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2月9日在辛集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

辛集市人民政府代理市长 王现坤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7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17,是奋进的一年,是沉甸甸的一年。全市人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扎实苦干,较好完成了市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谱写出新时代全面建设繁荣美丽幸福辛集的新篇章。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57.4亿元,同比增长7.2%;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6亿元,增长19.2%;固定资产投资254.2亿元,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2.7亿元,增长1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07元,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61元,增长8.7%。被评为全国创新创业百强市、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市、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市。

项目建设势头良好。实施市级以上重点项目66个,总投资333亿元,其中投资10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7个,亿元以上项目26个;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占比达到53%,产业结构有了新变化。3D打印、石墨烯、红外触**屏、LED照明、环境监测、光纤传感等一批高科技项目相继落户。辛集在外人才纷纷回乡创业,汇聚形成了“凤还巢”的强大声势。*开展全员创新、全民创业“双创”活动,新增市场主体6709个,万人市场主体达到609个,位居全省前列。

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72.1亿元,其中技改投资135.8亿元,是近年来传统产业改造投入最多的一年。9个项目列入省千项技改、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项目。产学研合作*实施,与清华、北大等8所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成功举办环保皮革院士专家辛集行等行业高端会议;全市院士工作站达到3家,新增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高新技术企业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16家,11名高层次人才入住“博士楼”。精密互感器、聚氨酯高铁材料、空气悬浮轴承等20个全国性产业研发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成效明显,在业内的话语权、定标权、定价权不断提升。辛集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主要指标在全省150家省级经济开发区中名列第15位,出口总额名列第6位,被评为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先进开发区。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举全市之力开展大拆违、大整治、大提升,拆除各类违法占地2100宗、腾退土地1.5万亩;新建公园11个,城区绿地率达到35.3%,绿化覆盖率达到39.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4平方米;启动实施了澳森大街、工业路改造、高铁客运枢纽等一批重大工程,完成了8个便民市场、17条断头路和一批公共文体设施建设,南水北调地表水厂建成投用;*推进环卫一体化改革,城市容貌和管理水平显著提升,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圆了辛集30年的“创城梦”。城乡交通更加便利,规划公交线路7条,新增新能源汽车129台,投放摩拜共享单车1940辆;石济客专建成通车,辛集正式融入京津冀“矩形”高铁环形网。大力开展农村“四清”整治,造林绿化1.2万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市上下推进环保治理的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全年淘汰燃煤锅炉659台、1236蒸吨,压减炼铁产能66万吨,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381家,气代煤验收通气6010户。圆满完成制革铬污染过程控制技术等两个国家“863计划”项目。创新成立空气质量监测指挥中心,形成了覆盖城乡的监测、分析和快速处置网络。*开展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邵村排干渠大李桥断面COD、氨氮年均浓度每升59.3毫克、11.2毫克,分别同比下降80.2%、67.6%;全市PM2.5年均浓度每立方米87微克,同比下降21.6%,下降幅度全省第一。

农业经济稳步壮大。全市粮食总产57.7万吨;节水小麦年育种2.5万吨。梨果总产51.5万吨,在全国率先打入南美市场。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企业达到20家。实施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8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3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7.8%。被确定为国家级绿色养殖示范市、国家首批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市。322个村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家庭承包合同11万份,流转农村土地21.6万亩,实现规模经营面积5.1万亩。

改革创新步伐加快。全面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大审批、大监管、大环保、大城管、大督查机制。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高标准组建行政审批局和市场监管局,将18个部门的315项审批职能集中划转,实现了“多证合一、百证联办”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全覆盖。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商银行;设立了科技担保贷款、创业投资基金和天使基金。全面推进文化领域体制改革,建立大文化、大旅游、大宣传机制,成功举办首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被评为中国最佳运动休闲旅游城市。组建市融媒体中心,“辛集发布”在全省政务媒体影响力排名第一。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集中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市财政民生支出20亿元,增长8.1%。大力开展结对帮扶和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危房改造扶贫,5566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社保基金扩面征缴稳步推进,保障了企业退休职工的待遇发放。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610个,转移农村劳动力571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扎实推进卫生计生工作,高标准通过省政府教育综合督导评估和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复查,被评为国家健康促进市、全国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市、省教育工作先进市。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00件、政协提案163件,按时办复率100%。审计、统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水平显著提升。反腐倡廉力度不断加大。金融保险、粮食物价、邮政通信、支油援铁、国防动员、双拥共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气象地震、史志档案、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成就。

