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7日在贾汪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代区长 李淑侠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贾汪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发展环境更加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种困难明显增多的一年。面对严峻挑战,全区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区”,牢牢把握“三重一大”主抓手,强力推进产业、城市、生态和社会转型,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全年预计(下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0亿元,增长12.7%,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80亿元,增长19.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亿元,增长19%,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社会各项事业也取得新的成绩,为区划2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工业经济平稳增长,产业基础更加厚实。大项目建设有力推进。12个5亿元以上大项目集中落地,投资15亿元的徐工“四轮一带”、投资10亿元的金迪新能源电动车、投资8亿元的金浦钛白粉、投资6亿元的北玻玻璃等项目完成年度目标。累计实现工业投资126.5亿元,增长22%,比上年提高8.3个百分点。产业集群不断壮大。能源热力、新型建材、机械制造、冶金煤化工四大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机械制造业完成产值140亿元,增长70%,在主导产业中增幅最高,成为第二个百亿级产业群。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主导产业支撑有力、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形成了多元化发展新格局。载体建设得到加强。徐州工业园区综合实力继续攀升,在100家省级开发区中排名28位,比上年提高18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首次突破2亿元。青山泉、江庄工业集中区重点企业环保改造有力推进,促进了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双楼物流园一期范围内房屋征收全部完成。
——“三农”工作协调发展,农村面貌不断改善。现代农业展现新活力。改(扩)建设施蔬菜1.1万亩,设施农业总面积9.95万亩,荣获“全省高效农业先进区”称号,贾耿路设施蔬菜长廊获批江苏省永久性蔬菜生产基地。大力推进设施农业上山,新增高亢山区设施蔬菜、设施林果3000亩。依托风景区、采摘园、特色村,建成神农庄园、织星庄园、郑家大院、将门山古村落等一批农家乐,山水田园民俗风情一日游被评为省精品旅游线路。镇村建设成效突出。生活垃圾市场化收运体系正式建立,在全市率先实现城乡环卫全覆盖。省三星级康居新村达到16个,新增5个市级新农村示范村,顺利完成74个行政村、89个自然村环境整治。青山泉镇通过中心镇达标验收。农民生活不断改善。农民人均纯收入12550元,1.1万贫困人口、6个经济薄弱村实现脱贫。累计完成水利建设投资3.2亿元、农业综合开发投资4142万元,均创历年来最高。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累计发放各类惠农补贴6962万元。保持秸秆露天“零焚烧”,在全市考核中位列第一。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1.9万亩,优化建设预留地空间1960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3150亩,土地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城市经济日渐活跃,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休闲旅游业蓬勃发展。以“一山一寺、两湖一漙”为核心的发展格局基本确立,贾汪已经成为新兴的旅游热点地区。潘安湖餐饮、住宿等功能性设施投入运营,景区接待能力显著提高,成功创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茱萸寺景区罗汉殿、藏宝阁基本建成,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商业开发有序推进。高标准实施凤鸣漙保护性开发,大规模奇石群破土而出,成为贾汪旅游又一张“黄金名片”。建成连接茱萸寺和凤鸣漙的王维路,茱萸养生谷加快建设,贾汪山野原生态风貌充分展现。督公湖扩湖顺利竣工,成功引进滑翔伞基地、游乐场等休闲娱乐项目。潘安湖、大洞山风景区引入港中旅专业团队,运营管理水平显著提高。成立旅游接待中心,规范旅游接待体系,成功举办徐州市首届乡村旅游节,首次由县区承办的徐州汉文化旅游节在潘安湖隆重开幕,全年来贾游客超过200万人次。商贸功能进一步增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亿元,增长13%。泉城新区商贸开发逐渐展开,德客城商业综合体、滨河路商业网点加快建设,老矿商圈、夏桥商圈建设有序推进,新老城区商贸业态明显提升。房地产市场稳中有升。泉城新区蓝庭国际、桃源公馆、高盛汉郡、御景华庭二期等楼盘同步实施,全区房地产开工面积77.5万平方米,增长144.5%;实现销售面积48.6万平方米,增长59.9%。
