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重大项目有新进展。严格落实“四督四保”,开工建设亿元以上项目52个,完工36个,完成投资67.4亿元。推进“大江北”战略,全力加快“六路一港”建设,合宁高速四改八、滁州西环加快施工,江北大道、全椒大西环开工建设,滁州大道一标段基本完工,明巢高速前期工作加快推进,襄河港完成立项审批。围绕“兴水利”,城南、柳圩泵站全面完工,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明显提升,滁河防洪治理、襄河三期工程如期完成年度建设任务。深谋细作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编制重点项目69个,总投资418亿元。全年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22.6亿元。

  开发园区有新气象。配套服务明显改善,投入1.1亿元实施园区基础设施提升等十大工程,新建改造园区道路3公里,绿化提升5万平方米,铺设雨污水管网20.5公里。设立10亿元产业基金,助力助推创新创业,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家,海淀海创园成功签约,完成博杰科技孵化器建设。“腾笼换鸟”成效明显,盘活“僵尸企业”7家,全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观摩县开发区及亚士创能。园区综合实力明显提高,县开发区在2017年度考核中首次跻身全省三十强并获省政府表彰。县开发区全年税收和固定资产投资均增长25%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大墅产业新城加快建设,集镇建设、交通路网、地下管网、亮化绿化等工程全面展开,园区承载力明显提升,入驻亿元以上项目6个。

  (三)着力抓建设强管理,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城市功能有提升。聚焦对接“大江北”,高起点编制对接江北新区产业规划和全椒东部新区规划。实施重点项目38个,完成投资22亿元。南屏山文体公园建成开放。第八中学、城南小学投入使用。城东片区二期道路和吴敬梓纪念馆改造提升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古襄河、老赵店河水环境治理工程和职教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加快建设。完成绿化提升5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2%。“两治三改”有序推进,古襄河沿岸“两违”整治初见成效,查处违法用地3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设2.7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5个,实施12.2万平方米房屋征收,开工建设安置房964套。实施文明创建三年行动计划,开展交通秩序、物业管理、乱停乱放、露天烧烤、环卫保洁等专项行动,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镇村面貌有改观。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场战役,坚定首战必胜,全面启动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百镇治理”,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古河、马厂、六镇、二郎口和十字三里、六镇东王、二郎口桃园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完成;六镇白酒、襄河长安、马厂三合、二郎口太平和赤镇5个村“两治理一加强”全面启动。围绕“拆、清、治”,*推进农村环境治理“三大革命”,清理陈年垃圾5万吨,新增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利用站5座、废品兑换超市28个、污水处理站9处、污水管网93公里,实施改厕3000户,完成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和“四好农村路”170公里,获评“安徽省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先进县”。

  生态环境有改善。坚持问题导向,狠抓环境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完成中央和省、市环保督察问题整改48项。实施大气类污染防治项目59个,秸秆禁烧保持“零火点”,空气优良率达70.7%。严格实施“河长制”,县、镇、村三级共确定河长414名,完成入河排污口整治39个,县城、开发区污水处理“两厂一站”建成运行,启动实施水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机制,滁河、襄河水质年度顺利达标。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关闭拆除养殖场422家,畜禽养殖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86%。构建矿山联合执法机制,加大动态巡查和执法力度,查处案件26起。推深做实“林长制”,新增造林9810亩,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森林村庄7个。

  (四)着力抓改革促创新,增长活力进一步迸发

  改革有深度。坚持蹄疾步稳、刀刃向内,稳步推进83项重点改革,获评“安徽省城乡社区协商示范县”,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通过验收。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巩固提升大季村村民自治改革试点,土地确权全面完成,全国“两区”划定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深化“放管服”改革,以“减证”促“简政”,1376个审批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政务中心获评“全省最佳服务大厅”,“一网、一门、一次”改革稳步推进,新增市场主体6500户、增长102%。全面深化基层医改,在全省率先建成县级医共体中心药房,“同病同价”试点运行,紧密型医联体、医共体建设纵深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