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4113日在金坛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代市长  狄志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3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市政府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积极抢抓常州市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历史机遇,按照“常金一体、东扩南移、苦干三年、强基进位”的总体要求,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重新调整发展战略,突出规划引领、产业强市、项目兴市和可持续发展,坚定不移抓好平台建设、有效投入、城乡统筹、民生实事等重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向好的发展态势。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96亿元,同比增长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9亿元,同比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7.4亿元,其中工业投入15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5%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91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168元,同比均增长10%

围绕强基进位,全力拓展发展空间。坚持规划引领,进一步整合各类资源,打造载体平台,改善交通环境,努力夯实发展基础。规划编制逐步深化。聘请国内一流的规划设计团队,编制完成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主城区协调发展研究、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等规划,并按照城乡一体、产城融合的总体要求,深化城市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明确未来金坛发展的战略方向、战略重点和战略目标,优化全市的生态空间布局、产业空间布局和城镇发展空间布局。动迁安置大力推进。围绕经济开发区、各镇工业集中区和滨湖新城建设,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大力度、高强度实施动迁工作,全年共完成262个自然村、10539户、227万平方米房屋的动迁,形成了近75平方公里的可开发空间,不仅为我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加快滨湖新城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扎实做好安置工作,各镇(区)安置房全部开工建设,南洲花园四期、新安花园、新城东苑二期、万寺新村竣工交付。载体平台加快建设。开发区按照“七通一平”的标准,全力提升配套水平,金创路、金业路等8条园区道路建成通车,科教路、港东路等18条道路加快推进,国际工业城、青年公寓即将投入使用,华罗庚科技园启动建设,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晋升为国家级孵化器,园区整体功能品位得到有效提升。各镇工业集中区基本实现“四通一平”,项目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城乡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南二环改扩建、金宜路景观化改造和金城港等工程顺利启动,新镇广路北延、金武路西延、春风西路建成通车,汇贤路、横街西段等城市道路改造全部结束。完成80公里农村道路提档升级,丹金溧漕河航道整治提升工程建成通航。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积极开展砖瓦窑专项整治,共盘活和处置存量土地5952亩,争取各类新增建设用地指标5193亩,有效保障了各类项目建设的用地需求。

围绕常金一体,*推进开放开发。全面对接常州市“产业、科技、项目、基础设施”西进计划,主动接受东部发达地区的产业辐射,积极承接项目转移。常金一体加快推进。坚持交通先行,金武路快速化改造和延政路西延工程全面实施,常溧高速金坛段加快建设,华城路东延等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招商引资取得突破。研究出台一系列招商引资政策意见,完善激励机制和奖惩措施,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招商工作体系,招商引资的氛围更加浓厚。全年共签约项目182个,协议总投资达186.7亿元,其中总投资超亿元项目47个,在谈项目600多个,签约项目、在谈项目总数同比翻了近5倍。金昇公司并购德国卓朗纺机项目顺利完成股权交割。重点项目快速推进。全市119个重点项目共完成投资131.2亿元,其中51个工业项目完成投资58.5亿元。常宝精特、嘉寓节能建材、奥托立夫汽车零部件等45个项目已竣工投产,金昇埃马克、中策子午线轮胎、隆英特钢、康泰生物等常州市重点项目建设均超过序时进度。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成立了“常州瑞华—浙江大学汪槱生院士工作站”和“国电兆晶—浙江大学联合研发中心”,鑫田电子与以色列公司的合作获省国际合作项目立项,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专利质押融资取得突破,博瑞油泵油嘴、鑫田电子以其发明专利作为质押获得贷款2750万元。凡登公司钱海鹏博士入选中组部第九批“千人计划”,28人入选常州市“龙城英才计划”。全年共争取科技经费3560万元,其中金昇实业、六九钛业分别获得国家、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资金资助2155万元、700万元。我市连续第七次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称号。