——城市建设快速推进,发展框架全面拉开。坚持抢前抓早,强化节点控制,7大类80项重点工程紧锣密鼓实施,创造了新的“贾汪速度”。路网体系进一步完善。泉城新区十多条道路工程全面完工,新城框架扩大到10平方公里。鲁尔大道、转型大道东段顺利竣工,泉城新区五条大道东进格局基本形成。畅通桃源路,打通了新工区融入新城的瓶颈。转型大道西段、徐贾快速通道北延加快建设,将为老城西部开发及城市南向发展提供广阔空间。棚户区改造成效显著。大力度、快节奏实施了29个片区棚改工程,共完成房屋征收129万平方米,接近往年总和;由政府主导建设安置房,实施了泉城花都、永福城、五号井等122万平方米安置房工程,是棚户区改造投入力度最大、推进速度最快、实施效果最好的一年。泉城新区功能设施加快建设。泉城中学历时一年建成使用,并与江苏师大合力打造“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硬件和软件全市一流;人民医院迁建、妇幼保健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体完工;行政中心东区公共服务设施加快建设,行政办公集聚区基本成型;邻里中心即将投入使用,新城教育、医疗、行政、便民等功能逐步完善。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大力开展22个老小区环境整治,拆违、绿化、市政等各项施工有序推进。切实加大拆违控违工作力度,违建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大力推进城区渣土、扬尘专项整治,建设工地围挡设置率、出入口硬化率、冲洗设备设置率达到100%。
——生态建设亮点纷呈,山水魅力愈发彰显。湿地优势进一步强化。潘安湖一期功能完善有序实施,二期土方工程全面结束,绿化、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潘安湖景区新增3880亩,总面积达到1.1万亩,为贾汪和市区拓展了生态空间。新老城区水系实现贯通。高标准建成锦凤溪水景观,并与玉龙湾北延、凤凰泉建设相连,打造出一条绿色玉带、秀水长廊,极大地提升了泉城新区品质和人气。生态短板得到弥补。人民公园敞园改造、城北生态廊道、城北生态防护林建设全面完工,一举刷新了贾汪北大门形象。对城区7个堆煤货场进行整治,五号井水景观工程加快建设,老城西部环境进一步改善。全面完成6000亩荒山绿化、7600亩京沪高铁沿线绿化,全区森林覆盖率23.9%,城市绿化覆盖率44.5%,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区”称号。生态创建成效显著。全区5个镇、5个办事处全部通过国家级生态镇(办)现场验收,垃圾收集转运体系、污水处理设施等指标达到省级生态区考核要求。
——民生福祉不断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围绕衣食住行、生老病葬、教育医疗,全力办好民生实事。高标准建成3个便民早餐点,群众吃上了放心早餐。新建公租房330套、经济适用房100套,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134户;着力化解光明和永业小区遗留问题;康馨园、永兴二期等安置房建设顺利完工。新建农村公路43.9公里,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100%;开通泉城公交1路,方便了群众出行。顺利通过省“十二五”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区中期评估,免费婚检率90%,免费孕检率98%,人口自然增长率稳中有降,出生人口性别比趋于平衡。为全区80岁以上老人发放尊老金499万元,为60岁以上老人发放基础养老金5000余万元,在凤鸣漙南侧建设老年活动中心,养老事业迈上新台阶。在五县(市)两区中唯一免除基本丧葬费用,建成1000**平价公墓,减轻了群众殡葬负担。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60元。被征地农民全部实现即征即保,医疗救助、重残救助、临时救助扎实有力。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应保尽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现全覆盖,青山泉、汴塘、耿集等镇级卫生院提档升级。新建幼儿园12所,20片中小学塑胶化运动场地开工建设,高考本科上线率位列全市第三,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国家级验收。区文化馆、体育馆投入使用,数字电视整体转换1.2万户。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26家单位被评为省文明单位,1人当选中国好人,2人当选江苏好人。顺利完成新一轮区划调整,认真准备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青妇、武装、双拥、人防、对台和侨务、矿地关系、民族宗教、物价、工商、质量、气象、供销、档案、地方志等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主动公开回复网络舆情,创新开展阳光信访现场直播,一批信访突出问题得到解决;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建立公调对接机制,公众安全感位居全市前列;全面推行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可控,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区政协及社会各界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06件、政协提案203件,办复率100%,满意和基本满意率100%。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十项规定,出台系列措施规范机关运行,办公用房清理迅速落实到位。*实施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扎实推进,“12345”政府服务热线、四位一体行风热线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办公自动化系统投入试运行。创新政务公开形式,集新闻发布、网络发言和政务微博三位一体的“贾汪发布”启动运行,区政府门户网站荣获中国特色政府网站“服务创新奖”。完善“一镇一策”和机关绩效考核,健全“三重一大”推进机制,倡导一线工作法,强化督查督办,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进一步完善城建重点工程建设流程,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监管,累计评减6700万元、审减3亿元。