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2月23日在楚雄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长杨俐昆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攻坚克难,奋力前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

2016年,是八届市人民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在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有力监督支持下,市人民政府聚焦发展、改革创新、担当作为,以“十项专项行动”为抓手,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23.64亿元,比上年增长(下同)9%;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61亿元,增长8%;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39.16亿元,增长3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68亿元,增长12.1%;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0858元和9887元,增长9.1%和10.4%。除生产总值和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外,其他指标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市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一年来,主要做了八个方面的工作:

紧盯项目增投资。修改完善项目前期经费和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筹措8629万元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争取项目113个,到位资金13.8亿元、增长21%;精准招商引进州外到位资金180.36亿元、增长30.8%;拓展渠道融资到位资金53.07亿元;供应建设用地1894亩;新开工项目219个,368个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投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

突出特色抓农业。粮食总产量达2.11亿公斤;“2260”优质烟叶工程成效明显,圆满完成1463.5万公斤烟叶收购任务,实现烟农收入4.47亿元。实施31个土地连片开发经营项目,建成15个产村融合示范项目,新种植核桃5万亩,开发低热河谷热作1.3万亩。10个现代农庄和金沃蓝莓、大过口魔芋种植州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新增7户龙头企业,7个农产品获“三品”认证,“楚雄牛肝菌”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实现农业增加值28.18亿元,增长6%。

全力攻坚稳工业。积极应对烟草工业持续下滑的严峻挑战,抓实精准帮扶,筹措1.12亿元帮助企业解决资金“调头”难题,投入1900万元工业信贷引导资金和3300万元信贷保证金撬动金融机构贷款支持企业发展,安排1650万元鼓励企业扩产促销、复产达产,新增1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云甸片区、富民生物产业加工基地建设步伐加快,德动新能源汽车、龙发生物产业园等18个重点工业项目顺利开工,石鼓煤业改扩建、爱尔康天然虾青素提取等13个重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3.69亿元、增长3.4%,其中规模以上非烟工业增加值44.04亿元、增长21.1%。

抓实三产强支撑。北浦伟业广场等项目建成运营,义乌商品交易博览城、新鸿远商贸城等项目加快推进,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35户。电子商务产业园、启迪K栈众创空间投入运营,市、乡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基本建成。彝风湿地旅游文化度假区启动建设,太阳历文化园提升改造等项目顺利推进,彝人古镇入选第六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多措并举消减房地产库存105.67万平方米。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30.2亿元,增长10.5%。

加大投入建城乡。成功申报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省级“海绵城市”试点。实施青龙河治理、茶花大道二标段、法治广场等87个市政项目,完成投资3.26亿元;投入6.5亿元完成822公里通行政村路面硬化、30件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山区首件小(一)型响水箐水库开工建设;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建成通气,500千伏吕合变电站等工程加快推进。新一轮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拉开序幕,违法违规建筑治理、污水垃圾治理和城市拥堵治理启动实施,打通了固业路等9条城市“断头路”,城镇化率提高0.02个百分点、达60.98%。实施了地下综合管廊、人行道提升改造和绿化亮化工程,新增城市绿化面积25.54万平方米,顺利创建第八批省级“园林城市”,新村镇荣获“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精准帮扶促脱贫。市级筹措7270万元、争取上级支持及政策性贷款8.32亿元、整合资金5.24亿元投入脱贫攻坚,大过口整乡推进、164个整村推进、794户易地扶贫搬迁、6100户农村危房改造等重点建设任务全面完成,西舍路整乡推进加快实施。因村因户精准施策,扶持4300户贫困户发展经济作物1.43万亩、养殖畜禽2.87万头(只),产业扶贫成效明显。建立完善“挂包帮”“转走访”、“百企帮百村”等工作机制,从严检查、督导和考核,大过口乡和4个贫困行政村、6900人可实现克期脱贫,脱贫攻坚首战告捷。

千方百计惠民生。实施34所学校“全面改薄”项目,思源实验学校等4所新建学校投入使用,教育信息化建设通过教育部验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评估。完成2个乡镇卫生院、13个村卫生室提升改造。市广播电视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文化信息服务点实现乡村全覆盖。成功举办“中国•楚雄2016彝族火把节”。实施棚户区改造3280户,分配公租房5992套。九龙甸水库移民避险解困试点项目全面完成。建立综合救助保险制度,就业、医疗、养老和社会救助等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依法治理保稳定。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综治信息平台和“6995”村民联防系统作用初显,乡镇司法所“一所五中心”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研判会商形成常态,一批信访积案有序化解。“七五”普法全面启动,依法治理*推进,“平安”系列严打整治扎实开展,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落实,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努力,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也为八届市人民政府的工作划上了圆满句号。

