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圆满完成15个贫困村退出、6636名贫困人口脱贫的年度任务,全市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全市整合投入各级各类扶贫资金15.7亿元。实施对口帮扶木里藏区项目14个。识别凉山自发搬迁贫困群众6605人。脱贫攻坚成效突出,群众认可度较高。

  污染防治成效明显。持续攻坚污染防治“八大战役”,中央环保督察交办的123件信访件及“回头看”新交办的60件信访件全部办结,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涉及的30项任务已完成15项。攀钢石灰石矿退出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重大环境问题整治有序推进。实施攀钢焦炉烟气脱硫改造等工业污染治理项目28个,开展建筑工地、道路扬尘治理等专项行动,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8%。实施大规模绿化全攀重点项目22个,新造林5.7万亩。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试运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启动实施污水处理建设项目29个,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由89.79%提高到96%。*推进“河(湖)长制”,地表水和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三、改革创新实现新突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整治“散乱污”企业546户,拆除一段式煤气发生炉91台,打击涉嫌“地条钢”违法行为,为先进产能**空间。跻身全省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新增直购电企业49户,争取电价优惠8.9亿元、铁路运费优惠1.66亿元。全年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下降约6个百分点、降幅居全省首位。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示范工程成为全国25个老工业区重点工程之一,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获国务院通报表扬。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清产核资工作,农村承包土地确权通过省级验收,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7.65万亩。国资国企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新组建4家混合所有制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商事制度改革实现“33证合1”,新登记市场主体1.6万户。民间投资增长20.8%,比全省高10.6个百分点。9家民营企业入选四川民营企业100强,入围数居全省第二,民营经济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盐业体制改革规范有序。市属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公车制度改革如期完成。市、县机构改革有序推进。

  科技创新成效明显。新建攀枝花国际钒钛研究院、攀枝花康养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增国、省、市级双创载体9家,新建钒钛相关产业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创新指数居全省第二位。综合科技进步指数居全省第三位。成功开发出*连续镀钛膜等10余项新产品,获省科技进步奖11项、居全省第三位。清华大学固体氢燃料电池等6个校地重点科技项目在攀落地。钛合金无缝管等产品在航空领域得到应用,军民融合取得新进展。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70家,预计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31亿元,增长15%。钒钛高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居全省前列。

  四、开放合作迈出新步伐

  区域合作纵深推进。认真落实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建立攀西经济区市州联席会议机制,与凉山州等市(州)签订交通、农业、旅游等重大合作协议。全市6所三级医院与华西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建立了医联体、远程会诊等合作关系。钒钛高新区与成都高新区缔结为友好园区。与云南昭通市、楚雄州等周边城市深化交流合作。与广西防城港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南向经济通道建设实质启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稳步推进。

  交通攻坚实现重大突破。认真落实省委“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发展战略,对外立体交通体系加快完善。完成机场拦阻系统、候机厅内部设施等扩能改造,新增至南京、西安2条航线,航空旅客年吞吐量达38.5万人次、增长41%,增幅居全省市(州)支线机场首位;机场迁建纳入中国民航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期调整方案通过中国民航局专家审查。攀枝花—大理铁路项目通过中国铁路总公司预可研审查,启动攀枝花—昭通铁路规划咨询研究工作;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加快建设。攀大(大理)高速公路攀枝花段完成75%的形象进度,丽(丽江)攀高速公路云南段稳步推进,攀宜(宜宾)高速公路完成初步设计,攀盐(盐源)、绕城东段高速公路完成工可报告编制,火车南站等市域重大交通项目加快建设。交通攻坚为建设南向开放门户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