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六)聚焦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加强生态保护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严格落实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县(市)。扎实开展“河畅水清”主题活动,建成长江干流桐城段标准河段,打造河长制示范段2个。高标准推进林长制工作,完成8.3万亩营造林计划,建成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1个,推进G206绿色长廊建设。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坚持“农地姓农”,按时保质完成“大棚房”整治任务,新增耕地3000亩以上,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3500亩。*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双提升”行动,加大批而未供、闲置低效用地执法力度,提高土地利用水平。

  突出环境综合整治。建立污染防治长效机制,持续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加大“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力度。打赢蓝天保卫战,确保PM2.5、PM10年平均浓度降幅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持续开展龙眠河城区段污水综合整治,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管,加快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完善城区雨污分流系统,实施文昌工业园、金大地工业园、车站路等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综合治理东干渠水系。强化土壤污染管控,推进固体废弃物安全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建设1-2个建筑垃圾消纳场。

  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促进企业清洁生产,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力争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 %以上,规模化养殖场综合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85 %以上。推进餐厨废弃物处理项目,提高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

  (七)聚焦百姓福祉,着力保障改善民生

  推动文化繁荣兴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精神文明创建,强化公民道德建设,*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继续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工程,健全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推进公共文化场所数字化建设。推广全民阅读活动,打造“书香桐城”品牌,让文化消费成为市民新的休闲方式。强化精品艺术创作,加强档案、地方志、广播电视、图书发行等工作。创新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文保单位保护工作。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优秀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启动“六尺巷传说”国家级非遗申报。

  推进教育优先发展。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新建公办幼儿园3所、改扩建2所。着力破解“乡村弱、城镇挤”难题,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启用吕亭初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整合城区初中资源,筹建和整合小学4所。推进校企合作,完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支持教育信息化平台和资源建设,推进智慧学校、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基地、教师进修学校及研学实践营地建设。

  积极促进就业增收。加强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育,常态化开展“2+N”招聘活动,培育和引进人力资源公司2家以上,推动就业供需精准匹配。扶持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扩大创业贷款额度,发放创业贷款1亿元。推动省级青年创业园深化发展,争创省级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就近就地吸纳和扩大就业。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整合,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医保体系。全面落实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政策,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工作。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提标工作,稳步推进城乡低保统筹。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衔接发展,新建养老服务机构1个。逐步解决拆迁安置、配套设施建设等遗留问题,启动棚户区改造7243套。

  加快建设健康桐城。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县域医共体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补齐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短板,创建一级甲等卫生院3个,不断提高县域内就诊率。促进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发展,积极创建全民健身模范县(市)。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开展各类市场主体专项整治,做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