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泗阳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本届政府工作回顾

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在省市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本届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紧紧围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五化协调并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圆满完成本届政府任期工作目标,实现“十三五”发展良好开局。

——五年来,我们致力稳增长、调结构,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经济总量大幅提升。2016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5亿元、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34亿元,分别是2011年的1.66倍、1.92倍;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80亿元、工业增加值153亿元,分别是2011年的2.68倍、2.16倍;工业用电量增速持续保持全市领先。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二三产业占比达85.5%。“2+1+1”产业集聚发展,开票销售占比超75%,销售超亿元、税收超千万元企业分别达58家、12家,与中国恒天等央企签订合作协议。“2+3”现代农业产业加快培育,新增省级以上龙头企业6家,连续三年荣获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先进奖。旅游、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异军突起,创成省级成子湖旅游度假区、一期项目入选2016全国优秀旅游项目名录,妈祖文化园获评4**旅游景区;拥有各类网店5960家,建成“一村一品一店”标准村154个,获评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徐宿淮盐高铁开工建设,宿淮铁路泗阳段开通运营,省道245、325、闸桥及接线和成子河公路、大桥建成投用,省道330加快建设,省道267、347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成子河航道顺利通航,“两纵五横三铁两航道”综合交通构架日趋完善;新改建农村公路280公里、桥梁113座。千亿斤粮食产能、分淮入沂及小型农田重点县等工程加快推进,黄河故道干河整治完成总工程量90%以上。

——五年来,我们致力抓改革、促创新,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120家,规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件,参与制(修)订行业标准3个,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34件。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1名,入选省“双创”人才25名,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省创新型试点县。保障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创新政府投融资模式,设立2亿元产业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11家企业完成股改,6家企业挂牌上市,净增规上企业数量翻一番。新引进金融机构3家,核准发行企业债24亿元、公司债30亿元,存贷款余额较2011年分别增长86.4%、153.88%。累计盘活闲置土地6170亩、新增用地指标2.48万亩。向上争取各类项目4339个、到账资金171.95亿元。经济开发区、吴江(泗阳)工业园综合实力位列全省第一方阵,意杨产业科技园获批省木业家居特色产业集群,全民创业园建成标准化厂房527万平方米、入驻正常生产经营企业952户。重点领域改革有序推进。制定出台“1+7+X”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度文件,有效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先照后证”“一企一码”等改革全面推行,注册登记企业数、注册资本分别比2011年增长317.8%和420.8%。完成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农村“两权”抵押贷款、“一社一群一中心”试点有序推进,“联村共建”做法获评省农业农村创新奖。县卫生和计生委、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机构调整组建到位,在全省率先推开国税、地税联合办税。

——五年来,我们致力优环境、强生态,城乡面貌显著变化。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围绕打造苏北最美县城,*推进片区开发,建成中央商场等一批功能性项目和地标性建筑,完成房屋征收454.76万平方米,新开工房地产面积875.97万平方米,建成区面积扩大到54.4平方公里,形成“一河两岸三城”框架布局。新建改造城区道路26条,新建农贸市场18个、生态停车场6个、公厕24座,改造老旧小区22个。开展机动车礼让斑马线等交通整治行动,推动文明交通由外在约束向内在自觉转变。获评中国最美丽县、中国十佳宜居县。镇村建设步伐加快。乡镇“六大工程”*推进,改造危旧片区471.3万平方米、卫生户厕10万座,创建市容示范街34条。土地综合整治“6+1”工程*实施,启动36个新型农村社区核心区建设,创建省三星级康居示范村3个、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6个。50%左右的乡镇镇区通上了天然气,所有行政村通上了公交车,区域供水通村率、达户率分别达100% 、98%,新增受益农户17.2万户。生态建设成效明显。推进扬尘、油烟、工业废气等整治行动,淘汰黄标车1526辆、拆除燃煤锅炉146台,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连续8季获评全市一等奖,2016年空气优良天数达标率83.8%。全面完成包河水系改造,实现活水入城和五大水系循环贯通,新改建污水处理厂20座,被列为全国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建成超10万平方米开放式公园6个,年均新增城市绿地60万平方米,荣获绿色江苏建设生态创建成就奖和突出贡献奖,国家级“三城一县”创建圆满收官。