围绕稳定增长,努力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加强政策扶持,强化要素保障,优化为企服务,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制定出台促进工业经济加快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投融资机制和体系,积极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新模式,全年新增贷款48亿元。努力减轻企业负担,共办理各类企业退税及奖补资金18.6亿元,其中财政直接支持企业发展的资金达2.8亿元。全年实现工业应税销售482.5亿元,同比增长8.9%,工业经济整体呈现企稳回暖的良好态势。纺织服装行业继续保持增长,晨风、利步瑞全年应税销售均超10亿元。装备制造行业后劲增强,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不断提升。光伏行业逐步走出低谷,斯威克、凡登、盛利维尔等10家光伏配套企业均保持正增长,亿晶光电、正信集团的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建筑业稳步发展,全年施工总产值突破300亿元。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编制完成《现代服务业总体规划》,优化调整茅山旅游度假区、薛埠镇区域发展空间和管理体制,“江苏省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经省政府批准设立,为茅山旅游资源开发争得了新的省级开发平台。成功举办第七届世界盆景友好联盟大会暨第十二届亚太盆景赏石大会,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名国际友人参加了会议。第三届长荡湖湖鲜美食节等活动顺利举行,金坛旅游的知名度不断扩大。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粮食生产首次实现亩产吨粮目标,粮食仓储能力达8万吨。新增高效设施农业1.2万亩。成立常州市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组建省内首家生态有机农产品联盟,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常州市级农业园区4个。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金坛市名特优农产品南京展销中心顺利开业,并成功举办“名特优农产品南京行”活动。“长荡湖牌”、“万叶牌”、“苏标牌”三只河蟹品牌入选“中国十大名蟹”。“金坛雀舌茶”、“金坛市无节水芹”分别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审定。

围绕统筹发展,不断改善城乡面貌。坚持把加快城乡建设作为改善投资和人居环境、提升发展载体的重要抓手,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市功能配套日益改善。加快滨湖新城建设,全力推进市民服务中心、档案馆等重点工程。进一步提升老城区配套功能,完成望华新村、周家棚等8项防汛排涝工程。区域供水继续推进,建设主管网26公里、改造支管网35公里。优化提升城市公交网络,调整8条城市公交运营线路,开通首条夜间线路和城市内环线路,方便市民出行。城市管理全面加强。完善城管进社区、进乡镇相关制度,推进执法重心下移。增设流动摊位疏导点,完善便民服务设施,科学规范户外广告设置,不断优化市容秩序。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加大环卫设施投入,提标改造河滨小区等7座公厕。大力开展“931”城市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共完成九大类21个整治项目、三大类28个规范项目,市容环境明显改观。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全面完成第三期中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和1667个自然村环境整治工程,村庄环境长效管理和农村河道管护基本全覆盖。秸秆禁烧工作实现国家、省卫星遥感监测“零”通报,集中式供水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完成35家化工企业废气、臭气专项整治,关停5家“两高一低”化工企业。荣获“江苏人居环境奖”和“省节水型城市”称号。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积极实施项目帮扶,鼓励镇村共建标准厂房,促进村级经济不断壮大。新建物业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3.6万平方米。加强农业专业合作社建设,总量达到594家,入社农户16.8万户。新增流转土地3.7万亩,累计流转面积达28.6万亩,有效提升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扎实推进10个集中居住点建设,“三集中”水平进一步提高。第二批小农水重点县、新建河综合治理、高标准农田、圩堤达标和塘坝改造等重点水利工程全面完工。 

