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2月23日在凌云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县长莫庸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2016年工作回顾

2016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催生发展动力,谱写了凌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篇章,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全县地区生产总值31.03亿元,同比增长7.3%;固定资产投资36.04亿元,增长19.5%;财政收入2.28亿元,增长11.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69亿元,增长8.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47亿元,增长5.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76元,增长6.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43元,增长1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6亿元,增长10.2%。

——脱贫战役加速攻坚。脱贫攻坚蹄疾步稳,全县实现4206户18409人7个贫困村脱贫出列,超额完成年度任务;贫困发生率从21.9%降至13.7%。一是扶贫移民搬迁有序推进。县内移民搬迁工程全面启动,建成安置房主体2149套;跨区域扶贫移民搬迁试点示范工程加快推进,落实安置房486套;完成购房抽签1675户9416人。二是扶贫小额信贷成效显著。完成贫困户授信11054户,占应授信贫困户数的106.85%;完成放贷3935户,贷款余额2.07亿元;发放扶贫小额信贷委托经营分红829户136.04万元。三是村集体经济发展迅速。设立村级集体发展基金,贫困村有集体经济收入从年初的7个增至53个,实现全部贫困村都有村集体经济收入。四是扶贫项目顺利推进。年度计划实施的278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竣工259个,竣工率达93.17%。五是其他面上脱贫工作统筹推进。建立产业到户奖补机制,发放奖补资金2751户753.12万元;举办技能培训58期4559人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3.88万人次;资助贫困学生35786人,发放补助金2766.8万元;兜底保障精准发力,实现应保尽保。

——农业工作稳步推进。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平稳发展,实现农业总产值13.51亿元,增长3.6%。一是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1.79万亩,粮食总产量5.85万吨,完成上级下达产量任务的112.5%。二是特色优势产业增效明显。全县产干茶5203吨,产值3.77亿元,增长15.9%,完成有机茶认证7263亩,成功注册“凌云白毫”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2016年度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和“2016年度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新种油茶4000亩,低改油茶1.5万亩,产值2.3亿元,增长29.21%;新种桑园7159亩,销售鲜茧5.73万担,产值1.17亿元,增长39.97%;种植烤烟5980亩,干烟产量1.2万担,产值1294万元;出栏“百林”鸡20.88万羽。三是新旧产业提速发展。出栏肉猪、肉牛、肉羊和肉兔26.13万头(只);出栏家禽302.7万羽;完成水果种植3275亩,成立水果合作社2个;种植中草药2.07万亩,产量831.8吨,产值1395万元。四是农业产业化初见成效。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85个,培育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家;加尤镇百陇村(凌云白毫茶)成功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平怀村桑蚕产业(核心)示范区和伶站乡芒果产业(核心)示范区顺利通过市级验收。五是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有序开展。全面开展8个乡镇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公示并录入数据28035户,占土地确权任务数的64.79%。

——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狠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强化工业经济运行监控和服务,实现工业总产值24.49亿元,同比增长8.2%;工业增加值8.78亿元,增长5.9%。一是工业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开工建设了丝绸产业园等6个新工业项目,水泥窑协同生活垃圾处理等9个续建项目扎实推进。二是工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园区设施不断完善,入驻企业14家(规模以上企业11家),园区工业总产值10亿元,增长11.79%。三是规上企业培育工作成效显著。实现广西凌云县凌春茶业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上规入统,超额完成市级下达任务。四是工业节能降耗工作扎实有效推进。规上企业完成综合能源消费量10.78万吨标准煤,增长3.3%;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1.46吨标准煤,下降2.47%,节能量6175.14吨标准煤。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加快推进旅游、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全年接待游客140.62万人次,增长27.09%;旅游综合消费11.3亿元,增长31.86%,年接待游客和综合消费连续4年保持高位增长态势。一是旅游发展规划不断优化。编制了《凌云县环浩坤湖旅游景区控制性规划和重要节点修建性详细规划》等,为旅游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二是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围绕“一城(凌云古府)、一山(茶山金字塔)、一湖(浩坤湖湿地公园)、一路(沿河骑行栈道)、一带(两条二级公路乡村旅游带)、一地(水源洞异地养生基地)”旅游景区布局,加快推进环浩坤湖山水生态体验区、凌云古城和浪伏小镇提级改造工程建设,旅游承载力不断增强。三是乡村旅游加快发展。重点推进金保四星级乡村旅游区及金泉湾等3个四星级农家乐提升工程,旅游景点布局进一步完善。四是旅游宣传力度加大。加大与右江区、乐业县、巴马县等周边县(区)的沟通衔接力度,积极推进“一漂一湖一围”为主线的桂西旅游精品线路宣传,浩坤湖北岸徒步线路获评“2016年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凌云旅游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全国首个高铁无轨站成功开通运营,为旅游发展再添“助推器”。五是商贸物流加速发展。以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契机,扎实推进党旗领航·电商扶贫“我为家乡代言”活动,挖掘出向外推介土特产品20多个,推动农村电商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

