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五)着力强化基础承载,优化提升城市功能。坚持打基础、利长远,统筹谋划,精建细管,全力打造现代化山水花园城市。

  推动县城提质扩容。以新一轮县城总体规划为统领,继续抓好县城老城区、兴源路以东片区、城区东北部片区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调整完善城北新区控规和城市设计方案,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坚持适度超前、科学定位,以人民路、南麻大街等主干道路为轴线,结合大社区规划,搞好城市项目设计和运营。加强政策激励引导,扎实推进城中村园区村社区化改造,努力让百姓得实惠、城市改面貌。坚持地上地下同步推进,配套规划建设一批城市公园、公厕、雨污管网等基础设施,继续实施城区水系水源工程,彰显山水城市特色品质。

  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坚持以绣花的功夫管理城市,强化精品意识,注重细节雕琢,切实提高城市品位。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明晰责任,完善机制,推进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建设完善城区便民农贸市场、摊贩疏导区、建筑垃圾消纳场等设施,有序推进城区泊车市场化运营,解决一批城市堵点问题。完成违法建设治理,建立完善长效管控机制。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城市社区综合治理,加强市政设施运行维护和环卫保洁,增强城市舒适性。

  加快路网建设。全面完成人民路拓宽改造附属工程,启动华源路、康源路等市政道路建设,对胜利路、健康路、振兴路等破损道路维修改造。配合做好沾沂高速沂源段建设工作,实施省道沂邳线芝芳至张良段14公里改建工程,实施草齐路等35.2公里县道大中修以及75公里路网提档升级、自然村庄通达等工程,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

  (六)坚定不移推进生态立县,着力增创绿色发展新优势。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动摇,以强有力的环境治理留住绿水青山,靠实实在在的绿色发展赢得金山银山,努力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美丽沂源。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开展工业污染源提标改造、燃煤锅炉治理,深化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专项整治,提升扬尘、移动源污染防治水平。实施污水处理厂和13家总磷总氮重点排放企业治理设施提升改造,完成4处“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和459处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稳定提升水环境质量。扎实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管控和危险废弃物监管。持续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以钉钉子精神,抓好中央和省市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加强生态建设。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严格生态空间用途管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完成造林绿化提升1.5万亩,新增城区绿地30万平方米,完成26处已关闭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加快沂河源国家级湿地公园等湿地建设,努力打造“齐鲁水塔·海绵沂源”。用好水资源,做活水文章,有序实施矿泉水开发,叫响“中国矿泉水之乡”品牌。

  蓄积绿色动能。落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杜绝新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快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积极创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加快药玻公司老厂区、沃源公司等企业“退城进园”。实施生活垃圾及生物质焚烧发电、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等项目,推进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工业固废和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养。

  (七)全面加强社会建设,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改善基本公共服务,补齐民生短板,**更多改革发展红利,凝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民生合力。

  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不让一个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掉队,是党和政府的庄重承诺。按照“一个中心、两条主线、一个目标”的总体思路,继续以“十二项工程”和“七个一批”为总抓手,大力实施“两业融合双百工程”和“十百千万工程”,确保产业项目对贫困户实现全覆盖,有劳动和半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业率达到100%。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持续加强“五通十有”等基础设施建设,聚力推进五大困难片区改造。实施农村集体经济“清零攻坚行动”,全面消除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以下薄弱村、“空壳村”。探索建立脱贫激励机制,坚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增强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