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1月7日在睢宁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县人民政府县长  龚维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2013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快进快中趋好

一年来,在中共睢宁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积极应对宏观经济形势复杂严峻、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困难挑战明显增多的不利局面,紧紧围绕“建设满意睢宁、建成全面小康、跨入全国百强”的奋斗目标,牢牢把握“稳中求快、又好又快”工作总基调,以“八项工程”、“六大计划”和“三重一大”为抓手,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全面完成县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县经济总量指标实现进位、速度指标省市领先、结构指标持续优化,地区生产总值预计(下同)实现357亿元,比2012年(下同)增长18%(现价);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1.9亿元,增长24.9%,增幅全省第四、全市第二,总量全省排名前进3个位次,其中税占比84.8%,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反映经济运行质量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增幅全市领先;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86亿元,增长22%;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亿元,增长17.3%;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244亿元,贷款余额140.7亿元,贷存比提高3个百分点;全县实际到账注册外资1.15亿美元,进出口总额6.5亿美元。省定小康四大类18项25个指标完成22个,群众对小康社会建设的参与度、满意度持续提升。

过去的一年,我们主要抓好“五个突出”:

——突出“三重一大”增实力

全力以赴抓招商、上项目、扩投入,全年合同引资额、项目投入量和竣工数再攀新高,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四招四引”成果丰硕。开展“百日会战”,持续掀起招商热潮,举办21次招商活动,合同引资额385亿元,增长24%。招大引强、招新引高成效显著。新签5亿元以上项目16个、高新技术项目45个,投资25亿元的浙江润成控股新能源汽车、投资15亿元的华环循环经济产业园等93个亿元以上项目签约。招金引银、招才引智取得新突破。省内第一家中外合资村镇银行中银富登开门营业;全省首个皮革产业院士工作联络站成立;入选省博士集聚计划、苏北人才计划、省市双创计划36人,成为全市唯一连续七年有高层次人才落户的县份,被评为全国“十佳最具投资竞争力县”。

“三重一大”快速推进。突出项目建设拉动作用,开展“项目建设年、服务提升年”活动,99项“三重一大”项目完成投资152.8亿元,比上年增加13.8亿元。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80.1亿元,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九旭药业抗肿瘤新药、年产800万片手机触**屏的纳帝电子等21个项目基本竣工。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8.7亿元,其中总投资2.48亿元的尾水资源化利用及导流工程铺设管道22公里;徐洪河33.8公里河道扩挖及堤岸绿化全面竣工,碍航桥改造和千万吨级港口码头建设加快推进,河道达到三级航道标准,通行船舶吨位达千吨级。重大城建项目完成投资64亿元,投资50亿元的安置小区建设加快推进,集高档酒店、步行街于一体的香格里拉休闲广场等8个项目基本竣工。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大事取得重大突破,信息化及信用管理体系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社会管理创新等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顺利推进。

——突出“转型发展”优结构

坚定不移扶企业育产业,企业效益明显提升,主导产业不断壮大,经济结构加速优化,打造了睢宁产业转型发展升级版。

新型工业化步伐加快。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开展“中小企业进步年”和“三解三帮”活动,出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六条意见,帮助企业“攻坚克难”,规模工业企业新增57家,总数300家,实现产值700亿元,增长25%;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新增39家,总数149家;入库税收超千万元企业新增9家,总数30家;新增就业岗位1.5万个。主导产业集聚发展。纺织服装产业链加速延伸,白色家电、医药化工产业实现稳步增长,皮革皮具产业扩能增效,南海皮厂获全球年度最佳制革创新奖,金属机电产业逆势增长,白色家电、金属机电、纺织服装产业产值达到百亿规模,“五大产业”实现产值500亿元,增长26%。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总数46家,实现产值200亿元,增长28%;新兴产业实现产值219亿元,增长25%,总量占规模工业产值近三分之一。园区支撑作用不断增强。业务总收入突破500亿元,增长30%,其中规模工业产值438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产值近三分之二,园区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科技创新强势推进。规模工业企业市级以上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新增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4家,总数16家。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46个,其中国家级科技项目3个,荣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称号。

