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8日在邳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3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宏观形势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巨大、各种困难明显增多的一年。全市上下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始终紧扣主题主线,大力开展“三个对照”活动,*实施“八项工程”,全力突破“三重一大”,加快推进“四大计划四个转型”,改革创新,锐意进取,较好完成了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全市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经济总量持续扩大,运行质量不断提升,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完成(预计,下同)地区生产总值588.6亿元,增长13%;二三产业占比达84.9%,提升0.3个百分点;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8.9亿元,增长16.1%;税收占比达86%,提升7个百分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8.6亿元,增长19%。高分通过省全面达小康评审认定,跃居全国百强县第49位,荣获国家级荣誉称号14个、省级荣誉称号 21个。
一、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工业经济实现提档升级。加快培育大产业,重新定位产业体系,确立环保化工、装备制造、板材家具、电力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七大主导产业。环保化工产业完成产值340.5亿元,增长31.8%;装备制造产业完成产值362.3亿元,增长38.5%;板材家具产业完成产值649.9亿元,增长22.8%,市财政兑现设备投入奖励 437.9万元,助推10家企业转型;电力能源产业完成产值21亿元,比上年略有增长;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技术及新医药3个产业完成产值431.2亿元,增长32.2%。加快推进大项目,考伯斯煤焦油一体化等22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沂州煤焦化二期、光大环保发电等16个重大项目竣工。加快发展大企业,20家工业领军企业培育有序推进,46家规模企业扩张完成年度任务;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00亿元、销售收入1841亿元,分别增长18%、25%;纳税超千万元企业达18家,其中2家过亿元。
农业经济实现提质扩量。农业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建成部省级万亩高产示范片16个,粮食生产实现“十连丰”。新增设施农业10.5万亩、林下养殖10.3万亩,增量增幅均居徐州第一;建成万亩设施农业园区10个,邳南、邳北、环城三大“设施走廊”初具规模。基本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并通过省级验收,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7%。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建成使用;治理中小河流3条,改造大中型水闸3座;疏浚市镇河道52条、整治村庄河塘469个。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建成省级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3个;新增徐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0家,总数达53家;家庭农场发展到56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958个。新增“三品”认证172个。黄河故道综合开发开局良好,八大类15项工程全面开工,优质果蔬示范区基本建成。
服务业实现提速增效。完成服务业增加值246.6亿元,增长13.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5亿元,增长13.5%。25个重大服务业项目完成投资17亿元。4家徐州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实现营业收入120亿元,增长17.3%。金融产业发展迅速,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291.8亿元和227亿元,贷存比77.8%;新增贷款38亿元,连续3年徐州第一。交通银行邳州支行开业,总部经济城建成使用。股权融资取得突破,佰康生物科技在上海股交中心E版挂牌,11家企业在Q版挂牌。8个徐州市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进展顺利,博康信息化学品公司列入省首批文化科技企业。艾山景区建成省生态旅游示范区,新增3**景区1家、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3个;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1亿元。
二、改革创新步伐加快
各项改革成效更大。始终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稳妥推进区划调整,设立运河、炮车、东湖、戴圩4个街道办事处,城市布局进一步优化。科学设计考核体系,对开发区、镇(街道)实行分类考核,精简市对镇考核指标,考核重点更加突出;加强对镇级动态考核,对财税等8项指标按月公布排名,促进作用更加明显。*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成立投融资工作委员会,融资行为更加规范;企业二期债券成功发行。持续推动国土资源管理创新,做到“保红线、保发展、保生态”。积极创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盘活嫁接土地2334.6亩,建成多层厂房10万平方米;省土地执法模范市创建通过验收。实施土地增减挂钩和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18个、总面积2959.1亩,规模徐州第一,并率先通过省级验收;强化耕地占补平衡,新增耕地2464.4亩;实施新河万顷良田工程,一期12万平方米安置房竣工。向上争取农转用指标5578.6亩,总量徐州第一。
