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2月21日在龙泉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龙泉市人民政府代市长 吴松平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及2016年工作回顾二号首长

五年来,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锐意进取,奋力拼搏,较好地完成了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各项事业取得了新成就。地区生产总值由75.29亿元增加到117.39亿元,年均增长8.7%;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14:46.2:39.8调整为11.8:41.7:46.5;固定资产投资由41.33亿元增加到101.77亿元,年均增长2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7.05亿元增加到52.44亿元,年均增长14.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4.09亿元增加到7.86亿元,年均增长14.0%;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23345元、9911元增加到37406元、17497元,年均分别增长9.9%、12.0%,农村居民收入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在2015年度全省26个欠发达“摘帽”县发展实绩考核中,我市位列二类县第一档次。

——五年来,我们积极有为、干在实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生态工业提档升级。全面实施生态工业“六大行动计划”,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36.7亿元,年均增长9.7%;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11.6%、40.8%、35.8%,“一优三特一新”产业体系基本成型。累计拓展工业空间7611亩,盘活工业用地1230亩,建成标准厂房6.65万平方米;累计实施“机器换人”等技改项目216个,完成工业技改投资75.32亿元;成功入选“中国电商百佳县”,实现网络零售总额32.57亿元;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个、省著名商标11个、省名牌产品7个。新培育规上企业90家、亿元企业30家。工业园区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以农业“两区一园”和生态精品农业“185”工程为载体,大力发展“竹茶菌蔬”四大主导产业,积极发展水果、中药材、石蛙等特色产业,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提升到62.9%,实现农业增加值13.9亿元,年均增长3.2%。耕地保有量38.16万亩,落实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7.7万亩,新增粮食生产功能区6.23万亩,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11.24万亩,改造中低产田3万亩。创成省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兰巨现代农业综合区成全省典范。成功举办两届中国灵芝大会和第十五届国际无我茶会,获得中国黑木耳之乡、中国灵芝核心产区等国字号“金名片”15张。成功培育“龙泉黑木耳”“龙泉金观音”和“龙泉绿”三大市域公用品牌。

生态旅游提速加力。积极培育生态旅游业,“江浙之巅 剑瓷龙泉”旅游品牌更加响亮。2016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0.49亿元,实现翻两番,旅游增加值对GDP直接贡献率超过7%。成功创建4**景区1个、3**景区2个、各类旅游示范基地5个。创成省级农家乐乡镇1个,培育省级特色村6个、农家乐综合体5个、五星级农家乐3家、精品民宿8家。商贸物流、金融服务、信息科技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实现服务业增加值54.61亿元,年均增长10.4%。

——五年来,我们砥砺前行、奋勇争先,改革开放推向纵深。

以改革推动发展。山区科学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推进,“三大国家改革试点”等一系列改革取得实效。组建市乡村三级扶贫资金互助会91个,累计发放互助借款4908万元;新增扶贫小额信贷3966万元;林地流转经营权等制度在全国率先试行,林权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我市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完成林地流转面积107.48万亩,发放“三权”抵押贷款13.36亿元。推进企业股改上市,24家企业在浙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

以开放带动发展。拓展多领域招商,引进道铭集团、科伦药业、浙能集团等知名企业投资的项目288个,实际利用内资14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603万美元,“浙商回归”到位资金54亿元。龙泉—萧山山海协作产业园建设初显成效,招引入园企业59家。“15582”工程*实施,柔性引进专家教授334人,实施市校合作项目1319个,引进国家“千人计划”1人,建立院士工作站1个。

以创新驱动发展。汽车空调零部件、青瓷宝剑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成投入使用,新增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个、省级企业研究院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5家,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实现专利授权量2779件,研发省级新产品297个,获得省级以上科技立项580个,其中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8个、国家星火计划项目9个、国家创新基金项目6个。汽车空调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成为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