农业现代化提速增效。农业现代化指标全省排名连年进位,连续4年被评为省设施规模农业先进县。粮食总产量9亿公斤,实现“十连丰”。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持续提升。“农田托管”突破50万亩,新培育家庭农场100个,适度规模经营占比达83%。鸡、猪、羊三大特色养殖业加快壮大,生猪大中型规模养殖比达57.6%,保持全省领先。市级以上“五好”合作社113家,带动农户27万户。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水稻、玉米机械化生产。产业化、标准化进程持续加快。投资5亿元的鸿升食用菌等6个项目竣工,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家,总数35家。培育市级以上名牌农产品22个,品牌农产品实现销售收入70亿元,增长10%。科技化、信息化水平持续提高。“三新”工程加快推进,农业劳动力持证占比达18%,农业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内外网、农业信息一点通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成为省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在全省率先启动黄河故道综合开发,8大类34项工程累计投入8.6亿元,完成10.5公里沿河绿化、3.2公里中泓疏浚、3.3万亩高标准农田开发等,项目进度居省市前列,成为省黄河故道综合开发试验区。

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突出“商贸旺县、三产富民”,全力加快服务业提档升级。商贸服务业繁荣活跃,在建商贸市场160万平方米、建成120万平方米。物流业不断壮大,年货物周转量约240000万吨公里,实现营业收入116亿元,增长30%。金港国际、八里钢铁物流园、科技创业园、老城中央商贸区等4家市级服务业集聚区入驻企业、商户近千家,实现营业收入211.2亿元,增长14.3%。白塘河湿地公园创成3**景区,实现国家级景区零突破。电子商务迅猛发展,成立全省首批、苏北首家县级电商协会,全县网店4400余家,拥有线下家具生产企业400余家,网销额超过25亿元,增长56%,沙集镇东风村综合实力全国淘宝村排名第一。

——突出“三促四化”抓统筹

超前谋划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四城同创”,实施“三促四化”,共建生态美好城乡,2013年成为城建项目竣工最多、城镇化进程推进最快、城乡面貌改善最大的一年,城乡统筹发展开创了崭新局面。

城市功能品味加快提升。实施“六个一百”工程,城市内涵不断丰富。规划体系不断健全。建制镇总规全部通过论证审批,县经济开发区、现代农业示范区、金属机电产业园、宁江工业园等总规编制加快推进,城市色彩、综合交通、商业网点、园林绿地等专项规划加快编制。项目建设推进有力。注重融集社会资金投入建设,加快推进115项城建工程,实现110亿元投入,完成房屋征收184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商品房、安置房、保障房500万平方米,“三房”建设创新高,百姓更为安居;城南桥、文学大桥建成通车;商务服务中心、广电服务中心完成主体工程;社会福利中心、残疾人托养中心竣工,城市更为宜居;睢梁河公园成为城市景观公园,城区新增绿地50万平方米,建成徐沙河新天地、香格里拉两大月光经济区板块,天和御景、成侯花园创成市级幸福家园,群众更为乐居。管理水平有效提升。成立大城管委,健全城市管理机制和网络。启动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推进“十整治、三规范、三提升”,城区环境更加优美整洁。

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启动。在全市率先实施“三促四化”推动城镇化,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在建人口集中居住区19个,新增居住面积73万平方米,可新增居住人口2.2万人;促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新增300亩以上连片经营土地32万亩,可**近5万劳动力进入二三产业;促进项目向高标准厂房和园区集中,实施“2212”工程,在建高标准工业厂房超过90万平方米,建成后可入驻企业100家以上。坚持中心镇带动战略。加快重点中心镇、特色小城镇建设,累计投入27.4亿元,开工建设各类项目近百个,创建镇率先建成管养、保洁、绿化三支队伍,凌城镇通过市级中心镇创建达标验收。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投入1500万元,改扩建62个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完成自然村庄环境整治330个,建成星级“康居乡村”33个、绿化示范村24个,成为省“扩大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示范试点县”。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突出。国家级生态县5项条件已具备4项,生态建设工程量、投入量超历史。生态镇“四项基础工程”加快推进,15个镇完成污水处理厂建设,11个镇建成标准化农贸市场,县镇垃圾收运、医疗“两废”处置体系建成运营,睢城镇、李集镇通过国家级生态镇考核,凌城镇、古邳镇创成省级生态镇。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量完成年度目标。大气PM2.5自动监测站建成运行。完成黄河故道、徐洪河两条生态廊道建设近万亩,宜林荒山绿化任务全面完成,森林覆盖率达38%。全面开展南水北调调水通道水环境综合整治,投入4000余万元,完成生态修复百万平方米,关闭整治砖瓦厂、工业企业、畜禽养殖场等70余家,沙集西闸国控断面基本达到三类水质要求。

——突出“六大体系”惠民生

坚持倾情尽力建体系强保障,财政用于民生支出占比达80%,2013年成为民生投入最大、民生改善最好、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一年,民生幸福工程监测全市领先。