扎实推进“两个习惯”教育,深化勤廉评价系统信息公开,惩腐肃贪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令人鼓舞、来之不易,这是全区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是社会各界齐心合力、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勤奋**的全区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向驻贾单位和解放军、武警消防官兵、公安干警,致以崇高的敬意,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虽然我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但受宏观形势影响,有些指标增速低于年初预期;贾汪目前仍是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缺乏旗舰型大企业支撑;产业结构偏重的问题尚未根本改观,发展质量和效益还比较低;商贸活力不足、消费动力不强,集聚城市人气还要做大量工作;财政减收增支因素增多,居民增收速度放缓,改善民生压力持续加大,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目标仍需付出更多努力,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改进政府工作。
二、2014年工作思路和重点
今年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部署的第一年。审视当前形势,一方面,诸多重大机遇接踵而至、前所未有,加快发展时不我待、大有可为。中央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必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贾汪作为江苏唯一的国家资源枯竭城市和衰退型城市,政策叠加效应还将持续**;国家把棚户区改造作为重大的民生工程、发展工程,我区棚户区改造获得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徐州外环路建设把贾汪城区纳入外环线之内,我区将更加充分地接受徐州主城区带动辐射;新一轮区划调整使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更加明确,我区正进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另一方面,各种困难挑战相互交织、压力增大,我们必须从容面对、主动作为。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宏观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我国经济正处于发展速度的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前期政策的消化期,我区产业结构调整、压降过剩产能任务艰巨,经济下行压力不可低估。综合分析,新一年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凝心聚力,顽强拼搏,就一定能在克难奋进中趋利避害、赢得主动,迎来新一轮大发展的美好明天。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更加注重深化改革,促进创新发展。抓住用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机遇,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市、区委重大改革举措,紧密结合贾汪实际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以改革统领全局、破解难题,不断激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我们将更加注重质量效益,促进内涵发展。顺应宏观形势合理安排各项指标,不片面追求发展速度,更突出发展方式转变,更重视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扩大经济总量、提升产业层次互动并进。 我们将更加注重龙头带动,促进跨越发展。把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城建和实事工程,以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大事紧紧抓在手上,力争在龙头型、旗舰型项目招引上取得新突破,不断增强长期发展的潜力和后劲。我们将更加注重城乡统筹,促进协调发展。争取列入全国新型城镇化试点,继续抓好新城品质引领、老城提档升级,加快建设徐州副中心;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加速农民转市民步伐,努力成为全市城镇化进程最快的地区。我们将更加注重资源环境,促进生态发展。不断强化“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导向,坚持一手抓污染治理,一手抓生态建设,努力形成节约环保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真正让人民群众呼吸清新空气、享受蓝天白云。我们将更加注重为民造福,促进和谐发展。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更多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贾汪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工作总基调,坚持“融入主城区、建设副中心”不动摇,以改革创新为核心要求,以“三重一大”为关键抓手,以“一区一廊一湖一山”为重点,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化融合发展,把经济结构进一步调优、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生态优势进一步强化、安定和谐进一步巩固,奋力开创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新局面。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左右;实际到帐注册外资增长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完成市下达节能减排任务。