开发开放水平更高。创新园区体制机制,优化园区空间布局,形成开发区、高新区“两主”,官湖、碾庄、议堂“三特”,铁富、岔河、宿羊山、土山“四重”的园区发展新格局;建立特别机制,实行特殊政策,加快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发区创建成省首批循环化改造试点示范园区,高新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域环评通过审批。成功举办金秋经贸洽谈会、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融资洽谈会等重大招商活动,共签约西恩迪蓄电池、万邦医药等重大项目68个;实际到账注册外资1.96亿美元,实现自营出口6.5亿美元,总量保持徐州第一;创建成国家地坪地材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
科技创新能力更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675.3亿元,增长33.7%,占规模工业比重达36.1%;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21%;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1家;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21家,建成院士工作站1家,绿之野生物公司获批国家级工程中心,新春兴集团公司创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增专利授权100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6件。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6人、省“双创计划”专家4人、徐州市“双创计划”专家10人;在清华、北大和深圳等地举办企业家培训班,企业家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获批省著名商标 9 件、徐州市知名商标 7件,新增省名牌产品13个、徐州市名牌产品 26个。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市、省创新型试点市。
三、城镇建设统筹推进
城镇体系更加完善。形成1个中心城市、1个副中心、5个中心镇、15个管理示范镇的城镇空间布局,为产业发展、群众生活和新型城镇化提供有力的载体支撑。碾庄、铁富创建成徐州市中心镇,宿羊山列入中心镇创建。完成中心城区总规和控制性详规及中心镇规划编制,规划约束力不断增强。
城镇功能日趋完备。实施150项城区建设重点工程,竣工128项,序时推进22项。镇区建设“两个100”工程进展良好,竣工镇区商品房100万平方米,完成小城镇重点项目134个。大交通格局初步形成,解放路东延段等3条道路建成通车,花园路、长江东路等4条道路改造全面完成,270省道东南绕城及上跨陇海铁路立交桥、250与251省道连接线、滩上运河特大桥开工建设,世纪大道东延、张楼运河特大桥加快推进,水上船舶服务区建成使用。大民生工程进展顺利,民生服务中心、鑫惠体育馆投入使用,桃花岛公园提档升级工程、“引沂润城”工程正式启动,张楼地面水厂开工建设;启动棚户区改造三年推进计划,前期工作有序开展。功能性项目逐步完善,大运河农贸市场建成开业,改造城区便民巷道12条、老旧小区10个,新建改造游园11个、广场2个、公厕14座、垃圾中转站1座;改造铺设供排水管网34公里,改造城区排水泵站4座;建设高星级酒店4座,天鸿凯莱大酒店全面建成。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城区完成房屋征收115万平方米,建设安置房112万平方米,销售商品房130.2万平方米,销售面积徐州第一;镇区完成房屋征收40万平方米,建设安置房30万平方米,销售商品房近10万平方米。
城镇管理成效明显。成立城市管理委员会,健全网格化管理机制。启动“城更靓”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大力整治马路市场,取缔占道经营场所30多处,设置便民疏导点17处,市容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扎实开展“外创示范道路、内创幸福家园”活动,花园路、东兴路分别创建成徐州市城市管理示范路、达标路,铁富大马路、碾庄淮海路创建成首批徐州镇域管理示范路;3个小区通过幸福家园示范小区验收。拆除违规“高炮”广告牌和过街龙门架32个。加快建设镇级垃圾收运体系,碾庄、官湖试点工作进展良好。强力推进禁违拆违,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依法拆除违章建筑2万多平方米,城区违法建设得到有效遏制。
四、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生态建设有序推进。国家生态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稳步开展,建成17个省级生态镇、1个国家级生态村、2个省级生态村、95个徐州市级生态村,建成21个镇级污水处理厂,完成省和徐州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在徐州市县域率先建成PM2.5大气监测站。京杭运河张楼国控断面综合整治*推进,断面水质持续稳定达标,水质优良率达90%,位居徐州市6个断面第一。
城乡环境有效改观。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开展,完成370个村庄环境整治,5个村建成省三星级康居示范村。“十五小”、“新五小”企业整治力度持续加大,关闭小炼钢企业45家、重污染企业27家。加快推进石膏产业整顿整合,关闭矿井24个;关闭非法露采矿山7个、粘土砖厂13家;非法采砂得到有效遏制。综合治理区域水环境,建立“河长制”,22条重点河流治理进一步加强;古运河东段整治全面完成;沂河橡胶坝主体竣工,银杏湖生态效果初步显现。
绿化造林成果丰硕。完成23项重点园林工程,新增城市绿地26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12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3%。新增成片造林2.2万亩,“二次进军荒山”完成造林 6000亩,全市林木覆盖率达34.9%,比上年提升0. 4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全省领先。
