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1月8日在徐州市铜山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区 长 刘广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0亿元(预计,下同)、增长14%,财政总收入122.83亿元、增长15.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0.08亿元、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8亿元、增长18.3%。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重发展变化为7.5:55:37.5。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省、市平均水平,综合实力位列全国百强县第39位、提升2位,继续领跑苏北。

——调结构、促转型,三次产业协同并进

工业经济质效齐升。发挥财政专项资金“杠杆”撬动作用,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题,扩大有效投入,加快转型升级,工业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2850亿元、增长21%,主导产业占比保持6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477家,销售收入超百亿企业保持2家,建筑业实现总产值300亿元、利税20亿元。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强化农业增产增效目标,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15亿元。克服夏秋两季自然灾害不利影响,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83.3万吨,实现“十连丰”。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高效设施农业扩量提质,引进蔬菜、食用菌新品种130余个,新增设施农业面积3.8万亩。规模养殖不断升级,建成国家级标准化养殖场1家,省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68个。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新增“三品”认证218个,主要农产品合格率98.8%。农机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改革实验区建设实现良好开局。

第三产业加速繁荣。狠抓重大服务业项目投入,培育三次产业新增长极。34项重大服务业项目完成投资75亿元,实现三产增加值285亿元、占GDP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亿元、增长17%。市第一人民医院、矿大科教配套区二期、矿大附中等一批科教文卫项目进展顺利,卓美彩印数字印刷项目扎实推进,文化产业逐步发展壮大。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城市房产开发完成投资22亿元,交付使用面积76.8万平方米。

——抓创新、强引擎,发展质态不断优化

以创新驱动加快活力激发。发挥“5+1”创新联盟和“蓝火计划”支撑效应,先后承办“百所名校徐州行”科技成果转化洽谈会、第三届中国安全科技产业协同创新推进会等产学研对接活动。国家安全科技产业园产业规划顺利通过论证,总投资3.1亿元的矿山安全生产基地、环境安全检测中心等3个项目签约入驻,获批“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

以招强引智促进潜力提升。注重招大引强,围绕主导产业,紧盯世界500强、国内50强、央企和大型国企,通过定点对接,赴香港、北京、上海等地组织大型招商活动24次,会上签约项目12个,发展后劲不断增强;组建深圳市铜山商会,发挥商会平台联络功能,开辟港澳台招商引资新阵地。克服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实现实际到账注册内资138亿元、外资2.2亿美元、进出口总额7.1亿美元。突出招才引智,人才结构不断优化。

以深化改革破解要素制约。实行财政资金“拨改投”扶持新模式,强化财源建设、优化收入结构,财税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地方税收完成50.5亿元、增长30.2%,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比重增长到84%;政府融资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全面推行土地绩效评估挂牌预警制度,切实增强企业节约用地和集约发展能力,收储和收回土地16宗、3900余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3200余亩;成功创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

——重统筹、促协调,城乡面貌明显改善

城建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坚持将重点工程建设作为改善投资和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六大类54项城建重点工程稳步实施。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矛盾多等困难,创新征收机制,形成工作合力,累计为郑徐客运专线(铜山段)、大学路、玉带路、公租房等11项重点工程征收房屋100余万平方米,新建安置小区110万平方米。

城乡建设步伐全面加快。突出城乡一体,优化功能布局,不断完善新型城镇体系,形成城乡共同繁荣新局面。建成中心镇创建项目35个。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有序推进“百村示范”工程,建成8个市级示范村、47个区级示范村。

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规范管理秩序,整合管理资源,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形成区镇村“三级一体”的城乡管理架构。*实施村庄环境整治工程,全年累计清运垃圾16.7万吨,清理沟渠河道66公里,完成468个村庄环境整治任务。

——优环境、提质量,生态建设全面加强

生态环境得到新提升。贯彻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重点做好空气环境质量提升、水环境综合整治和绿化造林工作,绿色发展能力日益增强。310国道绿化、黄河故道综合开发生态绿化等工程启动实施,完成造林面积3.1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31%。