——五年来,我们致力惠民生、促和谐,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民创业*推进,累计净增返乡创业3450人,获批全国首批返乡创业试点县、省级创业型城市。创新开展“四送四资”,实施“联村共建”项目249个、“家门口”就业项目246个。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23566元和13952元,是2011年的1.62倍和1.67倍,20.11万农村低收入人口、61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实现“十二五”脱贫目标。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建成上海路中小学、南京路小学等学校14所,高考本二达线率四年蝉联全市第一;荣获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省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县称号。建成二级医院4 家、一级甲等医院28 家,村级卫生室全面达标;在所有乡镇医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农民看病门诊和住院自付费用分别下降26.68%、18.78%。获评苏北唯一“书香之县”,“书香城市”通过省考核验收,获批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成省体育强县。保障体系更加完善。职工“五险”综合覆盖率稳定在95%以上,新农合参合率达99%,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每人每月提高到390元、490元,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每人每年提升到6500元、5500元。县社会救助服务中心投入运营,设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救助服务窗口7个。基本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15005套,改造棚户区80万平方米,发放安置补贴21.26亿元。

——五年来,我们致力转作风、提效能,自身建设全面加强。依法行政能力持续增强。在全市率先组建政府法律顾问委员会,出台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等文件,推进政府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建立综合执法监管制度,“两法衔接”机制不断完善,对行政败诉案件进行严格问责,通过省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验收,获评省法治创建先进县、省法治建设示范县。积极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满意率分别达100%、97%。行政服务效能不断提升。严格执行前置审批目录48项,前置改后置审批目录165项,非行政许可项目全面取消。乡镇和32个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向社会公布,实现清单之外无权力。畅通政民互动渠道,12345政府服务热线、网络问政等平台办理各类群众诉求28.2万余件,办结率98.2%、群众满意率93.6%,为群众解决了一批问题难事。*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政府工作作风不断改进。社会治理模式有效创新。推行社会治理“333+T”模式,构建三级网格1063个,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推行“两条线”工作法,妥善处理各类社会矛盾,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未发生重特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加快“平安泗阳”建设,连续十三年获评省级平安县。四次蝉联省双拥模范县。信用产品得到广泛应用,曝光失信人员379名,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全面发挥作用。入选中国好人12人、江苏好人20人。审计、统计工作得到新加强,新闻、物价、科协、供销、烟草、石油、盐务、地震、气象、消防、人民武装、史志档案、外事侨台、民族宗教等工作取得新成效,老龄、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红十字等事业也取得了新进步。

五年的砥砺奋进,五年的不懈追求,不仅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有益启示。回顾过去五年的发展,我们深深体会到:必须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顺应发展大势,遵循发展规律,全力以赴抓项目,凝心聚力谋发展,坚定不移调结构、转方式、促转型,切实增强经济免疫力,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必须把改革创新作为动力引擎。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大胆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全方位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拓展发展空间,拓宽发展道路。必须把绿色发展作为根本遵循。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大力发展绿色工业、现代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走出一条“生态为本、绿色崛起”特色发展之路。必须把造福百姓作为执着追求。坚持民生至上的发展理念,围绕“医教水住行”等群众关心的问题,持续加大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投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必须把务实落实作为坚强保障。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工作作风,建立目标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的工作机制,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努力把县委决策转化为全县上下你追我赶、勇争一流的具体行动。

各位代表,五年的成就令人鼓舞,五年的历程饱含艰辛。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全县人民的心血和汗水,也离不开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监督与支持。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离退休老同志,向驻泗部队、武警和消防官兵、政法干警,向省委驻泗扶贫工作队全体同志及后方各成员单位,向来泗创业的投资客商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工业产业贡献度还不够高,大项目好项目还不多;实体经济困难较多,转型升级依然任重道远;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完善,低收入人口比重较大,消除贫困任务十分繁重艰巨;政府依法行政、职能转变、作风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等等。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未来五年工作展望