各位代表!去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大力支持和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辛集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清醒的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企业大项目少,产业结构、投资结构、财税结构还比较脆弱,抗风险能力还不强。二是新旧动能转换不快,科技创新能力弱,新兴产业尚未形成有效支撑,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任务艰巨。三是生态环境治理任重道远,大气、土壤环境问题依然严峻,生态保护和修复的任务繁重。四是民生领域仍有短板,基本公共服务与人民群众的需要还有差距,城乡居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五是营商环境仍需改善,政府部门服务质量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工作人员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会担当的问题仍不同程度的存在。对此,我们要强化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8年工作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确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5、7、8、8、12”,即:坚持五个注重、实施七大战略、深化八项改革、打好八大攻坚战、办好十二项民心工程。五个注重,即注重质量第一、注重改革开放、注重市场意识、注重生态文明、注重人民至上,这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遵循。七大战略,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城市扩容提质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市战略、人才强市战略、开放带动战略,这是新时代建设繁荣美丽幸福辛集的实践载体。八项改革,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管服”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金融财税体制改革、教育文化体育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八大攻坚战,即项目建设攻坚战、转型升级攻坚战、科技创新攻坚战、扩容提质攻坚战、乡村振兴攻坚战、生态治理攻坚战、改革开放攻坚战、民生改善攻坚战,这是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所在。十二项民心工程,即科技创新培育工程、教育优先发展工程、文化体育提质工程、居民健康促进工程、就业创业提升工程、脱贫攻坚为民解忧工程、平安辛集建设工程、美丽乡村宜居工程、农业提质增效工程、城乡道路通达工程、城乡配套设施完善工程、绿水蓝天促进工程,这是我们坚持民生至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具体举措。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牢牢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细化“5、7、8、8、12”基本思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治污染、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繁荣美丽幸福辛集奠定坚实基础。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左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减排达到省控指标。上述目标的确定,既与我市“十三五”规划目标相衔接,又为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留出空间。

围绕今年的目标任务,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决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着力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

集中力量上大项目。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在产业升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民生保障等领域,加紧谋划实施一批战略性、支撑性项目。严格实行重大项目领导分包责任制,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半年考核,在全市形成以项目论英雄、论成败的浓厚氛围。强力推进昊天科技特种油、申科电子产业园等总投资440亿元的97个市级以上重点项目。

整合资源抓大招商。坚持把招商作为项目建设的一号工程,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全力以赴,*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攻坚年行动。牢牢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冬奥会筹办、石济客专开通机遇,充分发挥我市政策、体制、区位、产业、人才等优势,*开展以企招商、以商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切实做好“强链、补链、建链、延链”文章。细化落实乡镇、园区、部门招商责任,明确任务、强化督导、严格考核;对引进项目的单位和人员,按照招商引资政策给予奖励。

提高站位建大园区。围绕打造项目建设主战场、经济发展核心动力区,抓紧完成开发区人事制度、薪酬管理、行政审批等体制机制改革,激活开发区发展壮大的内生动力。加快园区道路、供水供电、供气供热、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土地收储和企业服务,推动各类要素资源优化配置,为项目落地打下坚实基础。支持核心区当好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高新产业“聚集区”,制衣区当好皮革系列服装高端品牌设计、研发、生产、展销、工业旅游“示范区”,制革区当好制革业转型升级、兼并重组、效益提升“标杆区”,高新区当好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区”。力争经济开发区整体实力进入全省十强,发挥好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发动机作用。