生态创建取得新突破。以国家生态区创建为抓手,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生态基础工程进展迅速。生态镇创建水平进一步提升,省级以上生态镇比例达到100%。

旅游事业再上新台阶。立足铜山丰富的旅游资源,科学编排规划,加快品牌创建,注重景区提升,旅游产业的绿色经济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旅游接待能力稳步提升,全年旅游接待超过26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14.5亿元。

——问民计、惠民生,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民生民计持续改善。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推进放心消费“12345”工程,示范景区、商业街及放心药店、餐饮、粮油、平价市场等创建活动成效显著,被省政府授予“消费环境治理工作先进区”称号。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全面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力推进十大类50项实事工程,经济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区人民。发放资助金3000余万元,资助学生近5万人次。妇女儿童、青少年、关心下一代、老龄、民族宗教等事业持续发展,人防、国防动员、外事、台侨事务、统计、审计、气象、防震减灾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社会秩序和谐稳定。*推进平安法治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继续开展领导干部接访和下访活动,及时排查调处矛盾,调处成功率达到98.5%以上。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连续两届被授予“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区)”荣誉称号,连续八年被命名为“省社会治安安全区”。

服务管理不断优化。推进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和工作监督,一年来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272件。行政服务能力不断强化,全年共办理收件8.7万件、办结8.7万件,办理承诺件3.6万件、承诺期办结率100%。

    二、2014年工作打算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攻坚之年。

今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紧扣“双超”目标和“五区”建设,认真实施“八项工程”,扎实抓好“三重一大”,进一步增创更具活力、更有效率的改革开放新优势,增强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经济发展新动力,构建统筹协调、互动融合的城乡区域发展新格局,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文明新体系,形成民生改善、安定和谐的社会建设新局面,为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注入新活力。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5)实际到账注册外资增长8%;(6)自营出口总额增长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1%和13%;(8)科技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43%;(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以内;(10)节能减排完成省市确定任务;(1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年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探索实践,激发科学发展新动力

以改革转职能,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创造性的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处理好“强市场”和“强政府”的关系,更好的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社会管理作用。建立和完善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开辟“绿色通道”。

以改革优布局,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依据市“1530”城镇体系布局,坚持科学定位、分类管理、稳步实施,积极探索农村改革试验“铜山模式”。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实行居住证制度,放开建制镇落户限制,积极开展农村集中居住试点,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以改革强后劲,始终保持发展持续性。用创新的思路破解发展难题,重点攻克项目、土地、资金瓶颈制约,确保发展持续有力。加快财税金融领域改革,加大综合治税力度,做好“营改增”试点扩围,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抢抓国家改善和优化融资信贷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重大机遇,加强对“三重一大”项目和本土企业的信贷支持。

(二)放大规模效应,注重创新驱动,拓展转型升级新空间

兴实体,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按照年度项目安排,继续扩大有效投入,滚动实施六大类35项总投资328亿元的重大工业项目,不断巩固工业在实体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发挥维维产业园龙头带动作用,放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规模集聚效应,重点推进食品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精深加工业,提高产业规模和产品附加值。

抓三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一区三片六中心”为服务业重点发展区域,优先发展生产服务业,重点发展生活服务业,鼓励发展新兴服务业。实施40项总投资242亿元的重大服务业项目。以跨国公司和行业龙头为重点,积极培育总部经济,力争年内引进“555”企业总部2家、10亿元以上项目4个。

重创新,*推进高新区建设。举全区之力,集全区之智,全面加速高新区“二次创业”。围绕国家高新区“四位一体”建设要求,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强化特色产业发展,年内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39%,力争3-5年时间跻身国内一流高新区行列。筹建安全科技产业“千人计划”研究院,打造高新技术人才高地。

(三)优化农业结构,增强农村活力,探索强农富民新路径

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形成农业现代化体系。*实施粮食增产工程,切实提高单产水平,确保粮食生产供应安全。继续实施现代农民培育、科技入户和农业三新工程,逐步提高科技对农业贡献率。

