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四、持续发展社会事业,人民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以共建共享为导向,全面推进均等化服务、普惠性保障、创新性治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公共“服务网”更加完善。紧盯基础建设短板,争取项目资金122个55.9亿元,S60西吉至会宁高速公路建设进展顺利,体育馆、中医院等一批重点民生项目全面完工,棚户区改造房屋征收2059户20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入住率达95.7%;提升改造休闲活动场所2个、县城公厕2座,新增停车泊位4000个;建成美丽小城镇1个、美丽村庄5个。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完成“全面改薄”项目137个、改(扩)建校舍5.72万平方米;督促1539名适龄儿童全部返校,高考本科上线率、高职院校录取率分别提高2.3%、1.4%,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工作顺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全面实行“先住院、后付费”制度,建档立卡贫困户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92.63%,健康西吉行动稳步推进。“六朵云”服务工程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90余场(次),眉户剧《丁香花开》在全区深度贫困乡镇巡演,受到肯定和好评。

  民生“保障网”更加坚实。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90%以上。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第二批县级示范性创业孵化基地顺利通过验收,累计发放各类就业创业贷款1.2亿元,创造新岗位878个,带动就业1740人;依法追回农民工工资1420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5%、98%,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险”全覆盖。扎实推进“两项政策”衔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低保覆盖率达20.7%;累计发放各类优抚资金1178.9万元、救助资金3.04亿元,新建农村老饭桌8个、社区服务站61个、“儿童之家”200个,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目标基本实现。

  社会“安全网”更加严密。积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争取到位置换债务资金6258万元,化解存量债务1.48亿元。*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排各类涉黑涉恶违法犯罪线索122条,打掉恶势力犯罪团伙(集团)2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8人,社会治安明显好转。“七五”普法顺利通过区市中期验收。*开展“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接待信访群众406批1218人(次),办结中央第八巡视组、自治区党委第四巡视组和信联办**排信访事项203件。“百日安全专项行动”排查整改安全隐患1609项,整改率达92.9%,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被自治区授予“平安县”称号。不断提升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的能力和水平,清退无证宗教教职人员152人,排查整改未登记宗教活动场所39处,整改、拆除具有阿式风格或元素的公共类建筑21处、路牌路标248处、门头牌匾标识1600处。群策群力,统计调查、防震减灾、档案、残联、地方志、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等工作得到新加强、取得新成效。

  五、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发展动能活力不断增强

  坚持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狠抓改革任务落实,持续深化简政放权,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明显增强。

  “放管服”改革*推进。紧紧围绕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健全审批机制,优化审批流程,取消行政审批事项20项,进驻宁夏政务服务网网上办事大厅办理事项1400项,县本级办事大厅可办理事项1196项,网上可办事项达82.8%,不见面办理事项达80.2%。进一步完善落实权责清单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持续扩大“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覆盖范围,行政执法监管的公平性和规范性有效提升。

  医疗体制改革初见成效。持续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京宁、闽宁及区内三甲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帮扶,引进帮扶专家27名,培养“西吉名医”10名,“六盘名医”1名,开展新业务、新技术3项,公立医院可治疗病种达700余种,县域内就诊率达到89%。积极探索医共体建设,推进分级诊疗模式,县直两院与28家基层医疗卫计单位建立了县域内医共体,实现县乡村一体化管理。

  农业农村改革有序开展。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全面完成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农村“四荒地”使用权等13项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清查资源性资产339.48万亩、非经营性资产2.879亿元、经营性资产1149.11万元。*推进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制度,创建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产权抵押贷款、壮大村集体经济等示范村17个。统筹推进农业水价、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国有林场等各项改革,进一步**农业农村发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