(二)坚决打好转型升级攻坚战,着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按照“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的要求,加快传统产业除污去垢、轻装上阵,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皮革业,以被列入京津冀环保治理重大科技专项为契机,加速推动制革企业整合重组。组织制衣企业以“辛集展团”模式参加国内外高端展会,精心办好第二届中国辛集国际皮革皮草时装周,努力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真正实现由“中国皮都”向“国际皮都”跨越。钢铁业,谋划建设总投资1.5亿元、占地200亩,集工业生产与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环厂水系项目,努力打造科技钢铁、绿色钢铁、生态钢铁、旅游钢铁。化工业,实行总量控制,提高环评、能评、水评、安评、税评等准入门槛;积极引导高端化工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加速“退城入园”。20个全国性产品研发生产示范基地,通过引进战略合作伙伴,积极上项目、扩规模、拓市场、增实力,努力在更高层面、更大舞台上打响辛集智造品牌。

加快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制定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大数据与物联网、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为主攻方向,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优势产业规模化。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深化与涉军单位合作,培育一批军民融合企业。突出抓好燕园众欣、紫熙科技、金士顿扩建、天泓环保设备、微视酷VR人工智能、溅射靶材、高精度线性滑轨等项目,促其尽快做大做强,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加快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制定《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质量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强化标准引领,支持企业参与制定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促进技术优势向标准优势转化。提高质量水平,组织开展制造业、消费品、服务业等质量提升十大专项行动,增强行业和产品核心竞争力。加快品牌培育,新增省级以上品牌10个以上。完善诚信体系,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引导市场主体以信誉赢得市场、赢得效益,增创发展新优势。

加快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围绕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着力建设城市综合体,逐步壮大总部经济、会展经济、楼宇经济的规模实力。突出抓好天润广场、鹿城商业广场、宴乐园商贸中心、鑫苑丽景步行街等重点项目,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33%以上。

(三)坚决打好科技创新攻坚战,着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制定实施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公共财政科技支出占比达到4.2%以上。重点抓好国家级空气轴承军民融合创新中心,省级生态皮革、节水农业、谷物食品、废弃油再利用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年内新增院士工作站5家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0个以上。

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GDP比重达到2.1%以上。充分发挥科保贷、政银保、复退军人创业基金的引导扶持作用。依托10个高校产学研合作平台、10个特色生产基地、5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实施一批成果转化项目,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以上。

促进工业设计和智能制造。*开展《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培育智能制造示范企业5家以上。组建市工业设计服务中心,开展“三品”行动,吸引设计机构、企业和设计大师进驻,提高研发设计水平。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国际性工业设计大赛,深化工业设计领域交流与合作。

全面**“双创”活力。完善科技孵化服务体系,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科技成果储备库,实现与国家技术交易市场互联互通,全年技术合同交易额3000万元以上。整合全市检验检测资源和技术人才,建设公共检验检测中心,为企业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提供“开放性实验室”。实施高端人才、创业精英引进计划,引进一批我市急需的行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四)坚决打好扩容提质攻坚战,着力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强化规划引领。抓紧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善88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推进“五级两规一导则”体系建设,加快实施主城区“东扩、西延、南提、北进”。今年重点抓好24平方公里东部新区规划建设,以三级医院、教育新区和投资10亿元的兴昂国际高档牛皮革、投资3亿元的冀雅电子等产业龙头项目为先导,高标准做好重要区域城市设计、节点建筑工程设计,点燃城区东扩的“引爆点”。

突出“双违”整治。巩固大拆违、大整治、大提升行动成果,*推进“一区三边”治理,彻底拆除所有违法占地、违章建筑,切实做到还绿于民、还地于民、还景于民、还利于民;组织开展无“双违”示范村、示范乡镇创建活动,促进国土管理和规划建设法治化、规范化、常态化。

