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在古蔺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县 长 陈廷俊

(2016年12月19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第十五届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县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抢抓机遇、砥砺奋进,谱写了古蔺发展新篇章。

——过去五年,全县上下攻坚克难抓发展,迎战考验促回升,实现了综合实力的跨越提升。2016年,预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39.6亿元,是2011年的1.5倍,年均增长10.5%;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完成16.1亿元,是2011年的1.61倍,年均增长10.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4068元,是2011年的1.5倍,年均增长10.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612元,是2011年的2.2倍,年均增长1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2.3亿元,是2011年的2.1倍,年均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1.4亿元,是2011年的3.7倍,年均增长30.1%;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5:59:26。白酒产业触底回升,煤炭行业平稳整合,特色农业不断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过去五年,全县上下全力以赴抓脱贫,咬定目标不放松,取得了脱贫决战的阶段性胜利。坚持将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精准识别、精准帮扶,打好“2+18+3”政策组合拳,推进“七大扶贫攻坚行动”,整合投入资金85亿元,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连片扶贫开发等各类扶贫项目610个,精准落实兜底保障,贫困人口累计减少14.8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6.3%下降至7.1%。

——过去五年,全县上下凝心聚力抓项目,直面问题补短板,奠定了加快发展的坚实基础。坚持将项目建设作为最大发展抓手,累计投入307亿元,建成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叙古高速正式通车,蔺郎路、古赤路改造完成,建成县乡道297公里、通村水泥路792公里。龙爪河引水工程竣工投运,观文水库、朝门水库、石梁子水库推进有力,治理水土流失106平方公里,解决34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农电体改全面完成,改造城乡电网9285公里,农村无电户全面消除。光纤宽带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成功创建国家4**景区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列入省级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县城建城区面积达8.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11.6万人,重点集镇开发加速,新村建设步伐加快,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过去五年,全县上下用心用情抓民生,持续加力惠百姓,办成了群众关切的好事实事。坚持将民生事业作为最大德政工程,累计投入170.7亿元改善民生,占财政总支出的76.25%。教育质量持续提高,办学条件显著改善,率先在全省实施义务教育阶段营养午餐计划,高考本科上线率实现五连增。医疗卫生服务持续改善,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医保、社保覆盖面不断扩大,低保标准逐步提高。文体事业持续繁荣,全面实现乡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室。社会治理水平持续提升,社会治安平稳有序,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过去五年,全县上下锐意改革抓服务,矢志不渝强作风,推动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创新。坚持将政府改革作为最大内生动力,机构改革有序实施,乡镇财政体改成功推行,4个乡撤乡建镇,简政放权持续推进,农村“六权”颁证有效开展。依法行政、依法治县、“六五”普法*推进,荣获“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干部作风切实转变。

五年来,我们广泛开展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军民关系和谐融洽,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民族宗教、人事、外侨、对台、地方志、档案、供销、残联、老龄、气象、消防、保密等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工商联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各位代表,2016年是本届政府任期最后一年。这一年,我们攻克了一道道难关,干成了一件件实事:87万古蔺人民期盼已久的叙古高速正式通车!63公里的叙大铁路即将全线铺通!惠及贫困户3527户13762人的易地扶贫搬迁首战告捷!涉及40余万在家常住人口的全民预防保健免费体检建档工作全面完成!179公里的赤水河环线扶贫公路全线动工!全国首创的中职助学贷款工程成功试点!农网改造、交通建设、教育卫生、就业创业等民生实事顺利完成!