五、民生民计显著改善
生活质量稳步提升。50件为民实事工程完成46件,4件跨年度工程序时推进。全面改革城市公交经营体制,优化整合公交线路,60辆新型环保公交车投入运营,3个镇新开通镇村公交。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22450元、12610元,增长9.3%和11.8%。新增城镇就业1.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25%以内。实施“金保工程”,实现“五险合一”,城镇职工“五大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80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月增196元;新农合参合率达99.5%,最高补偿限额提高到15万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510元和270元;五保人员集中、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6000元和3400元。317套经适房建设加快推进,260套教师公租房建成使用,280名教师喜迁新居。启动黄墩湖滞洪区和黄河故道沿线重点片区扶贫开发,实施项目33个,完成投资8029万元;21个经济薄弱村实现新“八有”目标,5.1万低收入人口脱贫。发放惠农补贴1.9亿元。新建改造农村公路219公里、村内道路270公里,改造危桥农桥173座、农村危房1000户,完成7.9万人安全饮水工程。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大力实施校舍安全工程,新建校舍68个单体、16.9万平方米,被评为省校安工程先进单位;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省区域教育现代化市创建工作顺利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启动,群众用药负担进一步减轻;东大医院、新区人民医院等项目序时推进;创建省级卫生镇1个、省级卫生村20个,被评为省卫生应急示范市、妇幼卫生先进市、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列入省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单位,梁王城遗址、刘林遗址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区9所学校公共体育设施免费对公众开放;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体育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完成改造,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文明创建不断*,3人荣膺“中国好人”,1人入驻徐州“好人园”。低生育水平进一步稳定,人口出生率、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下降。发放慈善救助金980.3万元,救助贫困群众6.5万人次;发放贫困大学生救助金155.4万元,453名大学生得到救助。省级双拥模范城市通过初验。“三经普”工作顺利进行,企业改制有序推进。人事、机构编制、人武人防、外事台侨、审计、统计、档案、史志、气象、防震减灾、民族宗教、无线电管理、供电、邮政、通信、粮食、供销、烟草、盐务、老龄、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红十字、关心下一代等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
社会秩序和谐稳定。村(居)“两委”换届圆满完成,“一委一居一站一办”实现全覆盖,新改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50个,建成省级和谐社区80个,被评为苏北首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推进村级“四权”建设,成功举办全国村级治理邳州探索研讨会。认真开展领导大接访等活动,一批信访突出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全面深化平安邳州、法治邳州建设,率先在徐州市建立“公调对接” 矛盾纠纷调处机制,荣获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市;新创建28个省级、1个徐州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法律援助中心被评为省先进集体。强化食品药品监管,构建放心消费环境。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机制,扎实开展重点行业专项整治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六、政府建设全面加强
服务效能大幅提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规定,注重调查研究,改进会风文风,精简会议文件。*开展“两抓两树”活动,加强领导干部从政道德教育,严肃查处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在执法部门开展“双诺双评双满意”专项行动,有效解决企业发展难、项目落地难问题。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高水平打造政府门户网站,桃花岛公园设计方案、城乡公交惠民方案等一批重大民生问题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得到群众热烈回应。*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全国试点工作,率先通过国家评估验收,荣获全国政府透明度领先奖。投资1.2亿元,建成民生服务中心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实现“进一家门,办万家事”;加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实施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25个镇(街道)全部开通百姓办事“零障碍”大篷车;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暂停使用行政权力事项121项、取消28项、下放132项;取消涉及企业的行政事业收费项目22项;强化项目审批联办,实现审批事项“一窗式、一车式、一费制”办理,推动服务再提速,成本再降低。强化学习型机关建设,开展“领导干部大讲堂”、北大综合能力提升班等学习培训活动,推动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