加快城市建设。拉开道路框架,增加路网密度,完成东环路、宴西路、文昌路、古城大街、垒头大街、永安街部分路段建设,加速澳森大街、工业路改造、教育路跨石德铁路立交桥、高铁站客运枢纽中心等项目,启动石衡高速建设。提升形象品位,实施浣溪园新建、妍园路花海提升和13个城区道路绿廊建设,新增绿化面积40万平方米。完善基础设施,谋划建设燃气热电联产、工业余热利用等新增热源项目;加快实施地表水厂配水管网拓展、居民小区燃气置换、老旧管网和电网升级;关停不具备回灌条件的地热井、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自备井。编制城市排水规划,完成易积水路段改造,加快工业路地下管廊建设,有效防范城市内涝发生。建立健全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有序推进城中村改造、老旧小区改善和公租房建设。进一步增强城市集聚产业、人口和要素资源的能力,力争年内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3%以上。

提升管理水平。*开展“多城同创”,强化后创城时代城市管理。围绕创建智慧城市,以综合执法局组建为抓手,完善提升城管、交通、公安、防汛等一体化的城市智慧监控体系,推广无人机应用,通过“装备换人”,提高执法效能。围绕创建洁净城市,提高道路机械化清扫率、延长清扫保洁时间、拓展环卫保洁区域,建立动态化、常态化城市卫生管理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

(五)坚决打好乡村振兴攻坚战,着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巩固提升农业生产能力。大力发展质量农业,建立农业生产信用体系,创建省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57%;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粮食安全责任制,完成粮食功能区划定,扩大节水小麦和饲用玉米面积,稳定繁育面积15万亩。大力发展科技农业,实施智慧农业、智慧农机、智慧林业、智慧水利工程,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大力发展品牌农业,积极争创“辛集鸭梨”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办好农产品展示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扎实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国家级试点;以国省干道、高速、高铁两侧区域为重点,新增植树1.6万亩。严格水资源监管,完成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任务。

推动农村全面进步。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三年行动,以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四好农村路”、村容村貌整治为重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健全卫生长效保洁机制,完善农村环卫设施,完成厕所改造40%以上,垃圾处理率达到90%以上。新建改建县乡道路47公里、危桥13座,乡村好路率达到80%以上。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银行资金、风险投资等参与乡村振兴。

推动农民全面发展。实施强村富民行动,加大对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兴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引导鼓励乡村在外成功人士“凤还巢”,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支持农民创业就业,加大培训力度,抓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落实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探索盘活用好闲置农房和宅基地的办法。支持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设,将市场做大做强。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六)坚决打好生态治理攻坚战,着力提升环境质量水平

大力实施“蓝天行动”。编制实施蓝天保卫战三年作战计划和冬季取暖三年规划。大力开展工业企业全面达标排放行动,彻底取缔“散乱污”企业,推进散煤和燃煤锅炉治理。积极稳妥实施电代煤、气代煤改造,开展新能源供暖试点,确保群众清洁温暖过冬。实施差别化错峰生产、运输和应急响应。充分发挥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和大数据解析平台作用,建立群防群治、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防控机制,及时发现和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

大力实施“碧水行动”。强化水污染集中治理攻坚,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强排渠断面检测,制定全市水资源保护利用综合规划,开展纳污坑塘、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加快推进生态湿地建设、辛深排干渠和二分干渠截污入地改造。完成佳洁污水处理厂二期、城市水处理中心改造提升等项目,实现第三方运营管理。

大力实施“净土行动”。编制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抓好蓝皮丝综合利用、生活垃圾发电、制革污泥发电、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等项目,整合城乡垃圾固废收集、运输、处置体系。加快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七)坚决打好改革开放攻坚战,着力形成引领跨越赶超的新优势