一年来,我们聚焦脱贫不松劲,脱贫攻坚强力推进。作战体系精准运行。县乡村三级挂图作战,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层层落实、工期步步倒排,“五个一”帮扶机制高效运行,广大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攻坚合力全面形成。政策措施精准落地。统筹实施“六个一批”帮扶行动,严格按照“一超六有”落实产业扶贫、基础改善、住房安全、教育医疗、社会救助等各类扶贫政策,脱贫支撑有力夯实。脱贫任务精准完成。新建通村水泥路210公里,实施安全饮水工程1400处,改造城乡电网3680公里。22个贫困村有标准化卫生室、文化室,通宽带网络。发放产业周转金2230万元、小额扶贫贷款2.5亿元,实施产业扶贫到户项目26个,惠及贫困人口20457人。完成贫困村退出22个、贫困人口脱贫19539人。

一年来,我们专注发展不动摇,产业转型步伐加快。工业经济稳健回升。郎酒恢复性增长,加速迈进百亿目标。仙潭战略重组进展有序,水口酱酒产区启动建设。实现白酒主营业务收入140亿元,同比增长8%。观文煤矿正式投产、石屏一矿有序运营,实现原煤产量104.5万吨、产值5.2亿元。大村煤层气利用正式点火,鱼化大理石园区平稳推进,大寨页岩气顺利试采,古蔺面集中加工区建成投产。农特产业成效初显。完成“赶黄草新食品原料”科研申报,培育省市龙头企业4个、示范专合社13个,甜橙、脆红李、赶黄草、古蔺马羊、川南黄牛等优势农特产业初具规模。实现农业总产值34.5亿元,同比增长3.8%。文旅产业日益繁荣。《古蔺县“十三五”旅游发展专项规划》编制完成,百亿黄荆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启动建设,箭竹大黑洞景区建成投运,东新青龙洞加快开发,双沙菜花节、大寨踩山节等节事影响力持续扩大,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2亿元,同比增长27%。

一年来,我们推进项目不减速,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县城开发进展迅速。棚户区改造步伐加快,墨宝寺、商业街棚改进展顺利。市政工程稳步推进,东城大道、兰西大道一期即将通车,西区农贸市场、西区变电站加快建设。撤县设市正式启动,农业人口有序转移,城镇化率提高2.6个百分点。镇村建设有力推进。永乐、皇华、水口等集镇开发加速推进,双沙、太平、石屏场镇基础设施项目申报成功,护家、鱼化、石宝绕场公路建成投用,乡镇职工周转房有序实施。二郎红军街、箭竹团结等4个传统村落建设加快,建成幸福美丽新村11个,改造农村危房970户。城乡治理更加有序。县级综合执法向乡镇延伸,城乡专项治理成效显著,“三乱”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功能完善、环境舒适、卫生整洁的城乡新貌逐步形成。

一年来,我们改善民生不懈怠,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卫生不断改善。改造完成乡镇中小学5所、中心幼儿园3所,蔺阳中学综合楼、中城中学运动场建成使用。高考本科录取学生2236名,140余名古蔺学子考入清华、浙大等“985”“211”名校。改扩建乡镇卫生院4个、村卫生室44个,成功创建省级结核病防治示范区。双创社保扩面提标。建成创新创业孵化园3个,成功创业1020人,稳定就业17300人。城镇职工实现“五险统征”,低保精准保障34978人,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6%以上、医保参保率达98%以上。文体广电协调发展。央视大型纪录片《长征》聚焦古蔺,各类文体赛事持续举办,建成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院坝示范点10个。生态环保扎实推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9200亩,建设现代林业产业基地15000亩、高标准基本农田19000亩、乡镇污水处理厂3个,全县空气质量达到国家Ⅱ级标准。社会环境和谐稳定。依法治县扎实开展,天网三期、消防指挥中心建成投用。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有力夯实,全县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

