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古复仇记》是欧仁晚年的杰作,创作于一八九八年。欧仁在法国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作家,作品也不多,但这本《雅古复仇记》却是他创作生涯中里程碑似的作品,不仅被列为法国中学生必读文学名著,而且在一九六九年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从那时起,少年雅古的名字在法国家喻户晓。一九八一年重播时,收视率更是大获成功。在作者逝世一百周年之际,原著改变的电影《乡下佬雅克》也搬上银幕,并获得二零零八年凯撒奖提名。
为什么这样一部作品受到法国人近百年来的狂热追捧,经久不衰?这恐怕与小说的故事发生年代有关。一八一五年,遭遇滑铁卢的拿破仑,终于结束其军事冒险生涯,被流放到遥远而荒凉的圣赫勒拿岛。拿破仑为法国带来荣耀的同时,也将灾难降临于此。路易十八登位,那些逃离的贵族们重返法国,乡间农民的生活仍然是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倍受压迫,斗争与反抗是他们生存的唯一出路。从时代背景来看,本书对法国人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开始叙述,老年雅古追忆起他所经历的一生。雅古的祖辈是普通佃户,仿佛家族是天生的反叛者。在贵族南萨伯爵的迫害下,父亲死在苦役犯监狱,母亲穷困潦倒,得病而亡。面对家破人亡,少年孤儿雅古在心中埋藏下复仇的种子。他首先付诸的行动是杀死伯爵的猎狗和烧毁他的森林。伯爵并未因为雅古无家可归而停止对他的加害,面对不公正的生活,雅古率领穷苦人奋起反抗,最终完成复仇,与家人共度幸福晚年。
压迫、饥饿、疾病、死亡、阴暗潮湿的住所,明天永远比今天过得更糟。除最后一章,小说从头至尾,一直在如此沉重的灰色调性笼罩下,仇恨的悸动时刻伴随着小雅古,让读者情不自禁地为他的复仇计划加油。同时,作者塑造了一个聪明勇敢,善良勤劳,知恩图报的男子汉形象,让读者为小雅古的每一次成长感到欢愉。
欧仁的写作高明之处在于,并未将小说完全放置在压抑的情绪当中。曹文轩说,今天的小说,再也很难看到风景了,被功利主义挟持的文学,已几乎不肯将一个文字用在风景描写上。在《雅古复仇记》中,作者不惜笔墨地将法国乡间的风景民俗描绘得如诗如画,百年前法国山水人文尽在眼前,也许只有作家才能让我们置身于历史。
小说对于人性的本源分析也颇为透彻,完全突破惯常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写法。公爵很坏,但小女儿未必就是坏人;贵族很坏,但骑士兄弟就是标准好人;穷人善良,但向公爵告密者也是穷人;丽娜美丽勤奋,但却生在母亲贪婪凶恶的家庭里。这样的写法,绝对来源于作者对苦难生活对人性摧残的深刻理解。
用当代的视角去诠释百年之前的文字,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影片《乡下佬雅克》就是个好例子。尽管携着原著的余威,可是电影中太多现代人的病态元素。男主角是个清瘦的白面小生。小说中雅古明明说:我年轻时候身材高大匀称,肩膀宽阔,眼睛乌黑,脖颈粗壮,头发浓密,一把黑卷曲短须遮着褐色脸庞的下巴。乍一看男主角,还让人以为是公爵的后代。为了吸引观众眼球,剧情中还加入了打斗、凶杀、色情,居然还安排了一段三角恋爱。唉,欧仁老先生做梦也想不到,他的雅古有朝一日会卷入桃色事件!所以,文学作品的价值高于影视作品,也许不算是空**来风。
《雅古复仇记》读后感(六):穷人就一定天然正义吗?
尽管是法国中学生必读书目之一,在中国,《雅古复仇记》似乎却天然地更加贴近成人读者群。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法国,跟今天中国的境况几乎如出一辙,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把老百姓压得喘不过气来,信仰缺失、贫富悬殊以及穷人仇富的激烈情绪,都在酝酿着一场强人主政和机械降神的奇迹。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最底层的农民一员,雅古的出现就在偶然中带有必然性了:这个故事也顺理成章地让穷人依靠智慧和团结战胜富人,并最终为自己赢回了尊严。作者欧仁·勒儒瓦在小说的一开头即设立了一群辛酸、悲壮的形象,但最终,他让怨念化解、收场圆满。
在故事中,穷孩子雅古自小就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雪夜狼群血红的双眼和怎么也挡不住寒风的土墙培养他过早地明白生活的不易。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地的伯爵老爷和他手下的贪婪成性、横行乡里。他们设计害死了雅古的父亲。听凭雅古贫苦潦倒的母亲撒手人寰。面对如此多的不公,成为孤儿的雅古却并没有走向堕落和消极,反而在好心的神甫的帮助下长大成人,并最终设法团结当地的农民,打败了邪恶的伯爵,为自己的父母报了仇。
上一篇:《女人是一种态度》的读后感10篇 下一篇:《纸上王国》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