民生实事圆满完成。突出办实事解民忧惠民生,实施10大类131项实事,累计投入28.2亿元,比上年增加5.2亿元,解决了“吃住行学医、生老病残困”等一大批民生热点问题。实施“饮水安全”工程,投入1.1亿元,新建农村水厂8个,解决了16.7万人的饮水问题;完成城区地面水厂第二取水口工程。实施“出行畅通”工程,修建镇村道路195公里、桥梁近百座;改造10条城区小街小巷,新增3条公交线路。实施“关爱扶助”工程,投入1000余万元,用于特殊群体帮扶救助;帮助320名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殡仪服务中心基本竣工;提升世代服务质量,建成17个人口家庭公共服务示范中心。实施“社会管理提升”工程,建成12个市级以上“妇女儿童之家”示范点,县镇村三级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全部达到规范化标准。

群众收入快速增长。*实施城乡居民收入五年倍增计划,拓宽就业、创业、投资、社保、帮扶等“五大增收渠道”。就业服务体系覆盖城乡,开展创业就业培训9000余人次,新增劳动力转移万余人、城镇就业5600余人;发放青年、妇女创业小额贷款近2000万元。实施减税放活政策,支持个体工商户转企业,新增注册企业3477家,增长2.9倍;实施“四上企业”培育,新增“四上企业”199家,全县新增注册资本金48亿元,增长24.3%,累计注册资本金达218.8亿元。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健全,城乡低保标准接近苏中水平,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510元、270元;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三大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扎实开展“脱贫奔小康”工程,实施脱贫项目58个,投入帮扶资金5000余万元,8.7万名低收入人口实现脱贫致富,23个经济薄弱村实现“新八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7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实现11068元,分别增长16%,增幅省市领先。居民储蓄余额由年初153亿元增加到180亿元,增量全市第二。农村居民成为购房“主力军”,私家轿车新增近万辆,万人轿车拥有量全市第三,移动电话用户数增幅全省第一,“房子、轿车、电脑”成为新时期“三大件”,10万元级消费进入普通百姓家庭,信息化加速融入百姓生活。

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加快完善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保障能力。终身教育体系加快完善。投入8.8亿元,加快省区域教育现代化县创建,新建幼儿园21所,新增省市优质幼儿园27所,总数达52所,三星级以上高中11所、市优以上社区教育中心8所,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省级督导验收,成功举办“青奥之梦”国际儿童画大赛,被教育部选为“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县”,获得“中国教育改革示范县(区)”提名奖。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加快拓展。基本药物制度运转良好,减少群众药品费用1.08亿元;新农合补偿群众医药费4.6亿元,受益人口631.7万人次;建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成为全市“样板”,被评为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先进县”。住房保障体系加快扩面。建成公共租赁住房、经适房910套,廉租住房“应保尽保”,荣获省“住房保障工作先进县”称号。养老服务体系加快提质。社区居家互助养老服务经验全省推广,新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农村老年人关爱之家等48个;发放尊老金1260万元,惠及2.6万余名老人。文体事业开创新局面。全民健身中心“体育馆、游泳馆、综合训练馆”竣工,《丰收落子》舞获省第六届少儿艺术节金奖,城区“10分钟健身圈”通过省验收,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县”。人口计生工作实现新突破。成为全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点县”和“阳光计生行动示范单位”。省“双拥模范县”通过验收。此外,人民武装、青年、妇联、工会、慈善、统计、司法、物价、人防、机关事务、防震减灾、外事、台侨、档案、气象、县志、民宗、科协、工商联、红十字会、关心下一代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社会治理全面加强。*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持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开展“药品安全示范镇”创建,初步形成县镇村三级药品安全监管体系。信访工作成效显著,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年”和“非正常上访集中化解年”活动,完善县镇村三级“一站式”接访服务,获得省信访工作创新奖,全年进京赴省去市上访批次、人次持续下降。诚信建设持续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启动企业信用数据库建设,强化信用信息应用,健全“失信受惩”机制,成为省工程建设领域信用试点县。社会治安持续好转,全面启动视频监控三道防线建设,技防建设工作全省领先。深化网格化街面巡防,提升街面见警率和管事率,群众治安满意率、公众安全感全市领先。

——突出“职能转变”优服务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重服务求实效,审批效能持续提升,“零障碍”工程*推进。

建议提案办理成效明显。积极回应代表委员期待,尽职尽力办好建议提案。累计办理人大建议81件、政协提案170件,答复率达100%,满意率超过96%。办理《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  建设美好睢宁》的建议,大力推进城区水环境治理,累计投入近4亿元,拆除重建城南闸,疏通城区管网73公里,内城河清淤正在加快实施,完成小沿河沿岸12.8万平方米房屋征收、小睢河1.4公里清淤6万平方米绿化,贯通内城河小睢河,真正实现了“清水来、污水走”,彻底解决了困扰城区居民十多年的水环境问题。