回顾任期的四年,是全市综合经济实力更强、城乡面貌变化更大、社会事业发展更快、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更多的四年。四年来,我们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市各族人民,积极应对困难挑战,开拓创新、务实苦干、负重前行,成绩来之不易。

——我们保持定力,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全市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年均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0亿元,年均增长11.6%;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00亿元,年均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00亿元,年均增长12.3%。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排名由2012年的第72位上升到2015年的第7位,被省人民政府表彰为“县域科学发展先进县”。开发区创建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全省首个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开放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我们精准发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10∶58∶32调整为7.8∶52∶40.2。农业稳步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品牌持续巩固,粮食年均总产量保持2亿公斤以上;建成土地连片开发示范基地142个,核桃种植面积达108.4万亩,累计种植魔芋29.6万亩、商品蔬菜10.9万亩、中药材4.4万亩,新建成畜禽规模养殖场1158个,牲畜养殖达99.6万头(只);建成30个现代农庄,龙头企业达52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达470个,52个农产品获“三品一标”认证;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4%。工业提质增效。工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7.78亿元、工业项目投资80.17亿元,入园企业达135户;爱尔发等3户企业在“新三板”挂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49户增加到85户,产值上亿元的企业从27户增加到36户,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1%。服务业日趋兴旺。滇中大商汇等城市新商圈初步形成,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92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0户;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电商企业达120户,网上销售额突破2亿元;紫溪山创建为国家4**旅游景区,“四位一体”旅游度假区规划建设稳步推进;现代金融、现代物流、健康养老等新兴业态健康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4%。

——我们持续加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和“多规合一”稳步推进,编制完成25个专项规划,集镇总规修编和村庄规划提升扎实开展,城乡规划体系日益完善。投入15.82亿元实施了208个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城市建成区面积从41.76平方公里扩大到45.57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60.98%、提高1.78个百分点。投入24.35亿元加强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地10.79万亩,通乡、通行政村道路硬化率达100%;东华、吕合被列为全国重点镇;投入4.4亿元建成654个美丽宜居乡村,子午以口夸等3个村被列为国家级传统村落。实施入城口、龙川江沿岸等区域“五化”工程,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6.13%、提高0.89个百分点;创新城市管理市场化运营机制,城区街道机械化清扫保洁率达90%;完成4120座农村卫生厕所、1000个垃圾池和一批集镇供水、垃圾收运等项目,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三年行动取得实效;新创建2个国家级生态乡镇、8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56个州级生态村,生态环境质量保持良好。

——我们激活动力,改革开放*推进。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权责清单制度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取得实效,“营改增”顺利完成;商事制度改革*推进,新增市场主体1.72万户;新组建5个融资平台,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积极推进,融资渠道不断拓宽。不动产登记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供销社综合改革*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措施不断完善。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市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完成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实施招商引资项目758个,引进州外到位资金年均增长35.4%;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2.08亿美元,年均增长30.9%。

——我们尽心尽力,民生福祉加快改善。民生支出累计达108亿元。新建和改扩建学校197所、改善校舍和运动场31.12万平方米,集团化和区域合作办学创新推进,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市医院新区投入使用,完成9个乡镇卫生院、52个村卫生室提升改造,计划生育、疾病防控、卫生监督、防艾、妇幼保健等工作成效明显。市档案馆被评定为国家一级综合档案馆,完成市文化馆、图书馆提升改造和32个村级文化室建设,成功创建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民科普、全民健身扎实开展,先后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市”、“全国体育活动先进集体”称号。双拥工作持续加强,成功蝉联第5届“全国双拥模范城”。社会保障更加有力,新增城镇就业1.69万人,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15.78万人;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43.42万人;兑付惠农补贴6.21亿元,新农合减免医疗费用5.4亿元,发放低保、救助等资金6.53亿元;新建成10361套公租房,完成1.88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建成5个应急避难场所、市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和3个乡镇敬老院等项目;实施77个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发放移民生活补助和后期扶持费1.87亿元。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全覆盖,荣获“省级食品安全市”、“省级药品安全示范市”称号。实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等项目1449个,减少贫困人口1.98万人。妇女儿童、慈善、老龄、残疾人等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国防动员、统计、气象、地震、地方志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我们尽责用力,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市乡村组四级联动的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体系健全完善,“六五”普法、“四五”依法治市任务圆满完成。法律援助、“大调解”和信访体系不断完善,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妥善化解。投入5082万元实施“天网”工程,治安秩序保持良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连续4年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成效明显,民族工作被国家民委通报表扬,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巩固。