——城乡建设协调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城镇化率达41%。一是坚持规划先行。修改完善县城中桥到人大片区等6个棚户区改造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完成县城至下甲沿河、水源洞片区提升改造规划设计方案,启动县城玉玺片区、城北百花片区扶贫移民规划设计等编制工作。二是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北污水管网、体育文化公园、名乡名镇建设等45个城建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完成投资5.07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92%,竣工12个。三是城市管理不断强化。依法坚决制止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等行为,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监管,城镇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县城技术评估验收,是百色市第一个通过国家级验收的县份。

——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始终把项目投资作为稳增长的主引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04亿元,增长19.5%。一是重点项目储备充实。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和消费等领域,储备重点项目445个,项目建设有序接替。二是项目建设扎实推进。积极推进乐百高速公路(凌云段)、凤山至凌云至田林二级公路等146个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24.67亿元;县第三中学等22个重点项目竣工。三是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全县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累计7.27亿元,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同时,对非政府投资的新上项目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为项目建设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财税保障不断加强。全面深化财税领域改革,扎实开展“营改增”试点工作,全县财税经济平稳运行。一是财源持续壮大。坚持在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发展纳税大户上下功夫,特别是加大对工业骨干财源的扶持力度,全年完成财政收入2.28亿元,增长11.8%。二是支出结构继续优化。深化财政管理和财政国库管理改革,全面开展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保障专项支出。完成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1.42亿元,增长19.81%,占支出任务的97.6%。三是“三公”经费支出有效控制。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全县“三公”经费同比下降37.58%。

——生态建设效益凸显。全面落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规划,加快发展生态经济,生态保护与建设成效显著。一是生态乡镇创建顺利。成功创建泗城镇等3个生态乡镇,编制逻楼镇等其余5个乡镇申报材料,统筹推进生态县创建工作。二是生态工程稳步实施。大力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珠江防护林等生态治理工程,积极构建珠江上游生态绿色屏障,森林覆盖率巩固在78%以上。三是“美丽乡村”有序建设。“三清”“三化”活动有序推进,完成村屯绿化540个,绿化面积15.27万平方米,建成通屯及屯内道路硬化133条496公里,“美丽乡村”建设得到巩固提升。四是环境整治和监测全面加强。投资2000万元实施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治理;乡镇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通鸿水泥厂脱硝设施运行效果良好,节能减排任务全面落实。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深化教育、卫生等领域综合改革。一是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各乡镇公立幼儿园等教育项目有序推进,县第三中学竣工并投入使用。各阶段教育均衡发展,学前三年毛入学率75.2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92.7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4.2%。二是卫生计生工作成效明显。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基础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县人民医院标准化建设顺利竣工并完成整体搬迁;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人口保持合理增长。三是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五险”扩面征缴工作,全面落实各类社会救助政策、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墓、福利院老年养护楼等项目扎实推进,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四是文体广电等事业全面发展。主动承接、承办国际国内体育赛事,成功举办第九届中国•百色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第二届全国冬泳“水上抢头鸭”庆丰收系列民俗活动和第十二届广西“拔群杯”篮球赛等系列大型赛事。五是各项改革*推进。*推进公务用车改革,公务交通总节支198.89万元,节支率6.8%;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沙里乡土地确权工作和农村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全面完成;统筹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等各项改革,改革红利持续**。六是安全生产和社会维稳工作扎实开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行政效能稳步提升。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违反财经纪律等专项治理行动。推行重点项目专项督导、县领导联系重点项目等制度,全县上下服务发展的意识明显增强。积极推进“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73户,增长38.4%。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好“接、放、管、服”工作,承接、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36项,规范清理行政审批中介服务75项。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严把政府投资项目审核关口,审减资金1.17亿元。公共资源交易额1.8亿元,增长11.8%。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375件,办复率达100%。为民办“十件实事”顺利完成。