围绕民生共享,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实事有力推进。全年共投入财政资金8.3亿元,较好地完成了改善居住条件、推进科技富农、方便交通出行等八大类31小项民生实事,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社会保障日益健全。城乡低保标准实现并轨,养老、医疗、失业等三大保险参保率继续保持在98%以上,失地农民保障实现“先保后征,应保尽保”。住房保障体系省级示范市创建成功,安置经济适用房300户,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近1800套。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建成投用。广泛开展助医、助残、助学、助困等各类救助活动,全年发放各类救助资金超过1亿元,救助家庭1.8万户。社会事业加快发展。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考核验收,本二以上达线率达到58.5%,增幅连续两年居常州市首位。东城实验学校、文化幼儿园易地新建工程全面启动。成功举办金坛市第六届文化艺术节,总投资8000万元的省级未成年人校外实践基地落户我市。体育事业蓬勃发展,金坛籍运动员在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上获得31银的好成绩。公立医院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取消药品加成,对尿毒症患者门诊、血液净化实行免费治疗。移址新建的朱林卫生院、水北中心卫生院投入使用。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推进“法治金坛”、“平安金坛”建设,健全社会矛盾排查预警、调解处置、应急管理机制,坚持领导干部下访接访制度,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大力加强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扎实开展“双拥”创建工作,实现了省级双拥模范城“四连冠”。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顺利完成新一轮行政村区域优化工作,全市157个行政村优化组合为93个,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全面完成,城乡“一委一居一站一办”覆盖率分别达80%90%。扎实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基础工作。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坚决防范和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不断完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严厉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违法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在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我们始终高度重视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强化发展意识,大力倡导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务实作风,激发各级各部门干事创业的工作**,全市上下想发展、谋发展、快发展的意识日益强烈。不断改进行政审批服务,出台提升建设项目审批效能的工作意见,减少、简化、优化和创新审批流程,审批事项应进尽进率由81.3%提高至94.4%。不断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坚持向市人大报告和向市政协通报工作制度,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34件、政协委员提案141件。扎实推进“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平台建设,受理各类建议投诉1.4万件,办结率98.2%,满意率90.3%。切实加强廉政建设,强化监察监督、审计监督,推动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规范运行,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开展“反四风”活动,严格规范机关办公用房管理,“三公”经费支出大幅下降。一年来,人民武装、消防、民防、供销、邮政、烟草、档案、气象、地震等部门结合本职,扎实开展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工会、妇女儿童、老龄、侨台、市志、红十字、民族宗教等部门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各位代表,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帮助的结果,也是全市人民凝心聚力、拼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体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市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驻坛部队、武警部队、公安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爱国人士、人民团体,向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金坛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对照“苦干三年、强基进位”的要求,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偏小,缺乏一批龙头型、旗舰型、基地型重大产业项目的支撑,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二是城乡基础设施和载体平台建设仍然滞后,与加快产业发展的要求不相匹配,开放开发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三是财政增收趋缓与刚性支出上升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各类民生实事工程还不能完全满足群众的需求,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四是部分机关干部和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创新意识不够,与肩负的发展重任不相适应,工作作风还需不断改进。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2014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我们面临着宏观环境复杂多变、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的双重压力,面临着做大经济总量、加快转型发展的双重考验,面临着发展要素需求不断增多、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日益突出的双重矛盾。但我们同时也看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改革红利将进一步**,为金坛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的实施,加快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步伐,为金坛跨越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全市日益完善的城市功能、全面配套的工业园区、快速提升的现代产业体系,为金坛的新一轮发展夯实了基础。只要我们乘势而上,善于在困难中寻求积极因素、在改革中创造赶超机遇,始终坚定必胜信心,努力破解发展难题,就一定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按照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的部署,围绕“常金一体、东扩南移、苦干三年、强基进位”的总体要求,抢抓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机遇,坚持扩大开放开发不动摇,不断集聚发展的潜力和动能;坚持新型工业化不动摇,全力突破重大项目,加速提升经济发展的总量与质态;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不动摇,全面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坚持改善民生不动摇,努力夯实强基进位的基础,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常州地区平均水平。

2014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工业应税销售增长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其中工业投入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省及常州市下达指标。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主攻有效投入,增强经济发展动能

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的特殊作用,继续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完善载体功能,优化项目推进机制,努力以有效投入增后劲、调结构、促转型。

提升载体功能。按照“产业支撑、功能完善、环境提升”的要求,把开发区和各镇工业集中区打造成企业集聚集群、资源优化配置的发展高地。做大做强开发区,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放大优势特色,围绕装备制造、光伏新能源、化工新材料、纺织服装四大主导产业,培植高端高质高新产业集群,全面启动国家级开发区创建工作。加快道路、管网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活配套服务功能,打造一个现代化程度更高、生态环境更美、经济实力更强的“升级版”开发区。全面提升金城镇工业集中区质态,坚持内涵发展,争创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推进各镇工业集中区标准厂房、物流、环保等生产配套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园区环境,提升项目承载能力。坚持“立足特色、错位发展”的原则,做优特色产业,切实提高镇工业集中区的集聚能力。