一年来,我们深化改革不停步,政府效能日益提升。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三公”经费持续下降,公车改革平稳推进。营改增全面施行,全年减税7900万元。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先照后证”“五证合一”有序推行,不动产登记全面落地,确权颁证19.5万份。依法行政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有效运行,受理行政复议案件155件、办结151件,主动公布行政责任清单23项。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主动回应社会关切。行政效能稳步提升。建成智慧政务综合管理平台,新改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22个,政务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深化,承接省市下放审批事项79项,受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127.6万件。廉政建设切实加强。全面落实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干部作风整顿、警示教育扎实开展,反腐败和廉政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们共同参与了古蔺的进步与成长,共同见证了古蔺的发展与变化。五年的巨变饱含艰辛,五年的成果令人振奋!这其中,最需要我们牢记的:是长期以来关心古蔺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是为古蔺发展进步尽心竭力、挥洒汗水的历任前辈和同仁,是支持古蔺改革建设的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工商联和古蔺籍在外人士,是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以及驻蔺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和公安干警。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家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去,成绩来之不易;展望未来,深感任重道远。我们清醒认识到:“总量小、人均低、不平衡、欠发达”的最大县情还未得到根本改变;产业结构不合理,中小微企业成长艰难,基础设施欠账多,仍是加快发展面临的最大实际;脱贫攻坚、安全稳定、生态环保任务艰巨,仍是加快发展面临的最大压力;政府自身建设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少数干部思想解放不够、工作作风不实、创新意识不强,仍是加快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问题发力,不断推动政府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既是古蔺推进结构改革和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更是古蔺决胜脱贫攻坚、实现撤县设市的冲刺阶段。解决古蔺问题,干部必须走在前列;推动古蔺发展,干部必须干在实处。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按照县委第十二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决胜脱贫攻坚、实现撤县设市”的奋斗目标,坚决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建成中国酱香酒谷核心区、西部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乌蒙山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川南黔北交通节点城市。到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4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翻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5%以上,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55:3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5%以上。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决胜脱贫攻坚,用最大决心推进实现全面小康。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全力打好“2+18+3”政策组合拳,扎实抓好“五个一”帮扶,大力实施“18+N”专项扶贫计划,如期同步实现全面小康。贫困户精准脱贫,到2018年,确保现行标准下的74338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全部过上好日子、住上好房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贫困村整体退出,到2018年,确保95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低于3%,有集体经济收入、卫生室、文化室、硬化路、通信网络。贫困县如期摘帽,到2018年,实现乡镇有标准中心校、卫生院、便民服务中心;到2020年,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突出交通会战,用最快速度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交通先行战略,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依托泸州、融入贵州、借力重庆发展的基础支撑体系。交通方面:开工赤古金高速、国道352、省道442;力争开工古仁高速、大村—遵义铁路;打通融黔通道9条,建成赤水河环线扶贫公路,改造农村公路3200公里,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建成国道独立大桥1座、渡改桥7座、公路桥2座;全面构建“一纵三横一环线”交通网络,建成川南黔北交通节点城市。水利方面:建成观文水库、朝门水库、石梁子水库等一批事关长远的骨干水利工程,动工关口水库、龙洞沟水库等一批惠民利民的重点水利工程,推进节水型社会重点县建设,全面提升贫困人口安全饮水保障能力。电力通讯方面:完成183个行政村农网升级改造,建成110KV变电站3座、35KV变电站5座,完成200个4G基站建设,不断健全电力通讯保障体系。持续推进教育、医疗、文化、卫生等各类基础设施建设。

聚焦产业兴县,用最优思路推进县域经济发展。聚力打造百亿郎酒旗舰。支持郎酒做大,推动郎酒上市,建成“名酒名镇”,到2021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0亿元。聚力打造百亿水口酱酒园。全面建成中国酱酒文化主题公园、年产2.2万吨酱酒生产基地,到2021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聚力打造百亿生态肉牛产业。建成生态养殖科技示范园、高山特色生态牧场,打响“蔺州肉牛”品牌,到2021年,实现年存栏40万头、产值110亿元。聚力打造百亿中药材产业。发展道地中药材精品基地5万亩,加快中药材饮品研发,形成辐射西南的道地中药材种植、加工、交易大县,到2021年,实现销售15万吨、产值100亿元。聚力打造百亿黄荆旅游扶贫示范项目。整体开发黄荆老林核心景区,建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到2021年,实现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旅游收入30亿元。聚力构建多极多点产业支撑体系。坚持以酒业、能源、旅游、特色农业、新兴服务业等“五大产业”为增长极,以二郎名酒名镇、永乐酱酒园、水口酱酒园、东城双创园、西区枢纽园、龙山—大村陆港物流园、鱼化大理石加工园等“七大平台”为支撑点,推进资源、资本和产业深度融合,不断增强县域经济整体实力。