破解难题能力显著增强。强化对上争取,累计争取扶持资金20.7亿元、获批各类项目176个。进一步壮大城建、水利、交通三大投融资公司,提升了重大项目资金保障能力;扎实推进“营改增”工作,累计减免涉改行业企业税收负担1.3亿元;切实解决好骨干企业土地、房产等有效资产资本化问题,帮助企业融资3亿多元,成功创建省“金融生态优秀县”。开展土地执法“夏季行动”和“百日行动”,坚持依法依规、节约集约用地,累计报批用地5619亩,实现历史新突破,较好地保障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成为省“国土资源节约集约达标县”。建立26万外出务工人员信息库,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累计为企业招工达2万余人。

行政服务效能大幅提升。*落实“三问三请”,聚民心促发展。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加快推进。“12345”服务热线投诉咨询及时办结率超过95%,实现了政务服务“一号对外”。打造信息化高效政府,投入超亿元,加快政务云、商务云、数字城市体系、技防升级等项目建设,建成“云计算数据中心”、“中国睢宁”网站群,初步建立了集新闻发布、网络发言、政务微博“三位一体”的“睢宁发布”平台。累计办理县长信箱、手机短信和网帖2400余件。*实施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全面推行限时办结、全程协办等制度,向镇(园)下放行政审批、便民服务事项77项,“零障碍”加快向百姓“家门口”延伸。

依法行政水平持续提高。严格执行中央、省市关于改进工作作风有关规定,坚决反对“四风”。全面推进“阳光政务”,行政权力网上公开运行使用率居全市前列,依法治县工作考核全市第一。设立政府投资项目代建中心,切实抓好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管理。强化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土地出让、涉建涉地合同等领域监管,加强财政、固定资产投资等审计,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奋斗伴随艰辛,荣誉来之不易。各位代表!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和复杂环境,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是省市和县委科学决策、坚强领导,县人大和县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全县上下和衷共济、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关心支持睢宁建设的社会各界人士、驻睢武警官兵、公安干警等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成绩固然可喜,问题还需重视。客观研判当前新形势、发展新要求、群众新期盼,我们工作中还有薄弱环节亟待加强:人均经济总量依然偏低,城乡居民持续增收压力较大,公共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体制机制还有待完善;生产要素、环境容量等瓶颈制约日益突出,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艰巨,推动转型发展任重道远;镇村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创新社会治理、维护公平正义、促进和谐稳定任务繁重;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效能有待进一步强化提升。对于以上问题,我们将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4年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确保决战决胜

各位代表!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之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县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决胜之年。新的一年,面临的挑战不可低估。当前,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期,将延续缓慢复苏态势,但也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外需减弱、部分行业产能相对过剩,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经济下行压力不容轻视;发展要素瓶颈制约更加凸显,区域竞争日趋激烈。新的一年,面临的机遇集聚叠加。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宏观经济政策密集**的新空间,陆续出台了促进城镇化、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等系列政策。省出台了支持苏北全面小康建设的意见,加快产业、财政、科技和人才“四项转移”,实施脱贫奔小康重点片区帮扶等“六大关键工程”。随着徐洪河航道升级及千万吨级港口、黄河故道综合开发、尾水资源化利用及导流工程、观音机场二期扩建、104国道改造、徐明高速公路、沿黄河故道324省道、徐盐铁路等八项重大工程加快推进,全县发展优势将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我们要善于借势谋势造势,在新起点上实现更大跨越。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建设满意睢宁、建成全面小康、跨入全国百强”三大目标,紧扣主题主线,把握稳中求快、又好又快总基调,坚持改革创新总要求,全面落实“八项工程”,加快实施“六大计划”,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和“三促四化”,以转变政府职能为保障,以激发市场活力为关键,统筹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在“扩总量、重效益;优结构、促转型;顺民意、惠民生”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努力开创全县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可比价);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2%;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全面完成节能减排市定目标。

实现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要切实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持续扩大有效投入,全力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坚持把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抓手,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牛鼻子”,以大投入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大发展。

