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法规


  2.7. 税务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协调履行下列职责:
  税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业务部门搜集企业日常经营中的涉税信息;
  业务部门及时发现税务风险;
  业务部门向税务部门报告税务风险;
  共同制定风险应对措施。
  2.8. 企业应建立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确保税务管理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税务管理的不相容职责包括:
  税务规划的起草、审批与执行;
  税务资料的准备与审查;
  纳税申报表的填报与审批;
  税款缴纳划拨凭证的填报与审批;
  发票购买、保管与财务印章保管;
  税务风险控制程序的执行与执行有效性的审查和评价;
  其他应分离的税务管理职责。
  2.9. 企业应配备合格的人员负责涉税业务,负责涉税业务的人员应具备必要的专业资质、良好的业务知识和职业操守,遵纪守法。
  2.10. 企业应定期对负责涉税业务的员工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3. 风险识别和评估
  3.1. 企业应全面系统持续地收集内部和外部相关信息,结合实际情况,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等步骤,查找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业务流程中的税务风险,分析和描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条件,评价风险对企业实现税务管理目标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和策略。
  3.2. 企业应结合自身税务风险管理机制和实际经营情况,重点识别下列税务风险因素。
  3.2.1. 企业内部税务风险因素包括:
  企业经营理念和发展战略;
  税务规划以及对待税务风险的态度;
  组织架构、经营模式或业务流程;
  税务风险管理机制的设计和执行;
  税务管理部门设置和人员配备;
  部门之间的权责划分和相互制衡机制;
  税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
  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对管理层的业绩考核指标;
  企业信息的基础管理状况;
  信息和沟通情况;
  监督机制的有效性;
  其他内部风险因素。
  3.2.2. 企业外部税务风险因素包括:
  经济形势和产业政策;
  市场竞争和融资环境;
  适用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
  税收法规或地方性法规的完整性和适用性;
  上级或股东的越权或违规行为;
  行业惯例;
  灾害性因素;
  其他外部风险因素。
  3.3. 风险评估应由企业税务部门协同有关职能部门和业务单位实施,也可聘请具有相关资质和专业能力的中介机构协助实施。
  3.4. 企业应对税务风险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识别和评估原有风险的变化情况以及新产生的税务风险。

  4. 风险应对策略和内部控制
  4.1. 企业应根据税务风险评估的结果,考虑风险管理的成本和效益,在整体管理控制体系内,制定税务风险应对策略,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合理设计税务管理的流程及控制方法,全面控制税务风险。
  4.2. 涉税业务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
  岗位授权制度;
  岗位制衡制度;
  岗位责任制度;
  考核评价制度;
  监督检查制度。
  4.3. 针对重大风险所涉及的管理职责和业务流程,企业应制定覆盖各个环节的全流程控制措施;对其他风险所涉及的业务流程,企业应合理设置关键控制环节,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4.4. 企业因内部组织架构、经营模式或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以及受行业惯例和监管的约束,产生的重大税务风险,可以及时向税务机关报告,以共同应对税务风险。
  4.5. 企业税务部门应参与企业战略规划和重大经营决策的制定,并跟踪和监控相关税务风险。
  4.5.1. 企业战略规划包括全局性组织结构规划、产品和市场战略规划、竞争和发展战略规划等。
  4.5.2. 企业重大经营决策包括重大对外投资、重大并购或重组、重要合同或协议的签订等。
  4.6. 企业税务部门应参与企业重要经营活动,并跟踪和监控相关税务风险。
  4.6.1. 参与关联交易价格的制定,并跟踪定价原则的执行情况。
  4.6.2. 参与跨国经营业务的策略制定和执行,以保证符合相关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