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的逻辑》读后感10篇(5)

  中国的强盛,同样经历了类似的过程。从孙中山时代的建立共和,埋葬帝制,到毛泽东时代完成对于全民族史无前例的大动员,以及对于阶级和阶层的彻底摧毁,再到邓小平时代的改革开放,一代一代,既是传承,亦充满了反思与否定。而正是敢于否定,才实现了一代一代的超越,至今日,中国终于成为全球第二大国,初步实现了大国崛起。

  今日中国,亦当遵循此道。大国的崛起,绝非仅仅是器物文明,而应该借鉴现代国家优秀制度,吸收现代世界主流文明,服膺现代社会主流价值。实现广泛,深刻,多元的繁荣。

  中国“十二五”提出了转变未来发展模式,而这种转变,亦将是多重的,既包含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亦包含社会制度变革,以及文明的进化等领域。中国未来需要多方位的全面改革,而并非目前只敢改革经济领域,中国需要彻底告别“跛足巨人”。国家的辉煌,永远不只是器物文明,社会体制的改革,主流价值的普世,才是未来强盛之道。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其更深刻的寓意即在于此。

  朱敏提出既要深化经济领域的改革,亦要从人文的高度,更深层次低审视道德危机和体制问题,构建“动态和谐结构”,某种意义上,亦与中国未来走向暗合。

  走出山坳,天高地阔,中国在完成凤凰涅槃之后,必将旭日东升。

  《转型的逻辑》读后感(七):“大家”谈转型

  之所以对《转型的逻辑》一书书评采用“大家谈转型”的题目,其一可以理解为众人谈转型;其二亦可以理解为谈转型的人都堪称大家,尽管有些人可能并不这么认为。《转型的逻辑》本身是一本访谈录,它的内容比较多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各个领域,而参加访谈的人由都是各领域的领军或代表人物,因此我必须承认这本书是不同智慧集合的体现。当然尽管是对不同的社会精英访谈,但是他们的观点中仍有很多共识,那就是认为目前国家、社会的体制、框架出现了很多问题必须要转型。

  在以陈志武、张曙光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以江平为代表的法学家及以任玉岭、汤敏为代表的国务院参事等的分析下基本上得出了几个结论,第一目前的外向型、投资型经济模式已经到达瓶颈必须转型;第二公平正义原则在一直以来的效率至上中不断被忽视,现在也必须转型;第三当前中国虚拟经济过旺,实体经济逐渐被挤压必须转型;第四制度转型速度过慢,法治社会的作用没有得到彰显。其实这四个方面只是宏观上的表现,在这四个方面之下微观方面早已经暗流涌动,对于中国社会、经济、政治都有着极大的威胁。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都在重视外汇储备和进出口贸易,在地区及世界经济危机来临之时采取了加大投资的应对策略,正像书中所谈到的凯恩斯主义本无错,只是应该注意其发挥作用的时间和阶段。这也就是说我们目前之所以能够避免美国那样的灾难是因为凯恩斯主义在发挥作用,但是这种作用不可能长期、持续的发挥,实际上只有真正的扩大内需才能将经济体制转到正常、良性的轨道上来,而扩大内需这几年不断地在提及,但是并没有有效的、彻底的推出改革的措施,致使GDP不断地提升的同时贫富差距也在进一步的扩大,民众的幸福感没有在内需上体现出来。书中观点认为所谓“家电下乡”之类的政策只能从皮毛上改善内需的萎靡现状,真正的扩大内需就必须建立共享性经济,让经济的效果和改革的成果普惠到民众的身上,而非单单在一些大企业及富人身上。内需首先就是收入,也就是说没有收入就不可能谈及扩大内需,相应的要有收入就必须增加就业,单纯的资本运作并非是大多数民众的选择。这也就是说我们要进一步的清醒认识谁才是真正解决就业的“能手”?答案就是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在改革的过程中处于外企和国企的夹缝中生存,这是最为悲剧的事情。要知道中小企业才是国家真正的民族产业,也只有中小企业的大发展才能促使中国市场整个的大繁荣,但是一些人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这一点,“国进民退”的错误仍在进行着这对于经济的宏观面来讲不是什么好事,相反它正进一步的加剧着经济的僵化。卫祥云先生的观点我很赞同,他认为要区别对待现存的国有企业,凡是国家战略型行业的国企就应保证国家的直接管控,甚至要采取公务员的管理模式来管理国企管理者,相反凡不是国家战略型行业的国企就应该直接推向市场。这种观点我是认同的,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于具体的行业和管理模式的问题。在处理好“国进民退”的问题后才能有效提升国企竞争力和给中国的市场经济注入活力。在这里,我想谈谈一点关于陈志武先生的认识,陈志武是一位美国的学者他的出发点是否是以中国的国家利益出发是很值得怀疑的,在本书中他谈及的关于国有企业的内容我认为是有欺骗性的。他认为国有企业是全民所有制性质的企业,但是交予全民管理又不现实,那么可以采取将国有企业的股份平均分配给13亿中国公民。这种建议乍看之下非常有道理,甚至充满了智慧,但在我看来这是给投机者以机会,毁灭国有资产的“毒药”。试想想看吧,我们避过操作层面上不谈,就民众对于股份的认识和掌控来说差异性是非常大的,当年的中国“国库券”、俄罗斯的债券最终的去向都是投机者,在俄罗斯更加清楚这些人就是所谓的“寡头”,这些人带来的流毒至今仍困扰着俄罗斯。陈志武难道也想学习他的同行在中国推动又一次的“休克疗法”吗?

上一篇:《洗脑术》的读后感10篇 下一篇:项狄传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