未来五年,是泗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阶段,也是泗阳向着“强富美高”目标阔步前行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以“两聚一高”为统领,从全局的高度、战略的眼光辩证审视所面临的形势。从外部环境看,全球经济增长继续保持复苏态势,国内经济虽告别高速增长进入新常态,但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从我县自身看,“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沿东陇海线经济带等国家和省级战略,为我们提供了难得机遇和有力支撑;特别是随着徐宿淮盐高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提速实施,泗阳的区位优势、空间优势、生态优势更加凸显,将更有利于我们扩大对外开放、集聚发展要素。站在新起点,面对新机遇,只要我们把宏观的形势把握好,把叠加的机遇利用好,把独特的优势发挥好,就一定能够推动泗阳实现新一轮大发展、大跨越。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指导思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市第五次党代会、县第十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始终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两聚一高”为引领,以“三抓三促”为主线,以“三转三稳”为取向,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优生态、防风险各项工作,努力建设“强富美高”全面小康新泗阳。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愿景:经济质效显著提升。主要经济指标的总量均量、质量速度快速提升,居民收入、企业利润、财政收入“三个口袋”更加充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全面落实,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左右。城乡建设特色彰显。全县发展空间布局持续优化,城市品位不断提高,特色小镇培育成效明显,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常住人口城市化率提高到55%左右,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绿色化水平不断提升,绿色发展成为鲜明特色,人民群众生态福祉持续增加、对生态环境满意度持续提高,力争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列入省生态保护引领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年均增长8.5%左右;社会就业更加充分,保障体系更加完善,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圆满收官,“医教水住行”等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群众更多更公平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社会文明全面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心,公民文明素质、社会文明程度、文化软实力等显著提高,力争创成全国文明城市。法治泗阳建设*开展,社会既保持和谐稳定又充满旺盛活力,法治成为泗阳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2017年工作重点

今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之年。我们将继续把握好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两聚一高”发展主题,创新转型促发展,生态富民求突破,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确保全面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8.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10.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6.8%,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万元GDP能耗完成省市下达任务。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抓好生态建设,着力促进绿色发展。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引领,探索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新路径,推动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互利共赢。加快健全生态体系。严格落实生态红线保护制度,抓好生态空间管控与保护,确保全县生态红线面积占比不低于40%。建设“三河一湖”生态走廊,全面推行“河长制”,推进“五大湿地”以及成子湖、淮沭河等水源地保护与生态修复,提升沿河、沿湖重点区域生态稳定性,年内完成洪泽湖退圩还湖5000亩,让人民群众不断感受到河湖生态环境的改善。强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健全完善生态环境责任追究制度,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行为。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扎实推进“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集中力量解决环境突出问题。围绕控煤、治气、管车、降尘,*开展大气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坚决把霾污染降下来,年内新投放新能源出租车50辆、镇村公交21辆,PM2.5下降5%,削减COD588吨以上。启动实施水污染防治“三减三增”、“三扩三提”工程,推进包河截污导流、清流入城和农村河道疏浚、村庄污水治理等重点工程,年内城北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农业产业园污水处理工程投入运行,建成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60个,疏浚县乡河道25条。加快推进生活垃圾收运利用、餐厨垃圾处置和建筑垃圾再利用,确保垃圾分类覆盖范围达15%。系统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推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技术模式,年内建成生态养殖示范项目5个,禁养区内养殖场(小区)基本完成关停搬迁,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超95%。全力发展生态经济。推进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大力培育节能环保产业,建成生态示范企业8家,淘汰落后设备100台套。启动实施生态农业“百千万”工程,推进成子湖生态农业示范园、高渡田园风光生态农业示范园建设,年内新(续)建高标准农田4万亩。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做大乡村旅游、农业观光、农旅融合文章,年内创建三星级以上乡村旅游点2个,成子湖旅游综合服务区及配套工程建成使用。