——五年来,我们统筹兼顾、攻坚克难,城乡面貌更加美丽。

基础设施走向互联互通。交通建设再迎历史性突破,衢宁铁路龙泉段顺利开工,龙庆高速、龙浦高速建成通车。51省道、53省道改建工程全面完工。新客运站、交通物流中心投入使用,实现康庄公路“村村通”。“独流入海”龙泉溪治理、黄灌段防洪堤景观一期、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中小河流综合治理等项目全面完成。城市天然气门站投入运营,敷设天然气管道16公里。完成220千伏田宏线迁改等电网项目建设,浙能龙泉生物质发电项目并网运营。

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4.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升到60%。完成第一批“六个一”项目建设。新建改建城市道路30公里,新增城市公共绿地55万平方米,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16万平方米。新增公交线路6条、停车泊位4000个,公共自行车、电动汽车分时租赁项目投入运营。美丽乡村串点连线成片,获评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市、珍贵树种彩色健康森林示范县和全面小康生态示范县。中国青瓷小镇和溪头村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生态质量保持全省前列。*推进“811”生态文明建设,创成国家园林城市和省环保模范城市。大力推进“三改一拆”,累计改造旧住宅区222万平方米、旧厂区166万平方米、城中村167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340万平方米,创成“无违建先进县”。全力推进“五水共治”,全面推行“河长制”,创成省“清三河”达标县,水环境质量达标率保持“三个百分之百”,连续两年夺得“五水共治”大禹鼎。PM2.5、空气质量优良率等环境质量指标列全省第一,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五年居全省前列。

——五年来,我们传承经典、厚积薄发,文化建设亮点纷呈。

传统文化底蕴更加厚实。成功创建国家文化先进县,荣膺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西街入选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北河街被确定为省历史文化街区。龙泉窑大窑—金村遗址成功入选国家“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名单。青瓷、宝剑产业被评为省十大历史经典产业。“哥窑遗址在龙泉”得到考古论证。中国龙泉青瓷·龙泉宝剑节获评“优秀民族节庆”。

剑瓷文化影响持续扩大。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成为“世界陶瓷之路”联盟成员。加快推动剑瓷文化“走出去”,龙泉青瓷入驻钓鱼台国宾馆、人民大会堂,成为G20峰会国宴用瓷和专属国礼。龙泉青瓷、龙泉宝剑走进中央党校、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高等学府。新增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人、高级工艺美术师9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4人、省陶瓷艺术大师29人。

特色小镇建设成效凸显。中国青瓷小镇、龙泉宝剑小镇双双列入省特色小镇创建名单,上垟镇入选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成为青瓷文化集聚地,招引青瓷企业23家、青瓷商铺236家、青瓷传统手工技艺作坊46家,8位省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设立个人工作室,3位陶瓷艺术教授开设作品展览馆。披云青瓷文化园成为浙江大学、中国美院等高等院校的教学实习基地。

——五年来,我们不忘初心、以民为本,民生事业持续改善。

社会保障机制更趋完善。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实现五大保险扩面10.9万人次,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7%、95%。实施就业创业“百千万”三年行动计划,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4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63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居民每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582元、436元,年均分别增长12.7%、15.7%。城乡居民医疗救助范围不断扩大。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投入使用,210个城乡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投入运营。持续抓好异地搬迁和地质灾害点综合治理,新建续建异地搬迁安置小区59个,实现异地搬迁5325户20685人,累计减少受威胁人口1658人。

社会事业持续较快发展。创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和省体育强市。标准化学校创建率达到95%,集团化办学覆盖城乡。龙泉一中创成省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市中职校获全国职业教育第四届黄炎培优秀学校奖,龙泉浙大中学建成招生,党校迁建工程(一期)投入使用,青瓷宝剑技师学院获批筹建,实验小学、江南小学完成扩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平稳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延伸至村级。市人民医院完成整体搬迁,省规范化基层医疗机构创建率达100%。平稳实施“二孩”政策。市档案馆成为丽水市首个国家一级档案馆。