依法行政扎实推进。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法治政府建设进程加快。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复率100%、满意率98%以上。及时办理省长和市长信箱,受理群众来信387件,办结率98%。积极办理行政复议和应诉案件,行政复议答复率和行政领导出庭应诉率100%。畅通群众诉求渠道,“书记市长网上直通车”运行良好,回复解决网民反映有效问题 10080余件次,经验做法在徐州推广。
廉政建设持续加强。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厉行节约各项规定,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开展纠风专项治理,办公用房清理整顿工作走在徐州前列;清理虚报冒领财政工资和违规低保工作成效明显,查处问责7名责任人。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市人民团结拼搏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各人民团体、政法干警、武警消防官兵,向投身邳州建设的国内外投资者和企业家,向关心支持邳州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受宏观形势影响,个别经济指标增速低于预期,制约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民生改善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城市管理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加大,政府自身建设还需加强,服务经济发展的水平与群众期待尚有一定差距。对此,我们将认真研究,狠抓落实,在发展中克服困难,在前进中解决问题。
2014年工作安排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国内外经济环境依然比较严峻复杂,但国际经济形势总体趋稳的大环境没有变,国内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也没有变,我们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市已进入加速发展的黄金期,积蓄了加快崛起、跨越发展的正能量,经济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持续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信心和能力不断增强,这些都为我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一定要大力弘扬昂扬向上的水杉精神,始终保持勇猛精进的鲜明特质,稳中求进、转型发展,改革创新、**跨越,以更高的发展水平、更优的发展质量,继续保持苏北领先,进军全省十强,在全国百强县持续进位。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徐州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部署,以“三重一大”总揽全局,重点推进“六项改革”,全力实施“八大行动”,突出总量扩大、质量提升、后劲增强,坚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融合,更大力度优化生态环境,更实举措增进民生幸福,更高水平创新社会管理,建设全面小康升级版,当好苏北发展排头兵,全面开创邳州科学发展富民强市新局面。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1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外资外贸和节能减排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围绕上述要求和目标,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转型升级,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牢固树立“新型工业化第一方略,转型升级第一路径,招商引资第一抓手,推进新型工业化第一责任”的理念,围绕七大主导产业和九大园区布局,全力以赴上项目、抓投入,全面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一着不让招大引强。把握产业、资本转移规律,进一步优化招商策略,增强招商引资针对性和有效性。创新招商机制,配强招商力量,构建责任明确、作风务实、奖惩严格的招商新格局。强化产业招商和以商引商,紧盯全球500强、全国500强和行业50强企业,着力引进一批产业上下游配套项目,力争全年开工超10亿元重大工业项目10个以上。
千方百计做大做强。完善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板块及产业链培育方向,引导同类型、配套型企业高度集群集约发展,实施大企业大集团三年培育计划,着力打造以500亿级为龙头、50-100亿级为骨干、10-20亿级为基础的产业集群。坚定不移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实施好10个重大项目、30个重点项目,确保上半年开工50%,年内全部开工,竣工投产25个以上。加快推进考伯斯煤焦油一体化、三一重工等在建项目,积极推动徐塘电厂三期、圣运化工等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开展市长质量奖评选,鼓励企业争创品牌和参与标准制定,力争培育中国驰名商标2件。
集中精力夯实载体。今年是园区建设攻坚年,坚持实施特别机制、实行特殊政策,举全市之力支持“两主三特四重”园区建设,增强园区综合承载力和集聚吸纳力。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完善功能配套;把融资平台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增强内生动力,实现滚动发展。开发区要强化龙头意识,全力争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高新区要推动高科技企业、高端人才加快集聚,早日建成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特四重”园区要优化开发模式,创新运行机制,完善镇区共建。
