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布林的魔术师》读后感精选10篇(2)

  我分裂不开,很难把一个人归类,更难于把自己归类,想来辛酸,什么时候才能足够自己。就那么几十年的光阴。

  《卢布林的魔术师》读后感(六):辛格的疑惑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椒盐(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review/8830966/

  卢布林:传统、故乡

  魔术师:卖弄技巧生存的雅夏

  小说的标题充满了矛盾与张力,让人回味。

  雅夏是一个可怜的摇摆者,左边是传统的犹太教传统,右边是充满了科学理性的现代社会,左右两个世界之间有一根极细的钢丝,雅夏在上面摇**晃的前行着,他不被任何一个世界接受。他有时偏向右边,违反犹太教教义,放纵欲望,但他不被现代社会接受,在经历玛格达的自杀与泽伏特尔的背叛之后,开始走向左侧传统世界,但严苛的修行也不能逐走他的欲念。

  此时出现了一个疑惑:上帝不能解决问题,现代科学与真理也无济于事,那么该怎么办呢?

  雅夏躲在小房子里,却难以抵制现代社会的影响。那么犹太传统必然与西方接触、融合。在这一过程中,犹太民族将以何态度与世界发生关联?

  值得注意的是:辛格并不质疑传统价值,他是犹太作家偏向传统的一位。

  以上问题辛格并未给予回答,相信也无法回答。

  《卢布林的魔术师》读后感(七):首先

  得确定一件事:这是一本现代小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小说世界里,上帝(或许?)已经死了,人的任何呼告都得不到真正的回应,所以这本小说中任何人的问题都无法得到真正的解决。

  最后的结局是最后吗?它仍然是开放的,一个人被无情的世界压垮了,他最后能做的就是归因于上帝并开始忏悔,这并不需要与上帝本人有任何关系。但这忏悔是永久的吗?遥远的来信表示了原宥,雅夏会再次走出去吗,当他已经厌倦了做报纸上的圣人的时候?

  人生而自由却无所不在枷锁之中。你可以尽情地自由选择,然后得到下一个没有尽头的罗网。如果注意到雅夏作为犹太人和卖艺人双重的低贱身份,以及他庞杂丰富、却与真正的市民与上流社会落落不合的知识和视野,就明白了他的罗网布在何处。并不是他做错了事、做错了选择,他只不过是本能地,在貌似有光的地方孤独地做着无望的挣扎。当他用尽了气力,就只能缩回到原点,做回一个不得不虔诚的卢布林犹太人。这和城市打工者回家种地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这部小说的真实意义,全部都在雅夏的挣扎上,或者用那个象征意味极强的形象来形容:走钢丝。在安定与不安定间,虔诚与渎神间,爱与欲望间--以上都是障眼法。

  真实的情况我们都很熟悉,在一个看似广阔无垠却冷酷无情绝不是为人而造的现代世界、和一个看似温情脉脉却慢慢扼杀人不知人为何物的前现代世界之间,雅夏用他全部的技巧和生命,走钢丝。我们得记住这种挣扎的强度,这种生死一线的体验,并且,为我们自己找一条路。There's no way back.

  《卢布林的魔术师》读后感(八):魔术师-从矛盾的种子到神性的发芽

  怎么说呢。。。感觉主人公内心还是有反省意识的。他聪明,**,多情,但并不是所谓的情圣。本质上还是向往崇高的。但是被贪婪,欲望驱使,又没有宗教团体的束缚,很难靠负罪感束缚自己,这样矛盾,顶多是痛苦的活着罢了。

  这位主人公只有在痛苦的时候才想起那位上帝,而且很少遵从上帝的教诲,归根到底他大部分时间还是信仰“自己”的,信仰自己的欲望,野心和贪婪,而且抱着妄想。即使这些东西没有给他带来好的结果,他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这样看来他还是很可悲的。

  他真诚的告知埃米莉亚自己的一切,最终却还是选择了背叛。他靠取悦观众获得名利,却最终发现自己不过是个小丑。他那自我膨胀的野心背后隐藏着对自身的深深自卑。

  最后他忏悔自己,把自己封闭起来,却成为了大家眼中的“圣人”,民众总是愿意把希望寄托在这样和自己战斗的人身上,这给了他们希望,他们心底是向往的。而埃米莉亚那份报喜和忏悔的信也给小说带来最后的感动,她始终是个单纯善良的女人,单纯的期待着爱情,依赖着男人,最后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过错。(可以和“小三哲学”做个比较,就明白她是何等有良知了)

上一篇:《潘朵拉的棺材盒》读后感10篇 下一篇:《东西之间的“西藏问题” (外二篇)》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