二、加快发展工业经济,着力壮大综合实力。*实施工业强县“333”计划,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为当前稳增长、长远增后劲注入强劲动力。头版头条抓招商。坚持“提着篮子去买菜”,围绕“2+1+1”招商目录,集中精力主攻“四类重点企业”,深化与中纺机、中国林产集团等央企战略合作,推动一批产业层次高、带动能力强、税收贡献大的项目落户;全年新开工、竣工亿元以上项目28个和18个,引进主导产业项目占比超70%,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超3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500万美元。坚持把产业链招商作为主攻方向,对新兴产业进行“建链”、对现有产业缺失环节进行“补链”、对优势产业进行“强链”,促进主导产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适度提高项目引进门槛,加强招商项目论证和可行性分析,杜绝“三高三落后”项目落户。一着不让抓“育商”。以“511”工程为抓手,*开展龙头骨干企业、上市挂牌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培育行动计划,鼓励重点企业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年内新增开票销售超5亿元企业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坚持内培与外引并重,支持成长型企业加快发展,鼓励本土企业“二次创业”。推进企业“腾笼换鸟”“机器换人”,深化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年内完成千万元以上技改项目80个、兼并重组企业20户。鼓励企业争创品牌和参与标准制定,培育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2件,参与制(修)定行业标准3个。全力以赴抓载体。按照“五有三转”要求,推进各类园区提档升级,经济开发区围绕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目标,加快泗阳港、省道267开发区段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家纺展示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等载体平台建设,争取设立海关和检验检疫分支机构。意杨产业科技园加快 “四横五纵”交通路网和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年内四号桥连接线、意杨大道西延、省道267园区段、成子河货运码头启动建设,科创服务中心、科技孵化器建成运营,基本具备省级高新区创建条件。吴江(泗阳)工业园深化与苏南园区合作,年内2.74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投入使用、承接亿元以上转移项目2个以上。乡镇全民创业园加快特色化发展,全年新增开票销售超3000万元企业38家、实现工业增值税超2亿元。精心精细抓服务。建立县级领导联系挂钩、定期会办调度制度,对重大问题进行统筹协调解决;健全部门全程帮扶推进机制,常态开展“两访两帮”“三服务三促进”等助企活动,当好服务企业发展的“店小二”;排定重点企业帮扶目录,落实“一企一策”帮扶措施,提升服务助企实效。更大力度推动银企对接,引导金融资本助推实体经济,全年新增工业贷款10亿元以上,争取政策性金融信贷资金30亿元。清理低效闲置用地,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争取全年盘活存量土地4000亩以上。

三、更加注重内涵提升,着力打造精品城市。围绕补齐城市发展“短板”,扎实抓好城市管理“363”行动,全力打造运河之畔最美县城。提升城市建设品质。以“多规融合”理念统筹抓好县城河岸线、生态水域、重要节点街景和交通路段的规划设计,通过精细规划和刚性执行促进城市建设上档次、上品位。年内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订、航拍测绘和城南、西康片区控制性详规及21个专项规划编制。结合违建整治提升行动,加快城中村和危旧片区改造,年内完成房屋征收100万平方米。稳妥推进23个重点房地产项目建设,适度建设一批环境优雅、设计优秀的高档“七优”小区,促进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启动天后宫特色街区建设,打造桃源中路诚信示范街、瑞禾阳光城南门步行街等5条特色活力街区,增强城市活力和内涵。规划建设“城南记忆·城市生态客厅”,打造服务完善、使用方便、环境宜人的城市公共空间和生态涵养空间。推进城市绿化建设,新建一批彩色林荫大道和落叶景观道路,年内运河风光带三期启动建设,泗水河公园、运河风光带慢行步道建成开放,新增城市绿化40万平方米。强化城市基础配套。优化城市交通路网,启动高铁站改造和宿淮铁路下穿工程建设,新改建滨河大道三期、繁荣中路等主次干道12条,打通长春西路、文成路西延、洪泽湖大道北延等断头路,推动西康、城北加快融入主城区。推进前进、红光等5个“城市之家”建设,整合社区服务与公共设施职能,合理配建停车场、菜市场、文体活动、公共浴室、幼托养老等生活服务设施,着力构建十五分钟生活圈。加快“两场一厕”等基础配套建设,年内建成停车场7个,改造提升农贸市场8个、垃圾中转站4座,新建三代公厕5个,全面完成二类以下公厕改造任务。启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快城区排涝整治,年内完成富春河、长春路东延等雨污水贯通工程,改造人民南路等易涝易淹区3处以上。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突出“一街一景、一路一特色”,对门头牌匾、建筑立面、户外广告、街景亮化等进行升级,年内完成北京路、市民广场景观亮化及5条城市街景提升改造。加强小区物业规范化管理,让市民参与服务质量考核和评价,改造提升老旧小区4个。持续开展机动车礼让斑马线、行人闯红灯、三轮车违法载客等整治行动,巩固和扩大流动摊点整治成果,推动“泗阳规矩”内化为“泗阳习惯”。推进环卫保洁市场化运行,年内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启动建设,城区机械化吸扫冲洗率达85%以上。