提高招商成效。始终保持招商引资的强攻态势,坚持内外资并举、一二三产并重,千方百计汇聚各类资本和资源,带动金坛加快发展。建立健全招商引资组织体系,继续坚持领导带头、部门参与、全社会发动的招商格局,强化人员、场所、资金等各类要素保障,切实提高招大引外的成功率。充分挖掘金坛现有企业、在外招商机构广泛的人脉资源,推进以企引企、驻点招商和人脉招商,搭建招商平台、拓展信息来源。始终坚持量质并举引项目,严把项目落地关,做好项目信息的甄别、筛选、跟踪和洽谈,杜绝“两高一低”项目落地。切实提高土地投入产出效益,镇工业集中区每亩土地的投入强度不低于250万元,开发区不低于300万元。加大重大项目招引力度,按照“大项目、大企业、大产业”的思路,认真跟踪分析知名外企、重点国企、大型民企的战略扩张动向和投资趋向,重点盯住技术含量高、产出规模大、带动性强的龙头型、旗舰型、基地型先进制造业项目,加快招引一批对金坛长远发展有支撑力和拉动力的重大产业项目,快速提升金坛的产业层次和规模。今年,开发区要在总投资超100亿元的项目上实现突破,金城镇要在总投资超50亿元的项目上实现突破,其他镇要在总投资1020亿元的项目上实现突破。

加快项目建设。完善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储备、报批、跟踪管理制度,严格落实领导挂钩重点项目制度,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及时化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对已签约项目,最大限度缩短审批时间和建设周期,降低企业落户成本,加快项目建设进程。对已开工项目,跟进后续服务,在资金、土地、审批、用工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促进项目早竣工、早投产。今年,要全力推进顺丰铝业、南方光纤、泰明电池片、鼎昕谷物奶、苏格达斯汽车轮毂等一批超亿元的重点工业项目,加快形成工业经济新的增量。

培育大企业大集团。鼓励金昇、中盐等重点企业加速扩张,兼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向大型化、集团化、国际化发展。加快企业合作重组步伐,支持企业与国内外500强企业实施战略合作重组,实现裂变式发展。推动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培植壮大一批出口支柱型企业。引导亿晶、正信、兆晶等光伏企业建设国内光伏电站,抢占市场份额。抢抓IPO重启机遇,加快蓝色星球、朗博汽车零部件等企业上市步伐。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快培育特级建筑企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建设总部大楼和物流中心,努力发掘现有企业中潜在的增长因素,**企业产能,拉动销售增长。

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层次

积极承接先进地区产业转移,狠抓增量带动和存量提升,大力促进产业提档升级、集群发展,全面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优势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由一般制造为主向高端制造为主、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的转变,不断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加快实施亿晶光电100MW渔光互补等示范项目,推进产业、技术与市场应用协同发展,巩固提升光伏新能源产业。加快中盐设备改造等技改项目建设步伐,全面提升化工及新材料产业发展水平。加速埃马克高端数控机床等项目建设,推动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积极运用先进装备、先进适用技术及工艺,推进纺织服装产业向高端、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坚持生产**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生活**业与扩大居民消费相互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与开发园区配套建设,推动服务业规模化、高端化、专业化发展。围绕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生产**业。加强科技服务能力建设,着重发展科技研发、产品设计、工程规划、技术推广等新型业态。结合滨湖新城建设,积极推进江南银行金融大厦等一批功能性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新型流通业态,优化商贸设施布局,繁荣以特色商贸城、大型超市为主的现代商贸业,快速集聚人气,满足各阶层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发挥山水人文优势,强化旅游开发载体建设,加快东方盐湖城、宝盛园、壹号农场、茅东旅游小镇等项目建设进度,打响“山水田园幸福城”品牌。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进省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和智慧城市建设,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和人才强市战略,为加快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推进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促进科技资源向企业集聚,新增省级以上“三站三中心”超10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加快推进科技与金融融合,大力发展创业投资等新兴金融机构,积极推动知识产权质押,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实施“金沙英才计划”,坚持海内外人才引进与本土人才培养相结合,力争全年引进高层次人才260名,常州市级以上领军人才30名。积极申报部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力争申报市级以上项目80项,争取扶持资金2000万元以上。发挥科技镇长团作用,*开展“点对点”产学研活动。

