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蒂格鲁小姐的大日子》的读后感10篇(6)

  小说大量使用戏仿手法,如上文提到的舞台剧式的布局、“堕落”与“门铃”的隐喻,其内容则更像是古希腊神话的翻版。在神话中,英雄为创建伟业四处打怪寻宝,历时弥久,其运道来自天神的佑助与女仙的祈祷,收获是地上的王国或天上的乐园,而结局无不是悲剧。派**在现代丛林的冒险不过24小时,为的是求职(否则就要被房东扫地出门),战场则只辗转于拉**的闺室与夜总会,她的好运则来自瞎打误撞的“哑谜”与总是神奇地伴随左右的醇酒,战斗说不上轰轰烈烈倒也惊心动魄,并以钓得金龟婿完美收官。这一喜剧套路及其结局暗示作者对女性人生归宿的态度,“一间自己的房间”(伍尔夫语)固然可喜,铿锵玫瑰终究还是应该回归家庭中呵。而派**汲汲于将可卡因置之灭迹而后快,又使整部小说脱离日后《在路上》和《猜火车》那种极端颓废的调子。派**的故事发生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黄金岁月,虽不无大萧条的阴影,其调侃与温情绝不可与冷战背景下的阴冷与孤绝同日而语。

  有趣的是,作者对其笔下逸出社会规范的男男女女并不十分了解,“我不认识任何一个像派蒂格鲁**那样的人。一切都出自我的虚构,我这辈子从未去过夜总会,更别说认识什么吸可卡因的人了”,因而我们可以推定作者就如同她笔下的派**一样,人生阅历很大程度上来自多年的悉心洞察,以及爱情电影和“伊赛尔•玛丽•戴尔等通俗浪漫小说家”们的创作。而她在细节上对这些我们通常贬为流俗平庸的电影与小说的戏谑与摹仿(比如夜总会的声色光景,女性对霸气男人欲拒还迎的爱慕心理,等等),不但以喷涌而出的想象力方式弥补了作家生活经验之不足,亦使小说透出一种令人忍俊不禁的黑色幽默,让本来容易落入俗套的小说勾起我们不可遏止的阅读欲望。

  《派蒂格鲁**的大日子》读后感(九):野百合也有春天(不好意思,和减肥的书评重名了。。。囧)

  文/陈嫣婧 刊于《上海壹周》2012-05-14

  陈丹青曾在一个题目为《民国的历史与现实》的演讲中提到:现在的很多东西都不是新东西,它们都早已在历史上反复出现过。由此我联想到现在关于女性择偶和婚姻的诸多问题,看来也都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我们,我指的是女性,比从前的女人更自由吗?更智慧吗?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吗?不见得,但也可以说从来就不少。英国女作家温妮弗瑞德•沃森所著的《派蒂格鲁**的大日子》或许可以提供你一些可参照的事实。

  该书代序的作者马汀说:“沃森女士小说的共同主题,在于让女性拥有第二次机会,让她们适应变局,走向新生。”于是在小说中她写了一个穷困孤独的中年女人在一夜之间不仅有机会寻访到上流社会的生活,并迅速觅得了自己的真爱,当然是和一个有钱有地位的好男人。女人的梦是千古不变的,无非舒适的物质,适量的虚荣和合适的男人,而这最后一点又往往决定了前面两点。即便是当下,觅得金龟婿仍然是使女性生存得更好的最大机会。让女人走出绝境,走向新生,最快的方法就是给她一个好男人,在这一点上,沃森女士作为一个女人也是很明白的。她认为,写女人自己的故事,就不必拐弯抹角假清高了,直捣中心吧。

  沃森女士(或派蒂格鲁**)崇尚真爱,相信并依赖感情,同时她又不遗余力地自动帮你配齐获得真爱的一切所需,包括你我都知道的很俗气很现实的那些东西。但她不同于肥皂剧,她没有那么**裸,她会用她好看到让你眼花缭乱的情节来使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自然而然。让成年人相信一个童话故事是需要才华的,而这种才华只有优秀的小说家才具备,都说好的故事就是要让你觉得是真的,而沃森则是让你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怀疑那是假的,即便所有人都很清醒那是假的,你也会自觉意识到这层清醒是不必要的臭裹脚布。

  故事在24小时之内发生,派蒂格鲁**通过职业介绍所认识了拉福斯**,这是个美丽风流的女演员,她和男人间混乱不堪的生活让派蒂格鲁瞠目结舌,但拉福斯对她的信任又让她狠不下心来拒绝,于是只能把她的淑女教育,她强烈的道德观搁置一边,担任起了拉福斯的个人助理。结局当然是大团圆,拉福斯认识到了自己的真爱,两人双宿双飞,派蒂格鲁也在无意中被一个有魅力的上流男士相中,找了自己的归宿。

上一篇:《连岳说:神了》经典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富人的逻辑的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