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拿出奋勇争先的超常魄力,坚决促进产业发展“大升级”
立足资源、区位、生态优势,重点围绕现有产业项目,推动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增量崛起,深化存量变革,以产业大规模升级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立足资源优势,加快布局主导产业。围绕现有工业项目,支持企业技改升级,持续延伸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五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竹产业链条。充分发挥林竹资源优势,争创全省现代竹产业园区。依托江门竹浆项目,启动竹浆扩能和12万吨生活用纸项目,重点发展竹纤维、纸制品等附加值高的产品;大力发展竹笋加工产业,引进浙川扶贫协作5000吨竹笋加工项目;加快配套林竹基地建设,巩固林竹资源优势,力争在各个有竹乡镇发展规模化竹料加工企业。做大做强能源产业链条。推进页岩气项目建设,力争年产量达1亿方,在保障现有项目生产用气的同时,围绕低成本页岩气招引布局一批产业项目;加快推进正东页岩气液化加工项目,力争液化气年产量达14万吨;开展LNG加气站和综合充电站建设。做大做强白酒产业链条。大力推进老窖“小曲清香”项目建设;支持沈酒集团建设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助推上市工作;保障古泉洞酒业高效生产;力争全年酒类销售产值达到3.4亿元。做大做强矿产品深加工产业链条。全力抓好电、天然气等要素保障,确保郎酒玻瓶项目3号生产线满负荷生产、力争4号生产线建成投产,新增产值1.5亿元;力促超薄玻璃项目和蓝剑啤酒瓶项目招商落地;加快推进后山石灰石4号生产线和80万吨粘土项目。做大做强建材产业链条。抢抓叙镇铁路等项目建设机遇,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项目,力争建成PC构件项目,产值达到3亿元以上;引导石料建材加工企业转型升级。立足区位优势,持续发展商贸物流。抢抓南向开放大通道建设和川南临港片区设立机遇,进一步健全商贸流通体系,力争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4亿元。加快“川滇黔商贸城”三期和“义乌商贸城”招商工作,完善城市商业网点布局。推进LNG综合利用和物流发展项目建设,打造县域物流集散中心,力争全年物流园区实现入驻企业200家,实现税收5000万元;加快招引冷链物流项目。积极扶持中小型电商企业,推动全县小微网商抱团集聚发展;加强与浙江龙游电商对接,促进资源共享和人才引进,全力培育“永宁优礼”电商品牌,推动农土特产品推广销售。立足生态优势,大力推进全域旅游。主动融入川南精品旅游环线,以点带面,梯次打造全域旅游节点,启动天府旅游名县和旅游扶贫示范县创建工作。加快形成南部山地康养文化旅游线路。加快推进罗汉林特色小镇康养度假中心一期工程、民俗文化村建设;完成鸡鸣三省石厢子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期工程,加快建设特色干部人才教育培训基地;着力推进摩尼仙草湖、合乐来龙湖等一批特色小镇建设。加快形成北部山水休闲生态旅游线路。推进桃花坞旅游度假区二期建设;支持中国沈酒庄园创建4**景区;将江门古寨打造为特色旅游接待点。加快构建现代旅游综合服务体系。有效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培育1家旅游商品企业、2家旅行社。用好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等名片,*挖掘春秋祠、西南联大遗址故地等历史文化底蕴,追溯叙永历史、讲好叙永故事。
三、挖掘农业大县的发展潜力,坚决贯彻乡村振兴“大战略”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乡村振兴良好开局、高点起步,真正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坚持农业发展为先,加快建设富裕乡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四带四园四覆盖”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依托山东联盛、四川巨星、陕西海升等龙头企业,着力发展高山蔬菜(食用菌)、畜牧、特色经作等种养产业。建成鸡枞菌产业园;加快推进百万头生猪产业扶贫项目,实现年出栏生猪60万头;新建水果基地2万亩,建成油茶基地1万亩。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支持企业开展县域特色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统一纳入“永宁”牌体系,做大做强“永宁”县域公用品牌。鼓励使用“四川扶贫”集体商标,充分发挥品牌效应,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大力培育经营主体。加快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突出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新增省级以上龙头企业3家,培育省级以上专合社2家、农业职业经理人10名。坚持基建完善为要,加快建设宜居乡村。完成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着力改善配套基础设施,打造一批特色集镇、示范乡村。完成两河棚改主体工程建设,加快推进马岭南干道商业步行街、营山尚城、兴隆新城一期等场镇建设;推进倒流河、高木顶水库渠系建设,加快红岩、夜珠塘水库前期工作,持续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农业灌溉和农村人畜饮水问题;全面完成剩余810公里农网改造,解决群众用电难问题;升级改造国省道45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500公里,建成渡改桥1座;加快“宽带乡村”“智慧叙永”建设步伐,推广“互联网+”应用,实现所有行政村移动通信信号、光纤网络全覆盖。坚持环境保护为本,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实施“减排、压煤、抑尘、治车、控秸”综合举措,强化空气质量管控;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启动河湖划界工作,加强入河排污口整治,完成乡镇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加快推进工矿场地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项目进度,严控工矿污染和农业污染。*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提标升级改造乡镇污水处理厂12个,新建污水管网45公里,全面推行垃圾、污水一体化运营,实现乡镇污水处理、农村垃圾收运全覆盖,确保县城、乡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5%、50%以上。扎实开展乡村道路沿线、农户周边尤其是集中安置点、贫困户卫生整治和景观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