大力推进“五招五引”。抓住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机遇,开展工业、现代农业、城建、商贸服务、金融、高新技术、文化旅游、招才引智、电商和物流“十条线”招商。研究实施“三沿战略”,围绕沿航空线、高铁线、海岸线抓活区域招商,瞄准央企、民企、台企、外企等资本集中区域,建立研究型招商平台,统筹梳理、研判招商信息,突出产业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企业招商和园区招商。出台产业链招商三年规划,开展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补链强链、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建链招商。以园区为主体组建、选优配强专业招商队伍,组织招商引资春季、秋季会战,开展“综合+专题”系列招商活动。进一步健全督办交办会办招商机制,强化要素督查、过程监督和绩效考核。力争新引进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项目50个、开工40个、竣工30个,新增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以上。

全力突破重大项目建设。一着不让推进年度总投资200亿元的百项重大项目建设。重点抓好大地鞋服、龙英纺织科技产业园、大鸟科技、盛大世贸等57个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着力抓好徐洪河(徐沙河)航道升级续建、沿黄河故道324省道、投资3.5亿元的电网改造等12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切实抓好日导流量4万吨的尾水资源化利用及导流工程、投资2.5亿元的“碧水清流”等10个重大民生工程项目建设。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数字睢宁”建设、园区提振、徐盐铁路开工前期准备、城乡统筹发展、社会管理创新等事关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大事。

努力提升园区载体功能。完善园区体制机制,出台配套政策,提升园区自我发展能力。强化园区规划实施,优化园区空间、产业布局,加快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支持县经济开发区打造家电产业、皮具鞋服产业和服务外包基地,依托九旭药业培育新兴产业基地,争创国家级开发区。推动宁江工业园打造以龙英、茉织华为主体的纺织服装产业园,以佳汇合金、信泰机械为主体的汽配机械产业园。加快八里金属机电产业园建材家居市场建设,打造淮海经济区最大的专业钢铁市场。支持临空产业园申报省级空港经济开发区。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国家级园区。积极申报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县,启动苏北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

(二)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特色产业发展竞争力

抓住“企业壮大、产业培育、科技创新”三个关键,进一步优化增量、调整存量、提升质量,推动工业经济实现量效双增。

着力推动企业壮大升级。开展“中小企业升级年”活动,突出百家骨干企业、百家潜力企业“双百”培育,创新破解用地、用工、资金等要素和资源环境制约,支持企业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鼓励企业通过增资扩股、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品牌创建等,加快推动企业规模、技术、产品、管理和经营模式升级,力争年内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0家、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41家、超10亿元企业9家。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促进企业在设计生产、管理销售等领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企业以信息化推进管理模式升级,通过电子商务改造提升传统营销方式。

突出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做强做优主导产业,白色家电产业引进节能空调、高端洗衣机等项目,金属机电产业拓展特种钢生产、钢铁制品、机械制造等生产环节,医药化工产业引进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项目,纺织服装产业向织布、服装生产、市场交易环节拓展,皮革皮具产业向皮鞋生产、皮具加工、饰品辅料配套延伸,着力培育“纺织服装、皮革皮具”两大支柱产业,力争“五大产业”产值突破600亿元。加快制定电子信息、新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培育九旭药业、纳帝电子等现有高新技术企业,加快云信智慧岛创新应用、浙江润成控股新能源汽车等项目建设,努力突破生物医药、信息软件、新能源汽车等三大新兴产业,力争新兴产业产值增长40%以上。

强化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施重点科技计划项目50项以上。充分发挥科技镇长团作用,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以上、省高新技术企业5家。制定更具激励性的招才引智政策,加快引进和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高水平管理人才和高技能实用人才。大力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坚持“走出去、引进来”,进一步拓宽发展视野,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三)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发展综合实力

以农业现代化“一核两带四区两园”产业布局规划为引领,进一步整合农业政策、资金等资源,向重点片区和重点项目集聚,加快推进黄河故道综合开发等10大类重点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农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

持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211”粮食增产工程,大力开展粮食高产创建,进一步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年内建成高产万亩示范片30个。大力实施水利现代化工程,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切实抓好中小河流治理、灌区节水配套、大型泵站改造等重点工程。推广玉米生产、秸秆还田、高效设施农业生产等机械化新技术,力争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80%。

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加快由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积极推广农田托管,大力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农田托管20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00个、家庭农场250家以上。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大农业招商力度,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大力培育优质粮食、生态养殖、特色瓜菜菌等主导产业龙头企业,新增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企业6家。抓住省建设永久性“菜篮子”基地机遇,实施高效农业“4个十万”工程,设施西瓜、设施果蔬提档升级、花生种植面积均达10万亩,食用菌工厂化车间新增10万平方米。

努力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实施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计划,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和农产品快速监测点建设,力争镇级全覆盖。强化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新增市级以上名牌农产品3个,完成30个农产品“三品”认证。拓展农产品订单购销、会展交易、网络销售等途径,提升农产品营销水平。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加快纯农业向二三产业融合转型。