四、统筹推进镇村建设,着力推动协调发展。围绕“让乡村生活更加美好”目标,以乡镇“六大工程”为统领,加快特色镇村、美丽村庄建设,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推进乡镇特色发展。顺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律,统筹重点镇和特色镇规划建设,培育一批工业强镇、商贸重镇和旅游名镇,构建各类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持续开展镇区面貌提升行动计划,按照“五化”标准创建市容示范街15条,其中市级示范管理街道3条。按照产镇融合、规模适当、市场运作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卢集生态经济示范镇,融入书画、休闲、养生等新鲜元素,放大资源禀赋、生态环境、产业特点,加快“三集中、三转变”步伐,着力打造全市生态经济建设的示范样板和亮点工程。坚持“有核无边”发展理念,聚焦产业发展载体、合作共赢社区、创新创业空间功能定位,统筹生态经济示范镇创建、片区扶贫开发、特色小镇建设等规划叠加,启动渔游诗画小镇、厨柜家居小镇建设。推进新型社区建设。坚持集中居住和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加快推进八堡、周岗嘴等5个市级美丽乡村建设,完成10个康居示范村和14个功能提升村公共配套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四美”乡村。探索农民宅基地有偿腾退机制,简化农民建房审批环节,鼓励农民到规划发展村庄翻建、插建房屋,形成村庄组团效应。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开展美丽庭院评比、垃圾分类“积分激励”等活动,改造卫生户厕5000座。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徐宿淮盐高铁泗阳段、省道347、267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年内省道330裴圩至高渡段、钱爱线里仁段、众裴线李口段建成通车,徐淮路改建完成路基工程,滨湖公路南延完成路面铺设,临港物流园完成配套工程60%以上。加快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步伐,年内完成主要道路交通标志标线施划,改造提升农村公路50公里、危桥15座。完善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年内完成黄河故道干河治理、千亿斤粮食末级渠系和小型农田重点县项目建设,黄河故道成子河分洪闸建成投用。推动供气、供电、网络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共建共享,年内临河镇区、大兴社区通上天然气,三庄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入使用,裴圩等3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完成土建工程,逐步实现乡村宽带接入网和移动4G通信网城乡全覆盖。

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提升农业效益。围绕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坚持“四减四扩、五化同步”发展思路,全力打造生态、高效、特色、现代的农业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特色化。科学制定特色农业发展规划,推进沿淮沭河、省道267和钱爱路“一河两带”产业布局调整,每个乡镇建设一个2000亩左右、成方连片、单一品种的农业结构调整示范点,全县非粮化种植面积比例超27%。积极推广立体种养、水产套养等新模式,年内新增优质稻米3万亩、青虾养殖5000亩、设施果蔬基地1万亩,农业机械化水平达81.5%,力争创成省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推动农民职业化。积极发展壮大一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和农业龙头企业,年内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家以上。推进“一社一群一中心”建设,推广联耕联种、土地托管等新模式,新建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10家、家庭农场集群4个,新增适度规模经营面积5万亩。推广“园区+企业+农户”新模式,年内对农业产业园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创成省级农业标准园6个,建成500亩以上生态高效农业项目10个,带动1000名以上农民进入企业或基地务工。推动经营效益化。探索“一产接二连三”全产业链模式,发展高集约度、高附加值、高外向型农业,年内引进农业深加工企业2个以上,“一村一品一店”标准村达60%以上,华绿生物科技五期、康宏菌业三期等项目建成投产。大力发展连锁配送、网上销售、农超对接等现代营销业态,年内在大中城市设立专卖店、直营专柜30个以上。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农业综合执法体系示范县创建,年内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30个以上、省级以上农产品品牌1个以上,建成产品综合检测检验中心。