——我们深处着力,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坚决落实市委决策部署,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案1202件、政协提案999件。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开展工作。积极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加大政务公开,完善政府决策程序,科学民主决策水平不断提升。建成投资项目并联审批服务中心、在线监管平台和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大厅,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和政务服务更加规范;开展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183项,节约财政资金1.4亿元;“三公”经费支出持续下降。*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从严从细开展“六个严禁”、“查偏纠正”等专项整治,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工作,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进一步提升。

各位代表,通过四年的奋勇拼搏,楚雄市的发展又登上了新的台阶。四年来全市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每一点成就、社会事业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城乡面貌所发生的每一点变化、人民群众所得到的每一点实惠,是州委、州政府和市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全市干部群众精诚团结、奋力拼搏的结果,是社会各界鼎力相助、同舟共济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领导、老同志,向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向驻楚部队、公安干警和关心支持楚雄市改革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们清醒地看到,受自然灾害多发、产业结构单一、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低于预期,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低,非烟工业支撑能力弱,现代服务业发展慢,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二是基础设施与跨越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任重道远。三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改善民生、化解债务、保障发展压力加大。四是改革发展中各类矛盾多,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任务繁重。五是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部分干部服务发展的能力不足,担当务实精神、干事创业**还需进一步强化。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切实加以改进和解决。

二、励精图治,担当进取,在彝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当好“排头兵”

未来五年,是楚雄市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期、是补短板建小康的决胜期。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滇中城市经济圈和金沙江对内开放合作经济带等国家、省重大战略的*推进,外围交通网络互联互通特别是高铁时代的到来,为楚雄市在更大空间和更广领域加快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我们必须顺势而谋、乘势而上、奋勇争先、不辱使命,在增实力、添动力、补短板、促跨越上取得新突破,在全州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省第十次党代会、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州、市第九次党代会、九届二次全会部署,主动服务和积极融入国家、省、州发展战略,围绕“一核一城一园两区三圈”发展思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根本动力,全力打好“五网”建设、产业转型升级、脱贫攻坚、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开发区转型跨越五大攻坚战,着力打造“中国彝乡•幸福楚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在全省全州率先发展、赶超发展、跨越发展。

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以上和11%。

围绕以上发展思路、奋斗目标,今后五年,九届市人民政府将从以下七个方面聚力突破:

(一)坚决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内生动力。加快破除制约发展的机制障碍,着力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壮大重点优势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形成竞争新优势,培育发展新动能。*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持续推动化解过剩产能,鼓励支持合理住房消费,主动防范化解债务风险,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市场导向,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推动一产接二产连三产融合发展。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努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利。加快户籍、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改革,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二)坚决打好“五网”建设攻坚战,夯实发展基础。全力构建互联互通、功能完备、高效安全、保障有力的基础设施网络,加快形成有力支撑跨越发展的综合基础设施体系。全力配合推进玉楚高速、楚姚高速、广大铁路复线等交通主干网建设,大力推进楚景公路、320国道改造、东南绕城高速和农村公路建设,建设内畅外通的路网。积极做好滇中引水工程楚雄市受水区配套项目建设,争取实施2件中型骨干水源工程、11件小(一)型水库、59件小(二)型水库建设和安全饮水工程,加快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安全可靠的水网。继续实施农村和城市电网升级改造工程,有效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积极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新能源,建设广覆盖的能源网。建成楚雄通用机场,争取启动楚雄支线机场建设,填补航空“空白”。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和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加快发展信息产业,建设共享高效的互联网。