着力加快农业综合连片开发。以强农富民为根本,突出抓好黄河故道综合开发,积极争取土地综合整治创新省级试点,加快推进年度总投资12.8亿元的11个重点项目,着力抓好魏集古邳5万亩优质稻麦、王集姚集万亩优质果等项目建设,大力推进53公里干线公路、29.5公里中泓疏浚、沿线生态廊道“三大基础工程”建设。以黄墩湖滞洪区连片开发为契机,加快实施脱贫奔小康工程,进一步健全“五个一”帮扶机制,抓住省财政专项转移支付整合试点机遇,统筹集中连片整治开发,不断完善农村资产管理办法,推动农村资产实现保值增值,确保年内完成6.5万人脱贫、20个经济薄弱村实现“新八有”的目标。

(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发展活力

*实施服务业倍增计划,坚持提升传统服务业和发展现代服务业并举,进一步促进服务业结构优化、业态创新、比重提高。

提升发展商贸服务业。进一步优化市场布局,合理控制市场建设总量,促进现有市场提档升级,打造中心商圈、新城商圈、东部市场商圈等“三大商贸板块”,重点推进万象天地、枫华丽致五星级酒店等7个商贸项目建设,建成市场90万平方米。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构建县镇村三级商品流通网络体系。

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依托空港优势和航道升级,积极发展多式联运,支持八里钢铁物流园打造全国百强钢铁物流园,推进沙集镇、县城区物流基地和空港物流园规划建设,形成“东水—中枢纽—西空”的综合物流格局。积极打造服务业集聚发展平台,加快科技创业园、金港国际等载体建设和现代服务业项目招引,鼓励引导信息软件、科技研发、文化创意企业等入园发展。稳步发展总部经济、服务外包、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业。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开展“电商创业年”活动,实施“万人培训”计划,培育“淘宝村”、“淘宝镇”,打造“五镇一区”电子商务示范区。鼓励企业和实体店开展电子商务,进一步拓宽特色产品营销渠道。加快“阿里巴巴睢宁产业带”建设,推动组合家具标准化和品牌创建,打造全国最具特色的组合家具产业带。加快电子商务创业园建设,争创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积极发展特色旅游业。加快白塘河湿地公园开发,整合葡萄观光园、水月禅寺等资源,争创省级旅游度假区、国家4**景区。抓好房湾湿地、下邳古城等规划建设,在黄河故道沿线统筹规划建设农家乐等乡村旅游项目,进一步完善游览接待、度假采摘等配套设施,打造苏北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集聚区。

(五)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提升城乡建设发展魅力

积极抢抓城镇化机遇,突出以人为本、以产业为支撑,抓好中等商贸城市建设、城乡统筹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睢宁。

进一步提升中等商贸城市功能。大力实施年度总投资109亿元的88项城建重点工程,加快国家级“生态县”和省“文明城市”、“园林城市”等“四城同创”步伐,打造“碧水灵动,生态之城”、“文明和谐,宜居之城”、“精致秀美,园林之城”、“繁荣活跃,商贸之城”。突出规划引领。加快完善老城区、棚户区改造规划和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推进城市综合交通、商贸布局、综合管线、环境综合治理等专项规划工作。加强对城市空间布局、基准色调、单体建筑形态的细节管理。强化项目建设。完成小沿河、青年路沿线等百万平方米棚户区(城中村)危旧房改造,启动城东片区、城南片区等百万平方米定销商品房建设,开发建设商品房140万平方米。突出城市功能完善。老年活动中心、新少体校年内实现竣工;实施“路更畅”行动计划,完成天虹大道北段、人民路西段等6条道路改造,建成15个停车场。实施“城更靓”行动计划,加快城市品味提升,打造精品路段、城市节点、休闲游园、湿地公园“四大景观”,提升东环岛等5个城市出入口形象;加快实施小沿河综合整治、小睢河改造提升、徐沙河南岸景观带建设,打造“九水绕城”的滨水景观;加快小沿河水街休闲文化街区、八里西渭人家美食娱乐街区、睢梁河滨河生态商务街区等项目推进。强化城市管理。加强城市资产资源运作,提升城市经营管理水平。整合执法主体,推动城市管理处罚权相对集中。加快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小区物业管理达标创建活动,集中整治城郊结合部、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等区域环境。

