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社会保障更加全面,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持续加大民生投入,一般公共预算用于民生支出占比达到82.43%。省、市、县十件民生实事顺利实施。就业形势持续向好,农村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13718人,城镇新增就业779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9%。加快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加大困难群体帮扶力度,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医疗救助、残疾人保障、孤儿保障等底线民生保障标准持续提升。完成农村危房改造458间,困难群众住房条件逐步改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行动取得新成效,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2亿元,建成村级帮扶项目631个,贫困户项目47518个,光伏扶贫、南药种植等一批扶贫项目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全县贫困人口预脱贫率达92%。

  教育卫生事业加快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扎实推进教育创强和推现工作,全面完成教育强县复评,荣获“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称号。加快推进阳西三小、四小项目建设,方正中学等一批学校升级改造工程动工建设,兴华中学实现迁改招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学位的需求。全力打造校园特色文化,奋兴中学等3所学校被评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改革,在全市率先推行县管校聘制度,促进县域内教育均衡发展。全县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100%。加快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县人民医院新住院大楼建成投入使用,县第二人民医院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县妇幼保健院升级迁建、沙扒塘口2间“星级”卫生院示范点以及58间村卫生站公建规范化建设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群众看病就医环境明显改善。县域医共体建设顺利推进,成立了县公立医院管理委员会,县医院集团八大中心挂牌运行,“六统一”管理目标工作基本实现,阳西县医院集团模式得到省、市充分肯定。

  社会各项事业繁荣进步。县博物馆、县文化馆改造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县科学馆升级改造项目动工建设。完成15条省定贫困村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和7个省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示范点建设。成功举办150多场大型群众文体活动,打造“月月有娱•欢乐阳西”“走公”等地方特色民俗文化品牌。举办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普宣传和文化惠民系列活动2000多场次,惠及群众50多万人次。积极防范化解金融、房地产等领域重大风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效降低地方政府负债率。紧紧围绕创建“平安阳西”目标,扎实开展扫黑除恶、全民禁毒、信访案件化解等工作,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全方位加强安全管理,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实现食品药品重大安全零事故。成功应对超强台风“山竹”等自然灾害,实现重大灾情无重大伤亡、无重大险情的防控目标。此外,应急处置、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双拥优抚、妇女儿童、残联、工会、人防、地震、气象、档案、地方志等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政府建设不断加强,政务服务高效务实

  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坚持依法决策,严格重大行政决策的程序和合法性审查关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加强政府信用体系建设,确保行政权力规范运行。高水平推进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基本实现政府系统法律顾问全覆盖。加快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人员责任制,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升,我县是全市依法行政考评唯一获得优秀等次的县区。持续加强法治教育培训,落实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制度,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决定,自觉接受县政协监督,办理县人大建议34件,县政协提案44件。

  政府行政改革持续深化。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要求,部署实施我县各领域改革任务44项,不断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取消55项行政许可事项和51项证明事项,政府机构设置和行政体制进一步完善。*推进10项“微改革”惠民事项,群众获得感切实得到提升。县新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启用,进驻部门27个,可办理327项事项,“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优化政务服务集约化平台建设,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地方金融改革进一步深化,县农信联社改制工作稳步推进,广东银保监局批准筹建阳西农商行。*开展商事制度改革,全年新增商事主体2931户,增长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