(三)坚决打好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培强产业实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构建优势突出、配套完善的“333”产业体系,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力争实现三次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巩固提升第一产业。以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市场化为导向,稳定粮烟生产,建设好一批优势突出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产村融合示范区。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围绕“一圈一区两带三组团”的思路,加快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哀牢山北部经济圈建设。培育壮大第二产业。进一步优化“一园六区”布局,推动资源向园区聚集、项目企业向园区集中,巩固提升烟草及配套、能源冶金化工、建筑建材业,发展壮大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食品业,着力培育5个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重点骨干企业和行业“小巨人”,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10户、产值超亿元企业达60户,实现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突出发展建筑业,使其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做强做大第三产业。加快推进楚雄物流园区规划建设,新建一批重点商贸物流项目和专业市场,提升完善城乡流通市场。加快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健康养老等生产性、生活**业,推动现代服务业精细化、高品质发展。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构建连接城乡、便捷高效的物流网络体系,鼓励农、工、商“触网”发展。以全域旅游理念推进“四位一体”旅游度假区和哀牢山森林公园规划建设,宣传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推动旅游业向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迈进。

(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克期实现脱贫。实施“63676”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广泛动员和凝聚各方力量,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加大财政投入,积极争取和整合各类资金,确保每年脱贫攻坚投入不少于8亿元。健全稳定脱贫长效责任机制,统筹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卫生、教育、培训就业、社会保障、金融支持、“互联网+”等精准扶贫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确保到2018年西舍路镇和14个贫困行政村、224个贫困自然村脱贫退出、16790名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在2020年前率先迈入全面小康。

(五)坚决打好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攻坚战,打造特色城市。全力实施城市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更加注重培塑城市特色、提高城市品位、彰显城市底蕴,精雕细琢打造“滇中城市会客厅”,着力建设“中国彝乡•幸福楚雄”。打造人文城市。推进“多规合一”,完善城市风貌设计,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传承好城市文化脉络、弘扬好优秀民族文化,提升改造和精心保护好历史建筑、人文景观,精心打造“中国•楚雄彝族火把节”、“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等文化精品,丰富城市历史人文底蕴。打造绿色城市。加快“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推进一批城市绿化精品工程,规划建设好滨河湿地和景观带,提升改造城市公园、广场、街道,争创国家级“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大力倡导绿色文明生产生活方式,建设完善现代有轨电车等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开展城市“四治”工作,营造洁净优美的宜居环境。打造健康城市。建好城市健康通道,大力推广城市公共租赁自行车,改造和建设一批城市休闲运动设施,积极承办各类体育赛事,配套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服务,着力营造健康环境;积极发展大健康产业,以大健康引领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智慧城市。大力发展物联网、“云计算”关联产业,完善政务、城管、旅游、园区、交通等智慧化基础设施,引导建设第三方服务平台,将信息产业发展成果有效运用到城市管理服务各个领域,加快推进智能政府、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建设,以创新智慧应用增添城市魅力。

(六)坚决打好开发区转型跨越攻坚战,创建开放平台。全力促进开发区转型跨越,成为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管理机制,为开发区集中精力抓招商、建园区、推项目、培产业提供有力保障。健全科技创新支撑体系,新增一批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发展一批创业孵化、检验检测、科技咨询等服务机构,培强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建成区域性的科技研发中心、产业孵化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以园区为主战场,推动产城融合的苍岭新城建设,拓展发展空间,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全面提升产业承载力,形成主导产业向园区集中、关联产业在园区配套、优势产业在园区聚集发展的新格局,推动重点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开发区建成滇中地区开放合作、创新发展的新高地。

(七)坚决谋求增进人民新福祉,全力改善民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提升义务教育均衡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着力完善医疗服务网络,提升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满意度。落实“全面两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繁荣发展文学艺术、广播电视、群众性体育事业,丰富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落实“七五”普法规划,建立健全多元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完善防灾减灾体系,全面提高公共安全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持续*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继续争创国家“双拥模范城”。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强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监管,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确保2020年龙川江西观桥断面水质达四类标准,争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妇女权益,更加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等群体,认真落实养老、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等制度,实现全民享有基本保障目标,让全市人民更有公平感、更有获得感、更有幸福感。

各位代表,繁荣经济、改善民生是市人民政府应尽的职责。我们将坚定信心、勇于担当、真抓实干,尊重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三、只争朝夕,乘势而上,扎实做好2017年各项工作