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依托中英合作黄河故道规划项目,借鉴国外先进规划和低碳生态的城乡建设理念,加快编制集土地布局、镇村建设等“多规合一”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努力推动“三促四化”城乡统筹发展。强力推进“三个集中”。加快人口集中居住区建设,力争新增居住面积近百万平方米;推动土地向农业大户、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集中,新增土地集中面积30万亩;加快项目向高标准厂房集中,继续实施“2212”工程,建设高标准厂房100万平方米以上,入驻企业100家以上。大力抓好城镇建设管理。按照“做强市级中心镇、做优管理示范镇”的要求,实施中心镇“扩权强镇”试点,支持古邳镇、**镇创建市级中心镇,加快李集镇、凌城镇提档升级,进一步提升科学规划、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水平;围绕“规划修编、环境卫生、污水河塘、容貌秩序、园林绿化、公共设施、社会管理、长效机制”等八个方面要求,全面开展11个镇争创管理示范镇活动。进一步创新户籍管理和社保制度,引导群众自愿有序向镇区集中。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注重融合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逐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力争实现“一村一特色”。以省扩大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示范试点为契机,进一步健全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和环境管理长效机制。

进一步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构建全县建设开发、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三大空间,从严控制土地开发强度,坚守生态红线。以国家级生态县创建为引领,大力实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三大行动计划,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力争16个镇创成国家级生态镇。做好“天蓝”文章。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加快推进集中供热项目建设,有序关闭产能低、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对重点耗能企业实施节能改造,强化对重点污染企业的监管。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做活“水清”文章。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加快推进区域供水和地面水厂整改建设运行。强化城区水环境治理,完善城区截污管网,进一步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加快镇级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尾水资源化利用及导流工程年内实现竣工。持续做好南水北调调水通道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做优“地绿”文章。建立健全城市绿线绿面管理制度,保护城市绿地,实施百万平方米城区绿化提升工程。加快城乡道路绿化和黄河故道、徐洪河沿线农田林网建设,大规模构建城乡绿色屏障,使绿色成为睢宁大地主色调。

(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全力提升群众幸福满意度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突出小康社会建设薄弱环节集中攻坚,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强化进程监测和宣传引导,确保建成群众认可的全面小康。

更大力度办好民生实事。实施年度投入31.9亿元的八大类131件民生实事。继续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新改建水厂4座,解决7.3万人饮水问题;创建10家放心粮油示范店,让百姓吃得放心。建设经适房300套、公租房410套;完成4个老旧小区改造、创成10个县级以上幸福家园小区,让百姓住得舒心。新建小型公益桥梁92座;完成新城区7条道路亮化、老城区12条巷道整治,让百姓行得顺心。加快建设镇村游园等休闲娱乐场所,让百姓玩得开心。切实抓好“贴心关爱、助学优教、美丽睢宁、便民服务、平安放心、健康保障”等民生工程建设。

更高标准优化公共服务。进一步完善“六大体系”,更好地保障改善民生。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一步均衡城乡办学条件、师资配备,创建省市优质幼儿园11所,加快新城区学校和职教集中区建设,力争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验收,创成省区域教育现代化县。完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探索建立“医联体”。启动新城区医院、县中医院分院、工人医院南迁规划建设。*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县级医院基本药物使用率达到70%以上。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强化就业创业服务,大力开发就业岗位,提供技能培训,开展创业扶持,力争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万人、城镇就业5000人、就业岗位2万个。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基本,继续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三大保险”覆盖面。补短板,重点提高企业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参保率。兜好底,加强低保、五保、孤儿、残疾人等各类民生保障。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5478套,不断满足困难家庭住房基本需求。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居家养老“五类”项目建设,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城市社区小型托老所等50个,探索建立集医疗、康复为一体的养老服务综合体。开展“全民健康行动”,办好全县第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扎实开展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进一步关心支持工会、青年、妇联、科协、工商联、慈善、关心下一代等事业,努力做好人民武装、档案、县志、气象、双拥、人防、物价、司法、外事、台侨、民宗、防震减灾等工作。

更加有力推动文化事业发展。抓好文化体制机制、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品牌建设三个关键,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成立县儿童画产业发展公司、演艺公司,出台扶持文化产业发展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事业发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整合基层文化宣传、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加快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深化“舞动乡村”活动,推动文化服务向镇村倾斜。加快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规划展示馆“四馆”建设,建成“睢宁记忆”项目,努力满足群众不同层次文化需求。加强文化品牌建设。*挖掘我县两汉、三国、古黄河、佛教、儿童画“五大文化资源”,打造地域文化品牌和特色文化产业。以儿童画为引领,大力发展儿童产业,编制儿童产业发展规划,大力推进儿童画创意产业园建设,努力打造全国知名的文化品牌。

