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我们全力推进年度“十件实事”,各项工作有序实施。脱贫攻坚方面,完成167个贫困村退出、6.77万人脱贫,4个省级贫困县摘帽已通过市级初审,全部达到“一低三有”摘帽标准。产业转型方面,预计传统产业增加值增长11%,五粮液集团实现营业收入930亿元、利税30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丝丽雅集团产业集群加快构建,实现营业收入210亿元;天原集团锂电三元正极材料及前躯体、氯化法钛白粉等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实现营业收入180亿元。预计新兴产业总产值达400亿元;特色农业综合产值达980亿元。城市建设方面,中心城区完成供地1.5万亩,建成区面积达到1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5万人。年初确定的28个城市重点项目均有序推进。交通建设方面,完成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投资155亿元,5条高速公路、8条铁路建设有序推进,新增铁路通车里程180公里、新增国内航线4条。景区品牌方面,蜀南竹海、兴文石海、李庄古镇创5A已通过省级景观质量评价,五粮液景区正完善创5A规划修编。科教强市方面,全市高校达到6所,新增在校大学生人数1.8万人、达5.3万人,其中留学生600余人、居全省第2位。投入8.54亿元,校(园)办学条件达标行动计划有序实施。新增公办普通高中公用及运转经费3148.3万元,惠及学生5.24万人。乡村振兴方面,基本建成“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工程”11个。新建农村社区58个。安居工程方面,投资51.28亿元,新开工危旧房棚户区改造17179套(户),基本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21172套(户)、竣工18790套(户)。农村危房改造新增竣工10145户,农村土坯房改造竣工17335户。水利工程方面,向家坝灌区北总干渠一期一步工程实质性开工,长江上游干流四川段防洪治理工程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东山水库下闸试蓄水,其余5座中型水库建设进展顺利。生态屏障方面,投入9.18亿元,建成环境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重点项目20个。完成营造林70.11万亩,新增森林面积24.1万亩、森林蓄积38.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7%。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加快、质量提升、效益彰显,已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酒都”日益巩固,预计白酒产量、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分别增长12%、12%、35%,分别占全省白酒行业的18.5%、46%、60%,占全国白酒行业的7.3%、18%、16%,是全国首个千亿白酒产区,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酒业协会持续授予“中国白酒之都”“世界十大烈酒产区”荣誉称号。“历史名城”生机焕发,将宜宾2200年的历史文化传承全程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现了城市文化与新区建设、旧城改造、生态景观的有机融合,城市文化个性和魅力更加彰显。“长江首城”地位凸显,作为万里长江第一城,主动扛起“守住一江清水”的政治担当,坚定不移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全力推动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长江生态保护修复成效先后5次在中央电视台播报。“枢纽新城”脱颖而出,作为63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50个全国铁路枢纽、66个全国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之一,特别是随着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快速实施,宜宾已成为全省除成都以外,交通潜在优势最为突出的市。“现代产城” 格局初显,短短两年时间,传统产业转型步伐明显加快,智能制造、汽车、轨道交通三大新兴产业相继落地、建设、投产,预计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这三大产业将实现2000亿元以上的销售收入,基本实现“再造一个产业宜宾”的目标。“区域大城”基本形成,全市经济总量、资源禀赋、教育、金融、文化及中心城区规模、人口等均位列川渝滇黔结合部城市前列,辐射吸纳3省8市3700万人的独特区位优势正转变为现实可能,被省委、省政府定位为长江上游区域中心城市,并列为重点支持建设全省经济副中心的城市之一。
宜宾的发展与实践,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必须坚持“一心一意谋发展”,始终把发展放在核心地位,坚决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主动认识规律、抢抓机遇、创新举措,心无旁骛干事业,才能不断攻克发展难题,推动各项事业向更高层次迈进。必须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紧盯发展定位和目标,咬定青山不放松,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接好每一棒、跑好每一步,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不折不扣推动工作落地落实,才能把既定发展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必须坚持“一以贯之抓改革”,始终以改革的思维推进创新、扩大开放,千方百计破除发展障碍,创新创造、担责担当、借势借力促进发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把握机遇、实现突破。必须坚持“一如既往重生态”,*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路子,才能做到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必须坚持“一丝不苟惠民生”,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健康、出行、安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入手,带着责任和感情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真正实现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才能最大限度赢得群众支持、形成发展合力。必须坚持“一秉至公优环境”,始终把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依法依规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环境、优质的平台、高效的服务,真正解除企业后顾之忧,才能实现企业与地方经济发展优势互补、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