监察、绩效、统计、审计、编制、商务、农机、物价、国资、工商、食药监、安监、质监、应急、气象、史志、党校、档案、机要、保密、老干、粮食、世行、供销、市场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等部门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老龄、文联、工商联等群团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县经济社会在发展形势严峻、困难压力增多的情况下实现了脱贫攻坚首战告捷、经济发展逆势上扬、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机制创新成果丰硕、干部作风持续优化,确实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饱含了各位代表和委员的智慧与力量,凝聚了全县人民的心血与汗水。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同志们,向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向驻凌云武警官兵和中直、区直、市直部门,向倾情帮扶凌云发展的各级各部门、企业和工作队员及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凌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一些需要认真面对、努力克服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基础设施薄弱;新型工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农业产业化程度低;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社会事业欠账多,改善民生的任务依然艰巨。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综合施策,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全力加以解决。

二、2017年发展思路、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县“三大攻坚冲刺年”“五大创建突破年”和“作风建设强化年”。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县“十三五”规划的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进一步提升谋事竞进、逆势勇进、**奋进的精神状态,保持定力,深处着力,持续用力,加快推进量质兼取的跨越式发展。

根据县委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今年政府工作的思路和目标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争当“三大生态”的忠实践行者,坚持稳中蓄进工作总基调,突出生态建设主线,围绕脱贫奔康核心,冲刺三大攻坚、突破五大创建、强化作风建设,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新胜利。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以上,财政收入增长9%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全面完成自治区、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十项工作:

(一)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聚焦贫困户“八有一超”、贫困村“十一有一低于”和贫困县“九有一低于”指标,精准施策,力争2017年再实现2.55万贫困人口13个贫困村脱贫出列,具备贫困县脱贫摘帽条件。一是加快扶贫移民搬迁。加快推进扶贫移民搬迁工程建设,确保年内完成扶贫移民搬迁1.1万人。同时,积极实施搬迁后续产业扶持政策,增强移民自我发展能力。二是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积极引导扶持贫困村和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力争2017年每个贫困村、每个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至少有1个以上产业。三是大力实施金融扶贫。完善金融扶贫管理机制,主动参与百色市全国政策性金融扶贫实验示范区建设;加大小额信贷推进力度,解决贫困户缺发展资金的瓶颈问题。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完成20户以上村屯通屯硬化道路364条1052.54公里,提前一年实现“十三五”建设任务;建设集中式供水工程32处,家庭水柜588座,解决1.5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和饮水困难问题;新建公共服务活动中心41个,实现19个行政村通宽带。五是大力实施智力扶贫。突出抓好农民工返乡创业服务工作;完善就业培训机制,力争实现就业脱贫2000人。六是借助深圳市对口帮扶机遇。利用1000万元扶持资金,大力发展桑蚕、油茶等特色产业;引进一批有实力的企业落地凌云;完成教育、卫生等专业人才培训1300人次。

(二)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优化农业结构,力争实现农业总产值13.98亿元,增长3.5%。一是着力推进茶叶产业品牌化发展。全面启用“凌云白毫”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统一打造凌云白毫茶公共品牌,提高凌云白毫茶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力争完成茶园有机转换认证2000亩,低产改造1万亩,年产干茶5300吨,产值4.5亿元。二是全力推动油茶产业升级发展。大力培养和扶持龙头企业,带动油茶产业发展,完成新造油茶林5000亩,低改油茶林2.3万亩,力争实现茶油产值2.57亿元。三是强力推动桑蚕产业提速发展。新种桑园7000亩。同时,加快丝绸产业园建设,带动桑蚕产业加快发展。四是培育发展新兴特色农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注重培育葛根等中草药和牛心李等特色产业,打造一批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示范带,力争在贫困地区种植中草药300亩、水果5000亩。五是做好林下养殖和种草养畜工作。大力实施种草养畜和林下经济养殖,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力争全年出栏肉兔、肉牛和肉羊27.01万只(头),家禽314.7万羽。

