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积极推进园区改革,进一步整合园区机构,优化园区功能,全市生产力布局向园区倾斜、产业向园区集中、要素向园区流动、企业向园区聚集的发展格局已经形成。

  制定落实支持政策措施,“飞地经济”发展、县乡财政“分灶吃饭”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乡镇场街落地“飞地”项目157个,全省“飞地经济”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实行新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139个乡级金库全部上线运行。全市乡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37.4%。

  加大国企改革力度,凌钢集团纳入国家国有企业改革“双百行动”,朝阳银行初步完成股权多元化改革、迈入全国城商行第二阵营。城发、水务、文旅集团基本实现稳定运营,金控、环境、交投、农垦集团挂牌成立。“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厂办大集体改革顺利推进。纳入省考核口径的市属企业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和利润分别增长8.5%、17.6%和36.1%。

  实施“大学进园区进企业”工程,177家企业和100所科研院所开展合作,落实技术合作项目209项。开展“双创”活动,新建“双创”平台7家。喀左县成为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制定16条人才新政,推进十大引才工程,引进专家团队101个、专业技术人员575人。

  改革机构设置,优化职能配置,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提升了政府效能。

  四、城乡面貌明显改善

  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完成造林绿化103万亩、水土流失综合治理101万亩。推进集中供热、拆除燃煤小锅炉、淘汰老旧车辆、秸秆禁烧等工作,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85天。全面推行河长制,启动一河一策治理管护,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万吨。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坚决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要求,306件信访投诉案件全部销号,“回头看”交办案件办结率97.5%,解决了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加强宜居乡村建设,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覆盖40%行政村,现有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78%。创建省级生态乡镇1个、生态村10个,完成“四好农村路”新建改建工程1700公里。

  全力抓好外部侵害整治、交通枢纽建设及相关拆迁工作,京沈客专朝阳段正式通车运营,朝凌、喀赤客专建设进展顺利,锦承铁路、叶赤铁路扩能改造扎实推进。中心城区龙泉大街、新华南路等道路及管网改造升级项目按时完成,凌源市启动建设环城公路,建平县“一环四横八纵”城市路网体系基本形成。特别让我们振奋的是,随着京沈客专沈承段正式运营,我市跨入高铁时代,交通和区位条件发生革命性变化,必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五、风险隐患有效化解

  通过组建企业集团、合理安排财政预算资金等方式,完成40亿元年度政府债务化解任务。采取增加财政投入、扩面征缴、加强管理等措施,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为20.1万名企业退休职工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58亿元。推进地方法人银行机构不良资产风险化解、重点债务企业风险化解、公职人员拖欠银行贷款清理、非法集资风险防控、规范民间融资等工作,金融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坚持以解决问题为核心,*推进信访矛盾减存控增三年攻坚计划,筹措资金近10亿元,有效化解一批历史遗留重大信访案件、兑现一批政府承诺事项。强化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交通安全等风险管控,进一步做好国家安全、应急管理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防控体系建设,*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掉涉黑涉恶团伙18个。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非洲猪瘟疫情零发生。成立社会治理应急联动中心,整合37个职能部门进驻。开通8890政务便民服务平台,政务公开、市民诉求办理工作取得新成绩。坚决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统计保障。

  六、民生保障持续增强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财政支出用于民生比重达到75%。完善大扶贫格局,用足用好深度贫困县有关政策措施,实施“1、10”扶贫举措,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完成年度4个贫困县摘帽、250个贫困村销号、4.6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贫困发生率由2017年的2.5%下降到1.7%。新增城镇就业1.8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9%。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0%和12%,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分别提高5.9%、4.5%和27%,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和失业保险金标准分别提高8%和3%。实施农村危房改造8072户,完成棚户区改造6385套。新建改扩建城乡社区办公用房项目23个,改建公办敬老院14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