社会治理水平有效提升。积极构建“352”新型社会管理模式,“五强五网”成为丽水市社会管理创新典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矛盾纠纷化解和网络舆情快速反应等机制进一步完善,打击违法犯罪力度进一步加大,社区矫正等特殊人员服务管理进一步深化,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环境安全等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连续十一年实现“平安市”创建,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称号。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建设和“双拥”参建等工作取得新成绩,人防、民族、宗教、移民、侨台、科普、地方志、气象、文联、供销、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慈善、红十字和社会科学等事业健康发展。

与此同时,我们坚定不移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提升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累计办结人大建议840件、政协提案738件。*推进“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精简政府部门权力事项50.5%,厘清政府部门责任清单524项,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缩减52.4%,行政审批整体提速95%。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践行“一线工作法”,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问题。不折不扣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28条办法”“六项禁令”,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坚决纠“四风”、破“两局”“三公”经费支出只减不增。

2016年是本届政府的最后一年。一年来,我们扎实推进改革开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扩大有效投资,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1%,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6%、10.0%,全面完成年度十件民生实事,节能减排达到上级下达的约束性要求,确保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持续发力强产业促转型。推进全省首批生态工业发展试点县建设,*实施汽配产业省级分行业“机器换人”试点,开工建设竹木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5.8%。推进农旅融合,启动兰巨农业综合区景区化建设,新建休闲观光示范点5个,培育农产品旅游地商品55个、生产经营主体29个。成功举办“护航G20畅享好山水”万人疗休养进龙泉、“牵手世遗 完美之旅”万人游龙泉、2016美丽交通走廊—环浙骑行龙泉总决赛等活动。

(二)不遗余力攻项目扩投资。*开展“比项目、考前期、晒投资”大比拼、“重点项目政策处理大会战”等活动,实行“月分析、月通报、月点评”的项目推进机制,对重点项目、后进项目开展全程联动督查,落实任务清单,倒逼项目进度。完成低丘缓坡开发等区块土地征收2723亩,组织开展4次重点项目集中开复工活动,固定资产投资成功突破百亿目标,投资增速位列丽水第一。

(三)挖掘潜力推改革增活力。成功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争取并实施全省首批低碳县等17个省级以上改革试点。经济开发区列入第四批省级循环化改造试点示范园区。供销社“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工作全面启动。县域经济体制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公车改革平稳实施。农村金融改革等各项改革不断深化。

(四)凝聚合力美城乡优环境。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暗访检查。老东升小学区块、东街区块等旧城改造项目政策处理取得重大突破。迎宾大道建成通车,龙渊公园开工建设,完成剑川大道、剑池路、中山路等城市道路主要节点外立面改造。宝溪乡被评为省级首批美丽乡村示范乡镇,盖竹等4个村创成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源底等23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

(五)尽心竭力惠民生保稳定。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创建进度居丽水前列,等级幼儿园覆盖率和新增上规模幼儿园增幅居丽水第一。成功创建省卫生应急示范县和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无偿献血工作连续十年列丽水第一。实现“原消除4600农户”巩固对象结对帮扶全覆盖。在丽水率先实行医疗普惠救助制度,发放救助金额1686万元。圆满完成G20峰会等重大维稳安保任务,平安创建形势总体良好,有望夺得“平安金鼎”。

各位代表,本届政府任职期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不懈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和广大建设者,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向驻龙部队、驻龙各单位,向所有关心和支持龙泉发展的朋友们、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我市仍处于“发展不足是最大短板、加快发展是第一要务”的相对后发阶段,肩负着确保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幸福好龙泉的双重使命;经济总量还不大,产业结构还不优,创新能力还不强,承担着做大经济规模与提升发展质量的双重任务;交通等城乡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还相对滞后,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瓶颈制约仍然较为突出,承受着加大公共服务保障力度与支撑公共服务保障水平的双重压力;发展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政府部门少数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还不相适应,担当不够、执行不力、效率不高的情况仍然存在,消极腐败现象还时有发生,面临着善政与廉政的双重考验。问题不容忽视,责任不能回避,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这些困难和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Page: 1 2 3较旧一篇:2017年樟树市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7年遵义市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