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率先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着力提升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务工经商基本技能,大力实施产业脱贫攻坚工程,更加注重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健全防范返贫机制,既定脱贫攻坚政策继续保持不变,支持力度不减,积极建立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低收入农村居民扶持政策,*实施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创新开展资产收益扶贫,多渠道促进贫困村和贫困户增收。

  (五)坚持生态环境“狠整治”与“重保护”并视,奏好“交响”乐

  铁腕整治环境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完成中央和省环保督察整改任务,强化环保治理联动机制,切实把环保督察作为改进工作、提升环保水平、倒逼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机遇。解决好大气环境突出问题,加大“散乱污”企业取缔力度,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推动工业企业冬季错峰生产,实施特别排放限值。扩大烟花爆竹禁放区域。解决好水环境突出问题,持续整改雨污管网混接,全力推动雨污分流。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巩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成果。乡镇污水处理厂稳定运行。加快推进应急拦河闸、水质自动在线监测站建设,关停合肥四方磷复肥磷铵生产线。健全完善网格化环境监管责任体系,实行联勤联动执法,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严格追责问责,撑稳生态环境保护伞。

  促进低碳循环发展。倡导“低碳+产业”“低碳+城镇建设”“低碳+生活消费”,强化全社会用能管理,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效率。推广光热、光电等清洁能源,推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创建一批绿色园区、绿色工厂,引导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协调发展。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完善收集、运输、处理系统。继续淘汰黄标车,推广新能源汽车、绿色公交,推进公交电动化,完善充电桩等配套设施。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强化永久基本农田用途特殊管制措施,坚决守住“农地姓农”这条底线。开展店埠河、长乐河、二十埠河等环巢湖流域河道治理,加大环巢湖综合治理力度,着力推进长临河镇污水处理厂扩建、撮镇污水处理厂二期、县城初期雨水调蓄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启动县城污水处理厂四期工程。重点推进十八联圩生态湿地项目建设,实施好万亩基本农田“退耕还湿”,实现生态、生活和谐发展,着力建设中国最大的圩田国家级湿地公园,打造合肥城市之肺、生态屏障。完成马店路、南淝河大堤等森林景观长廊建设。健全耕地林地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落实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办法,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严格环评审批,坚决把总量控制和环境风险防范作为项目环评审批前提。

  建立综合干预模式。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和环境功能区规划,加强生态环境空间分区分类管理。完善排污许可制度,推进固定污染源全过程监管。完善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和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体系建设,建立环境监测、评估、预警体系。严厉打击偷盗采行为。健全“黑名单”、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等制度。全面建立生态环境状况报告制度,严肃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

  (六)坚持改革开放“强内功”与“借外力”并重,举好“创新”旗

  优化开放大环境。大力改善软环境,扎实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政务失信惩戒、知识产权保护、涉企政策制定等制度体系,鼓励民营企业更多进入基础设施、公共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合同履约督查,推动标后监管从市场向现场延伸,由标前、标中向标后监督执法拓展,从严控制工程变更。纵深推进“放管服”,*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着力营造环境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四最”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硬环境,增强基础设施、综合交通、公共服务等发展承载力,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科创走廊经济带,实现生态环保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

  促进民企大发展。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以实施“六稳”特别是稳金融、稳投资、稳预期的政策措施为重点,打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三重一创”、制造强县、降低成本等政策落实“最后一米”,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助力民营经济翻越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重点做好“减”“降”“纾”三篇大文章。大力度减税费负担,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做好企业社保政策上下衔接。大力度降低融资成本,推出更多满足民营企业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金融可及性。大力度纾解眼前之困,发挥政策性基金作用,帮助产业龙头、就业大户、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关键县内民营企业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