六、注重聚焦富民惠民,着力增进群众福祉。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解决好“医教水住行”热点问题同时,更加关注“法访文保收”等难点问题,千方百计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加快富民增收步伐。进一步降低创业门槛,积极推进“七大群体激励计划”,精心做好“五小创业”文章,年内新增自主创业1万人。加快推进电商发展“五大工程”,年内建成淘宝村6个以上,村(居)网络创业中心覆盖率达90%以上,创成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着力做好城乡困难群体就业工作,新增就业再就业9000人以上。聚焦低收入农户增收和经济薄弱村发展,*开展“三进三帮”“联村共建”“菜单式帮扶”等精准扶贫行动,积极做好扶贫小额贷款创新试点工作,年内实施各类扶贫项目1.5万个,为低收入农户送出岗位2500个,发放小额扶贫贷款2亿元以上,1.8万低收入人口、16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实现脱贫。加快成子湖片区、涟沭泗结合部110个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改善“两大片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新建北京路实验学校、城南小学,改扩建双语小学、实验初中、上海路中学,西康小学及幼儿园、城北小学建成使用,加固校舍11.96万平方米、改薄4.97万平方米,高考本科达线率蝉联全市第一。推进“健康泗阳”建设,加快医疗扩容提质,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年内启动县医院三级综合医院创建、中医院门急诊综合楼建设,新增一级甲等医院2家,县域内就诊率达90%,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超30%。推进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全力改造供水管网,改建增压泵站1座,对9家小区二次供水设施进行提升改造。推进文化阵地和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提升城市展示馆,建成标准化村居综合文化服务中心60个,县图书馆新馆对外开放,新建乡镇体育公园2个。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开展社保扩面提标幸福行动,加快整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年内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综合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养老产业,推动医养融合发展,年内新建康复护理院4家,新增养老床位1000张以上。实施住房保障工程,完成文锦苑等3个项目地块征收,改造棚户区60万平方米、农村草危房200户以上。完善“大救助平台”,年内县儿童福利院和救助管理站建成使用。深化殡葬改革,建成13处公益性生态节地型公墓。

七、不断创新社会治理,着力提升文明程度。坚持治理与服务相结合,健全和改进社会治理机制,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进”活动,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追求、精神支柱和思想道德基础。持续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10项行动,聚焦“六个一”德育主题阵地、八项文明创建细胞工程,培育选树道德模范、时代楷模、最美人物等各类典型,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年度入选中国好人1人、江苏好人2人,成功迈入提名城市行列。增强社会治理能力。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完善“政社互动”“三社联动”工作机制,强化村(社区)网格化管理,推动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运行。推进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年内培育孵化成长型社会组织20家以上。加快社区建设提档升级,巩固社区减负增效成果,年内创成三星级以上社区服务中心24个。围绕打造“诚信泗阳”,在完善企业、个人信用数据库基础上推进政务诚信建设,年内农村信用信息系统上线运行。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巩固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包案制,推动信访积案化解。实施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完善应急管理体系,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推进市场监管重心下移,加强食品、药品等领域常态监管,巩固省级食品安全城市创建成果,保障群众“舌尖上”安全。以提升老百姓安全感、满意度为出发点,加快“平安泗阳”建设,完善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推进“大数据中心”“技防城”二期建设,力争实现乡镇视频监控“村村通”。

八、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着力增强发展活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全力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彻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持续推动“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有效落实。积极引导钢铁、水泥、化工等生产企业淘汰过剩产能,运用市场机制、法治办法稳妥处置“僵尸企业”。结合促进人口城镇化,打通商品房与保障房之间通道,年内力争可售住房面积消化周期缩短至11个月以内。进一步扩大直接融资规模,规范政府举债行为,年内启动4个PPP项目建设。动态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力争企业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成本持续下降。完善补短板项目储备和推进机制,不断补全硬短板和软短板、发展短板和制度短板。加快重点领域改革。稳妥推进同一乡镇村庄建设用地布局调整等改革试点,探索推行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等多样化供地机制,年内新增耕地1万亩以上。细化和落实承包土地“三权分置”办法,年内发放“两权”抵押贷款5000万元;加快制定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则,全年入市交易总量不少于400笔。推行项目“多评合一”、建设领域“多图联审”等改革,做好企业投资项目不再审批、工业类产品生产许可制度改革等试点,年内实现个体工商户“两证合一” 。探索实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逐步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加大行政资源整合力度,年内在王集、新袁开展镇域综合执法改革试点,建立跨部门执法联动响应和协作机制。深化国有公司改革,推动县级投融资平台向实体化、市场化方向转型。做好财政涉农资金管理改革试点工作,破解资金“碎片化”、项目“随意化”等问题,提高涉农资金管理效能和使用效益。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企业研发载体“增量扩面”、平台“提质增效”工程,鼓励支持行业骨干企业建立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年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80%以上,院士工作站实现“零突破”。大力发展“四众”支撑平台,加快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孵化平台建设,年内建成众创空间2个以上,新增孵化器6万平方米。实施人才引领发展“五大行动计划”,建立有吸引力的利益分配政策,完善人才引培激励机制,全年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名以上,省“双创”人才2名以上,省“双创博士”6名以上。

