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慢的是活着》经典读后感10篇(3)

  到现在,我仍然为那时候的无知和不耐烦惭愧不已

  我经常梦见你,奶奶。

  ----------------附:书中其他摘抄---------------

  “‘我没养好儿子,儿子走到了我前边儿,白发人送黑发人,老败兴。他不在了,我还在。儿子死了,当娘的还到人跟前举头竖脸,我没那心劲儿。’她硬硬地说着。哭了。我也哭了。我擦干泪,看见泪水流在她皱纹交错的脸上,如雨落在旱地里。这是我第一次那么仔细地看着她哭。我想找块毛巾给她擦擦泪,却始终没有动。即使手边有毛巾,我想我也做不出来。我和她之间,从没有这么柔软的表达。如果做了,对彼此也许都是一种惊吓。”

  “你守寡太多年了。”我犹豫片刻,一句话终于破口而出,“男女之间的事情,你早就不懂了。”

  静了片刻,我听见她轻轻地笑了一声。

  “没男人,是守寡。”她语调清凉,“有了不能指靠的男人,也是守寡。”

  “怎么寡?”我坐起来。

  “心寡。”她说。

  我怔住。

  “奶奶,我的亲人,请你原谅我。你要死了,我还是需要挣钱。你要死了,我吃饭还吃得那么香甜。你要死了,我还喜欢看路边盛开的野花。你要死了,我还想和男人**。你要死了,我还是要喝汇源果汁嗑洽洽瓜子拥有并感受着所有美妙的生之乐趣。

  这是我的强韧,也是我的无耻。

  请你原谅我。请你,请你一定原谅我。因为,我也必在将来死去。因为,你也曾生活得那么强韧,和无耻。”

  《最慢的是活着》读后感(七):《最慢的是活着》这篇真好看

  集子,同名的中篇小说《最慢的是活着》是第一篇,河南故事,离家的孙女成年后,以第一人称回忆自己与家乡奶奶间的故事,以老少两代女性之间时代和个性冲突开始,以时间和成长带来的谅解终,讲人生况味。这篇好看。老实。不是好小说,但是很多好故事,令人起呜呜之叹。

  至于后面那些恋爱故事就没劲了。有些作家就是不太有城市感的。写丈夫婚外恋下妻子的不舍、挽留努力、自我克制,“她每天早晨还是给他做黄澄澄的小米粥”,太简单了,情绪与行为和设置之间其实缺乏真正内在的构造性关系。假如情节是二狗爬了翠花的墙结果二狗嫂子特伤心,也能写这个小米粥的细节,它是搬到哪个环境中去都说的通的那种情绪与行为,那么,其实也就不需要写了,这种细节是读者自己可以想见、能自动补上的(即使没有过婚姻生活的人也总看过好莱坞电影)。除了与设置无关以外,这种细节本身也嫌太通俗。举个例子的话,写人物在母亲的葬礼上哭了或没哭,这两种处理表面上区别很大,其实没什么区别,都挺通俗的,读者一堆联想都已经在那儿了,譬如悲伤,悔恨,无语,沟通失败,自己不成器,无依无靠,最伤心的时候反而没有泪,为钱而哭,家园不再,厌烦仪式但仪式有超乎人理性的力量使葬礼如同受洗,死亡居然是没意思的应酬这让人落泪(或者不落),一生居然只有这一刻做了一名革命者,等等。假如“哭了”的后面和旁边不跟上其他有意义的细节,给“哭了”赋予独特意义,让它不是一个熟烂的符号,那真的就不要去写这人是哭了还是没哭了。那就是两行无用的字而已。

  如果一个语言和表达够好的作者,对社会问题不太有分析和发言能力,但他很懂人生况味,也擅长、有习惯去积累这个层面上的材料(故事、谚语、个人的行动、个人的困境和局限),那大概能做到的最好程度就是《最慢的是活着》了——当然也得态度老实,不然前面那些优点也就白搭。

  人生况味当然是历史性的。但是懂况味的作者也可以不懂历史、不具备分析能力。写作者的洞察常是从生活经验,切身体验来的,类似于一种感知,亲切、有力,但作者未必能看清人生感与事件之间的历史性关系,也就是说,是viscerally understands rather than intellectually knows. 这种情况下容易有的毛病是,把人生感写得太具普遍性了,换题材也不换药,某村子重男轻女的的老太太和公务员婚外恋都是一个调调的况味,差异只在生活细节这种无关紧要、过分直白、缺乏纵深的表面差异上,譬如人物是看宋祖英唱歌,还是看《嘉人》杂志。这就像写一个上海人喜欢吃甜的——写这个能有什么意义?仅仅是向读者强调,哎这个上海人他是个上海人。理解人的范畴不改变,对范畴的印象也不改变。那就是无用的废话了,废话都有些是有用的。

上一篇:《自品牌》的读后感10篇 下一篇:《情晚·帝宫九重天(上下)》经典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