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鸟的选择》的读后感10篇(4)

  作者伊恩 里德在书的前言中引用梭罗《瓦尔登湖》里的一段话“也许我们永远是不必添置新衣服的,不论旧衣服已如何破敝和肮脏,除非我们已经这般地生活了,或经营了,或者说,已向着什么而航行了,在我们这古老的躯壳里已有着新的生机了…”。美国随笔大家E.B. White 也曾经在文章里描写自己对梭罗的崇拜。他说,请不要认为梭罗回到大自然里,是一种逃避,他是怀着一种视死如归的心情去的。因为,往往在大自然中生存比在人群中生存要难上一百倍。的确,久未从事过体力劳动的伊恩对农场里一年四季不停的差事也叫苦不迭。他会想念多伦多的咖啡店和酒吧,但更不舍丁香山的晚霞和落日。

  本书的译者陈涛对伊恩有着深深的理解和同情。陈涛与作者伊恩 里德同年出生,作为一个在异国他乡求学的年轻人,他也面临着毕业之后回国还是继续在加拿大打拼的两难选择。其实,人生因为多样才精彩,伊恩的这本《一只鸟的选择》就是在告诉我们,无论你选择大鹏展翅,远走高飞,还是转过身,飞往家的方向,都可以很幸福。

  《一只鸟的选择》读后感(七):加拿大的年轻人也有“北上广”的迷茫

  在豆瓣书店看到一本名叫《一只鸟的选择》的书,被封面吸引,看到腰封上面写着:一个27岁的年轻人寻找生命意义的故事,于是拿起了这本书。不是要得到某个答案,为了观看一种可能。

  看完最大的感受:原来全球的年轻人都一样啊。

“城市之外还有城市,家乡之外还有家乡”

  “留在城市,还是回到家乡”,原来并不是北上广的中国80、90后独有的问题,远在大洋彼岸的年轻人,同样面临着:多伦多or others?

  加拿大青年伊恩毕业于不错的大学,毕业后在多伦多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回到了父母的农场。开始他只打算在家中短暂停留,面临着事业和生活双重迷茫的他,一直在思考,要如何选择自己接下来要走的路。

  大学毕业时,一个学长跟我说,他的大学同学毕业留在北京的,几乎都在毕业工作一年后回了家。于是,一年成了一个微妙的结点。

  确实,后来在我的同学中,那些毕业后选择继续留在北京的,有很多一年后离开了北京。不过,他们不全是回家,他们有的回了杭州上班同时备考浙大研究生;有的去了美国继续读书,学景观设计、酒店管理或者是电影;有的去了泰国学潜水,然后留在岛上做了潜水教练;有的辞掉了北京银行的工作,去英国继续学习金融……

  我并不认为他们是“回”到了哪里,他们是走了更远。他们离开北京的时候,我也不觉得是送别,只是短暂分别,他们还会回来的。北京,或许成了家乡,是候鸟总会飞回来的地方。

  那何处是故乡呢?

  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世界快速发展的几十年,不消说城市,就连几线小城,也总是在变化中:不断翻新的公路、新建的大厦、街上新开的店铺……没几年,就不再是我们熟悉的家乡,我们开始在自己的家乡迷路,成了故乡的异乡人。

  从北京到老家,你说:“我回家”;从家到北京,你说:"回北京"——那么,你到底属于哪里?

  你会发现,“留在城市,还是回到家乡”,这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二元问题,因为城市之外还有城市,家乡之外还有家乡。

  苏轼说“此心安处是吾乡”,那么,让你心安的地方是你物理上的故乡吗?就算回到了家乡,你能说,除此之外,没有另一个城市还让你牵挂吗?又或者说,可带给你“得心安处”的“吾乡”,只有一个吗?

“有机会选择生活,何尝不是一种自由”

  有人说这本书写的都是无聊的日常。可我却觉得,就是这琐碎的日常,更、别有滋味,你会找到某种共鸣:原来这些无足轻重的心思不止我有啊!同时,在伊恩笔下,也向我们坦白地展示了时下北美年轻人的文化背景。这个“我”这个27岁青年(也许就是作者本人)的视角中,写满的迷茫和轻快的幽默,他观察到了我们容易错过的生活片段,记录的父母逗趣的日常,常常让人忍俊不禁,如果你也能耐下性子来像作者这样记下这些稀疏平常的小事,有一天你一定会很感恩自己这样做过。

  在伊恩可爱的父母的日常里,还出现了一只负责卖萌和挑事儿的珍珠鸡。让人纳闷的是,为什么作者会花那么多笔墨去写一只鸡?“我”的妈妈,居然还把它当成了家庭的一份子去养,只是因为“它选择了我们”。作者在提到这只鸡的时候,说的是“那只鸟”,这就不难理解,书名《一只鸟的选择》大概指的就是这个了。

上一篇:男人的伎俩 女人的道行的读后感10篇 下一篇:冰与火之歌(卷一)的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