立足撤县设市,用最强力度推进城乡统筹进程。完善城镇发展战略规划。修编完善县域发展战略规划、乡镇总体规划,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布局。推动县城延展突破。加快开发新城,改造提升老城,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增强城市吸附力,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山水田园城市。优化城乡产业布局。着力打造一批功能齐全、产业聚集的重点镇,建成一批依山傍水、记得住乡愁的中心村。到2021年,县城规划区建成面积达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20万人以上;全县城镇建成区面积达35平方公里以上、常住人口力争突破4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8%以上。

坚持民生为本,用最实举措推进社会和谐共建。致力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发展普高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打造教育强县。致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县人医创建三甲、中医院创建三乙,*推进县乡村医疗机构信息化、标准化建设,鼓励发展民营医院,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致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健全五大保险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积极稳定扩大就业,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致力提升文体事业发展水平。建立县乡村三级文体服务网络,培育壮大文化创意产业、体育服务业。致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大力推进依法治理,不断增强社会管理和服务能力,积极争创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2017年工作安排侯卫东官场笔记 二号首长 静州往事

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6%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以上;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1%以上。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并办好“十件民生实事”。

一、以易地搬迁为重点,全力攻坚脱贫退出

2017年,全县确保完成46个贫困村退出、14395人脱贫,易地搬迁6553户25393人。

决战决胜易地搬迁。精准锁定对象。严守政策底线,严格识别程序,实行户申请、组评议、村筛查、乡审核、县审批,做到精准识别、应搬尽搬。因地制宜安置。坚持政府引导、尊重民意、集约节约,以集中安置为主,着重向场镇、工业园区、中心村、交通干线、景区景点、特色产业基地聚集。兼顾多元安置,推广宜居宜业的城镇小区安置,鼓励盘活存量的现房安置,实施政府兜底养老的公租房安置。严抓施工保障。统筹抓好建材调度,扎实做好资金、用地、用水、用电、用工等协调服务;大力推行村民代表、监理单位共同监管,确保工程安全优质。稳妥搬迁入住。统规统建路、水、电等基础配套,确保顺利完成搬迁入住;持续推进土地“双挂钩”,实行以奖代补,全面完成拆旧复垦。强化后续管理。健全聚居点管理制度,合理增设农村社区居民小组,配备居民小组长,完善村规民约,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到村到户集中攻坚。在巩固落实好教育、医疗、低保兜底等政策的同时,着力抓好五大攻坚。基础配套大攻坚。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农村水泥路500公里,力争完工赤水河环线扶贫公路,完成危房改造2100户、供水工程500处,实施农网改造3580公里,全面完成贫困村农网升级改造任务,确保预脱贫村、脱贫户通水、通电、通路、通网和住房安全。产业培育大攻坚。以“村有增收产业、户有致富项目、人有就业门路”为目标,争取产业扶持基金1200万元,发放扶贫小额贴息贷款2.5亿元,扶持贫困农户因地制宜发展富民多元产业,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产业体系;加大专项资金补助力度,扶持搬迁户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特色产业”;探索“资产收益+物业经济”扶持,折股量化搬迁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使用权,就地发展物业经济。公共服务大攻坚。紧盯贫困村公共服务设施,对标查漏、精准补短,大力推进卫生室、文化室、电视通信网络、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文化活动阵地建设,建设农民健身工程25个、健身路径10条。转移就业大攻坚。开展“一户一就业”行动,加强区域劳务合作,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依托古蔺职高,建立技术人才培训基地,新开发公益性岗位1500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专业技能人才5000人以上,扶持贫困人口创业200人以上,实现贫困人口劳动转移就业19650人以上。“四好村”创建大攻坚。紧扣“四好”标准,突出典型示范,推动农户美化家园、农村移风易俗,创建省级“四好村”35个、市级“四好村”42个、县级“四好村”49个,示范带动贫困村、贫困户致富奔康。

