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慢的是活着》经典读后感10篇(4)

  (卡佛也是仅写一种况味、一种人生感、一种人物、一种情绪,我怀疑他也谈不上有什么历史观。但是他实际上也只写一种题材,所以问题不大。只要在故事和结构上不自我重复,就可以了。而且,幸好他恰好是省略派海明威写法,因此不会犯上面那种“上海人喜欢吃甜的”故作聪明、调戏读者智力的错误,也就无论如何都不会写得坏。最怕的是写的又笨又自作聪明,那就庸俗了。)

  那么,为什么这篇《最慢的是活着》居然会好看?我觉得首先是因为题材的选择适宜,正适合作者的局限和洞见。因为中国人终究还是中国人。虽然麦金泰尔讲的那种让伦理有其意义、给行动以指引的coherent narrative今天大概不存在了,但是其骨架还在博物馆里和家里的碗柜里,再新鲜的人,其理解生活所依赖的基本范畴,其记忆,也总不能完全格式化的。所以,只要懂况味的作者挑选的题材是关于人们想象中比较传统、“典型“中国人的,就总能通过压缩历史差异、通过为刻板印象增加生动细节引起读者的共鸣。这种情况下,我觉得需要注意的是哲学与美学的和谐,这篇中朴实、近乎于鸡汤的生活生命哲学,与它朴实的小说形式相搭配;假如是比较有新意的叙述语言、精巧的小说结构,反而会让读者格外感到伦理观与哲学的老旧了(我觉得有一些当代作家的问题就在于此,思考能力没有跟上小说形式的创新,所以前者的弱点反而分外明显,还不如写的老土一点)。因此,《最慢的是活着》真实、感人、生动、有魅力、还能让人掩卷深思一会儿。

  其次,是视角选择让世界观的局限成为较合理的问题,而不再是缺陷,顺便还省了情节设计的事。《最慢的是活着》的主要人物是一位杨庄的老太太,叙述者是家人,第一人称叙事,孙女讲奶奶。叙事是两代女性的相互谅解,通过孙女在成长过程中对奶奶的理解串起老人的一生。这个角度很巧妙(虽然未必是自觉的巧妙),把作者自己具有的世界观局限变成了情节的一部分,只要提及这种局限就算是对它作出了动作。也就是说,走南闯北的孙女这种叙述者看奶奶,很自然地有今人看前人的刻板印象,作者只要讲出印象的一点变化,情节就动起来了。这种外人观看传统的视角,甚至比进村处理案件的警察、走访村庄的记者、下乡采风的艺术家、短期轮岗的基层官员那些观察者视角还要偷懒——后面这些总还有实际的事件需要小说家给出一个结果,根据事件展开人物的逻辑,不能就把事件扔在那儿,而《最慢的是活着》里青年人写老年人,奶奶八十三岁时的死就自然地给故事划上句号。当然,这种视角也让它像散文多过小说(乔叶是散文出身,不知道她会不会写所谓“像小说的小说”)。

  即便作品可以因恰当的主题和视角而动人,刻板印象仍然是刻板印象,树典型的写作仍然是树典型的写作,再增加细节都还是令印象更刻板。在这个意义上,像《最慢的是活着》这样的小说,和十七年文学没有实质性差别,恐怕还少了十七年文学形塑社会的高尚野心。很多所谓“接地气”的作品接的是陈腐的地气而已,既接陈腐的观念,作者又在对阅读事件的期待中去对接读者陈腐的想象。那就很像依着盖洛普观众舆情调查数据的指导,出产的那种应和式的作品了。

  也因此,主角实际上就是个写得异常精美生动的典型,无非是为语言(或者说字儿,杂志页码)跑了回龙套——这部小说的致命弱点也正在于,奶奶这个人物永远停留在解放前的心理状态和逻辑状态上,此后她的行为随时代而调整,但行为背后的动机和伦理观念毫无改变。乔叶描写孙女在成长过程中对奶奶的看法产生了变化,但表面的变遮掩住了背后的不变。奶奶这人物是被冻住了,作品里的人受命运的摆弄,作为人物的她受作者的摆弄;你当然可以说带着随机应变的随波逐流,那是一种命运观和人生观,可以说它就是一种中国味儿(事实上它是和中国味儿有关,和过日子与活着有关,那也是这篇作品好看、表面上有说服力的原因),但是,人和时代不可能没有关系,人过的不是静止的日子(尤其是20世纪的中国人),没有不牵连着蒙的寂寞,披金缕玉衣的死人都防范不了时代的塑造。人物的伦理观再结实也不能毫无改变。说轻浮点儿,毫无改变的是结石,说严肃点儿,没有弹性、纠结、时间维度的不叫伦理,叫进不了现实的道德教条主义。

上一篇:《自品牌》的读后感10篇 下一篇:《情晚·帝宫九重天(上下)》经典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