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夜》读后感10篇

  《七夜》是一本由[阿根廷] 博尔赫斯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页数:17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七夜》读后感(一):大师对经典的解读讲演

  这是博尔赫斯对《神曲》,《一千零一夜》,佛教,诗歌等的解读,篇幅都不太长,是选自他的演讲稿。还是很值得一读的,也能了解大师对其的评论也有很多他引自其他名家的评论。相信十分钟情文学的读者读完后多少会有些收获,若不是太过迷恋文学尤其对他本书里讲的几个篇章的标题都不太感兴趣的估计会读不太下去。我自己很喜欢《一千零一夜》和《佛教》的篇章,尤其看着一位阿根廷人来讲佛教十分有趣,同时也能体会到他对佛教的崇敬之心。

  《七夜》读后感(二):博尔赫斯的七夜

  博尔赫斯的《七夜》收录了他的七篇演讲,这大概是书名里"七"的含义。夜,对于诗人博尔赫斯来说,一定是种独特幽深的意象,况且,书中谈到了诗歌和梦魇,也谈到了他的失明,这些都和夜有关。书名"七夜",我想还有一种含义,就是他向自己喜爱的一本书致敬,顺便调侃了一下自己,书中提到了这本书,它是《一千零一夜》。最后要说,七夜这个名字很短,简练而不简单。我不知道这本书名的原文翻译过来是不是"七夜",封面是阿根廷语:Siete noches,看着有种神秘的美感。

  《七夜》读后感(三):读后感

  《神曲》,梦魇,《一千零一夜》,佛教,诗歌,犹太教神秘主义,失明,七篇演讲,一次次地倾倒于博尔赫斯的博学和儒雅,随口一个人名或名词够别人百度半天。 喜欢博尔赫斯对于梦的理解,梦是美学作品,是最古老的美学表现。梦和想象是博尔赫斯的一种思考方式,或许已经成为了他生命的一部分。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惑,梦时常会送给我们它筛选出来的答案,以我们认为莫名其妙的方式,其实是我们读不懂梦的语言。 “上帝同时给我书籍和黑夜,这可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嗜书如命的博尔赫斯后来视力欠佳,图书馆90万册书陪伴着他,却无法阅读,让人不得不哀叹造化弄人。可博尔赫斯本人却并不认为失明是多么大的不幸,在他眼里失明只是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失明也没有成为他文学创作的障碍。或许他最大的愿望是永远和图书馆为伴,“我一直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七夜》读后感(四):七夜·七个晚上

  七夜,七个晚上。我开始相信,博尔赫斯晚年开始返璞归真了,至少他讲座的语言如此。面对着台下大多数年龄都比他小的听众,他胸中万千的概念和词句在奔腾,他却没有了玩弄花样制造文字迷宫的心思和必要,而是像一个心态平和的老人应该做的那样,慈祥而略有些激动的跟大家说:来啊,我给你们看点好东西。

  七个晚上七个讲座。其中大多数他都已经一提再提,反复说过。《神曲》、《一千零一夜》都已经在耳边磨起老茧;梦魇是和镜子迷宫都是博氏最常用的主题;喀巴拉是犹太教神秘主义体系,其中圣书没有一个字母是偶然的,圣书就是上帝就是真主的概念也提过多次,同时有诺斯替教派的影子,唯有佛教和失明是他较少谈起的话题。同样的话题,同样的博尔赫斯,同样精彩的论述,似乎同样的我不必重复同样的话。

  有趣的是,博尔赫斯在梦魇里提到他做过的一个梦:他跟一个朋友在一起,不知道是哪个朋友,却见到朋友完全变了样,右手插在西服口袋里。而后他发现朋友的右手是一直鸟爪,在梦里,朋友正在变成一只鸟。这个梦被他无缝嵌入了小说《胡安·穆拉尼亚》中。穆拉尼亚的外甥和母亲姨妈住在出租屋里,由于母亲交不起房租而有可能被赶出去,母亲一筹莫展,姨妈却说,胡安是绝不会答应把我们赶出去的。当晚,小朋友做了一个噩梦梦到姨夫,他发现姨夫长着一双鹰爪。不知道有多少个梦,在时隔多年之后,混杂了阅历和记忆沉淀下来,成为他笔下的素材。

  我想,佛教这一讲,不是讲给中国人听的。中国的佛教绵延千年,早已扎根在中华文化的土壤中,而此处,博尔赫斯是在给一群对佛教陌生的听众介绍佛教。也或许,是因为我们想当然的认为跟佛教更为亲近,才有这种错觉。或许博尔赫斯在介绍其他诗人或思想的时候也是这样,只不过因为我们不了解这些人和思想才不会有异样的感觉。也许并不,应该近似西方人看国人讲基督教的感觉吧。的确,他比我们懂得多,但那只是知识性的内容,而我总觉得他讲的精髓我很熟悉,不用细想就能领会。这是很可怕的想法,因为这会阻碍我去发现书中其他有价值的内容。

上一篇:《我的美丽处方》的读后感10篇 下一篇:《血嫁》读后感精选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