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环线经典读后感10篇(2)

  中国进入了一个以速度来计算时间的社会。一切都怕比别人晚了。城市都在飞快的发展,几年不,几个月就要变一个样。道路每年都要大修大建,一个城市的地图过了两年,就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了,只能用来怀旧和收藏。

  全国人民也都在拼命往前赶,怕晚了,晚了你就买不上房子,晚了,你就找不到好工作。现在从小就开始强调速度,起跑从中学退到小学,再退到幼儿园。所以中国的作家也沉不住气了,八零后的写书都感觉慢了半拍,九零后的书都出来了,零零后的书都成了炒作的卖点。按照这个速度,书是越出越多,但是似乎有什么东西变得越来越少了。

  也许是有代沟了吧,我不是很喜欢韩寒等八零后的作家。在《独唱团》里面没有几篇我喜欢的文章,小饭的这本《中环线》和韩寒的《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很相似,都是青春小说,没有太多的情节,就和很多八零后大学毕业漂在北上广的生活一样,不想未来,只看今天,没有太多的情感,一起都变得轻飘飘的,好像建设中的中环线。

  这样飞速写出来的书,被我们飞速地看完,然后又被飞速地遗忘,这就是八零后的日子,因为他们要生存,没有时间去思考更多,房子饭碗,不可能让他们能够静下来,十年磨一剑。十年,不要说十年,就是一年写不出来一本书,那些漂着的写手就要饿死了,不是他们写得没有深度,而是我们的时代我们的城市,没有给他们沉下去的时间和空间。对于八零后我们无法要求太多,就好象被化肥和农药催长大的植物,长得太快,长得太大,可是却无法避免的失去了很多东西,那些东西往往是很久之后我们才能够认识到,到底有多么宝贵。

  在这个飞速前进的时代中,我多么想停下来,跳下这班疯狂的列车,离开高速的中环线,来到乡间,来到没有被污染的田野,来到蓝天和白云下面,来到清澈的小河边,坐在一棵老树桩上,静静地看看《你们忘了这个世界吗?》这样的用几十年的时间写就的书。那才是一个读书人想要的幸福。

  《中环线》读后感(四):在生命的中环线上留下真实的脚印

  读过这本牛皮纸封面的《中环线》,我曾一度感觉极不适应,这个发生在上海的青春故事似乎离我很遥远。弥漫着80后的味道,无拘束的直白,不掩饰的张扬,透明的内心世界,无限放纵的思想,梦想和现实的冲撞,当然也伴有成长的苦涩。我一直在想,作者为什么会把它定为《中环线》而不是其他。中环线这道水泥做的彩虹,这条绕上海一周的轨迹,难倒就像是我们人生的路。每个人都在绕着这条路不停的向前冲,也许我们会无数次的经过同一个点却再也回不到从前。

  石头是一个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幸运的凭借打牌时的人脉在出版公司做了图书策划。是小白领,但却是和梦想有着很大偏差的小白领。漫天疯涨的房价和自己少之又之的薪金让石头的生活有很多失意,无拘束的闯荡背后却也时刻记挂着父母的期望,梦想和现实的落差让初混社会的石头寂寞无限。石头最终把无限的寂寞寄托于和小金鱼的爱情。尽管身边有沉浸于花花世界的好朋友—文学青年杜一冰的现身说法,但石头和小金鱼却依然享受着快乐而**的爱情。然而这段投入了的感情却最终因为石头自己多疑生出的莫须有的情节而难以圆梦,或者并不仅仅因为这些,更多的是源于两个年轻人现实中的落差。只有在倔强的青春里才会和爱情擦肩而过,因为那时谁都不肯回头,因为那时候我们都太年轻。石头和小金鱼最终没有走在一起。与同事阿莲达的一夜之情,轻浮和随意的背后却有着太多的真实的感受,阿莲达的最终去世让石头对人生有了新的启示。石头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和车,有了属于自己的事业和爱情。

  《中环线》是一个有关80后的青春故事,有不羁的欢笑,有纠结的心痛,更多的只是经历过的人的一种述说。每个人的青春都会因一个时代特有烙印而有所不同,但和青春有关的那些历经却又都会有相似之处,都会有追逐梦想时的迷茫和困惑,有青涩岁月中的苦涩与甜蜜。我们每个人都会在生命的环线上奔跑,我们应该真诚,我们应该用心,因为无论如何在生命的中环线下留下的永远都是真实的脚印。

  《中环线》读后感(五):【中环线】心中的彩虹

  这是一本带有明显80后气质的书,无论内容还是语言,都带着一种张扬与不羁的味道。

上一篇:《荒野》经典读后感10篇 下一篇:《汉尼拔崛起》的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