2017年是九届市人民政府履职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按照市委九届二次全会的部署,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生产总值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招商引资州外到位资金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8%;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4%左右;新增市场主体3500户;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和1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完成州下达目标任务。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项目扩投资,着力增强发展后劲。认真落实“构二破三”项目推进机制,突出“调二提三”工作重点,抓实项目推进,确保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24亿元,其中“五网”建设投资80亿元、产业投资200亿元。提高项目前期深度。健全完善项目储备和滚动实施机制,安排3000万元做深做实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和上级专项建设基金支持,促成一批项目尽快获批实施。增强项目引进精度。健全招商机制,创新招商方式,精心包装推介一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大项目,对准重点地区和重点企业开展一企一策精准招商,力促一批在谈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落地,确保引进州外到位资金225亿元以上。加快项目推进速度。实行“专班推进、挂牌作战、目标倒逼、督查追责”项目推进机制,强化资金、用地等要素保障,提高审批服务效率,促进项目落地实施,确保楚雄通用机场、现代有轨电车、市委党校提升改造、市便民服务中心、丝绸印象美食文化园、第四自来水厂、云南瑞药金方、虹成药业等项目开工建设,楚姚高速、楚雄建投发展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茶花大道二标段、滇中有色年产12万吨阳极铜配套30万吨硫酸填平补齐技改等项目竣工,为稳增长提供强劲动力。

(二)抓特色增效益,着力发展现代农业。稳定粮烟生产。抓实面积,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1.8亿公斤以上;扩大特色烟叶种植规模,完成1429万公斤烟叶生产收购任务。扩大规模经营。安排1000万元农业产业发展资金,优化生产布局,规范土地林地流转,因地制宜扩大鲜食水果、核桃、魔芋、黑山羊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培育新型主体。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引导大中专毕业生、致富能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领办经济实体,带动农民壮大特色农产品生产规模,新增规模养殖场10个、专业养殖户300户,新发展新型经营主体不少于150个、带动规模化土地开发经营不少于10000亩。提高市场竞争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大力扶持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活跃城乡流通;培育本土品牌,推广农产品标准认证,促进农产品初、精深加工及综合开发协调发展。确保农业增加值增长6%。

(三)抓园区强帮扶,着力提升工业质量。坚持盘活存量和培植增量并举,扎实开展“三进企业”帮扶工作,*实施“四项支撑工程”,推进工业提质增效。拓展园区空间。加快推进苍岭工业片区、富民生物产业加工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投资10亿元以上,实现落地项目零突破。壮大重点产业。支持楚雄烟厂及配套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开拓销售市场,推进小岗箐煤矿技改,加快石鼓煤矿机械化矿井建设提升产能,帮扶滇中有色等骨干企业挖潜增效,巩固提升烟草及配套和能源冶金化工业。支持禾普制药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鼓励摩尔农庄等企业开发新产品,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速发展生物医药和绿色食品业。力促德动新能源汽车项目一期竣工投产,支持云开电气等企业发展壮大,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支持昆钢奕标等企业化解过剩产能、研发新产品,稳定发展建筑建材业。强化精准帮扶。认真落实促进工业经济发展激励措施和市级领导挂点联系、一企一策帮扶等机制,抓实非烟工业企业复产达产、扩产促销、培育达规等工作,力争新增8户以上规模企业。狠抓工业投资。全力保障中高太阳能等14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积大生物二期等9个项目投产达效,完成工业项目投资53亿元。力争非烟工业增加值增长24%以上,确保工业增加值增长5%左右。

(四)抓流通促消费,着力加快三产发展。提高有效供给,培育消费热点,强化三产支撑。提升传统商贸业。加快推进义乌商品交易博览城二期、滇中大商汇三期等项目,确保中南建材之家一期、新鸿远商贸城投入运营,支持城市快递物流、农产品仓储物流和乡村新型商业中心建设,打造一批专业市场;鼓励支持商贸企业转型升级、扩大销售,以信息化、标准化改造提升批零住餐行业,力争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6户以上;大力发展租赁、商务服务、居民服务、文化体育娱乐等营利**业,加快发展以金融保险、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源服务等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力争新增规模以上营利**业企业10户以上。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健全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扎实开展电商孵化、创业培训、信息服务等电商创业服务,培育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型市场主体,新增电商企业50户;积极争创“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大力发展城市农产品生鲜超市,促进“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加快发展旅游业。启动紫溪生态旅游文化城高原体育公园、民族文化演艺中心、彝族博物馆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大紫溪山、彝风湿地旅游文化度假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成太阳历文化园提升改造一期工程;办好“中国•楚雄彝族火把节”、“七彩云南2017民族赛装文化节”;加强与绿地集团、棕榈集团等企业的沟通对接,促成具体项目签约落地;开展“智慧景区”建设,进一步规范旅游经营服务行为,提升旅游服务水平。规范房地产开发、销售、中介等行为,统筹化解房地产库存。确保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1%。