建设人民更加满意政府

各位代表,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使命,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将始终把发展重任扛在肩上,时刻把万家忧乐放在心头,干好政府应干的事,管好政府应管的事,在更高起点上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将政府各项工作纳入法治轨道,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围绕打造“法治泗阳”,落实法治建设主体责任,完善政府重大问题决策、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决策法定程序,确保各项重大行政决策合法合规、符合群众意愿。健全政府法律顾问、行政败诉案件过错追责制度,通过行政问责倒逼依法行政。*实施“七五”普法,年内法律“六进”实现全覆盖。依法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主动接受县政协民主监督以及司法、审计、舆论和社会监督。

提升工作效能。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对接省市“一张网”服务平台,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简约便捷公共服务机制,让政务服务更智能,群众办事更方便。创新“网络问政”方式渠道,让群众话有地方说、困难有人帮。健全领导干部直接联系基层制度,大力推行 “一线工作法”,努力从基层汲取破解发展难题的智慧与方法。突出政府执行力建设,对县委决定的事项、人大形成的决议、政协提出的建议、面向群众的承诺,发扬“马上就办”作风,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探索建立创新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地保护创新者、鼓励探索者、宽容失误者,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加强廉政建设。严守政治纪律和规矩,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履行“一岗双责”,全面贯彻《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及市县委有关作风建设要求,进一步扩大明查暗访、作风评议范围,推动政府系统作风建设不断深化、持续转变。*开展财经领域“四项整治”行动,不断加大对国有资产资本、公共资源交易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加大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力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年内“三公”经费保持零增长。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树立干部清正、政府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新的目标催人奋进。让我们在省市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进一步振奋精神、真抓实干,聚力创新、聚焦富民,为共创泗阳人民幸福美好生活、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侯卫东官场笔记

“1+7+X”制度文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一个实施意见、七个实施方案、若干个配套文件。

“三权分置”: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

“两权”抵押贷款: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

“一社一群一中心”: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家庭农场集群、综合服务中心。

社会治理“333+T”模式:健全乡镇(街道)、村(居)、组(社区)三级网格,规范综治办、治保会、调委会三项工作,落实民情民意搜集、矛盾纠纷化解、民生法治保障三个到位;T指各乡镇、村居创新工作,形成各具特色的工作经验,县综治办及时总结推广。

城市管理“363”行动:“3”即三大创新,体制创新、理念创新、科技创新;“6”即六大提升,功能配套提升、环卫管理提升、街景整治提升、城市秩序提升、特色街区提升、违建整治提升;“3”即三大保障,政策保障、机制保障、队伍保障。

“两减六治三提升”:“两减”,减少煤炭消费总量和减少落后化工产能;“六治”,重点治理太湖水环境、生活垃圾、黑臭水体、畜禽养殖污染、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和环境隐患;“三提升”,提升生态保护水平、提升环境经济政策调控水平、提升环境监管执法水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

水污染治理“三减三增”:减排、减化、减养;增加污水处理能力、增加生态湿地面积、增加绿化面积。

污水处理“三扩三提”:县城扩量提质、乡镇扩容提标、村居扩面提速。

生态农业“百千万”工程:百亩家庭农场、千亩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万亩高标准农田。

“七优”小区:布局优、功能优、品种优、风格优、品质优、环境优、管理优。

街道“五化”: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

“城市之家”:包含社区警务、综治、菜场、托幼养老、公共浴室、电商物流中转站、公共活动空间等为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周边市民提供便捷服务。

“四美”乡村:美在田园风光、美在乡土气息、美在幸福生活、美在文明淳朴。

“五小创业”:小网店、小工厂、小农场、小物流、小服务创业。

电商发展“五大工程”:知识更新、创新引领、平台集聚、品牌建设、金牌服务等五大工程。

“三社联动”工作机制:通过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培育和社会工作现代化体制,形成政府与社会之间互联、互动、互补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三集中、三转变”:推动人口向镇区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加快农民向股东转变、务农向务工转变、打工向创业转变。

人才引领发展“五大行动计划”:英才倍增计划、素质提升计划、双创领跑计划、活力激发计划、服务升级计划。

较旧一篇:2017年巫山县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7年竹溪县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