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牢牢把握“三重一大”主抓手,强力实施56个重大产业项目、88项重大基础设施和城建重点工程,抓好16件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大事,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区委全会精神,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立足贾汪实际,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实践探索,扎扎实实把改革推向前进。积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新要求,认真做好“接、放、管”,积极主动放掉该放的权,认真负责管好该管的事,切实从“越位点”退出,把“缺位点”补上。继续清理调整行政审批事项,依法公开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一律不增设新的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推动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力争行政审批项目全部纳入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建立规范化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全部纳入购买范围,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积极推行电子订单式政府采购,进一步实现政府采购精细化、规范化、标准化。积极推进投资体制改革。 健全政府投资决策机制,科学确定政府投资范围和项目,建立健全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努力使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严格政府举债程序,制定实施政府举债审核审批流程,完善政府债务统计报告制度,逐步将政府债务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及时对债务风险进行预警,有效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认真研究制定专门政策,有序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实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科学调控镇级建设用地规模。实行户籍制度改革,对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的外来人员,准予落户城区。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把城市管理权限梳理归并至城管部门,把城市管理重心下移至街道办事处,促进街道办事处转变职能、转型发展,切实把工作重点转向城市管理、城市动迁、拆违控违和社区服务上来。
在*推进改革的同时,着重抓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产业转型,突出工业主导,夯实转型跨越发展的根本支撑。工业是贾汪经济的支柱、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必须充分认识工业强区的重要性、紧迫性,始终把工业作为经济发展基石,大力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产业规模培育,加快产业层次由低向高转变。
加快工业结构优化调整。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抓好协合风力发电、江苏上电燃气发电和中电投新能源项目,力促能源热力产业向百亿级规模发展。加快建设徐工四轮一带、金迪新能源电动车、金鼎锅炉、精大车桥等先进制造业项目,强化机械整机及关键零部件配套项目引进,着力打造具有完整产业链的装备制造产业群。依托制造业基础优势,规划建设智慧物流中心,积极发展总部经济等新兴服务业态,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生产**业融合发展。以徐州工业园区和青山泉、江庄工业集中区为重点,强力推进清洁生产改造,鼓励引导副产品循环利用,促进可持续发展。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着力将创新资源引入企业,将技术研发机构建在企业,将科技服务覆盖到企业,将创新政策落实到企业,切实在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上实现新突破。坚持抓好企业梯度培育,促进龙头企业率先领跑、重点企业持续壮大、中小企业快速成长。
不断提高载体承接力。充分发挥徐州工业园区主阵地作用,抓好西区污水处理厂二期、管网、电网、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项目承接力;全面排查园区现有企业用地情况,建立闲置低效用地退出机制,加快村庄搬迁,通过内部挖潜增强用地保障能力;把引进龙头型、旗舰型项目放在突出位置,切实提高落地项目的体量和质量,加快向苏北一流省级开发区迈进。围绕打造全市最具活力产业带,完善徐贾经济走廊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和土地利用规划,启动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培植科技型、高端型、引领型产业项目,促进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江庄工业集中区重点在拓展环境空间上下功夫,大力推进马安村整体搬迁,化解制约发展的关键瓶颈;青山泉工业集中区以技术创新、产业整合为重点,积极推动企业并购重组,提高整体发展档次和效益水平。