致力打造美丽新农村。按照“突出重点 打造亮点”的工作思路,抓好新农村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农村公路26.7公里,小型公益农桥70座,疏浚县乡河道11条,清理村庄河塘土方180万方,实施农村改厕9000户,新增农村有线电视入户6000户,完成数字整转4万户。

努力提高农民纯收入。全面落实各项富农举措,拓宽农民增收创收渠道,年内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5800元。用好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红利,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确保公共财政投入足额到位,实施产业化扶贫项目,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支持扶贫,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

(四)坚持绿色发展,提升环境质量,形成生态文明新优势

扎实做好创建。巩固提升省级生态区创建成果,进一步完善生态基础工程体系,加快国家级生态区建设步伐。确保国家级生态镇比例达到80%以上。强化指标督促考核,加大生态宣教力度,进一步提升公众环保满意率,力争通过国家级生态区技术评估。

坚持做优环境。落实节能减排刚性措施,实施“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行动计划,推动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加大对工业企业环保监管和技改力度,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实施“二次进军荒山”五期工程,加快推进环城高速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全年计划完成成片造林面积2.7万亩,四旁植树300万株、更新完善农田林网15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1.5%。

做强旅游产业。突出生态山水、历史人文、民俗美食等资源优势,大力彰显文化特色。打造旅游精品,年内建成汉王水街、徐州乐园等旅游项目,加快纳帕溪谷温泉度假村、国际鲜花港等项目进度,重点推进吕梁山风景区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尽快形成过硬的旅游拳头产品。

(五)深化城乡统筹,彰显特色品质,打造城乡一体新格局

进一步增强承载能力。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抓好事关大局长远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城乡空间衔接、配套设施一体的新局面。全力推进吕梁山风景区三大类18项重点工程建设,年内完成倪园环村东路南延、白塔湖步行道、悬水湖景区配套及环湖岸线整治等项目,夯实景区发展基础。

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突出全面融入主城区发展方向,把打造通达畅行、山水园林、宜人宜居城市作为基本着力点,有序推进现代城市体系建设。加快老小区、城中村及棚户区改造步伐,继续开展幸福家园创建活动,打造宜居城市。

进一步深化城乡管理。加强市容市貌管理,转变行政服务定位。建立健全违法建设查处机制和区镇村三级拆违控违体系,集中开展拆违控违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开发秩序,净化城乡建设环境。

(六)推进社会建设,创新管理服务,落实共建和谐新举措

不断强化社会保障。把增加群众收入作为最大实事,*推进“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确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670元。加快实现非公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化,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不断增大中等收入人群比重。进一步拓宽就业增收路径,实施优抚帮扶提升工程,加大退役士兵安置和职业培训力度。

加快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平安法治建设,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继续开展“三解三促”活动,切实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完善社会治安监控系统,贯彻安全生产、信访工作“一岗双责”制度,抓好重点行业安全监管,集中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杜绝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发生。

统筹发展各项事业。坚持民生优先,持续推进民生工作的普惠性和公平化,实施十大类50项为民办实事工程。优先教育投入,巩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创建成果。统筹抓好人防、国防动员、民族宗教等方面工作,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更新理念,优化作风,不断提升科学行政和组织发展的能力。

全力推进依法行政,打造法治政府。坚持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全过程,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主动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司法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

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打造高效政府。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公共服务效率,*落实百姓办事“零障碍”工程模板化、标准化服务,建立健全“12345”政府服务平台,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效能。
全面改进工作作风,打造服务政府。围绕反对“四风”,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机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区“十项规定”。扎实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层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真正做到以实干聚民心、以实效促发展。

着力加强廉政建设,打造廉洁政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做到责任明确、考核到位、追究有力,坚决惩治腐败,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立足新起点、应对新挑战、推进新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和光荣使命。让我们在中共铜山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振奋的精神,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为建设文明幸福新铜山而努力奋斗!

较旧一篇:2014年无锡市北塘区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4年徐州市睢宁县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