健全完善攻坚机制。突出群众主体,严格实行“五个一”帮扶,建立县级领导联点、乡镇主要领导抓点、分管领导蹲点、驻村第一书记和联村干部驻点责任机制。坚持全程考核,明确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时间节点,实行“一票否决”。建立完善脱贫退出民主评议机制,严防“数字脱贫”。注重宣传引导,强化氛围营造,严防“当脱不脱”。建立长效帮扶机制,推动贫困户可持续增收,严防“脱后返贫”。

二、以产业转型为抓手,聚力提升县域经济

产业发展是富民强县的根本途径,要坚持产业转型,着力破解一产不够大、二产不够强、三产不够活等问题,加快推动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加快工业重点突破。做大白酒产业。启动打造百亿郎酒旗舰,全力支持郎酒上市,加快建设“名酒名镇”,启动建设天宝峰包装物流中心、郎酒文化主题酒店,快速实施陶坛酒库、储酒罐区、制粬车间技改项目,完成改造红花苑至天宝峰道路,实施红滩至吴家沟危岩治理及道路建设;启动建设百亿水口酱酒园,推动运行酒投公司,力争开工建设制粬生产区、酿酒生产区、办公生活区;力促川发展酒投与仙潭、红军杯等酒企合作,整合现有企业、产能、品牌资源,加快中小酒企抱团发展;探索创新营销模式,不断扩大古蔺酱酒市场份额,实现白酒主营业务收入150亿元以上。做强能源和建材产业。加快推进大理石园区建设,持续扩大产能,推进精深加工,积极引进企业入园;更加注重新能源开发和就地转化利用,加快风能、煤层气、页岩气开发利用;推进规模化、机械化开采非煤矿山,统筹开发节能环保新型建筑材料,扶持培育建材企业发展;推进煤炭行业调结构、去产能、保安全,促进煤炭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做实园区平台。理顺经开区管理机制,建成省级经开区;坚持“一区四园”空间布局,集中要素加快推进园区配套基础建设;大力引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强力推动农产品、中药材精深加工项目投产见效,培育规上企业3家。

加快农业提质增效。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启动打造百亿生态肉牛产业,发展标准化肉牛规模养殖场50个,推进园区肉牛、有机肥、酒糟加工厂建设;启动打造百亿中药材产业,连片发展赶黄草、“三木”药材等道地中药材1万亩,引进大型精深加工企业1家,加快建立中药材交易市场;巩固提升畜果蔬茶烟,发展种植业123万亩、肉牛4万头、生猪65万头、家禽350万羽。推进农业专业化经营。积极引进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发展专合社10个、种养大户140个、家庭农场20个。推进农业品牌化营销。*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持续开展农特产品“三品一标”认证,着力打造赶黄草、麻辣鸡、牛皮茶、手工面等农特产品品牌。推进农业市场化运作。依托“乌蒙蔺州”“郎网”等电商平台,积极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逐步形成本土农产品直销网络体系;加大冷库建设力度,扶持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积极借助川货全国行、西博会、招商投资推介会等活动,促进生产与市场无缝对接,不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实现农业总产值39亿元,增长4%以上。

加快旅游全域布局。着力景区景点提档升级。打造黄荆核心景区,快速推进百亿黄荆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建成金鱼溪旅游度假新村,提升八节洞、长滩、环岩景点配套,申报黄荆老林国家森林公园,加快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突出文旅交融,开工建设太平古镇仿古商业街,建成投运东新青龙洞景区、水口世界酒城宫旅游度假区一期,加快推进二郎红军街修缮、酒文化展示区建设;积极推动大黑洞创建4**景区,快速推进大寨富民旅游新村建设,有序开发桂花地质公园,打造“箭竹—大寨—桂花”民俗体验示范片;开发观光农业,巩固提升双沙“田园花镇”、马蹄“橙海桃园”、马嘶“茶山林海”,持续增强“双马”观光农业示范片综合效益。着力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围绕“快进慢游”,完善县乡干线公路途中旅游服务点建设,改造提升景区景点连接公路,力争开通旅游客运专线10条;围绕“住得舒适”,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星级酒店、民宿民居,不断提升旅游承载能力;围绕“购有特色”,集中规划工艺品展示区,扶持发展旅游商铺,不断丰富旅游产品。着力旅游品牌形象提升。立足“生态田园·红色古蔺”总体定位,实施好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媒体主推的一体化营销策略,加强旅游特色宣传和旅游路线推广,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媒体,形成多渠道、高密度的叠加效应。

