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发展更强农业促振兴。按照“口粮绝对安全”的要求,*推进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田间工程,优质粮食面积达到65万亩、各类瓜果蔬菜和苗木花卉54万亩。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实施高效节水灌溉1.5万亩,完成“三沟”整治703公里。拓展“耕、种、收、植保”托管服务,完成深翻整地40万亩。实施高标准农田治理21万亩,入库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6000亩,完成“旱改水”项目3000亩,补充耕地3100亩。全力推进虾稻全产业链项目,建设龙虾交易市场、育秧育苗基地,“虾稻共作”和龙虾养殖面积达到8万亩。巩固“中国好粮油”示范县创建成果,培育“黄金虾”“致富藕”“生态稻”等品牌,完成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10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80家。

  建设更美农村促振兴。继续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为重点,*推进“百村示范、千庄整治”专项行动,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建设小涧镇灵山村等省级美丽乡村11个,支持各乡镇因地制宜打造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小镇,创建市级特色小镇1个,力争在省级特色小镇上实现突破。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工程665公里。设置县乡两级路长办公室,严格执行“路长制”。大中修农村公路80公里,改造农村危桥100座。建设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14个,开通城乡一体化公交线路6条。建设文化礼堂129个,完成农村电网改造500公里、农村改厕2.5万户,推动供水、供气设施向农村延伸。

  培育更富农民促振兴。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加快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鼓励引导工商资本、社会资本向农村流动,与当地农户形成互惠共赢的产业共同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建立100亩以上流转主体数据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面积120.8万亩。完善新型经营主体政策扶持体系,落实财政、税收、土地、信贷等支持政策,全年新增县级以上示范农民合作社50家、示范家庭农场30家,培育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10家,有效带动小农户专业化生产。鼓励支持农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养殖,拓宽经营性收入渠道。

  (三)聚焦文明城市创建,推动城市建设高质量。

  以更高起点规划城市。扎实开展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加快推进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打造功能互补、节约高效的空间开发格局。继续抓好“城市设计(双修)”试点,编制《蒙城县城市生态修复专项规划》《蒙城县城市修补专项规划》《蒙城县城市生态网络规划》。开展西北片区、涡北片区规划设计,积极对接城际铁路蒙城站规划选址,加强站前区规划研究。落实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一张图”,进一步优化功能布局。健全完善规划审批、执行和监管机制,加强项目用地选址、土地出让调控、建设方案设计工作,提升城市土地空间利用效率。

  以更高标准建设城市。做足“水活”文章,完善城市水系。实施乐土河等水系疏浚连通项目13个,启动长流沟等城区河道整治6条,建设秦沟等排涝站7座,新建十里横沟等闸坝7座。做优“地绿”文章,塑造城市“绿肺”。加快涡河景观带建设,改造万佛塔公园,打造嵇康路、永兴路及道路交口绿化园林精品工程,新建一批小游园、小广场,新增绿化面积40万平方米。做实“路畅”文章,织密城市路网。加快建设G237、S305绕城一级公路改建工程和涡河四桥、五桥,实施灵山大道南段等城区道路21条23.1公里。启动综合客运枢纽站建设,建成城乡公交换乘点3个,增设城市公交线路2条,新建立体式停车场2个。不断优化城区交通组织,提高路口及区域通行效率。做好“安居”文章,改善居住条件。开工建设五里高小区等安置小区5个,实施棚户区改造4464套。改造庄子小区二期等老旧小区20万平方米,改造城市供水管网12.5公里,铺设天然气管道20公里,改造维修公厕40个。

  以更高水平管理城市。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全面落实“路段长”等工作机制,*推进十大专项整治行动。坚持把数字城管和网格化监管有机结合,推行扁平化管理模式,实现信息快速传递、问题快速解决。强化店外店、占道经营等集中整治,创建仁和路等“市容管理示范街”6条,着力解决经营秩序管理难题。落实物业联席会议制度,发挥业主委员会监管职能,持续提升物业管理水平。优化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案,筹建智慧城市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打造城市“智慧大脑”,逐步实现城市管理智慧化、网格化、精细化。加快城市数据资源体系建设,持续推动数据中心扩容升级,提高社会治安防控、城市交通管控和社会服务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