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跟山过不去读后感10篇(2)

  2012-3-12

  《偏跟山过不去》读后感(五):一大罐山泉水

  《偏跟山过不去》,这本书是一年前匆匆读过的。迟至近日,重新品味,便有了更浓厚的味道。 记得初读时,有点不习惯它除了一张地图之外,没有任何配图的形式。从编辑的职业病出发,最先忧虑的是,现在哪里还有出版旅行图书不花哨不点缀不文艺的,这本书算是个例外了。也许因为它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比尔·布莱森——被誉为是“目前活在世上的最有趣的旅游文学作家”,这本徒步旅行记于1998年出版了英文版,并于2006年再版,经过了十多年的国外市场考验,出版社所做的决断也是相当有把握了,才有了版权页上标注10000册的印刷量。这并不是一个小数字。而他的畅销科普图书《万物简史》中文版也是2005年由接力出版社出版的。

  合上书,再回味这个胖老头的旅行记,在旅行图书轰轰烈烈的炒作、花里胡哨的包装、雅俗不同的定位中,会发现,读这本书的感觉更符合它的原书名“A Waik in the Woods"(林中漫步),而不是现在被架上的“偏跟山过不去”这样一句硬气的话。它不是决心,不是壮举,它只是日常生活方式中的一种。

  比尔·布莱森徒步旅行的美国阿巴拉契亚小道,在世界十大徒步线路中,仅次于排名第一的尼泊尔喜马拉雅山脉的安娜普尔纳大环线,阿巴拉契亚小道是一条有2178英里长的徒步旅行小道,按1英里=1.61公里,换算出来这条小道超过3500公里。能够决定走上这条路,并不是件简单的事。但是翻遍全书,那些通常旅游书上关于人生的启迪、旅行的意义等标签语录、心灵鸡汤,在这里几乎没有。关于徒步这条小道,比尔·布莱茨只是说,这是一种强烈的愿望,就像博物学家约翰·缪尔所说的那样:”往一个旧行囊里有进一长条面包和一磅茶叶,赶紧跃进后院的栅篱。“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他竟然在罗列自己的几条理由时,说到,在大家谈论在野外干的吓人的事情时,他”能够眼睛定定地注视着远方地平线,一如男子汉似的缓慢地嗤之以鼻,然后再来点显摆:“嗨,我曾经在森林里拉过屎呢。”当然,他还陈述了另一个更加迫切的上路理由,那就是世界上最大工业硬木森林阿巴拉契亚山脉,在未来50年内很可有变成一片树木稀少的草原。他想要找个适当的时间去体验,那就是现在。

  对于初次徒步旅行就选择这么一条“大线”的这个胖老头来说,当他把决定这次旅行的消息告诉身边的人之后,几乎所有的人都给他讲了一些可怕的事情。因此本书的第一章他定名为《危险的**》,因为人们说了许多森林里的危险——熊、蛇、狼等各种野兽,暴雨、雷电、地震、传染病以及谋财害命。直到去户外店购买装备时,他第一次模糊意识到这个旅行会是一项令人气馁的任务,因为他很显然是野外生活的外行。于是,硬着头皮研究各项专业的指标、并且被不停地当成一个外行,这些当时令他十分难堪的过程,当他再次用文字叙述出来后,让人读着活生生像在现场旁观。

  他就是用这种笔调,写下了徒步小道的经历,包括他的邋遢同伴卡茨,他们在路上遇到的奇葩姑娘玛丽·埃伦,在摆着12张床铺的棚屋中遇到的其他徒步客。他们从第一天走了7英里就扔掉了许多装备和食品,到后来的种种狼狈、纠结、气馁甚至夜里在宿营地遇到了两只熊,以及享受着一顿丰盛大餐、一次热水淋浴等等的美好。这个胖老头本来最擅长的是讲一些枯燥的事情,但当这些遭遇本身就充满了笑料时,他便更有些喋喋不休,妙趣横生。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总能不失时机地穿插着一些关于阿巴拉契亚山脉和这条小道的种种环境、生态、环保性质的科普知识,以及关于生态的恶化、动植物的濒于危境,过度商业开发的恶果……如果单独来读肯定有些枯燥,或者大部分人会自然地回避,但是这种巧妙的契合却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品味下去。

  关于这样的漫长徒步,仅仅在一个篇章的开头,比尔·布莱森很平淡地做了一段表述:”生活也变得简单利落,时间不再具有任何意义。天黑了,你就上床睡觉;天再亮,你就起身,其间的一切仅仅是其间而已。这样的生活十分有意思,真的。“是的,也许很多时候琢磨不出来生活的意义,但是却会努力随从自己的心愿,让生活变得有点意思。读这本书时,就会觉得,用什么话来赞赏作者写作的高明,都不如用一句”有意思“来得直接。我更在这本书中的评论中看到了只写了这样的一句——”哈哈哈哈哈哈哈“,七个哈字,足以表达读者的心情了。

上一篇:《旅之绘本(全六册)》的读后感10篇 下一篇:《最后一只猫》经典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