加快服务业多元发展。大力发展物流产业,依托西区枢纽园,引进培育大中型物流企业1家,重点扶持发展煤炭、大理石、白酒、农产品等专业物流网点3个。加快做大商贸服务业,建立小商品、农产品专业交易市场8个。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大力实施“京东帮”“农村淘宝”“淘淘农家乐”进村进户,加快供销社综合改革,丰富完善供销e家平台。积极发展以生活照料、健康服务、老年旅游等为主的养老养生服务业,扶持培育养老服务机构2家。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搭建银政企对接平台,积极推广中小微企业小额信用贷款、创业贷款等金融服务,力争培育金融服务企业2家。不断提升餐饮、住宿、娱乐、家政等传统服务业层次,壮大发展运动休闲、中介机构等新兴服务业,着力推动生产**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

三、以撤县设市为引领,大力推进城乡统筹

紧扣“撤县设市”战略目标,加快补齐城乡短板,主动适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努力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科学规划城乡布局。修编城市总规、撤县设市全域战略规划,加快县城核心区城市设计,更新完善县城控规,细化完成新型城镇化专规,编制县城导视系统、地下管线等专规。明确重点集镇发展目标,明晰特色集镇建设定位,修编优化乡镇总规,完成二郎、太平等8个重点集镇控规修编。依托产业、能源、交通等资源优势,完成幸福美丽新村规划。

加快推动城乡建设。扩容提质建精致县城。提升改造旧城,完工墨宝寺一期棚改,快推墨宝寺二期、商业街、齐安宫棚改;强力开发新区,加快推进蔺郎国际、碧水华庭等房产项目,启动建设县城二通道二期、兰西大道二期等市政工程,持续推进东城创业园基础建设;提升城市品质,完成火星山公园二期改造工程,打造西区主干道绿化景观;持续治理“三乱”,加快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着力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吸纳农业人口转移落户城镇,实现城镇化率提高3.6个百分点以上。统筹开发建精品集镇。按照“产城融合、精准定位、功能明晰、梯次推进”的发展思路,建设二郎、水口等酱香酒镇,开发观文、石屏等工业强镇,推进马蹄、护家等农业大镇,打造黄荆、太平等旅游名镇,巩固龙山、大村等商贸重镇,以点带片,区域联动,协同发展。培育示范建精美山村。坚持建设、改造、传承协同并重,保护传承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建设乌蒙新村20个。

统筹发展各类教育。办活学前教育。鼓励社会办园,规划配建城区公办幼儿园、乡村民办幼儿园,新改建乡镇中心幼儿园4所。办强义务教育。补充扩容城区学校,开工建设东区中小学、实验学校小学部,新改建乡镇寄宿制中小学4所。办优普高教育。着力办好城区高中,提升改造古蔺中学、蔺阳中学,积极筹建县城第三高中。办大职业教育。启动扩建古蔺职高,推动提档升级。借助国开行中职助贷工程,加快教育硬件提升,推进学校标准化、教育信息化、师资专业化建设,为顺利通过国省义务教育均衡验收奠定坚实基础。

提升城乡医疗水平。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建设中医院门诊综合楼,积极创建“全国中医先进县”。新改建乡镇卫生院2个、村卫生室46个,引进民营综合、专科医院2家,优化群众就医就诊环境。有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优化妇幼健康服务。稳步推进全民预防保健,常态化开展免费体检。