二、突出功能完善,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坚持“四精理念”,健全“五大机制”,完善“六大功能”,加快“双城同建、四区并进”,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力争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注重规划引领。加快“两主三特四重”园区及所在镇总体规划调整修编,加强重点工程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规划设计,做好村庄布点规划和建制镇控规编制、报批工作;精心编制以完善城镇功能为主的各类专项规划,提升规划的完整性。坚持规委会审查制度,加强对规划实施全过程的监管,加大禁违拆违力度,提升规划执行力。
加快基础建设。实施城区建设“1122”工程,突出抓好100项城建重点工程。着力构建更为便捷的交通网络,全力推进270省道东南绕城及上跨陇海铁路立交桥、南京路北延、滩上运河特大桥等重大工程建设,确保张楼运河特大桥、250与251连接线年内建成通车;启动270省道邳州北段、青岛路及上跨陇海铁路立交桥等工程,改造提升建设南路、华山北路等6条道路;扎实做好邳州港整体搬迁前期工作。着力构建更加完善的功能配套,完成张楼地面水厂一期工程;启动区域电网补强工程,完成3座输变电站建设和开发区5条高压线路改造;加快银河湾市民广场建设,建成社会福利中心;农贸市场、加油加气站、城区公厕、垃圾中转站等一批功能性项目建成使用。全力推进桃花岛公园提档升级工程,完善水杉公园休闲娱乐功能,高标准做好银杏大道等4条道路绿化。坚持房屋征补安置先行,确保全年完成房屋征补200万平方米,建设定销商品房100万平方米。加快重点地块开发,确保年内建设城区商品房200万平方米、销售150万平方米。推动官湖打造城市副中心;做好碾庄扩权强镇试点工作;碾庄、铁富争创徐州市重点中心镇,土山、港上、宿羊山建成徐州市中心镇;加快推进城镇建设“两个100”工程,重点抓好30亩以上地块连片开发,开工建设小城镇重点项目100个,完成镇区房屋征收60万平方米,建设镇区商品房100万平方米、销售50万平方米以上。
加强城镇管理。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加快环卫保洁市场化步伐,提高管理水平。全面推行镇级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工作,基本建立“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收运处理体系。*开展“城更靓”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积极营造干净整洁、安全有序、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继续开展“外创示范道路、内创幸福家园”活动,建成徐州市城市管理示范路2条,完成幸福家园示范小区创建任务。加快“数字城管”建设,启动“智慧城市”建设,重点实施“一卡通”工程,提升城市数字化水平。
繁荣城镇经济。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加快30项重大服务业项目建设,年内完成19项。着力打造北外环现代物流园区,加快百盟光彩商贸物流园、欢乐买农产品批发市场三期建设。积极推进新苏中心建设,打造新城“商业中心”。加快建设盛鑫、瑞丰等5家商务楼宇。实施专业市场与特色街区互动发展,做优做强大蒜、银杏、白铁皮、炒货、农副产品、家具六大市场,着力打造地方饮食、玉器古玩、商业步行、商务休闲等特色街区,重点推进环球新天地、大榆树风情街等工程建设。推动4个徐州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档升级,争创省级集聚区。加快旅游重点工程建设,推进艾山创建5**景区、土山关帝庙创建4**景区,年内建成3**景区2家。
三、突出提档扩面,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按照“因地制宜、完善结构、整合资源、提高质量”的总要求,对照农业现代化21项指标,实施农业规模化、特色化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积极推动现代农业加速发展。加快亩产“吨粮县”创建步伐,建成高标准农田10万亩。实施设施农业“一环两区十园”建设工程,构建环城精品设施产业圈,全力打造黄河故道优质果蔬示范区和港上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大力推动邹庄、四户等10个设施园区提档升级,新增设施农业10万亩。加快建设邳南、邳北两大山林养殖带,重点打造20个生态养殖基地,新增林下养殖10万亩。
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启动建设国家级大蒜研发中心、国家级银杏研发中心及银杏基因库,加快建设大蒜市场,完善提升银杏市场。重点培育10家徐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00家家庭农场、1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农田托管10万亩。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和品牌认证,新增省级以上“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镇2家,新增“三品”认证50个。
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进黄河故道综合开发,加快邳南振兴步伐。实施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高效节水灌溉、重点水闸泵站等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广水稻生产和秸秆还田机械化,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四、突出改革创新,奋力助推科学发展
