制度,力争认定市级以上孵化器3家,各类创业载体总面积累计达到170万平方米。积极建设科技中介服务平台,通过引进专利事务所、管理咨询公司、会计事务所等专业科技服务机构,建立较为完善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3.集聚创新要素。确立人才至上发展理念,力争引进高端创新创业人才80名、市领军人才创业重点企业40家以上,新增省“创新团队”1家,确保各项人才指标继续保持全省开发区领先。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模式,通过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评估、发展风险投资、引进创投基金、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新三板”上市等方式,推动金融科技融合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组织申报30个以上“苏科贷”项目,完成5000万元以上贷款额度,帮助人才企业获得股权融资5亿元以上,努力创成省“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同时,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联席会议制度,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积极营造尊重创新、鼓励创新的法治环境。

(四)建设精品城市,促进产城融合

1.调优功能布局。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继续深层次优化城乡规划,重点做好通江路中央商务城、新龙国际商务城总部经济区、金融集聚区、智能科创园等专项规划,以及生态环境建设保护规划和全区农业、水利与生态融合发展规划,最大限度发挥城市基础设施的服务功能和集聚效应,促进自然生态与城市景观的有机融合,增强城乡建设的辐射力和带动力。

2.做精城建项目。坚持打造城建精品,加快建设新龙国际商务城,高标准建成核心区内道路,迅速拉开核心区周边道路框架,力推科技金融中心、总部经济大楼一期加速建设,确保新龙生态湖二期项目全面完工;加速通江路中央商务城“退二进三”土地收储,形成连片开发空间,大力推进中央艺术公园建设,全面建成月星环球港。进一步完善小黄山旅游度假区整体发展规划,加快推进动迁安置、基础设施、环境整治和项目招商等工作。全面启动菲律宾**商业广场等一批高端商业项目,确保迪诺水镇一期、诚通物流一期、常州国家广告产业园二期、西夏墅刀工具市场等一批现代服务业项目竣工投用。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高效推进S122、S238、玉龙路和轨道交通一号线配套等省、市重点工程建设。推进关键节点提升工程,着力优化高速、机场、高铁、高架、园区出入口等关键节点景观布局,同步实施店招改造、楼宇亮化、立面出新等工程,提升城乡建设品质内涵。

3.加快城乡统筹。坚持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大行政村卫生室、健身点和镇域养老中心等农村公益**设施建设力度,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农村道路改造、危桥改造和河道、管网配套力度,提升农村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拓展村级公共服务功能,推动智慧城区建设向行政村(社区)延伸。加快西部中心镇、特色镇建设步伐,提升对农村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促进东西部地区均衡发展。*实施强村富民增收工程,积极培育村镇农业新业态,进一步做强村级集体经济,力争2014年所有行政村集体年收入达100万元。

(五)强化生态保护,建设美丽新北

1.推进生态重点工程。加快新龙生态林建设,确保一期项目全面建成、二期工程全面启动,着力打造一批原生态绿色开放空间。大力推进“绿色建筑示范区”创建工作,建设一批绿色节能建筑,积极推广垂直绿化,构建立体化的绿色生态系统。启动省庄河南延等水利工程,配合省、市加快推进新孟河拓浚工程和长江堤防提升加固工程。

2.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实施藻江河、大坝河等27条河道截污接管、清淤护坡、保洁活水工程,同步实施沿河生态景观改造,打造水清景美的滨河风光生态长廊。开展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健全全区大气监测体系。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环保企业,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的综合利用、管理和处置能力。启动新一轮村庄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落实长效管理,建设美丽乡村。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深化完善网格化、数字化、精细化的城市长效管理机制,推进管理力量向社区、薄弱地段延伸,市级排名继续“保二争一”。

3.狠抓节能减排工作。*推进滨江化工区生态提升和循环化试点工程,完善污水管网设施,实施资源综合利用;组织实施一批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广达热电等3家热电企业达到国家新的排放标准;强化环保联动执法,全年关停并转重污染企业10家以上;加大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审核力度,确保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达标率100%。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六)完善公共服务,增进民生福祉

1.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健全就业创业促进机制,落实促进就业岗位培训补贴、社保补贴等政策,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巩固社保扩面征缴成果,提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落实城乡低保、五保等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推进爱老助老服务工程,逐步建立健全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信息服务为辅助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加大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力度,全面推进危旧房改造项目,加快实施富民景园、空港五村等26个安置小区项目建设,新建安置小区270万平方米、续建安置小区277万平方米。

2.进一步发展社会事业。以创建“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区”为抓手,全面提升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力争省常中新北校区、春江中学、新桥二小、中央花园小学、薛家奥林匹克小学主体建设完工,飞龙中学、新桥初中竣工交付。进一步完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启动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全力推进春江、孟河、薛家等卫生院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建设;提升新农合筹资标准,确保参保率继续保持100%;继续实施家庭幸福工程,实现孕前优生健康体检项目全覆盖。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扎实推进“文明社区天天乐”和“文化惠民月月送”等活动,*开展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利用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工作,进一步加强外事侨务、对台事务、档案方志、民族宗教、防灾减灾、双拥、残疾人事业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

3.进一步强化社会治理。在全区行政村(社区)区域优化的基础上,以“一委一居一站一办”建设为依托,积极推进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和村级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开展“城乡和谐社区”创建工作。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关注网络舆情民意,引导群众依法合理地表达利益诉求。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扩大“老娘舅”调解品牌效应,完善大调解组织网络,努力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抓好突发事件风险防范,强化生产安全、质量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等综合监管,不断巩固扩大平安新北、法治新北、诚信新北建设成果,公众安全感和法治建设满意度继续保持在90%以上。