推进生态环保建设。扎实抓好垃圾处理。建设县城垃圾中转站,管理完善村垃圾堆放点,健全“村收集、乡清运、县处理”垃圾处理体系。扎实抓好污水处理。建成县城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和19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实现县域污水处理全覆盖。扎实抓好大气治理。综合整治工业、城建等重点大气污染领域,*推进企业节能降耗,推广应用节能新产品、新技术。扎实抓好生态保护。加快“两园一基地”建设,持续修复耕地土壤污染,大力推进石漠化治理,实施退耕还林15000亩、植被重建5300亩、封山育林50000亩,治理水土流失30平方公里。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健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临时救助制度,确保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6%以上、医保参保率达98%以上。大力实施“才聚蔺州”工程,营造良好人才工作环境。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大力推动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促进各民族团结发展。*推进依法治理,扎实开展“七五”普法。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抓好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强力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发生。持续推进信访法制化建设,加强社会矛盾纠纷风险预警和排查化解。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着力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四、以项目建设为引擎,奋力拉动投资增长

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就必须抓项目”理念,以全市项目投资攻坚年为契机,实施重大重点项目123个,完成投资110亿元、增长13%以上。

精心谋划生成项目。围绕国、省重点项目及投资方向,突出“大民生、大通道、大旅游、大城镇、大产业”发展布局,编制生成大型基础设施项目20个;立足产业和能源资源,围绕旅游、物流、大理石、页岩气、农特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行业,编制生成现代产业项目30个;围绕教育、医疗、健康养老等重点领域,编制生成民生项目30个。

千方百计争引项目。抢抓脱贫攻坚战略机遇,主动对接国家、省、市对口帮扶单位,争取多方支持,确保上争资金30亿元以上。借力国定贫困县企业上市“绿色通道”政策优势,引进县外意向上市企业入驻古蔺,精心组织参加各类招商引资活动,力争引进资金93.5亿元,增长10%。

攻坚克难推动项目。在交通建设上发力。实现叙古高速通达太平、叙大铁路通至大村,全面完成省道312叙蔺段改造提升,启动国道352建设,建成国道546赤水河大桥、古蔺河白岩滩大桥和7座渡改桥。在水利建设上发力。争取关口水库立项,启动龙洞沟烟草水源工程,快推观文、朝门、石梁子水库建设,建成草莲溪提水工程。在电力通讯建设上发力。启动水口35KV输变电项目,开展黄荆35KV变电工程前期工作;大力推进“宽带乡村惠民工程”“城市网络基础设施完善工程”,完善“云视泸州”项目,搭建信息云平台,开通致富云渠道。

全力以赴保障项目。落实资金保障。把握国家投融资试点县政策机遇,逐步做大投融资平台,大力推进融资及债券发行,支持有条件的乡镇搭建平台公司,形成独立项目资金承载主体。大力推行PPP投融资模式,撬动更多民间资本,有效破解资金难题。强化用地保障。积极争取用地指标,盘活土地存量,完成工矿废弃地复垦1300亩,实施土地“双挂钩”,推进1014亩建设用地区位调整,全面保障用地需求。优化服务环境。完善项目审批服务,大力提升审批效率;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逐步化解遗留问题,营造良好施工环境;严格实行“六个一”项目推进机制,责任一线落实、问题一线解决、工作一线推进,确保高力度、高强度、高速度推动项目建设。

五、以效能提升为核心,着力加强自身建设

坚持为民、务实、高效、清廉,切实加强效能建设,不断提高行政水平,致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创新方式,建设高效政府。积极运用现代科技,加强政府效能建设。聚焦“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政务大数据互联互通平台,强化行政效能电子监察。依法做好行政许可和便民服务,推行并联审批和全程代办制。进一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全面推行“三张清单”制度。

注重规范,建设法治政府。坚持依法行政,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认真落实宪法宣誓制度,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推进政务公开,提高群众政务知晓度。依法接受县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县政协民主监督,广泛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

敢于担当,建设实干政府。加强作风和能力建设,锻造一支敢于担当、善治勇为的干部人才队伍。严格执行各项工作责任制,确保政令畅通、政策落地。切实加强执行力建设,完善督查问责机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事创业氛围。

严守纪律,建设廉洁政府。*践行“三严三实”,驰而不息整治“四风”。加强行政监察,推进审计全覆盖。以减权限权、创新监管等举措减少寻租空间,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向基层延伸,坚决纠正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坚定不移惩治腐败。