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用创新的思维打开思路,努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更大力度破解要素制约。加快金融创新,完善信贷考核,拓展中小企业互助基金业务,激励银行机构信贷投放,确保全年新增贷款35亿元以上;依法化解金融不良债权,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争创“省金融生态优秀市”。大力推进股权融资,鼓励支持企业进入场外市场挂牌。不断提升国土管理和土地节约集约水平,推进多层厂房建设,创建省土地执法模范市和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继续抓好土地增减挂钩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全年入库3500亩;加快推进新河万顷良田工程,争取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加大土地收储力度,做好重大项目点供和单独选址指标争取工作。
更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实施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工程,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达41%以上;加大科技投入,确保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5%;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力争创建国家级研发机构1个以上,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新增专利授权1200件以上;建成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继续推进“工业人才350工程”,不断强化人才支撑;鼓励支持企业家转型升级再出发。
更大力度加快对外开放。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发展空间,增创竞争优势。注重发挥外资在推动产业升级、结构优化、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效益;全面落实外贸扶持政策,力争外资外贸实现新突破。
五、突出生态优先,合力打造美丽邳州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全面实施“六大行动”,全力构建“六大体系”,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邳州发展的最大优势、最大财富、最大潜力,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积极建设低碳社会。落实最严格的环保准入门槛、污染排放标准和环保问责制度,大力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加快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加快建设生态文化,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鼓励低碳出行,打造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交通体系。推广绿色建筑,选择部分公共建筑示范运用节能材料。对照生态创建整体进度,抓好对标找差,力争尽快达到国家生态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标准。加快省级地质公园建设。启动省级水生态示范市创建。积极申报国家园林城市,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林木覆盖率提高0.6个百分点以上。
强力推进节能减排。狠抓节能降耗,严格落实用能评价、预警调控、总量控制制度,突出重点企业用能监管,完成10家企业合同能源管理,积极实施“煤改气”工作,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狠抓减排治污,加强对重点企业环境监管,做到达标排放。强化对机动车尾气、建筑扬尘等方面治理,做好PM2.5监测工作,稳步提高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加强城区4座污水处理厂运营监管,完成3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尾水导流建设工程;全面完成镇级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快管网铺设,年内全部投入运营。
持续实施综合整治。强化区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统筹抓好淮河流域水环境和黑臭河流专项整治,对古运河西段、丁场大沟、官湖河等重点河流实施截污清淤;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农村河道疏浚力度;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继续强化张楼国控断面综合整治,确保断面水质持续稳定达标。加快“引沂润城”工程建设,贯通城区水系,打造生态长廊。有序推进石膏产业整顿整合,全面关闭采石场,继续实施采石宕口、石膏矿塌陷地生态修复。坚持“疏堵结合”,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开展涉重、涉化和非法小企业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建成省三星级康居示范村10个以上。
六、突出以人为本,倾力促进民生幸福
健全完善“六大民生体系”,加快实施“十大民生工程”,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百姓。
扎实推进实事工程。不断增加投入,不折不扣完成50件为民实事。全面落实好黄墩湖滞洪区、黄河故道沿线等重点区域扶贫攻坚项目,确保21个经济薄弱村实现新“八有”、5万农村低收入人口脱贫。加快实施公交惠民工程,新增公交线路4条,再投放新型环保公交车60辆。新建改造农村公路50公里、村内道路260公里,改造危桥20座以上。推进殡葬改革,建设1处平价公墓,支持镇村建立公益性公墓。