着力加强发展要素保障。坚持不懈实施招大引强,重点围绕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全力招引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带动性强、发展后劲足的重大项目;加强招商队伍建设,充实招商一线人员,大力开展定向招商、中介招商、以商招商;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激励政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高招商引资成效;把招商选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为全区转型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围绕破解用地难题,积极创造条件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大力推进与徐矿集团土地合作开发,统筹利用存量用地资源,综合利用工矿废弃地复垦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及独立选址、土地点供等形式拓展用地空间。围绕破解资金难题,进一步深化资源枯竭城市政策研究,认真做好《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后续政策研究,全力争取政策资金支持;成立区交通、水利融资平台,充分发挥区内各融资平台作用,积极为发展提供金融保障,同时切实加强对融资平台的监管和规范,确保债务规模适度可控。
(二)坚持城乡一体,突出产城融合,力争新型城镇化走在全市前列。城镇化与工业化是现代化的两大引擎。扎实做好新型城镇化这篇大文章,着力在增强城区集聚功能、提升镇域管理水平、推进产城良性互动三个方面下功夫,努力建设全市城镇化发展先行区。
高水平打造中心城区。始终坚持高水平是财富、低水平是包袱的理念,不断掀起大投入、大建设、大开发热潮。进一步完善交通路网,全力抓好310国道北迁、徐州外环路贾汪段建设,确保徐贾快速通道北延5月1日与转型大道同步通车,东延山水大道与252省道对接,进一步增强贾汪对外通达性。扎实推进泉城新区内部路网建设和功能性项目填充,泉城小学、幼儿园秋季开学投入使用,形成各级各类教育完备的教育集聚区;加快人民医院迁址工程,老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内投入使用;抓好泉城新区老年、妇女儿童、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完善泉城新区功能配套。大力实施十里花溪治理、焦庄水库治理和朝阳渠改线工程,进一步做活泉城新区水文章。争取列入全国独立工矿区棚户区改造试点城市,全力打好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设攻坚战,完成房屋征收105万平方米,建设安置房150万平方米,加快实现两年消灭棚户区的目标。把商贸开发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大力推进泉城新区德客城、锦凤溪商业综合体建设,切实加快老城同乐广场、中央广场、欧蓓莎商城、弘厦购物中心、龙栖翠屏休闲街等高品质商业街区建设,促进人气集聚、商气攀升。
着力改善镇村面貌。把加强镇村管理、优化镇容镇貌,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基础和先导,集中抓好“两创一进”。大力推进管理示范镇创建,加强镇容整洁化、环境优美化、管理秩序化、功能完备化、制度长效化、服务高效化“六化建设”,确保创成1-2个市级管理示范镇,巩固青山泉中心镇创建成果,力争通过3年努力,实现全区镇容镇貌质的转变。大力推进康居示范村创建,对100个尚未整治的自然村全部进行整治,创建2个三星级康居乡村和4个市级新农村示范村,启动17个行政村村庄环境连片整治,让农村居民都能享有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大力推进城管进镇村,巩固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成果,进一步完善区镇监管、村组收集考核体系,确保镇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率达到100%,在全市镇村市场化保洁方面继续走在前列。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在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集中精力打造“三区”。一是打造江苏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制定东部四镇现代农业整体发展规划,加快低端设施农业提档升级,做好贾耿路设施蔬菜长廊断点填充,同时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加快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尽快改变农产品加工业相对落后的局面。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是打造江苏省山区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重点实施山区水源、荒山造林、设施农业上山等项目,新建山区设施农业3000亩,新建和提升一批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拓展现代农业发展空间。三是打造江苏省乡村旅游实验区,充分发挥专项资金引导作用,鼓励农家乐加快发展、提档升级,重点抓好欲信达开心农场、薰衣草文化创意园等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合理规划布点生态农庄,进一步形成“以农兴旅、以旅助农、农旅互动”良好格局。
(三)坚持绿色发展,突出宜游宜居,强化新一轮大发展核心竞争力。更大力度抓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努力使生态环境成为贾汪最大的品牌和优势,不断转化为经济增长的竞争力、投资环境的竞争力、生活品质的竞争力。
加快生态建设产业化。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独特、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富集的优势,进一步推动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潘安湖二期工程,确保5月1日建成开园;突出抓好“三岛、一馆、一园、一基地”建设,潘安古村岛年底前完工,加快开发婚庆岛、欢乐岛,新建湿地博物馆,依托权台矿打造东方鲁尔文化创意产业园,高标准建设吉田影视基地,增强景区趣味性和参与性,满足游客多层次需求,争创省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4**风景区。大力推进凤鸣漙周边开发,重点实施撂山山体公园、闫山山体公园、水街、酒店及古陶博物馆工程,集聚旅游效益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于一体。加快实施督公湖二期绿化,抓好滑翔伞基地、滑雪场、滑草场、漂流、温泉等项目,促进深度开发,丰富景区内涵。进一步完善茱萸寺景区基础设施,以王维路沿线为重点实施绿化提升1000亩,着力抓好商业配套项目的启动和运行。大力支持港中旅运营团队,带动贾汪景区管理水平整体提升。强化旅游宣传推介,加强地区旅游合作,努力提升贾汪旅游的品牌效应、规模效应。