(五)抓重点聚合力,着力推进脱贫攻坚。市级安排8000万元,争取和整合资金不少于8亿元,以基础设施、产业培育、住房安全为重点,抓实西舍路整乡推进,实施8个贫困行政村、130个贫困自然村整村推进、5570户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等一批精准扶贫项目;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启动实施一批小康示范村建设;发放1.6亿元扶贫到户贷款扶持贫困农户发展增收产业,确保每户至少实施1至2个增收项目;推进特色产业规模化经营,走产业连片扶贫开发之路;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健全定点挂钩、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精准帮扶工作机制,*实施教育、卫生、金融、社会保障等专项扶贫行动计划,严格落实“挂包帮”责任,确保8个贫困行政村脱贫退出、7000人如期脱贫。

(六)抓整治强管理,着力提升人居环境。*宣传贯彻《楚雄彝族自治州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全面推进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力争城镇化率达61.6%,提高0.62个百分点。提升规划管理水平。完成城市总体规划修改,编制城市总体设计、农村特色风貌设计和绿色通道等专项规划,启动城市规划展示馆建设,促进“多规合一”。提升城市品质。筹措资金37亿元以上,大力开展“四治三改一拆一增”行动,启动灵秀立交、新火车站站前广场和站前大道、灵秀湖环湖东路等重点工程建设,实施8公里地下综合管廊、51.6公里健康通道、10个公共立体停车场项目,改造和打通文鼎路、白龙路、云荫寺路等11条“瓶颈路”“断头路”,建成100个公共自行车租赁投放点并投放2000辆自行车,建好城市交通智能监控,完善城市功能;实施龙川江上段9.4公里河道综合整治和青龙河西岸等18个增绿工程,完成福塔公园、峨碌公园整体提升改造等项目,增加绿化和运动休闲场所,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高速公路、元双公路过境段和龙川江沿岸等重要道路、重要节点亮化工程。启动西门小区、原林机厂、铁合金厂片区棚户区改造,实施大石碑等3个城中村就地提升改造;强化综合执法,依法拆除违法违规建筑,加快消减违章建筑存量,坚决遏制违法违规建设势头;新投放60辆垃圾清运车,建成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加强背街小巷、城郊结合部等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加大城区交通综合整治,提升城市的“颜值”和品位。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扎实开展“七改三清”行动,完成白衣河中型水库前期工作,启动九道河小(一)型水库建设,推进响水箐水库、38件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紫大公路、人口聚集村组道路硬化、农村配电网改造升级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安排2000万元支持特色集镇、特色村庄规划建设;投入1.07亿元实施一批乡村人居环境提升项目,推进5个集镇供水设施和100个美丽宜居乡村项目,每个乡镇政府所在地新增公厕2座、每个行政村驻地新增公厕1座,每个乡镇新建垃圾填埋场1个,新建4个乡村垃圾中转站,配备79辆乡村垃圾收运车;探索建立农村土地规划建设专管员、监督员和卫生保洁员制度,切实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编制城乡环境总体规划,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着力整治大气、噪声、污水溢流等污染;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进生态市建设;严格落实“河长制”,投入9720万元实施龙川江水体达标整治项目,加快推进青龙河、灵秀小河河道提升改造及九龙甸等4座水库水源地达标项目,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工程,严厉打击私挖滥采、乱砍盗伐违法行为,守护山青、天蓝、地洁、水净的良好生态。

(七)抓改革激活力,着力优化发展环境。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强化行政审批事项、权责清单动态管理,加强网上审批监管。探索推进网络在线注册登记和电子化登记管理,优化准入环境。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和国有林场主体改革任务,开展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经济林木确权颁证工作,完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深化户籍制度和市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出租汽车行业改革和供销社综合改革,完成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殡葬改革,启动乡村公益性公墓建设。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区域间金融、物流、旅游、科技、人才等领域交流合作,拓宽对外开放通道、建好桥梁纽带、搭建合作平台,把区位、资源、环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推动形成联动周边、区域协作、互利共赢的发展新格局。

