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上海城的读后感10篇

  《红星照耀上海城》是一本由魏斐德著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07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011-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红星照耀上海城》读后感(一):这本书这么薄,谁知道删了多少么?

  读过原版或者有原版可以参考的朋友,说说看。

  我凭常识认为这第三部必然有删节。就是不知道删到何种程度。

  (这里加个补丁,因为评论篇幅不够发表,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豆瓣有了这个规矩,记得早几年,豆瓣虽然没有现在这么多服务,但也没有现在这么多规矩,更没有现在这么浓厚的商业气息,难道网站都是无所不用其极的用来做广告的么?)

  《红星照耀上海城》读后感(二):这本书没有写完

  管中窥豹,原来大牛写书,也是从堆砖头开始的,先编一个框架,然后从几个主要资料源摘引材料,然后再慢慢丰富,形成旁征博引。

  如果按照这本书的体系的话,书的篇幅应该不下于洪业。

  魏老在世的话,书的最后面貌绝不是这样的。

  所以搞文科学术,身体和寿命很重要,整理了一辈子的材料,最后差口气,很是让人扼腕。很多教授到年纪大了,一定要找到传人,要不就把所有书籍和整理的资料捐赠给图书馆。

  《红星照耀上海城》读后感(三):一贯的流水帐作风

  流水帐有流水帐的好处。读者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日伪、国民党、解放军基本都接收了前任留下来的警察的大部分。

  管理模式的核心也是编户齐民那一套。

  同样一伙人,同样的管理模式,在不同政权领导下发挥不同的作用,实现不同的效果。

  这不是很有趣的现象吗?

  把自己的利益和大多数人的利益绑在一起,自然就能发挥最大的管理功效。

  相反,要手下血战到底,自己却坐飞机去广州了。手下会怎么想呢?——你让老子血战到底,自己却去广州了。等你反攻的时候,老子的坟头都长草了。

  《红星照耀上海城》读后感(四):其实我仍然对自己的读书笔记的水平感到很不好意思-觉得仅次于这个书的翻译和校对水平

  先说说这错别字和“常凯申式”翻译法-低劣啊!跟前两本都不在一个水平上(豆瓣上很多人还觉得前两本也不行)。说是魏先生遗著,看的时候感觉是校对死了啊!

  本书梳理记述的是共产党49年进入上海后把上海管起来的过程。第一阶段设立和完成的目标几乎就是27年国民党给自己的目标一样的清单。

  综合本系列前面的书看,似乎真是一个国民党“屠龙少年变恶龙”,共产党另起炉灶,降维攻击,大龙小龙一起杀死的故事。

  第二阶段,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之后……分两方面说,一方面,本书中文版对这一段的记述多少使我们看到了抗美援朝战争对我国历史的重大影响之一面。另一方面,很难相信这部分文字是完整的。完。

  另一个引起我注意的点是关于陈毅的三野所做的对于进占上海、管理上海的准备工作。其中心主干正好符合前一段读到的林彪在四野提出的“四快一慢”。又其其实也符合刘翔在法国学习的电影制作课老师的讲义。可见世界上要组织、安排、办理事情,道理经常是很相通的啊!

  胡乱记。

  《红星照耀上海城》读后感(五):对不起,即便你是魏斐德

  前几天途径上海,等待友人闲暇间,在书店中无意获致此书。考虑到魏斐德的盛名,当天下午即坐在书店看完此书,只是心情比较复杂(过程:期待-不满-失望-庆幸未购买)。

  根据惯例,这本书几乎可以肯定是经过审查的洁本。即便如此,我亦无法相信作者已成其事。魏斐德终究不是孔飞力,简短的文字无法承载思想的穿透力,论述的匆忙与仓促令我感到异常的不满。

  考虑到“在中国发现历史”的相关影响,警察制度必然是探讨现代中国之诞生的核心议题之一,也是我们这些生活在和谐天朝者念兹在兹的切身问题之所在。因此,拿到此书,我非常关心红色政权对上海警察之收编与重构的相关历史,期待着作者的出色论述,然而,作者未能*分析此一问题(事实上这才是“闪耀”的核心所在,纠缠于之前红色政权的地下策反工作显然有些本末倒置),这自然令人感到遗憾。即便存在相关分析因**而被和谐的可能性,但至少就书中留存的较为**分析,我无法感受到应有的深刻性和穿透力。(有兴趣*这一论题的朋友,入门书可以冯客的相关著作,配合福柯著作一并阅读)

上一篇:《文白对照 曾国藩家书全编》读后感精选10篇 下一篇:《婚结》的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