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中心心理治疗的读后感10篇(3)

  治疗师的一致,往往会引起来访者对其的信任,促使双方真诚地交汇,并且为来访者的一致设立榜样。然而,研究表明,一致对于来访者的改变中等程度的相关,有时没有相关甚至是负相关。罗杰斯认为一致是核心条件中最重要的一个,但它也是最模糊、最复杂和最难把握的一个。显然,做一位一致和透明的治疗师具有极大的风险,可能会让治疗变得更好或更坏。

  来访者对治疗师核心条件的知觉,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来访者感觉不到治疗师的这些品质,治疗就不会产生预期效果。事实上,治疗师却很少询问或与来访者确认这些。来访者也没有认为很明显地感受到了这些条件。因此,治疗师和来访者之间需要就其治疗体验进行元沟通,以保证来访者对治疗的体验与治疗师所提供的相一致。

  治疗师与来访者的心理接触,罗杰斯没有对其充分阐述,也较少有相关研究。当然,它是治疗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治疗师在场的质量和投入程度,对治疗效果往往具有强大的影响。对来访者来说也是如此,保证投入治疗是一个基本前提。

  来访者的不一致或焦虑,与心理接触一样也很少被研究。实际上,来访者的不一致或焦虑并不是一个充分条件,如果来访者缺少时间、金钱或者存在其他阻力,他们仍然会选择忍受焦虑。

  罗杰斯假设治疗师的核心特征足以应对各种来访者和各种问题,这一假设是有问题的。它意味着一位治疗师只要共情、一致和接纳而不需要做其他就足够了。显然,治疗师的核心条件并不足以帮助带有各种问题的来访者。有些严重的问题,如孤独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惧症等,不是有了这些条件就会迎刃而解;另外,如果来访者没有足够的动机和能力,这些问题也不会得到解决。而有些心理治疗,比如行为治疗,没有这些核心条件也可能会产生效果。Alvin Mahrer(2007)就指出过,“罗杰斯的充要条件对于我所从事的体验性心理治疗而言,关系不大,也许对于许多其他流派也是如此”。

  在《以人为中心心理治疗》一书的最后,大卫·凯恩还对罗杰斯的假设进行了再构和扩展,提出了11条产生积极治疗改变的理想条件,增加了来访者的积极投入、与治疗师的合作和相互接纳、治疗师的在场、治疗的个别化处理、心理治疗整合、情绪聚焦和即时调整治疗等(更详细的资料,参见pp.178-191)。当然,我在此的目的并不是指出以人为中心治疗的不足,相反,我很欣慰她在不断地创新,包括发展出来的聚焦取向治疗和情绪聚焦治疗等。在这个日益技术化、生活节奏日益紧张、人们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的社会中,以人为中心治疗定会越来越为人们所喜欢和需要!

  作者:郑世彦

  《以人为中心心理治疗》读后感(五):话说以人为中心心理治疗

  以人为中心治疗,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一手创造,如今其影响早已覆盖了心理学领域内外。这一疗法几易其名,历经20世纪40年代早期的“非指导性治疗”到40年代中期的“来访者中心治疗”,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使用“以人为中心治疗”这一称呼。其名称的变换也反应了罗杰斯思想的变化历程——从治疗师的视角转变为来访者的视角,从心理治疗的立场转变为社会问题的立场。在生命最后的十年时间里,罗杰斯对社会问题尤其是和平问题越来越有兴趣,一直致力于会心团体的发展,将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推广到团体以及社区,甚至是减少国家之间的紧张与纷争,实现世界范围内的和平。正因为如此,罗杰斯获得1987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不幸的是,几周之后,他便因摔伤而与世长辞。

  相对而言,罗杰斯的一生都是积极和健康的,尽管他有一段非常孤独的童年。不过他说:“回首往事,我认识到自己对交谈和治疗的兴趣,的确有部分是来自于我早期的孤独。”如此说来,罗杰斯是也一位“受伤的治疗师”,就如同另一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其童年孤独甚至悲惨,与父母的关系疏远,后来却正是他将**体验引入了心理学。正所谓,历经苦难,升至天堂。他们的个人经历或许最好地印证了人本主义心理学中自我实现这一概念。受伤的人们可以自我疗愈,通过主动征服被动承受的痛苦,把消极转化为积极,弱势转化为强势,症状转化为特长,困扰转化为职业,充分地完成自我实现。

上一篇:《加勒比海盗》经典读后感10篇 下一篇:一见钟情的概率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