(三)着力发展新型工业,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工业发展新动力,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25.88亿元,工业增加值9.13亿元。一是加强企业协调服务。协调做好永和冶炼、天龙锰业技改升级;加快推进通鸿水泥厂技改扩征、丝绸产业园等项目建设进度;协调推进葛根系列产品加工、年产50万吨高纯度纳米型碳酸钙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整合茶叶、木材加工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继续实施“抓大壮小扶微工程”,力争年内培育规上企业1家,扶持微型企业30家。二是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引进一批生态环保型企业,重点对风能、饮用纯净水、生态碳酸钙等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三是完善工业园区设施。着力完善园区水、电、路等配套设施,推动仓储物流、垃圾污水处理设施进园区,进一步提升园区的承载力。四是做好工业节能降耗。积极实施节能技改项目,推进工业领域节能降耗,力争实现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1.47吨标准煤,同比下降6.9%,节能量1.24万吨标准煤。

(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以争创“广西新型城镇化示范县”为目标,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力争城镇化率达43%。一是突出规划引领。着力加强城乡建设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启动县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工作,完成自治区规划建设示范村专项规划,并结合高速公路,做好与县城区规划衔接工作。二是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强力推进县城棚户区改造、扶贫移民搬迁、县档案馆、中山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县城市政设施维修改造,不断完善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三是加快特色乡镇建设。突出抓好下甲等4个乡镇垃圾中转站以及10个村垃圾处理中心建设;强力推进逻楼等乡镇示范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民族风情、生态宜居的特色生态小镇、民族小镇和旅游小镇。四是提升城镇管理水平。依法从严打击“两违”行为;持续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杜绝“脏、乱、差”现象回潮反弹;强力推进广西文明县城创建工作。

(五)实施旅游富民战略,推进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以优化产业结构为目标,加快推进旅游、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力争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2.95亿元,增长13%。

1.推进大旅游发展格局。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主动融入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建设,全力打造休闲、养生、度假、运动的旅游升级版,力争成功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一是加强旅游规划编制。进一步完善旅游产业发展相关规划,加快完成《凌云古城景区概念性规划》等编制工作。二是完善景区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凌云环浩坤湖山水生态体验区、凌云古城休闲生态度假区等项目建设,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改善旅游环境。三是加快旅游星级体系建设。力争年内创建四星级乡村旅游区1个、五星级农家乐1个、三星级宾馆2家、四星级酒店1家;把环浩坤湖山水生态体验区打造为广西旅游度假区。四是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实施“引客入凌”工程,不断提升旅游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形成旅游业“大发展、大消费”格局。力争年内接待游客1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消费13亿元。

2.积极发展商贸物流业。加快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充分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继续挖掘地方特色产品,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六)注重项目辐射带动,夯实经济发展支撑能力。抓好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力争实现固定资产投资41.81亿元,增长16%。一是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加大重点项目前期投入,重点把下甲至巴马二级公路、风力发电等项目前期工作做深、做实、做到位,确保新开工项目如期开工建设。二是加大项目争取力度。认真做好项目策划和申报,使更多项目列入自治区、市项目盘子。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些知名企业到凌云发展。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充分发挥投融资平台作用,扩大融资规模。三是加快项目建设。重点推进第三中学体育文化公园等50个新开工项目建设,力争尽快形成投资量;加快推进百乐高速(凌云段)、扶贫移民搬迁等49个续建项目建设,确保凌云至凤山二级公路竣工通车,力争凌云至田林二级公路、加尤百陇至玉洪四合头三级公路和环浩坤湖景区道路全面完工,年内基本实现20户以上自然屯道路硬化全覆盖。力争全年完成投资71.48亿元。四是强化项目谋划储备。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准确把握自治区投资导向,抓紧谋划储备一批带动能力强、具有支撑引领作用的重大项目,充实项目储备库。

(七)狠抓生态文明建设,巩固生态环境优势。把“美丽凌云”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载体,提升凌云生态优势。一是推进宜居乡村建设。全面推进以产业富民、服务惠民、基础便民为主要内容的“宜居乡村”活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坚持开发与保护同步原则,坚守生态优势。重点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等生态工程,确保森林覆盖率巩固在78%以上。三是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污染防治计划,严格控制污染源排放;加大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力度。同时,积极创建加尤等5个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全力做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考核工作。