更大力度抓好节能减排。加快节能技术、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切实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和居民生活等领域的节能工作,确保完成节能降耗任务。组织开展重点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和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推广合同能源管理、余热余压利用等节能措施,加快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实施节能改造。把住源头严控污染增量,严格执行规划及新建项目能耗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坚决杜绝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项目,原则上不再新上单纯扩大产能的传统产业项目。
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完善空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体系,综合治理工业废气、煤烟污染、建筑扬尘和露天烧烤,重点对城区剩余堆煤货场进行关闭或改造,对城区燃煤小锅炉进行取缔或改造,在工业园区、江庄、青山泉工业集中区重点企业内外建设企业防护林,把生态防线前移,切实减少雾霾污染,提升空气环境质量。加强水环境保护,实施贾汪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配套雨污分流管网10公里,解决城区居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开挖高亢山区水源河道8公里,改造提升周边水环境。抓好污水处理厂市场化运行及监管,确保现有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达到80%以上,镇级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覆盖率达到85%以上。
(四)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民生优先,进一步促进百姓幸福社会和谐。以群众普遍得益受惠为标尺,扎扎实实做好民生各项工作,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办好民生实事,让百姓生活更舒心。继续抓好园林绿化、荒山绿化,完成荒山绿化8000亩,让绿色尽染贾汪每一个山头;建设凤凰泉二期、五号井矿工广场、汉府街中心广场,为老城居民提供新的户外花园。着眼于方便群众出行,投放公共自行车500辆,开通紫庄、塔山、耿集镇村公交,继续抓好农村公路、小公益桥及村内道路工程,加快实施大吴运河桥重建,积极推进塔山运河桥重建前期工作。加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造老城15个社区、3个自然村路灯系统,建设16个老小区物业管理服务站,在泉城新区新建5座公共厕所,继续开展示范路和幸福家园创建。实施便民服务工程,建设新老城区5处临时疏导点,对老城区4处便民早餐点改造升级;继续提供免费婚检、免费孕检,为全区35-64岁农村妇女免费“两癌”筛查,为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健康体检;落实惠民殡葬政策,迁建贾汪殡仪馆,建设公益性公墓,减轻群众殡葬负担;实施城乡居民“贾汪一日游”工程,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完善六大体系,让百姓生活更安心。在终身教育体系上,继续扩大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合作办学模式,启动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创建;实施8所幼儿园改扩建,创建3所省、市优质幼儿园,完成10所农村中小学塑胶跑道建设,科学合理推进校舍安全工程,积极开展现代化学校建设,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教育资源。在基本医疗卫生体系上,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加快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实施医疗服务价格综合改革,落实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就业服务体系上,实施万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万名贫困户活动,多渠道扩大就业、鼓励创业,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合理增长。在社会保障体系上,进一步扩大和提高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保障标准和统筹层次,重点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切实使困难群众急时有助、及时受助。在住房保障体系上,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建设公租房300套、经适房100套,满足低收入人群住房需求。在养老服务体系上,进一步提高五保供养标准,加强敬老院管理,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同时,整合卫生、人口和计生部门的机构和职责,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加强人口计生服务,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加强镇村文化阵地建设,全面打造城区“10分钟健身圈”、“15分钟文化圈”和农村“10里文化圈”。统筹抓好其他各项事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完善的社会服务。
