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与文化》读后感(六):回望历史的温情
《中国艺术史》这样的书,已出过许多种,两个美国人写这样的题材,有些让人不以为然。长期以来,我们有这样一种认识:生活在这个文化圈外的人,永远体会不出文明中那些具体而微的东西,他们的写作只能**。
但这样的话,只能在看过本书之前说,必须承认,本书达到的高度,难以超越。
为什么站在圈外,却能超越圈内呢?因为作者们有一种深深的敬意与温情,故能沉潜其中,这使他们有了更加敏锐的观察力,比如,本书把握住中国传统艺术技艺化的特征,而以往作者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虽然中国古人也清晰地将文人制作与匠人制作区**,但匠作技艺长期领先于世界,故匠人制作与文人艺术一样能传承久远,甚至成为文化的代表。比如敦煌壁画、瓷器、丝织品、玉石雕刻……中国人文精神的传达,并非完全由文人完成,而是有更广阔的管道。
一座建筑,一件文玩,一页尺牍,都包含了古人对世界的思考,都是被固化的教化,这种厚重的人文精神积淀,将世俗化的中国捆扎成共同体。自唐以后,中国没有统一的宗教,也没有清晰的国家概念,但有共同的历史解释,有近似的价值理念,有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这一切,必须沿着艺术与文化的理路去解释。
作为圈外者,本书作者不厌其烦地罗列着中国艺术不同时代的成就,同时也有穿越历史表象的睿智,在他们看来,中国艺术未必有所谓传承千年、一成不变的“传统”,仅以明清而论,两者艺术趣味、表现形式、精神气质相去甚远。明代文人画非常自我,而清的绘画则高度西方化,中国艺术传统其实不断被撕裂,但每次撕裂,师法内心与自然却是高度统一的,中国艺术用不同的手法重建着精神家园,历史大潮一次次冲垮它,而人文精神又一次次试图去弥补,这使它迸发出巨大的创造力。
本书有两点特别精彩,一是对中国史前文明的梳理,因为大量采用了最新的考古发现,大大补足了以往《中国艺术史》写作的不足,相关内容占到全书四分之一左右,丰厚至极。二是大量的插图与介绍,使本书具有了百科全书的味道,作者自觉摆脱社会史、政治史的干扰,专注于就艺术史谈艺术史,故能兼顾宏大叙述与细节完整,内容异常丰富,却有更高度的开放性。
文明是靠温情来抚慰的,一旦有了功利心,它就很可能被扭曲。本书作者是两个标准的美国人,但他们的品味之高,对中国传统艺术理解之深,足令国内相关学者汗颜。
《中国艺术与文化》读后感(七):中央美术学院郑岩作序推荐
与史料、史观和问题的转变相表里,这部书的行文灵动巧妙,举重若轻地处理了许多复杂问题,十分富有个性。尤其值得肯定的是,它与很多教科书“材料—结论”的二元结构不同,在简练的文字中,作者不时地穿插学术史的信息,介绍当下不同的意见,并随时提出新的问题,而结论则设定为开放和商榷性的格式。所以,这部书并不是灌输常识和提供背诵条目的手册,而是通向新问题和新研究的入口。这也是我喜欢这部书的一个原因。
……
据我所知,近年来美国多所大学选用了这部书作为中国美术史课程的教材。可以说,这部书原本不是为中国读者写的,但是,翻译成中文以后,它就免不了产生另外的意义。
中国拥有世界上第一部绘画通史的著作,即晚唐人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但是,这个伟大的传统在19世纪末萎缩为皇家收藏的清单和排他性的绘画门派史。当中国转化为现代国家时,中国美术史的写作首先是将“过去”看作总体的传统,清理出一本总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与外来的美术新风进行整体的对比,重新思考中国美术的走向。在那个时候,通史的写作是必须的功课。这本总账的建立基本上是循着“美术”(fine arts)这个新词,套用西方和日本书写的格式,并把中国原有的“画学”纳入其中,这种做法也与新式美术学院系科的划分方式一致。新中国成立以后,大部分美术史系建立在美术学院而非综合性大学,这就使得按照“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进行分类的基本框架更为合法,并成为长期稳定、影响广泛的范式。中国的美术史教科书预设的读者主要不是公众或其他学科的研究者,而是美术史系隔壁的艺术家及其学生们。这种状况不仅影响了通史的写作,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学科的定位。
上一篇:摄影师读后感10篇 下一篇:营养圣经经典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