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记@1963》读后感(九):听三个不同的老男人讲故事
三个人当中最喜欢看马佳辉,好像这个人很愿意在书里和电视上说自己的阴暗面,比如背着女朋友和其他的姑娘拍拖,曾经在厕所被吐口水的阴影,于是,在阅读的时候,好像可以看见作者难得的暴露自己弱点的坦诚,反而让这些并不具有太多深度,而是充满个人小情调的文字显得有趣。坐在对面的人是和你在坦白地交流,而不是以在文字上以一种装逼的形式出现。也许马佳辉念心理学的关系,感觉他可以非常坦诚地面对自己,于是在面向公众的时候,也可以适度展露自己的弱点,而不是总是在电视节目上看到的嘉宾,一个个上演的都是完美的励志故事,每看一个家伙说自己的事情,好像他总以一种榜样的姿态出现,看看就觉得自己没出息。而马的这种表现,适度示弱可以拉近和观众的距离,所以就算他有时侯说的东西不见得有多有深度,充满小情调加上知识分子的底蕴,还是觉得这个人很实在,可以如朋友一般倾听和阅读,偶尔还能有所启发,偶尔也默默嘲笑他的小愚蠢。
真实的表现自己可以活的更轻松一点,不过,作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三子,需要迎合的人太多,玩个性,玩率真,还真不知道是不是就走到西伯利亚去了。
另外,看看胡的文字,感觉就和课本上一路念过来的大陆作家真是一个路子,总带着一点伤痕文学的感觉;杨照先生,好像总有点怀乡和身份认定的问题;两者都带有比较明显的时代的烙印。难道是香港的开放和留洋的教育才能带来开放和自由的态度?或者亦只是个性使然?谁知道呢。
现实生活里,好像很少有机会听听老男人讲述他们的故事,想想,书和文字真是非常不错的载体,踢去说话里的废话,去掉影像过度的干扰,充分保有思想和情感层面的交流,有乐。
《对照记@1963》读后感(十):香港记忆
杨照、马家辉、胡洪侠三位媒体人联袂呈现的《对照记@1963》,之所以会邂逅这本书,盖因凤凰卫视梁文道的推荐。大陆人或许皆或多或少的对香港媒体有一种说不听道不明的信赖,我们更容易相信香港媒体讲的是真话,似乎他是诺大中国中一座傲然的小岛,既接着地又临着海,因而显得不偏不倚,,从不惧于世俗的权益纠纷,颇有一种超脱感。因此,当偶尔得知这本书时,又在第一时间被其“一时,一国,三地,三人”的奇妙构思所吸引,很快便购得此书,阅读开来。
因为我得知此书的机缘源自香港,而书中最喜欢的部分又是象征着港岛的马家辉所著,因此不如从此处说起。首先需的澄清,三位作者当然都写得很好,也各有其特色,杨照由事入情、马家辉有事有情、胡洪侠由事讲情,各有各的情意,我这里说最喜欢马家辉的部分,只因个人阅读习惯之因,再者家辉先生确有“可喜”之处,因此便令他担了“最”字。如此解释一番,便可进入正题了。
香港回归时候自己年纪尚小,对一个小孩子讲香港回归之于中国的意义未免有些“对牛弹琴”了,我只记得全班小朋友一起在上课时间看电视,要知道这简直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记忆中唯二两次的类似记忆除此外,便是国足提前出线那次。小朋友们都聚在教室里,手里拿着塑料制的假花,不时地挥舞几下,小心翼翼的趁着老师转身时交流几句,印象着实不深。若再细究下去,对于香港的最初记忆,应该是那首《七子之歌》,“你可知麦卡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这段优美的曲调,即使是孩子亦可感知其中情意,音乐总是有如此魅力。
但是马家辉却描述了另一个香港,这个香港在一定意义上更接近记忆中青春期时港岛:喧嚣拥挤的街市、灯红酒绿的都市夜景、充斥着港腔港调的叫骂声、晃荡于阴影处的古惑仔……是王家卫镜头前的冷寂,是系列电影《古惑仔》的现实投影。这座城市有着现代化特有的冰冷气息,高楼大厦遮蔽了阳光,阴影滋生,混凝土的铁锈气混着空气进入人们体内,仿佛人人都成了批量生产的机器人,体内充满机油的腐败滋味,哪里还有满腔热血。当然这也与马家辉本人的早年成长经历有关,他的生活环境便是如此,只是他从不过多的关注周遭冷硬的环境,他的文字在叙述自我经历时总有一种自我调侃蕴含其中,读来只令人专注于故事本身,毕竟即使夜幕遮蔽天地,盈盈月辉总会是不变的焦点。
上一篇:《文艺风象·哈罗,查菲克!》读后感10篇 下一篇:《Paper Towns》读后感10篇
推荐小说: 二号首长 侯卫东官场笔记 官场之风流人生 官道之色戒 脸谱 红色仕途 沧浪之水 驻京办主任 医道官途 重生之风流仕途 风流仕途 官道之权色撩人 官场之财色诱人 官路红颜 官场桃花运 官场风月 官道无疆 一号红人 官商 重生之官路商途 宦海沉浮 重生之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