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三)始终坚持“倡导绿色”,生态屏障不断筑牢

  大力实施以美丽忠县为主题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行动方案,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生态建设不断加强。编制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三线一单”,划定“三区三线”。实施国土绿化13.6万亩,保持湿地18.35万亩以上,综合治理水土流失74.7平方公里。关闭自然保护区矿山企业2家,启动建设绿色矿山18个。积极推进苏家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新建(改造)城镇污水管网61.8公里,城乡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8%、82%。扎实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白石水库水质稳定控制在Ⅲ类标准,城区、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分别为100%、87.5%。汝溪河获评全市“十大最美河流”,黄钦水库获评全市“十大最美水库”。完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严格落实扬尘控制“十项强制性规定”,创建扬尘控制示范道路5条。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17.58平方公里,治理畜禽养殖污染394家,完成忠县动物无害化处理场、船舶废弃物接收处置暨清漂码头主体工程。大力整治噪声扰民问题,香山公馆创建为市级安静居住小区。整改中央环保督察、国家环保专项检查和市政府环保集中督察反馈问题48个,办结督察组转办群众投诉287件。

  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双总河长制”实现全覆盖,设立各级河长724人。创新建立河库警长制、检察官制,设立河库警务室1个,配备警长29名、检察官6名。全面落实生态补偿与生态损害赔偿机制,与丰都、涪陵达成渠溪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协议。37家企业完成排污权交易110.77万元。*落实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前环评专家预审制度,聘请环评专家35人次,服务招商引资项目24个,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项目3个。

  (四)始终坚持“厚植开放”,发展空间持续拓展

  大力实施以新生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行动方案、以开放平台为载体的“库区开放高地建设”行动方案,着力推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和更深层次的重点领域改革,加快融入全市开放大格局。

  开放水平大幅提升。G50沪渝高速忠县互通扩能改造工程全面完工,渝万高铁、黔忠万高铁、广忠石铁路、沿江高速北线、通用航空机场等开放大通道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乌杨公用码头成功开港,忠信大道(水普路)开工建设;建成1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完成13.8万平方米安置房主体工程,物流配送中心、普乐变电站等建成投用,开通企业员工班车,园区公共服务体系逐渐完善。优化专业招商组设置,大力开展情怀招商,各级干部全年外出招商2228天、拜访企业2102家,引进世界500强企业2家、行业龙头企业3家、外资企业2家。用好30万外出人员大数据库,2.3万人返乡创业就业。

  各项改革纵深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妥善处置“僵尸企业”和空壳公司4家,盘活企业闲置资产4.69亿元,减税降费1.68亿元。“放管服”改革*推进,全面清理公布“三张清单”,制定项目审批和企业备案“一张图”,建立行政审批“三并联”制度,审批事项326个“只跑一次”、201个“一次不跑”,建设领域审批时限进一步压缩。在全市创新开展“纵联横合”医共体改革,落实“12+N”医改便民措施,国家卫健委在忠县举行全国(中西部片区)医改典型经验专题新闻发布会。国有企业、财税金融、投融资、商事制度等改革有序推进。

  营商环境全面优化。坚持“兑现比承诺更重要”理念,兑现“特色工业25条”“创新驱动26条”“电竞产业19条”等优惠政策资金5.8亿元。召开全县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千方百计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全年新发展市场主体8447个。像对待群众信访一样对待民营企业家诉求,建立民营经济“四上”企业县领导定点联系和重大事项直通县委县政府制度,各级干部集中走访精准服务民营企业685家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260个。

  (五)始终坚持“推进共享”,民生福祉稳步提升

  大力实施以民生福祉为导向的“民生改善和社会治理”行动方案,坚决打好精准脱贫、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着力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