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二是突出试点示范,探索可行路径。坚持先易后难、先点后面、分步实施、滚动推进,高质量抓好龙凤、九龙、北门、鹿苑等村试点建设,示范带动整体提升。按照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及三年行动方案,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规划引领、产业振兴、环境优化、文化兴盛、治理提升、惠民富民等六大工程,着力形成一批有价值、可复制的实践成果和先行经验,争当全省扶贫片区乡村振兴排头兵。学习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经验做法,强力开展农村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突出乡土特色和地域特点,持续推进“消危减土”和特色农房提标工程,加强农房规划建设管理和农村闲置低效建设用地整治,争取创建中国传统村落2个、省级特色小镇2个、省级“绿色示范乡村”6个以上。

  三是突出群众主体,实现共建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不闭门施策、不急于求成、不越俎代庖,最大限度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建立健全共商共治工作机制,广泛凝聚基层组织、村民代表、农村能人、乡贤德者等各类群体合力,加快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打通制度阻碍,大力实施“三乡工程”⑩,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充实“三农”工作队伍,不断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农村土地、宅基地“三权分置”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资源要素在城乡间合理配置、高效流动,全面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六)持续发力推改革、促创新。发展永无止境,改革没有终点。越是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越需要改革破难、创新求进,闯出一片更加广阔的天地。

  一是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按期完成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与创新,支持县城投公司转型经营,增强自我造血功能。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在推广运用PPP模式上取得更大突破,实现发展模式市场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方式多样化。高质量完成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工作任务。深化基层治理创新,有序推进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

  二是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降成本、减负担等政策落实,帮助企业用足用活用好政策。不断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进一步精简优化投资审批材料、环节和流程,做到项目审批时间再减一半。*推进“多证合一”,促使登记注册便利化。规范“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行为,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抓好“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推进县乡村“三级八同”⑪“一网通办”。大力开展减证便民行动,继续整治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谋划启动简易业务全天候24小时自助办理终端建设。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关注企业合理需求,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及时了解经营中遇到的困难,为企业量身定制“服务包”。

  三是进一步扩大合作成果。加强资政产学研对接合作与成果转化,引导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联合开展技术攻关,组织实施县校合作项目10个以上,技术合同认定成交额2亿元以上。突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鼓励组建院士专家工作站、工程技术中心、项目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加快天元科技小分子中试基地建设,力争新增2家高新技术企业和2个以上高新技术产品。深化与航天科工集团四院、六院合作,依托科工集团宜昌航天动力总装基地项目,配合全市整体布局探索军融领域“飞地”发展模式。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国内展会,扩大进出口总额。

  (七)内外兼修护生态、倡文明。绿色生态是远安的基本底色和最大优势,也是最普惠的民生,必须树牢“两山”理念,共筑美丽家园。

  一是守好绿水青山。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强化磷矿、林业资源开发总量调控制度,全力管住斧头、守牢山头、护好源头。严格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全面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坚决杜绝引进新的重大污染源项目。开展第五次森林资源普查,推进森林抚育和造林绿化,抓好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防、除治工作,不断优化林业结构、提高林分质量。采取最严格的水资源管护措施,落实取水许可和有偿使用制度,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确保水功能区水质达标。定期开展湿地资源调查和动态监测,保持湿地生态功能不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