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强化乡村规划引领,调整完善县域乡村规划,强化“千名领导挂千村”责任,进一步改善村庄基础设施,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学习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万村示范行动”,落实“迁村并点、村按镇建”要求,每个县区打造2个在全省叫得响的乡村振兴特色示范点,完成省下达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巩固提升1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建成“四好农村路”300公里。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加大力度治理农村“脏乱差”问题,重点做好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遏制农村无序建房问题。推进13座乡镇垃圾处理厂、10座乡镇污水处理厂、150座村庄公厕建设,改造户厕1.3万户,创建30个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大力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就近就地创业就业。保护好传统村落、民族村寨和传统建筑。加强农村社会治理,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治理不良社会风气,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巩固提升脱贫成果。落实好脱贫攻坚巩固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着力解决那些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群体缺乏政策支持等新问题,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防止和减少返贫现象。每个县区启动1个特色旅游扶贫示范村建设,产业资金占扶贫资金 的30%,力争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住院费用自付比例控制在10%以内,完成“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存量改造任务。实施50个贫困自然村环境整治示范工程,加快易地扶贫搬迁拆旧复垦复绿。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扶德、扶勤相结合,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四)全面深化各项改革,持续扩大开放,建设开放玉溪
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以全面深化改革破解发展瓶颈,以全方位对外开放拓展发展空间,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在改革上持续用力。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保持破立降力度不减;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发展更多优质企业;提升产业链水平,形成新的竞争优势;畅通经济循环,破除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循环梗阻。转变政府职能,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六个一”行动,着力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简、时限最短、成本最低、服务最优的营商环境。加快“一部手机办事通”建设,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掌上办”。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完善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机制,稳妥抓好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成市属投融资公司整合重组。全面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深化乡镇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优化职能配置,理顺权责关系,提高效率效能。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盘活农村集体资源。创新建设用地供给方式,建立市级供地统筹调配机制,清理处置批而未供土地。统筹推进收入分配、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改革。
在招商上精准发力。推进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川渝驻点招商和代理招商,策划包装150个以上重大项目,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全力办好“相约春天”“收获金秋”招商活动和《财富》全球可持续论坛。强化招商引资引智,聚焦重点产业特别是工业项目,推进全产业链招商,突出投资、增加值、税收、就业贡献考核,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建立签约项目首办部门责任制,着力破解项目落地难等问题,提高签约项目落地率,每个县区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不少于3个,确保实际利用市外国内资金增长11%。全面落实促进外资增长的政策措施,强化国外、境外招商,确保实际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
在开放上深处着力。认真落实稳外贸政策,加快已批准设立的玉溪海关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产品出口规模,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制药等产品出口,增加资源型原材料等进口,确保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深度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鼓励企业“走出去”发展,大力发展加工贸易、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放宽市场准入,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保护外商合法权益。建立市外玉溪籍知名人士、企业家联系机制,巩固发展与国内外友好城市的合作成果。加强与滇中各州市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建设等合作,推动昆玉一体化互补式、同城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