破解要素制约。努力向上争取资金、土地和发展政策扶持。加大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和闲置土地处置工作力度,推进土地整理整村推进,从存量中找增量。用好土地点供、独立选址、增减挂钩等政策,拓宽建设用地供给渠道。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强银企对接合作,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项目、基础设施和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新引进金融机构2家以上,全年新增贷款超过50亿元。进一步加强投融资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政府投融资管理体制机制,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建立企业用工需求数据库,调活市域内人力资源,促进城乡劳动者就近转移就业,对接省外剩余劳动力,通过劳务对接、校企合作,帮助企业引进、留住外来务工人员,全力保障企业用工需求。

三、加强“三农”工作,推进城乡融合式发展

以新型城镇化为路径,以富民强村为核心,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模式,力争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突破。

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大力发展镇域经济,落实全国重点镇扶持政策,加强重点镇及工业集中区建设,优化城乡产业布局,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人口和产业集聚,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农村交通、供电、供气、供水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加强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推动土地经营权等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深化“三大合作”改革,加快培育社区股份合作经济,重点发展家庭农场和农地、劳务、资金互助等新型合作组织。加快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订单农业等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增强农民抵御风险能力,促进农企良性互动。全面完成“危仓老库”改造任务,薛埠直属库建成省数字化标准粮库。

提升农业发展层次。坚持优化结构促平衡,稳定粮食面积、提高粮食单产,争创“亩产吨粮县”。推进农业规模集聚和功能配套,启动“菜篮子”工程万亩蔬菜基地、茅山万亩茶产业园建设,打造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精品农业样板工程。树立农业全产业链理念,实施一二三产联动,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建设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扶持发展连锁经营、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力争创成1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实施“长荡湖”区域共用品牌统一标识、集中推介,争创国家级驰名农产品品牌。健全质量全程安全监管体系,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全覆盖,提升农产品品质。加大农业机械化和农田水利建设力度,巩固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启动市气象灾害预警中心建设,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

加快富民强村步伐。坚持就业创业与社保帮扶并举,形成以工资性收入为主体,家庭经营性收入、政策性转移收入为补充的多元收入增长机制。全面落实税收优惠、集体留用地、标准厂房建设等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村集体因地制宜发展资产经营型、资源开发型、生产服务型、物业增收型等新型集体经济增收模式。强化和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努力提高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强村级综合经济实力,创成全省村级“四有一责”建设示范县(市)。

四、提升建设品位,打造宜业宜居城市

以完善功能、提升品质、优化环境为重点,加大城建项目投入力度,突出重点区域建设,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的秀美城市。

坚持规划引领。立足现有规划编研成果,继续高质量编制金坛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完成钱资湖风光带及东河景观设计、茅山和长荡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老丹金溧漕河城区段沿线改造规划,以及教育卫生设施、全市水系等各类专项规划。启动集镇与工业集中区一体化发展规划编制,推动集镇与产业融合发展。加强规划信息化建设,建立以基础地理系统为支撑的城乡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和地理信息数据库,实现规划服务的信息化。

完善功能配套。推进滨湖新城基础设施建设,启动金坛大道改扩建、钱资湖大道(新城段)、环湖路、钱资湖环湖景观带等工程,完成南二环改扩建、纬向路等城市道路建设和钱资湖水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加快完善一批城市功能性项目,着力引进一批综合商业项目,进一步提升城市配套水平。实施小南门桥改造、燃气主管网镇区全覆盖工程,加快推进中西部镇域内供水管网改造,开工建设日供水能力20万吨的长荡湖水厂。提升境内交通干线的建设水平,加快推进金武路改造、延政路西延工程,完成X201和东方盐湖城主干道等县域干线公路建设,力争早日启动S203一期、S265金坛段和华城路工程。坚持公交优先发展,完成公交枢纽中心站建设,提升城市公交“智能化”水平。

强化城市管理。进一步完善数字城管功能体系,探索建立有特色的数字城市管理系统、数字执法监控系统、突发事件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实现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全覆盖。加大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不断提升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品质。继续*推进“931”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大力开展城市管理示范社区、示范路创建工作,力争创成省优秀管理城市,促使城市整体面貌明显改观。