加强社会治理,让百姓生活更放心。*推进“平安贾汪”、“法治贾汪”建设,广泛开展“六五”普法教育,积极预防、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群众对社会安全满意度保持全市前列。加强社会矛盾隐患排查和风险评估,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完善网格化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有效解决影响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进一步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公共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重点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加快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确保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三、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人民满意”是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作风的新要求,切实抓好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能力和水平。
——践行法治原则,促进公开公正,建设阳光法治政府。坚持在区委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主动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区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更加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新闻舆论监督。进一步深化和扩大政务公开,坚持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利用行政服务中心、政府门户网站等平台,切实抓好重大决策公开、政策事项公开、便民服务公开,逐步推行政府和部门预决算公开、行政经费决算公开、三公经费公开、财政资金拨付公开,确保行政权力、行政行为在阳光下运行,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进一步完善“贾汪发布”平台,充分利用区长信箱、人民来信等载体,畅通政府与公众交流互动渠道,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积极构建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重点的制度体系,激发市场主体和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坚持人民至上,始终勤政为民,建设求真务实政府。政府工作做得如何、成效怎样,群众看得最清楚、感受最直接,必须把人民满意作为检验政府工作绩效的根本标尺。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按照不唯GDP的指导思想,不断完善“一镇一策”和部门绩效个性化考核机制,科学确定考核方式和内容,以看得见、**得着的“三重一大”建设成效,来实现实实在在的增长。更加注重政府工作系统性,强化政府主导责任,量化部门目标责任,细化工作人员具体责任,时刻保持忘我的工作**,努力以工作落实的“快”保证发展速度的“稳”,以项目建设的“实”促进发展质量的“好”。始终抓住改善民生、惠民利民这个根本,扎扎实实办好六大类、49项实事工程,抓好“12345”政府热线、“四位一体”行风热线、“一把手”零障碍网络服务厅运行管理,坚持开展阳光信访现场直播活动,凡是向人民群众公开承诺的事情,确保兑现到位;凡是人民群众按程序向政府反应的事项,坚决一抓到底,真正把群众的诉求解决好、把群众的利益维护好。
——严守清正廉洁,弘扬新风正气,建设政治清明政府。围绕深化作风建设,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决杜绝作风之弊、行为之垢,力促清风正气养成。坚持走出机关、走向基层、走进群众,汲取群众智慧,倾听百姓呼声,回应民生诉求,切实找准工作推进中的薄弱环节,强化新一轮发展的关键举措。严格政府会议审批,大力减少会议数量,对确定召开的会议,坚持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力戒空话、套话,注重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十项规定,规范配置办公用房,加快实施公务用车改革,严格规范公务接待,进一步控制压缩“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从源头上狠刹大手大脚、铺张浪费之风。*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不断丰富“两个习惯”主题教育内容,加强对重点岗位、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和重点项目的审计监督,有效预防、坚决惩治腐败,努力塑造廉洁自律、风清气正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贾汪这片热土,是全区人民**生活、酿造幸福的美好家园,也是我们服务人民、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加快建设“山水生态城、休闲度假区、徐州后花园、城市副中心”,为创造贾汪人民更加幸福的生活而努力奋斗!
较旧一篇:2014年福州市鼓楼区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4年常州金坛市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