围绕创优营商环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管服”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聚焦在实体经济上,促进资金、土地、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实体经济聚集。全面落实重点企业联系服务“五个一”机制,扶优扶强骨干企业,培育壮大一批中小微企业。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为主攻方向,持续抓好“三去一降一补”,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大力盘活闲置厂房和土地资源,清理整顿“僵尸企业”,为优势企业发展拓展空间。进一步简政放权,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抓手,学习借鉴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经验,规范和强化市行政审批局建设,加快政府审批便民系统互联互通,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以提升行政效能为突破口,大力推进“照后减证”“证照分离”改革,促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规范化、标准化。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为着力点,强化创新人才引进、创新资源聚集、创新企业孵化能力,加速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围绕强化要素保障,*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金融财税体制改革。依法放宽民间资本进入领域,**民间投资活力;制定实施鼓励企业上市三年行动计划,形成企业上市发展梯队;建立完善金融机构考核评价约束机制,鼓励其扩大对辛集的资金投放,提高存贷比,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保障能力;实施移动支付便民工程;严厉打击非法集资、违规担保行为,防控金融风险。合理划分市乡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充分发挥财政激励约束机制作用,有效调动乡镇、园区抓发展的积极性;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扩大预决算公开范围;创新财政资金支出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放大作用;积极稳妥开展环保税改革;建立健全综合治税管费长效机制,做到应收尽收。做好国家监察体制改革配套工作,实现对所有公职人员的监察全覆盖。

围绕提升辐射能力,*推进教育文化体育体制改革、“三医联动”改革。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编制学校五年建设规划和师资配备规划,强化校长、班主任、专任教师的业务培训,研究制定市区新建小区配建学校、幼儿园办法,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择校热”“大班额”等问题。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和创新发展计划,启动市职教中心改扩建项目,促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推进文化体育强市建设,增加文体事业投入,促进文化与体育、科技、旅游、信息、商贸等产业融合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着力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力争在省运会上实现新突破。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提升舆论宣传的传播力和公信力。以“三医联动”为抓手,加快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分级诊疗,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继续做好计划生育工作。推进医养结合,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养老需求。

围绕拓展市场空间,*推进开发开放步伐。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继续做大皮革、化工、钢铁、特色农产品等出口贸易,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按照“立足京津冀、放眼全中国”的战略定位,在全国重要节点城市组建辛集商会,扩大辛集的对外交流和影响。加快推进辛集海关、保税物流中心(B型)、通用机场和航空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形成“内有海关、外有商会,上有飞机、下有高铁”的全方位开放格局。

(八)坚决打好民生改善攻坚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新老问题精准施策,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努力办好12项民心工程,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得着的实惠。

(1)实施科技创新培育工程。3-5家企业纳入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序列;引进转化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10项以上。

(2)实施教育惠民提升工程。启动辛集镇第二中学改扩建,完成5所乡村学校和3所幼儿园的校舍建设,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建设旧城中学、河庄小学教师周转宿舍132套。

(3)实施文化体育提质工程。加快赵望云艺术馆、农民画研创基地、全民健身中心、乡村农民体育健身、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等工程建设,开展“六进”活动演出100场以上、放映公益电影4000场次以上,承办省级以上体育比赛2次以上。

(4)实施城乡居民健康工程。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远程医疗、对口支援、医联体建设,促进优质资源下沉;城乡居民健康卡发放率达到60%以上,免费实行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检查、孕妇唐氏筛查、新生儿遗传代谢筛查和听力筛查;为农村35—45周岁已婚妇女免费进行两癌筛查。

(5)实施就业创业促进工程。组织开展好就业创业培训会、洽谈会,新增城镇就业4000人以上、开展职业培训3000人以上、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500人以上。

(6)实施扶贫脱贫为民解忧工程。完善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精准退出机制,抓好产业就业扶贫、健康扶贫、科技扶贫和对口帮扶,确保完成年度脱贫目标任务;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和困难群体关爱服务体系;新建、改造两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两家中心敬老院。

(7)实施平安辛集建设工程。推进市乡综治中心和“雪亮工程”建设,大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完善社区治理体制机制,精心做好信访维稳、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8)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推进美丽乡村电网升级改造,新增10千伏配电变压器6台、供电线路12公里;重点推进100个村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分批次推进城乡冬季清洁取暖改造。