(八)强化财税运行监管,提升财政保障能力。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和规范财政管理,促进财税经济平稳发展。一是培植壮大财源。培植壮大工业财源,稳步扩大农业财源,培育服务业新兴财源,实现财源不断壮大。二是加强收入征管。健全财政收入增长激励机制,完善税源动态监管办法,做到应收尽收,力争实现财政收入2.49亿元,增长9%。三是优化支出结构。继续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和“三农”投入;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严禁无预算超财力办事。力争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达22.32亿元,增长4.21%。

(九)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持续**发展内生动力。继续深化改革,全面**发展活力。一是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加快主体功能区试点建设,继续优化空间格局;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优化资产配置和薪酬体系;*推进科教文卫等公共领域改革;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二是加快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做大做强融资平台;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和投融建一体化等模式,引导和激励金融机构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切实突破融资瓶颈。三是着力破解土地制约难题。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优化农村生产要素配置;加大整治项目土地供而未建行为,全力保障重点项目、民生项目等建设用地需求。四是探索建立扶贫产业基金,形成产业扶持收益与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模式,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全覆盖,为脱贫奔康提供长久动力。

(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一是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启动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加快推进县一幼及伶站、逻楼等乡镇(村)幼儿园建设;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确保年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自治区和国家评估验收;加快凌云高中附属设施建设,确保顺利通过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复查评估;抓好县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综合改革,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继续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做好各类资助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城乡教师交流,促进教育公平。二是全力做好卫生计生工作。稳步推进医疗体制综合改革,全力推进县中医院改扩建、县妇幼保健院公共卫生服务楼、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等项目建设,着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问题;加快整合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整合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及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资源,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做好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全面推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深化生育服务证制度改革,稳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健全出生个案信息登记制度,确保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人口性别比等指标符合国家控制标准。三是统筹推进科技、文体广电等各项工作。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以科技扶贫促进脱贫致富。加大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力推进县体育公园及配套工程、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实现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全覆盖;主动承接、承办国际国内体育赛事,积极做好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全国徒步大会、全县第一届运动会等重要赛事筹备工作;保护文化遗产,举办朝里“吼敢”歌圩文化节等系列民族文化活动,不断提升凌云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抓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做好养老保险等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完善和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应保尽保。不断提高村干部工资待遇,继续落实为民办实事工程。完善社会管理机制,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认真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二号首长

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推进政府及职能部门事权规范化,加快建设守法诚信、执法公正、服务高效、廉洁亲民的法治型服务政府。

(一)坚持依法行政。始终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完善政府法律顾问、重大决策专家咨询等制度,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积极听取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权力和政务服务,全面推行企业“一照一码”制度。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二)坚持勇于担当。始终把为人民谋福祉作为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拥护中央、自治区、百色市决策部署,以“转身就办、马上就干”的作风狠抓工作落实,始终以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为己任,始终把群众冷暖记心头,多办实事好事、多谋发展大计、多施发展良策,不断增强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加强效能考核,坚决抵制为官不为、懒政怠政,不做“太平官”。

(三)坚持廉洁自律。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坚决贯彻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法规,推进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严格财经纪律,继续从严控制“三公”经费,确保上级相关要求贯彻落实到位。充分发挥审计、监察等部门作用,不断加大民生保障、资源环境等重点领域审计力度,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以及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全覆盖审计。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加强招投标市场监管,公开公平公正处置公共资源。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特别是扶贫领域的腐败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四)坚持强化作风。以“作风建设强化年”契机,着力加强学习,切实提高业务水平和驾驭经济发展规律的能力;强化规矩意识,提高干部执行力;强化责任意识,切实扛起行政责任;全面梳理规范服务事项和服务行为,推行一站式服务、网上办理等便民措施,切实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把作风建设一抓到底,久久为功。

各位代表,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站在新起点,面对新征程,任何困难都改变不了我们奋力提速发展的强烈愿望,任何荆棘也阻挡不了我们跨越赶超的坚定步伐。让我们更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凝神聚力,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奋力开创凌云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较旧一篇:2017年西华县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7年社旗县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