与此同时,今年我们将继续办好农户家庭财产保险、公共安全提升工程等十件为民办实事项目(见附件),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区人民。

(七)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发展活力

1.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着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围绕做强主业、增强活力目标,加快常高新集团、龙控集团等国有公司改革步伐,进一步建立完善结构合理、产权清晰、运营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提升盈利能力、控制经营风险、开拓市场空间。着力破解发展瓶颈难题,创新投融资方式,拓宽投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全区经济、科技、城建、民生事业;探索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新机制,加快闲置土地盘活处置,不断提升土地利用质量和效益。继续深化农村“三大合作”改革,抓好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确权登记办证,探索建立相关权益的抵押、担保机制。同时,紧密对接全市科技体制、文化体制和医药卫生体制等领域的改革,因地制宜,稳步推进。

2.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主动对接融入上海自贸区,进一步构建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环境,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优化提升外资结构,依托上海、香港、日本三大驻点区域,主动延伸外资招商网络,大力引进跨国公司区域总部和研发、采购、销售、物流等功能性机构,全力推动外资高端项目落户。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研究出台外贸扶持政策,鼓励企业构建国际营销网络,开拓海外市场,实施境外并购,加快“走出去”步伐;支持汽摩配、刀工具等传统产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培育外贸增长新引擎;力促出口加工区升级综合保税区,带动常州港、常州机场实现“一区两港”水、陆、空立体发展,提升口岸综合竞争力。继续办好常州高新区大丰工业园和溧阳科技园。

3.提升园区服务效能。进一步优化“园镇合一”管理体制,完善组织架构,提升园区开发建设水平和管理运营能力。进一步加快园区提档升级步伐,大力推进滨江经济开发区申报国家级开发区工作,鼓励其他有条件的园区加快申报省级开发区。进一步加强滨江经济开发区、航空产业园、动力装备产业园、生命健康产业园、天合太阳城等重点园区的路网及配套设施建设,加速动迁腾地力度,增强园区的项目承载能力。进一步帮助园区突破土地、融资、用工等方面的难题,持续完善园区在科技、金融、物流、中介等方面的生产配套和生活服务功能,不断积聚园区商气、人气,实现产、城、人融合发展。

(八)转变工作作风,优化政府职能

1.改进作风,转变职能。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学习教育、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切实改进作风,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推进、不走过场。注意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和做好全年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完善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着力解决一批基层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进一步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提升审批效率;进一步合理划分区、镇(街道)两级的事权、财权和责任,优化配置各类资源,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基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把政府工作重点转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上来。

2.强化执行,提能增效。把学习当做一种责任,把“懂行”当做一种追求,把加强学习、增强素质、提高本领作为履职尽责的“头道工序”,在全区上下着力培育“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成一行”的实干型干部队伍。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放下架子、摆正位置,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既要喊“给我上”,更要喊“跟我上”,当好执行的表率。把执行落实到建好每一座桥,铺好每一条路,搞好每一次动迁,用好每一片土地,抓好每一个项目,办好每一件为民实事等方面,以扎实有效的工作、严谨细致的执行,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

3.依法行政,廉洁从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廉政准则》等党纪条规和转变作风、廉洁从政一系列新规定。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完善重大事项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政府集体讨论决定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严格执行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建设项目公开招投标等各项制度,加大对重大工程、重点领域、重要环节的监察审计力度,从源头上、制度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完善教育培训、督查考核等队伍管理机制,全力营造善谋实干、政通人和、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

各位代表,人民政府为了人民,人民政府依靠人民。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解放思想、攻坚克难,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共同谱写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新北篇章,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附件

2014年为民办实事项目

1.农户家庭财产保险。为减轻农户因天灾、人祸导致的损失,为全区11.37万户农民办理农户家庭财产保险。

2.公共安全提升工程。为全区64个安置居民小区、村级主要道路和其他易发案地区新增建高清监控,在全区78所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3.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为保障全区肉菜类产品市场的安全供应,年内在1家屠宰场、11家菜市场建立肉菜流通追溯体系。

4.爱老助老工程。为全区70周岁以上空巢老人及困难老人安装“一键通”系统;对全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白内障筛查并分类救助,手术费用由政府全额承担。

5.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提标。将全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发放标准从每人每月140元提高至170元。

6.农村道路和危桥改造。完成农路建设80公里、危桥改造30座,提升农村地区道路设施保障水平。

7.老住宅小区整治提升。年内完成新建停车位、墙面防水、绿化景观改造、邮报箱设置等项目15个。

8.卫生功能完善。对全区12个设施简陋及面积不达标的村卫生室进行改扩建,提升农村社区医疗公共环境;支持新北人民医院与国外知名医院合建国际诊疗中心,提升对外籍人士的医疗救治和服务能力。

9.农村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在全区6个镇完成42个“10分钟体育健身圈”达标社区建设,实现农村社区居民出行10分钟左右(约800~1000米)就能到达一处公共健身场所(馆)。

10.“药事通”便民服务网络。在各镇(街道)规范管理药店过程中,设置200台“药事通”便民服务终端,药店覆盖率达100%,为全区群众购药消费提供良好保障。

较旧一篇:2014年常州市武进区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4年常州市钟楼区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