(9)实施农业提质增效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6万亩,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小麦绿色高产高效、农作物机械化服务等项目。

(10)实施城乡道路通达工程。在抓好主干道路建设的同时,围绕提升交通安全水平,改造衡井线与安新线、衡井线与东华路交叉口,开通教育路与307国道立交桥西南侧匝道。

(11)实施城乡配套设施完善工程。改造完善城乡供水、供电、供暖、供气设施,强化便民市场、环保公厕、停车场的建设管理,提升城乡容貌水平和综合承载能力。

(12)实施绿水蓝天促进工程,确保PM2.5年均浓度比2017年下降12%;确保出境断面水质持续稳定达标。

实施民心工程意义重大,我们一定强化政策保障,狠抓工作落实,确保高质量、高标准按时完成。

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成立市退役军人管理服务中心,做好军队退役人员安置和管理服务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良好局面。密切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联系。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桥梁纽带作用。继续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气象地震、邮政通信、史志档案等工作。

三、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政府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我们必须*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落实党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忠诚履职、勤勉尽责,努力建设人民满意信赖的政府。

(一)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把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要求贯穿于政府决策、执行、落实的全过程。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做到规范、公正、文明、高效执法。推进政务公开,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畅通社会监督渠道,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驰而不息转变作风。坚决做到能力过硬,以更高的站位抓谋划、以更严的标准抓落实。坚决做到作风过硬,*开展调研研究,真正实现干部在一线工作、决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坚决做到责任过硬,强化目标绩效管理考核,严格重点工作大督查,健全督查考核问责机制。坚决做到服务过硬,大力开展以创新创业、服务发展服务民生为主要内容的“双创双服”活动,提升政府服务质量和效能。

(四)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开展“一问责九清理”和作风纪律专项整治。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强化重点领域和重点部位监督检查,加大力度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切实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鞭。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撸起袖子加油干,苦干实干拼命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繁荣美丽幸福辛集而努力奋斗!

名 词 解 释

1.农村“四清”: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清庭院。

2.双随机、一公开: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3.工业设计:以工业产品为主要对象,综合运用科技成果和工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对产品的功能结构组织形态包装及服务等进行整合优化的集成创新活动。

4.“三品”行动: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

5.五级两规一导则:“五级”指省、市、县、乡(镇)、村;“两规”指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导则”指城乡建设导则。

6.“双违”整治: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整治。

7.一区三边:城市建成区和铁路边、高速公路边和国省干道边。

8.“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国有企业将家属区水、电、暖和物业管理职能转由社会专业单位实施管理。

9.四好农村路: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

10.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农村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并行。

11.“散乱污”企业:“散”是指不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的工业企业;“乱”是指违法违规建设、违规生产经营的,以及使用闲置设施农业用房、教育、农房等非工业用房进行非法生产的工业企业;“污”是指违法违规排放、超标排放废水、废气、废渣的工业企业。

12.重点企业联系服务“五个一”机制:每名市领导联系一家以上重点企业、每季度召开一次企业家恳谈会、每月组织一次企业现场办公会、每季度举办一次银企对接会、建立一支企业应急基金。

13.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14.僵尸企业:指丧失自我修复和自我发展能力、必须依赖非市场因素生存的中型及以上工业企业。

15.“照后减证”“证照分离”:“照”,是指市场监管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证”,是指各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2015年12月,国务院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允许先申领营业执照后再办理相关许可证。2018年1月,国务院决定在先期改革的基础上,减少行政审批,进行照后减证。

16.“三医联动”:医保体制改革、卫生体制改革与药品流通体制改革联动,通俗的说即是医疗、医保、医药改革联动。

17.医联体:由不同级别、类别医疗机构之间,通过纵向或横向医疗资源整合所形成的医疗机构联合组织。

18.“六进”演出活动: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站开展文艺演出活动。

19.雪亮工程: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指挥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20.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较旧一篇:2018年德兴市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8年卢氏县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