突出生态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严守生态红线,力争生态文明指标日趋完善。全面落实太湖水污染治理各项任务,确保太湖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坚定不移开展环境执法监管,对违法行为继续保持高压严管态势。加大环境风险的防范力度,有效化解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加快推进退田还湖、长荡湖清淤等项目,实施第三批小农水重点县、城市防洪除涝调水、重点堤坝除险加固等水利工程建设。开展骨干河道“河长制”和小型水利工程“四位一体”管护试点工作,积极创建省级水生态文明试点市和愚池湾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加强高耗水重点企业节水技术改造,创成一批节水型小区和单位,力争创成国家节水型城市,为争取中国人居环境奖奠定良好基础。

五、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把改善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办好为民实事。把百姓需求作为办实事的唯一依据,全面推进以“富民、惠民、利民”为重点的民生工程。今年,我们将重点做好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扩大住房保障范围、改善交通出行条件、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优化城乡人居环境、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强化食品药品监管、推进文体卫生惠民、实施和谐安民工程等十件实事,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舒心和安心,进一步提高幸福指数。

发展社会事业。积极整合教育资源,优化城乡教育规划布局,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持续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管理,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创成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省级示范区。强化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完善功能设施,倡导文明新风,选树先进典型,力争顺利通过江苏省精神文明城市考评。协调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继续开展各类送文化下乡活动,争创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贯彻《全民健身条例》,积极备战和组团参加江苏省第十八届运动会。继续稳定出生政策符合率,着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大力发展残疾人和老龄事业,全面落实双拥优抚安置工作。

创新社会管理。深化和谐社区建设,推进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提升农村社区便民服务站规范化水平,城乡和谐社区达标率分别提高到90%95%。认真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为政府制订经济政策和企业开展经济活动提供重要依据。进一步健全“大调解”机制、完善“大防控”体系,继续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努力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化“法治金坛”、“平安金坛”建设,进一步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长效管理机制,狠抓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升突发公共事件应对能力。

六、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提升服务能力

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府各项工作机制,努力以规范的服务提升满意率,高效的工作提升执行力,廉洁的形象提升公信力,奋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拓宽工作思路。一要提升分析问题的眼光。抓好公务员学习培训,提倡学以致用,着力提高能力。加强对宏观经济、政策法规和重点工作的研读,找准工作着力点,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围绕重点难点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借鉴先进经验,听取基层意见,探索解难脱困的新途径。二要增强突破问题的勇气。坚持困难面前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风险面前敢做敢为、敢于负责。三要增加解决问题的智慧。坚持科学谋划,讲究工作方法,反对盲目蛮干、急于求成,按照务实、管用、可操作的要求,创新工作理念、思路和举措。重点在产业培植、要素破解、城乡建设等领域尝试新方法、探索新模式、寻求新突破。

锤炼工作作风。一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下大力气改进文风、会风,做到少发文、发短文、发有实质内容的文,少开会、开短会、开解决问题的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层、*企业、*群众,面对面地听取意见和建议,及时掌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客观情况客观对待,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干出群众认可的实绩。二要大兴狠抓落实之风。讲求苦干实干,力戒空谈空议,讲求议而有决、立说立行,严禁不推不动、推而不动。加强政务督查、效能监察和行政问责,确定的目标紧盯不放,认准的事情一抓到底。继续推进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坚持和完善预审批、预审查、联办会审、联合勘查、联合验收等办法,提高行政服务效能。三要大兴艰苦创业之风。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大手大脚、铺张浪费。强化财政预算约束,严格控制行政开支,规范“三公”行为,让有限财力更多地促进发展、普惠民生。

规范工作行为。一要强化制度建设。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各个环节,严格绩效管理,突出责任落实,确保权责一致。准确定位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好“强市场”与“强政府”的正向叠加效应。二要自觉接受监督。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更加自觉地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认真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提高办理质量。深化和扩大政务公开,充分利用政府网站等互联网新媒体,保障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三要加强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完善建设工程招投标、土地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监管制度。加大监察、审计、财政监管力度,突出抓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和国有资产管理,提高政府性资金使用绩效。

各位代表,前进的道路充满挑战,肩负的责任重如泰山。困难和挑战考验着我们,责任和使命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励精图治,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美好金坛而努力奋斗!

较旧一篇:2014年徐州市贾汪区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4年常州市武进区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