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紫禁城读后感10篇(3)

  这本书,是第60届奥斯卡电影《末代皇帝》的底本。

  这本书,初版于1934年,甫一初版,就引起轰动,一时洛阳纸贵。庄士敦在扉页上写到:“谨以此书献给溥仪皇帝陛下。”溥仪为此书作序:“仓皇颠沛之际,唯庄士敦知之最祥。今乃能秉笔记其所历,多他人所不及知者。”溥仪被质押苏联期间,苏联人就是以此书为线索进行讯问的。这本书的史料价值可见一斑。

  本书也是毛泽东最喜欢的书籍之一。据毛泽东的英文老师章含之会议,当年他们练习英文文法时,所列的参考书中就有这本书。

  1988年,以本书为框架的电影《末代皇帝》获得了第60届奥斯卡最佳电影片奖,该电影也是历史上第一部获准进入紫禁城实景拍摄的电影。

  在这本书中,庄士敦显示了其英国人的大度、豁达、睿智、乐观、平和的性格,他作为一个外国人,退位皇帝的老师,他最喜欢的是溥仪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成长。能像一个正常的孩子那样享受人生的快乐。这一点,他多次抗争,与内务府斗争,跟太监们斗智,向醇亲王陈述,向民国政府交涉,归根一点,都透射着对溥仪的关爱。

  对于溥仪的未来,也就是中国的帝制复辟问题。他坚持一种顺其自然的态度。他认为,皇帝是否能复辟,是国会的权限。如果经过选举的国会推荐溥仪出任皇帝的话,那么溥仪可以出山,甚至有义务去为国民服务。但如论如何,溥仪本人不应该过早、过深的介入到复辟活动中去。

  对于退位诏书,这个英国佬,把它看得很神圣,看成了一个类似于英国大宪章一项有宪法效力的文件。他认为,既然这是双方达成的一个有关皇帝退位、民国成立的宪法文件。那么没有双方的同意,任何一方不得擅自修改。这一点,现在是民国政府也明白的。但北洋政府自身不保,所以,执行也不是很好。试想一下,如果民国政府和大清皇室都能严格遵守这个诏书的话,中国的现代历史将是另外一种景象。

  最有意思的是,满清皇帝退位之后,在北京城,里面是一个皇帝,外面是一个总统,二者相安无事,过年过节,还有相互之间的礼尚往来。尤其是在皇帝寿辰、大婚之时,总统都要委派专使送上贺仪。

  在每年清楚皇帝寿诞的时候,百官下跪,唯有两个人不跪:一个是英国人庄士敦,虽然他是帝师,有一品顶戴,但作为一个外国人,皇室并没有要求他这么做。另一个人是中华民国总统的特使,这个人虽然参加皇帝的庆祝寿诞的仪式,也送上贺礼,但却不跪。

  在皇帝结婚时,满清的原大臣们都送来贺礼,并且都称“臣”,这是比较有意思的事情。

  ——在中国政界中,唐绍仪提出的观点最重要。在皇帝退位和“优待条件”的谈判过程中,唐绍仪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一次访谈中,他说:“如果中国想改变民国政府与清帝的关系,就必须以君子之风公平解决。”他还说:“我们之所以惨痛优待条件,是因为皇帝退位后,就没有必要延长革命了,这既免得生灵涂炭,也让我们有机会进行重建。热情的革命家汪精卫在对皇室妥协方面最热切……不管个人意见如何,作为中国人的代表,既然与满清皇帝达成了一项庄严的协议,那么在新的安排前,就必须遵守这项协议……但冯将军可能从未考虑过中华民族伦理道德……这不是政治问题,而是道德问题。这与中国应该采取哪种政体无关,而是中国做事是否还要留些体面……你们可以通过你们的媒体告诉全体中国人,这些天发生的事情不代表中国人对政治和道德的态度。现实虽然丑陋,但中国的道德观要求我们仍要保持风度,即使面对更丑陋的事情”。

  持有同样的观点的还有胡适博士,他是“少年中国”知识领袖。他给王正廷博士写了一封公开信,在信中,他坚持认为应通过双方协商,以和平的方式修改或者废除退位协议,黄郛“内阁”和冯玉祥采取的行动,将会作为“中华民国最丑陋的行为”写入历史。

  《暮色紫禁城》读后感(九):黄昏之前的那些旧事

  卓越上买了一套朱讲话,然后捎带送了一本暮色紫禁城(twilight in the Forbidden City)。现在粗粗翻了几章,看看还是蛮有意思的一本小书儿。

  此书是溥仪的帝师庄士敦(Renginald F Johnston)晚年回乡后所作的一本回忆录,大致涉及了清末民初白日维新到满洲建国的一段历史。我现在已看了张勋复辟之前的一小部分,虽不是重点,倒似乎是更有趣的一部分。而庄士敦此人也很有趣,处处站在维护他的宣统小皇帝的立场上,让人顿时分不清这到底是一位“汉奸”还是“英奸”。

上一篇:西方将主宰多久读后感10篇 下一篇:爱是一种病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