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 鼠疫经典读后感10篇(3)

  灾难面前,每个人都要做出选择。看到后来,最让我动容的是小人物格朗。他很平凡,是个没有转正,每月拿最低薪水的小职员。他喜欢写关于女骑士骑马跑过小径的句子,并且对语法的专注到了痴迷的地步,他最大的理想就是希望有一天自己写出来的句子能让读者脱帽致敬。在围城的日子里,他也勇敢地加入到志愿者的队伍中来,帮助医生隔离病人,直到自己被感染。

  我觉得里厄医生是英雄,大部分人应该还是格朗。或者说在灾难面前,大部分人会像格朗那样作出自己的选择。即使平日里再卑微,再有各种各样的毛病,但还是会勇敢地站出来。格朗说:“我感觉很糟糕……如果我走了,请脱帽致敬,医生。”(我瞬间看到朗格背后的圣光啊!不过就这一下,作者写到他后来立马进入到一种沮丧的心情之中,不过作为小人物,这也够了。)

  好在最后作者没把他写死(赚眼泪之嫌啊!),同里厄并肩作战的塔鲁倒是死了,很多人都死了。没死的人呢,获得了重生。鼠疫仍存在,就像死亡一直存在一样,不管你做出怎样的选择,生活都在继续。

  :都说加缪是存在主义者,写法也很客观、理性,不带拐弯,不带艳丽辞藻的。不过不知道是翻译的原因还是咋回事,有些地方看着很不顺眼啊。这本书,费了很长时间才看完啊。

  《局外人 鼠疫》读后感(十):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加缪一生都在直面人性

  《局外人》是加缪的早期成名作,《鼠疫》是1947年出版的长篇小说。

  一、

  《局外人》一书探讨的是人与局(世界、社会)的关系。“局外人”,是“法外之人”。此“法”,是社会之公论,群众之舆论。默尔索就是一个身体活在当下,思想却活在社会和舆论之外的“法外之人”。

  默尔索与社会大众形成了对立,个人与普通大众或曰乌合之众的对立。

  默尔索憧憬的乌托邦,是人与世界、人与社会和谐相处,个人拥有自由、世界包容人的个性的一种理想乡。

  年轻的加缪就是书中年轻的默尔索。

  这就是存在主义荒诞文学。

  二、

  《鼠疫》中,加缪用叙述者的角度,冷眼旁观,客观是存在主义的审视问题的关键之一。

  小说叙述了在大众与恶性传染病的冲突过程中,人类无能为力,脆弱的一面;同时人类也是坚强的,扛了过去。长篇小说里面描写了人的七情六欲及造成的行动。

  开头:现代化下普通的城市,面貌丑陋、精神粗鄙,21世纪仍然如此,人类居住的城市大底如此。

  憧憬了一下想象中的乌托邦:“但是,也存在这样的城市和地方,那里的人不时对生活之外的其他事情抱有幻想。”幻想中的乌托邦,人人都有幻想。

  总结处:“人们是成为不公平和暴力的牺牲品。”人身上本质的东西,柔软的地方,是到底是什么?我也分析不透。(我想,可能是一种原始的追求生命、追求自由的潜意识。还是不太对,是高尚的保护族群的责任感?)

  加缪用存在主义思维从冷眼旁观的客观角度,审视个人、社会,不由自主地憧憬了一波乌托邦。人成为不公平和暴力的牺牲品,不公平和暴力还是来源于人,所以事实上是人坑了人。少部分权力者、能力者,剥削大众,并将这种剥削制度化。加缪看到了人内心深处存在 “值得赞扬的东西多于应该蔑视的东西”,这是对人性**裸的评价。这种发光的地方,我想,可能是一种原始的追求生命、追求自由的潜意识。

  剥削者和被剥削者,都是人。能不能建立属于所有人共同的乌托邦?

  或许加缪终其一生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吧。

  毋庸置疑,带给看书人(我不喜欢读者这个词)诸多思考,而不是咂咂味就都懂了的浅层小说,是经典中的经典之作,也是我喜欢加缪的地方。法国是文化大国,出过许多位大师。

  三、共通之处

  加缪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两本书都建立了一种乌托邦的存在观。人类的战争、剥削与被剥削,给加缪的思想带来了深刻的烙印。除了人类、社会,还有自然界,个中关系值得细细道来。

  能不能建立属于所有人共同的乌托邦?或许加缪终其一生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吧。

上一篇:《致加西亚的信》经典读后感10篇 下一篇:《我们都爱桃伯特》经典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