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的阅读经典读后感10篇(3)

  带着这些期望,虽然没有全部从书里面解决,也虽然有些部分过于理论,没有非常的科普,还是从中得到了很多东西。

  先说第一个,就是人的两个阅读通道(这里是否真的两个,我也不知道,我自己觉得应该不止两个,至少一个是看,一个是听,一个是读吧),这个验证了自己之前的想法,确实一些实验也证明了,这两个通道阅读的效率是不一样的。更多的,书里面说的更多的是视觉阅读,毕竟,视觉阅读才是高效的阅读方式。从人力的语言,文字,再到大脑的反映区域,以及整个大脑工作的过程,说的很好。

  第二个让我很震惊的一个事实,就是大脑的可塑性和工作机理,我没有从书中找到答案,但从里面可以感受到人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人的想象。事实之一就是,人的左右脑的工作原理,其实是矛盾的,互斥的,但有时严格协调一致的,人通过两个眼睛,同时调动两个部分的脑,一起工作完成一次阅读,多么不可思议的过程,想象一次,如果你写一个程序,有两个输入端,两个处理端,怎么完成这个协调一致的过程,期复杂程度超乎想象。另外一个就是大脑,介绍了一个实验,就是一个孩子在7岁前半个大脑被切除后,依然可以获得阅读能力,研究证明,在实际视觉阅读时,左右半脑是互相配合的,但如果7岁前切除了半个大脑,依然通过训练可以获得阅读能力。但7岁后就不可以了。多么神奇的人,多年的进化,让人类具有了超乎想象的能力。

  在阅读时,一个事实是,当我们意识开始介入的时候,当然我不是指语音通路,在视觉阅读时意识介入会更慢一些,你会发现,当你的视觉和大脑建立起一种联系时,不需要念出来也可以理解阅读下来的文字的意思,通过视觉通路,文字在你的大脑中也变成了活生生的场景,让你理解其中的意思,而且更加的快速。反而当你有意识的去想,这个过程会更加的慢。这个过程很有意思,书里面针对这个问题,给了很多解释,也从物理的过程角度给了很多说明,非常有意思。

  不过国家的语言和文字,对于人类来说,同样的大脑结构,对这些文字构建的通路是不一样的,大脑的反映也不一样,但这个过程我在看的时候,就理解为MapReduce的过程,一方面有一个模型处理大量的分词,处理速度极快,一方面要获得对一个模型,比如语义模型的更好的识别和处理,就需要不断的用文字训练这个模型,就好像输入法的模型一样,近年来输入法的识别更加的人性化,也主要是取决于这个模型的完善,我感觉大脑也有点想这个过程。作为人类来说,一出生,到成人后大脑完善,物理结构我想都是差不多的,但通过不同语言,不同文字,不同文化训练出来的人,就完全不一样,大家有不同的思维,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发着不同的声音,这是多么有意思的是事情。

  阅读的过程,是形和音相互结合的过程,大脑的一种习得性,这个习得性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螺旋体系中的完善过程,也是从孩童到成人,从简单过程到不断复杂的过渡的过程,理解了这个,就知道,人通过10年20年的学习,获得了什么,能够获得什么。

  说一下最不易读的语言,就是中文和日文,最易的是意大利语,德语,法语和英语。按照词的单元大小排列,也是这样,所以,词的大小对阅读有非常大的影响。但我认为这个结论是对普遍意义上的,或者说是科学研究意义上的,这个就有点想单位时间内计算机能够加工多少数据一样的,而大脑的结构恰好和计算机不一样,他的计算能力是训练出来的,也是就是说,有些大脑是双核的,有些也许是十六核的,运算能力完全不一样,物理结构都差不多。这也是人的核心机能,是人进化出来的最大的能力,就是创造力。多年的进化,让大脑变成了一个特殊的装置,他和语言,文字,社会,文化有关。

  学习的能力就是通过不断的训练,获得一种习得性的能力,在大脑的神经元中构建一个有效的神经回路,让这个回路高效的通过人的器官进行运作,完成对外界世界的认知。所以让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人很多时候,都是自己限制了自己。任何一个文字,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个变化的结果恰恰是大脑反馈的结果,反过来也适应了大脑加工的需求。

  眼睛是人类开往世界的一扇窗,一头连着心智,一头连着世界,在上帝看来,他们是一体的,在我们看来,我们必须通过构建一个有效的机制,让自己和世界融为一体。

上一篇:修道士经典读后感10篇 下一篇:《高考翻身记》的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