大力提升保障水平。扎实推进就业创业培训中心和大学生创业园建设,提升科技孵化能力,年内新增城镇就业1.1万人。稳步推进社保提标扩面,确保各项社会保险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积极发展慈善事业,做优“大爱邳州”品牌,不断提升社会救助水平。加快敬老院提档升级,创建10座星级敬老院。加强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确保完成经适房和公租房建设任务,重点实施棚户区改造,切实改善困难群体居住条件。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继续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完成10万平方米建设任务;大力实施学前教育提升工程,新建城区幼儿园7所,每个镇至少新建1所标准幼儿园。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东大医院、安康医院投入使用,新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竣工验收;建成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继续开展省级示范镇卫生院、省级示范村卫生室创建,进一步提升城乡医疗水平;新农合参合率稳定在99%以上,城镇居民医保覆盖面达95%以上。*推进文体惠民工程,建成省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完成博物馆、影剧院提升改造 ,扎实做好“三送”工程,精心组织好第十八届省运会橄榄球比赛。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争创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市。做优“最美邳州人”等品牌,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扎实做好国防动员工作,不断提升双拥工作水平。统筹抓好其他各项事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改进创新社会治理。不断深化村级“四权建设”,进一步提升村级治理水平。积极开展“政社互动”试点工作,争创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城市。*开展法治邳州、平安邳州建设,力争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达25%以上,争创“六五”普法先进市;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公共安全设施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提高社会治安管理水平。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包案制度,加强信访积案化解,促进信访秩序根本好转。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预防控制体系,加强应急管理,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
七、突出务实高效,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顺应发展需要,呼应百姓需求,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扎实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把政府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注重观念更新,打造创新政府。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繁重的发展任务,以“品牌邳州”建设为抓手,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树立长远眼光和战略思维,敢于创新,勇于担当,努力做到以观念突围开辟空间,以改革创新扫除障碍,以非凡气魄推动发展。始终保持奋发有为、**跨越的精神状态,注重到条件差、困难多、工作进展慢、群众不满意的地方去开展工作、解决问题。始终强化素质能力建设,利用“领导干部大讲堂”等有效载体,学习新知识,研究新政策,增强新本领,创造新业绩。
加快职能转变,打造效能政府。大力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强化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更多发挥市场和社会组织的作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扎实推进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实行流程再造,建立标准化的服务体系;完善重点工程会战、重大项目推进、重要事项会办机制,全面推行目标绩效管理,强化考核激励、效能监察和行政问责,确保各项工作争先进位。
加强依法行政,打造法治政府。健全行政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不断提升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加强行政执法和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切实做到公正文明执法。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监督、市政协的民主监督以及社会公众监督和舆论监督。
坚持廉洁从政,打造清廉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严格控制压缩“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狠刹奢侈浪费之风。加强国有资产、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监管,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断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继续加强“两个习惯”教育,严肃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努力建设人民更加信赖的政府。
各位代表!邳州已经站在新的起点上,开始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的精神、更加扎实的举措,群策群力,苦干实干,为建设邳州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较旧一篇:2014年徐州市睢宁县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4年福州市鼓楼区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