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情六处读后感10篇(5)

  但现实生活中的007和他的战友们有这样潇洒自如、风流倜傥吗?湖南文艺出版社的新书《军情六处:秘密情报局历史》可以告诉我们答案:艳遇不断、挥金如土的生活,常常是富二代、官二代们拥有,而非刀尖舔血的外勤特工们所能想象。在书的开头,我们看到的是军情六处成立的艰难,资金的捉襟见肘,处在外交部、海军部、陆战部之间的夹缝里,常常左右为难。而第一代局长曼斯菲尔德·卡明的个人命运也欠佳:车祸让他的失去左腿,也失去了爱子。1909年成立的特别情报局(MI6),在英国成为“一个得了痛风症的巨人”时,扮演了针灸治疗的一部分。秘密情报局一出生即命运多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处于极度保密的状态,甚至连政府部门名单上都毫无踪迹可循。这样的隐秘状态,完全没有电影中那般张扬,甚至显得低人一等无可奈何的局面。

  一个新部门的建立如同一份新的事业,没有原有的既定规则,没有前辈的经验,一切都靠自己打拼,确实很为难。军情六处的起步,也是小米加步枪,在德意志帝国的挑战下,匆忙上马,谁也不曾料到,他们将来会有可能影响世界格局。因为眼前要防备的,是德意志帝国的军事野心。公众的恐慌和舆论影响了英国政府,他们主动去评估危险,以及建立更加完善的情报机构,“陆海空三军的介入和控制权归外交部”,情报局正式开始运作。在起初的五年时间里,他们建立了预警系统、间谍网络和情报交换机制,扩大行动区域、增强间谍知识以及开发情报技术,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到来。

  《军情六处:秘密情报局历史》主要便是记录了1909年至1949年间MI6的发展情况,以及如何从战争中诞生到逐渐能左右战争的过程,其中不乏有许多优秀的情报人员,真正的间谍,并非如邦德那么张扬,他们才不会点上一杯伏特加马丁尼加冰摇匀,还顺口说一句“我是邦德,詹姆斯·邦德。他们就如你我这些普通人一样,潜伏在敌人周围甚至打入内部,终身背负着秘密使命,直到死去都可能不能还原真实身份,更不用说功勋。“一战”前后,军情六处依然是处于财政困境之中,但这并不会有损秘密情报局在“一战”中的表现。

  真正的007,现实生活中的间谍,他们首先是善于伪装,能合理利用各种恰当的身份。这与电影中的张扬和让子弹横飞不同。间谍会避免各种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以求能够完成目标获取情报,在间谍眼中,情报便是处理问题的钥匙,解决战争的办法。一战中的间谍西德尼·赖利便是如此,他首先空降到德国曼海姆城附近,以因病退役的身份和精通德语的优势,在德方逗留了3个月,终于搜集到德国即将在1918年春发动攻击的情报。这一情报,使得协约国能及时制定应对措施,从而将德国扭转战局的梦想毁灭。

  当然,007的原型少不了要在书中出现,这就是军情六处特工邓德代尔,现实中的他显然和电影中的007有着某种相同之处,譬如他曾是拳击冠军,嗜好美女,经常在马克西姆餐厅用餐,开一辆劳斯莱斯轿车,戴着卡地亚的名贵袖扣。而007原著的作者伊安·弗莱明本也是特工成员,当时受到军情六处处长戈德弗雷的赏识,还组建了代号为“红印第安人”的“30AU”特工队,秘密潜入欧洲大陆。伊安·弗莱明笔下的原型人物,除了邓德代尔之外,还有很多特工朋友提供的素材。当然,这也是特工的特征,他们每个人都有值得大书特书的事迹,甚至生死攸关,但往往他们都是无名英雄。

  而最重要的是,军情六处的特工们,可能一生都无人能知,也可能拥有各种不同的身份,但当他们退役之后,也许面临的生命威胁比特工任内更大。一个一生掌握着他人或者他国若干秘密,即使守口如瓶,也会让人心惊胆战。这大概也是007系列电影一直拍下去的原因。值得一提的是,《军情六处:秘密情报局历史》中也揭秘了许多双面间谍,而这些间谍所面临的困惑和危险,相比电影中的詹姆斯·邦德来说,有过之而不及。

  文|黑子

  《军情六处》读后感(九):一部涉及用间和机变权谋的奇书

  这部大部头真实史料编纂的著作《军情六处》,通过对英国秘密情报局发展壮大的曲折历程的回顾,真实地再现了隐藏在史书背后的、那些感人的英雄人物和事迹,生动地阐释了谍战在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更预示了和平年代中的危机意识。

上一篇:《玉器之道》的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大河尽头 上卷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