各位代表!古蔺的未来充满希望,人民的期待催人奋进!我们坚信,有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有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有全县干部群众的奋勇拼搏,2017年的各项工作就一定能够圆满完成!“决胜脱贫攻坚、实现撤县设市”的奋斗目标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附件1

十件民生实事

1.新增农村客运线路24条、农村客运车辆50辆,建设乡镇客运场站5个、招呼站100个,实现有条件的村通客运。

2.全力推进城东、城西客运站建设。

3.完成赤古金高速工可,力争古仁、古金、古赤高速纳入国省交通路网。

4.建成城西110KV、二郎110KV、石宝35KV变电站,实施63个村农网升级改造工程。

5.继续推进县城农贸市场、民生广场、健身步道工程,改造乡镇农贸市场6个,建成停车场27500平方米、新增停车位600个,启动县域天然气主管网建设。

6.完成67个乡镇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建成投用进修校附小、白沙小学,整体迁建皇华小学、永乐小学、太平小学,建设教师周转房410套。

7.启动县人民医院创建三甲、县中医院创建三乙工作,完成县乡互联互通的医疗影像中心、心电中心、检验中心信息化建设。

8.启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点5个,基本实现县域垃圾集中处理。

9.开展创业技能培训5000人,发放创业贷款3000万元,扶持创业1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4%以内。

10.新建城乡日间照料中心6个,为16600名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为27000名残疾人提供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

附件2

名词解释

1.“2+18+3”政策组合拳:“2”是指《古蔺县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11—2020年)》《全力推进扶贫攻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施意见》;“18”是指金融扶贫方案、就业创业能力提升专项工作方案、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专项方案等18个脱贫方案;“3”是指财政资金整合扶贫工作方案、扶贫项目四到乡镇实施方案、扶贫项目管理办法等3个措施办法。

2.七大扶贫攻坚行动:是指基础设施建设攻坚行动、新村建设攻坚行动、特色产业培育攻坚行动、能力提升攻坚行动、公共服务攻坚行动、生态建设攻坚行动、基层组织建设攻坚行动。

3.农村“六权”:是指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民房屋所有权、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农村集体林权。

4.“五个一”帮扶机制:是指为每个贫困村确定一名县级以上领导干部联村,安排一个部门单位结对帮村,组建一个帮扶工作组驻村,选派一名第一书记脱产驻村,选派一名农技人员驻村。

5.六个一批:是指扶持产业发展一批、扶持就业发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发展教育扶持一批。

6.一超六有:是指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有义务教育保障、有基本医疗保障、有住房安全保障、有安全饮用水、有生活用电、有广播电视。

7.“三乱”问题:是指城乡环境存在的违法乱建、车辆乱停、市容乱象问题。

8.五险统征:是指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统一征收。

9.先照后证:是指从事后置许可经营项目的市场主体,先向工商部门申请办理营业执照,再到许可审批部门办理许可审批手续。

10.五证合一:是指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五证合一”登记制度。

11.双随机一公开:是指在管理方式和规范市场执法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人员,及时公布查处结果。

12.五大发展理念:是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13.“18+N”专项扶贫计划:是指18个工作计划和多项其他扶贫计划。

14.“一纵三横一环线”交通网络:“一纵”是指赤水—古蔺—金沙高速;“三横”是指省道312、叙古高速、蔺郎路;“一环线”是指古蔺叙永农村扶贫公路。

15.土地“双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16.“四好村”创建:是指以“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为主要内容的示范村创建工作。

17.“一区四园”:是指经济开发区、二郎名酒园、水口酱酒园、永乐白酒园、东城双创园。

18.“三品一标”:是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19.“两园一基地”:是指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森林养生基地。

20.“六个一”项目推进机制:是指一个重大项目、一名县领导牵头、一个主体责任单位、一套工作班子、一套考核体系、一抓到底的项目推进机制。

21.“三张清单”:是指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

较旧一篇:2017年武宣县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7年新乡市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