三、在改革创新职能转变中打造有为政府

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必须深化改革创新,注重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水平。

全力推进简政放权。全面排查政府管理的“越位点”和“缺位点”,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好国务院及省市已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落实和衔接工作,加大“减、转、放、免”力度,年内再取消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推行一次告知、模拟审批、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等制度。建立部门审批事项目录清单,强化行政审批后续管理,针对取消调整事项,逐项制定具体监管办法。推行部门权力清单制度,进一步优化部门机构设置、职能配置,推进工作流程标准化建设。加快构建政府绩效管理网络,健全社会满意度评价体系,提高政府工作的群众参与度。

全力激发发展活力。围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扎实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实行统一市场准入制度,鼓励民间资本投向社会服务、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金融服务等领域。开展“全民创业年”活动,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意见,进一步激发非公经济发展活力。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强化专项资金整合,推行“拨改投”、“拨改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完善政府融资“借、用、管、还”良性机制,健全政府举债审核审批、统计报告等制度,将政府债务收支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全力提升服务效能。加快信息化与政务服务相结合,推进资源集中共享,完成全县统一的云计算服务中心建设,建成协同办公、行政审批、行政执法、网上村委会、政务邮箱、桌面云、视频会议、电子监察和行政效能评价等“八大系统”,开展“市民卡”、“企业卡”便民服务。出台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加快“一办两中心”建设,全面推行行政审批“五个一”机制,进一步完善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和功能,推进百姓、企业办事“零障碍”工程全覆盖。加快完善政府工作目标责任体系,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城乡统筹发展等中心工作,实施分类差异化考核,强化效能监察,加强政务督查。

全面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强化社会组织建设,重点培育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发展电子商务协会、企业家协会、物流快递协会、异地商会等。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坚决防止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加快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整合监管资源,实现监管全覆盖。加强矛盾隐患排查和风险评估,强化网络舆情导控,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健全危机管理、打防管控、执法监督、公共服务、警务保障“五大体系”,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建设“平安睢宁”。运用信息化载体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加快“一网三库一平台”建设,建成企业信用数据库,完善个人信用信息,进一步健全“失信受惩”机制,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打造全国有影响的社会治理品牌。

全面推进机关作风转变。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落实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密切联系群众上求实效,健全干部带头改进作风、*调查研究机制,进一步推动“三问三请”、“三解三帮”等活动常态化。在理论联系实际上下功夫,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进一步完善干部学习计划,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全面提升干部履职能力。在求真务实上动真格,从严控制会议数量规格,大力精简各类文件和简报资料,切实改进文风会风,用更多的时间*基层、一线狠抓落实。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推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规定控制压缩“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切实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

全面推进依法廉洁从政。始终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把依法廉洁行政贯穿于政府工作全过程。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高度重视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深化政务公开,进一步提升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水平,完善“睢宁发布”平台,及时高效做好信息发布工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土地出让、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重大项目投资管理等制度,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关键环节监管力度,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建设,从源头上减少腐败现象发生,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各位代表!全县人民对小康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我们倍加珍惜团结进取的好局面,倍加珍惜和谐稳定的好形势,倍加珍惜全县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中共睢宁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团结全县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共同谱写我县全面达小康决战决胜的新篇章!

附注:

《政府工作报告》相关内容注解

1.“两化融合”:指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深度结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2.“三新工程”:指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更新工程。

3.“四项主要污染物”:指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四种主要污染物。

4.“六大关键工程”:指脱贫奔小康重点片区帮扶工程、黄河故道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工程、重点中心镇建设工程、苏北铁路建设工程、城乡供水与污水处理工程、科技与人才支撑工程。

5.“一核两带四区两园”:一核指以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核心,两带指沿黄河故道生态农业示范带和沿白塘河生态观光旅游农业示范带,四区指优质稻麦示范区、优质果示范区、生态健康畜禽养殖示范区、优质瓜菜菌示范区,两园指现代农业示范区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园和王集农产品加工物流园。

6.“211”粮食增产工程:指到2015年,全县粮食复种面积稳定在200万亩,周年亩单产1000公斤,粮食总产量力争10亿公斤。

7.“九水绕城”:九水指内城河、云河、小沿河、小睢河、徐沙河、睢梁河、白塘河、西渭河、徐沙南河。

8.“一办两中心”:指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政务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9.“五个一”机制:指一窗式受理、一表制登记、一费制收费、“一根线”连接、一站式办结。

10.“一网三库一平台”:指诚信睢宁网,个人、企业和政府信用基础数据库,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

较旧一篇:2014年徐州市铜山区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4年徐州邳州市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