(八)抓创建促转型,着力发挥带动作用。全力推进开发区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升促建、以建促强。支持开发区在制度、投融资改革等方面取得突破,加快建立与开发区转型跨越发展相适应的新机制。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建成云甸互通式立交,推进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园区路网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确保云甸工业片区项目落地实现突破。以“两型三化”为统领,改造老企业,培育新产业,在产业招商上精准发力,奋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势产业提速增效、新兴产业培育显效,实现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引进州外到位资金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切实增强开发区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带动作用。

(九)抓财税稳收支,着力提升保障能力。加大税源培植力度,优化财税收入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服务发展的能力,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23.12亿元。抓实税源分析监控、税务稽查、欠税清缴和非税收入管理,改善税源结构;加强土地市场经营管理,完成基金预算收入6.2亿元;*研究国家、省、州投资政策及导向,强化对接争取,确保向上争资到位资金21亿元以上;持续加大以政策性贷款为主的融资力度,确保融资到位资金30亿元;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项目建设运营,确保PPP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缓解财政压力;积极争取省政府债券置换和新增债券资金,防范和控制好债务风险。实施中期财政规划和跨年度预算平衡,强化预算约束,严控行政成本,盘活存量资金,优化支出结构,加强资金监管,把更多的财力用于改善民生。

(十)抓保障惠民生,着力补齐民生短板。优化基本公共服务,改善民计民生,增进民生福祉。统筹发展社会事业。调整优化城区学校布点,启动楚雄实验中学新校区、鹿城中学高中部、茶花谷小学等项目建设,实施39所学校“全面改薄”、东兴中学体育馆、紫溪中学综合楼建设,完成鹿城中学初中部改扩建、鹿城小学云荫寺校区综合楼、古镇小学二期和苍岭、三街中心幼儿园项目,积极推进楚雄师范学院、州民族中学迁建和楚雄技师学院改扩建项目;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积极发展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加快推进市中医院迁建和市妇幼保健院改扩建等项目建设,完成3个乡镇卫生院提升改造和楚风苑等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加强计划生育和疾病防控、防艾、中(彝)医服务等工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保障水平。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科技普及工作。着力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做好宗教工作,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良好局面。强化民生保障。认真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新增城镇就业5000人。落实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困难群众社会救助力度,重视并保障好低收入群众生活;实施4个乡镇敬老院和市残疾人托养中心等项目。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积极探索更加有利于群众发展的征地拆迁安置新方式,创新移民后期扶持模式,保障群众合法利益。创新社会治理。全力守护“长安杯”,严格落实综治维稳责任,扎实推进依法治市工作,着力建设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严打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抓实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各项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四、勤政为民,务实清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侯卫东官场笔记

站在新起点、面对新任务,我们将认真落实从严治党、依法治市各项要求,以不忘初心的信念、攻坚克难的勇气、开拓创新的举措、务实清廉的作风,凝心聚力促发展,躬身为民谋福祉,努力建设法治、创新、服务、廉洁型政府。

(一)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型政府。认真贯彻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切实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内化为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职责。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决定,抓好审议意见落实,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接受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案和政协提案。健全决策问责机制,完善科学民主决策和法律顾问制度,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提高政府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水平。积极推行综合行政执法,强化执法监督,促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二)坚持科学理政,建设创新型政府。坚持解放思想,遵循发展规律,重视前沿理论和先进经验学习,主动适应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发展新形势,在更高的站位上找准定位,在服务发展大局中增强能力,用全局的思维和视野推进工作创新、服务创新、路径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在突破和创新中完善思路、开拓新路,着力破解发展难题、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三)坚持务实勤政,建设服务型政府。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和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努力构建便民高效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强化政府执行力建设,严格综合绩效考评管理和奖优罚劣,坚决整治不作为乱作为,建立容错纠错和正向激励机制,推动政府工作提速提效。持续巩固高效联动、内外合力促进发展的良好局面,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钉钉子”精神和“愚公移山”精神,实干快干、争创一流,谋在新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四)坚持从严治政,建设廉洁型政府。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规范权力运行,严格规范工程招投标、政府购买服务和项目管理,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行政监察,加大重大建设项目、重要民生资金、重点岗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和村级组织财务收支审计监督力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从严从紧从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厉行勤俭节约,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树立更加风清气正、崇廉尚实、担当有为的政府形象,赢得群众真心点赞。

各位代表,发展机遇千载难逢,责任使命艰巨光荣,人民期盼催人奋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和依靠全市各族人民,牢记重托善作为、坚定担当抓发展、砥砺奋进促跨越,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楚雄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较旧一篇:2017年玉树州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7年南阳市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