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推进“五个磐安”建设,需要我们谋全局抓重点出实招,在“四个坚持”上下功夫、求突破、强支撑。

  ——坚持平台为基,增强绿色发展的承载能力。根据“五大发展平台”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导向,推动谋划成果落地见效,为加快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加快城市平台建设,构建“1+X”规划体系,完成县域总体规划和新老城区一体化规划编制,加强对特产城、柘岭头、岩里、溪文等重点区块的谋划,推动实施老城区“退二进三”。按照园区有机更新的理念,推进“三区两镇一园”建设,推动金磐开发区进一步理顺体制扩容提升,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完成磐安工业园区规划修编,拓展发展空间,加快建设塑料制品、汽摩配产业园;大力推进新城区中医药健康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江南药镇争取达到省级命名标准;古茶场文化小镇重点抓好特色产业项目建设;磐普产业园扎实推进省级示范园区创建。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政策处理,新增工业用地连片“熟地”1000亩以上,建成小微企业园3个,新建标准厂房12万平方米。以8个万亩特色基地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农业“两区”建设,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培育6个“万元系列”农业增收品牌,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积极创建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

  ——坚持项目为王,营造大抓项目的浓厚氛围。牢固树立“项目为王、实干为先”的理念,以“610”重点项目工程为引领,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有效投资。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基本完成金台铁路(磐安段)建设,完成杭绍台高速公路(磐安段)及连接线路基工程,42省道二期、西南线建成通车,开工建设杭温高铁(磐安段)、S323省道工程。加快实施玉山台地一体化供水。加强能源项目建设,完成天然气门站和管道(磐安段)50%工程量,110千伏南坞变建成投运,抽水蓄能电站、流岸水库争取立项核准并开工建设。着力抓好项目前期。精心谋划城市建设、基础设施、主导产业等领域的支撑性标杆性项目,增强接轨大通道大花园大都市区建设能力,做好城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衢金台甬高速公路(磐安段)、文体中心、G351安文至马宅段、综合供能站等项目前期,方镜线改建工程完成工可审查,胡宅至前山段启动政策处理。不断强化项目招引。深化“磐安人经济、磐安籍人才”两篇文章,通过磐商回归、以商引商、专业招商等多种形式,力争全年签约120亿元、内资到位50亿元、浙商回归到位资金20亿元。继续开展县(局)长项目工程,力求在项目质量和落地进度上取得突破,争取引进2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当年招商落地率达到50%以上。完善项目管理机制。落实三张清单、每月例会、季度考核等制度,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保持严督实考、攻坚克难的强劲态势。

  ——坚持保障为要,增加要素资源的有效供给。发挥资源禀赋,积极开拓渠道,有效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向全域综合整治“要土地”。完成土地连片整治一期3个项目总工程量的60%、二期5个项目总工程量的30%,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10万亩、耕地质量等级提升2.6万亩、垦造耕地1000亩、旱改水1000亩、建设用地复垦100亩。做好土地指标、规划空间的提前谋划、同步调整和及时报批,力争实现项目落地和土地供应的“无缝衔接”,全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700亩,消化批而未供土地600亩,盘活低效用地200亩、存量建设用地300亩,供地1000亩以上。向创新管理“要资金”。全面推行“零基预算”,加强全过程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和审计监督,建立健全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财政工作体系。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严控新增债务,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进一步增强5大国有公司实体经营和资本运作能力,充分发挥项目投资和建设管理的主体作用。向引育结合“要人才”。建好人才平台,落实人才新政,强化智力支撑。协同推进招才引智、招院引所工作,引进行业领军人才5人以上、战略合作高校或科研院所2家以上。

  ——坚持改革为先,增强体制机制的竞争优势。以群众和企业家的真实获得感为出发点,扎实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着力解决痛点堵点问题,在优化发展环境上更进一步、更快一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移动办”,继续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全面推行无差别受理,加快实现民生事项“一证通办”和星级服务。全面提升企业发展便利化水平,在企业开办、施工许可、用能、信贷、纳税等方面取得实效。进一步推进司法体制和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切实提高企业合法权益保护和企业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深化“最多100天”改革,推进“标准地+承诺制+代办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企业、部门全流程、全覆盖系统适应能力建设。推进农村体制改革,落实好行政村规模调整扶持政策,盘活资产资源,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全力做好集体经济薄弱村消除工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化解村级负债。深化林业综合改革,发展林业经济,新发展油茶、香榧等经济林800亩,营建珍贵彩色森林2000亩。加快发展“三位一体”合作体系,创建省级现代农业服务中心1家、省级商贸服务体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