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一、“十二五”发展成就和2015年工作回顾侯卫东官场笔记

“十二五”期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两化”引领,注重实干创新,较好地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十三五”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致力产业优化升级,综合实力逐步壮大。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95.9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0%,分别快于省、市平均水平1.8个和1.5个百分点。实现财政总收入18.7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7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5.9%和16.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侯卫东官场笔记资比重均超过50%。现代农业发展态势良好,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12万亩、省级以上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4万亩,9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精品园通过验收,被列为省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县。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游客接待数和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4%以上,网络零售额突破14亿元,浙西再生资源市场、龙游电商城等一批服务业项目建成运营,跻身全国首批农村淘宝试点县。服务业增加值80.7亿元,年均增长11.4%,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3%,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7.0:51.8:41.2。上级下达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

(二)致力城乡区域统筹,环境面貌持续改善。修编完善县域总规、土地利用总规,编制美丽县城三年行动方案、城市建成区有机更新等规划。启动城东新区建设,打通龙翔东路,开展小高山村、原探矿厂区块搬迁改造,子鸣社区开工建设。实施大南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一期项目,国有土地上房屋收购工作进展顺利,完成农民房屋征收安置,兴龙路延伸、太平路改造等相继竣工,整治提升阳光小区等老旧住宅区,五年完成“三改”面积358.8万平方米。设立综合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得到加强。新增城区公共停车位1773个,建成运行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新建农村联网公路287.1公里、林区道路485.4公里。创建国家级生态村、省级生态乡镇6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12个,成为省生态县、省美丽乡村先进县。打好城乡环境治理组合拳,五年拆违405.8万平方米,关停拆除1.3万余户生猪养殖场和69家炭化篾企业,修建堤防护岸87公里,治理河道247公里,整治山塘127个,除险加固水库38座,全县域禁止河道采砂,贺田、开启、集美、洁水养殖等治污模式在全国全省推广,出境水达标率100%,获得省“五水共治”大禹鼎。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省森林城市,入选首批浙江美丽县城试点县。

(三)致力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活力逐步**。建立“1+1+9”国资管理体系,开展6家国资公司市场化改革,强化统一监管。建成全市首个综合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260个村完成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开展省级山区集聚发展改革试点,晨东小区、阳湖小区交付使用,翠竹小区主体完工。率先启动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城乡户口区别,全县城镇化率提高到43%。借助“四重双百”“三挂五竞赛”等载体,杭长高铁、平山桥至团石公路、维达纸业三期、华电热电、道明光学、伊利乳业一期等重大项目相继建成。健全项目招商机制,五年到位资金204.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8120万美元,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4个。完善园区管理服务体制,组建龙游-镇海山海协作产业园,平台配套功能逐步完善,产业新城形象初显。要素保障力度加大,五年报批建设用地1.2万亩,完成土地开发1.5万亩,储备熟地4260亩,成功创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县。夏金变、江家变、西柳变等工程投入使用,城乡电网优化提升。

(四)致力共治共建共享,民生事业全面进步。完善劳务对接平台,创业就业服务网络不断健全。实施全民参保登记,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9万和28.9万,城乡低保实现动态调整下应保尽保。建成社会福利中心,成功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新竣工保障性住房28.4万平方米,改造农村危旧房8132户。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完成横山、塔石水厂和城市二水厂扩建等工程,启动高坪桥水库建设,新增改善12.6万人饮用水条件。溪口小学、北辰小学等建成投用,县职教中心主体完工,教育布局持续优化,各类教育事业协调发展,中高考成绩稳居全市前茅,跻身省义务教育均衡县。在全省率先实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13家乡镇卫生院完成迁改建,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66家,城乡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加快农村双向网改造,有线电视数字化平移10.8万户。新建农村文化礼堂6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0个,村邮站和农家书屋覆盖所有行政村。连续承办亚太汽车拉力锦标赛,举办两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省体育强乡(镇)实现全覆盖。城乡宽带网络用户数9.7万户,小型汽车拥有量年均增长2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4189元、17099元,年均增长12.4%和12.1%。

(五)致力优化服务效能,政府建设得到加强。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切实加强作风及效能建设。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基本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工作。推进“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全面取消497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政务服务网乡村代办点实现全覆盖。开展项目审批代办服务,推行多证联办,实施商事登记“一照一码”制。在全市率先建成涉批中介网上大厅,审批中介服务时限整体提速31.8%。落实“一岗双责”,严肃财经纪律,规范制度管理,“三公”经费年均下降14.7%。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五年来办理代表委员议案、建议和提案2172件,“县长信箱”年均办复来信千件以上。大力推进依法行政,成功创建省法治县。深化“平安龙游”建设,完善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安全生产保持“三个零增长”,连续荣获省平安县称号。国防动员、统计审计、供销物价、人防气象、金融保险、民族宗教、台湾事务、外事侨务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一年来,我们凝心聚力,扎实推进“两化两游”建设,县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一是主攻工业促转型。开展转型十大专项行动,设立产业发展基金,重点培育扶持主导产业和龙头骨干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创建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院士专家工作站、企业研发中心10家。推进“四换三名”,完成技改投资48.2亿元、“机器换人”项目投资6亿元,28个“腾笼换鸟”项目盘活闲置用地1137亩,93家规上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新增“浙江名牌”5个、省著名商标11件,3家企业成为省标准创新型企业。搭建“百名干部联百企”载体,成立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财政周转金帮助84家企业还贷周转27亿元,为企业减负让利1.3亿元。组建上市办,引导激励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拟挂牌上市签约企业达到21家,5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成功。“大咯大”品牌鸡蛋在浙商所挂牌上市。203家规上企业实现产值299.6亿元,1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4家。二是大抓项目增后劲。深化重点项目“三挂五竞赛”活动,强化“周协调月督办”机制,134个“四重双百”实施类项目完成投资84.8亿元,62个省市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吉恒家具、东飞轻纺、德洲五金、东方城市综合体、家居建材市场、世贸商业城等重点项目进展有序。新争取11个省重点项目,高坪桥水库入选国家首批PPP推介项目计划。六春湖运动休闲区、卓达竹木产业园、申通电商产业园等10亿元以上重大招商项目顺利签约。红木小镇跻身首批省级特色小镇,累计完成投入19.6亿元,中国红木家居文化园一期主体完工。三是合力攻坚优环境。强化“五水共治”,落实三级“河长制”,在120个行政村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912家规模养殖场全面完成工业化治污和生态化改造,在全省率先建立第三方运维监管机制,衢江水质持续改善,通过市级“清三河”达标县验收。推进“四边三化”,集中开展“两路两侧”整治,顺利完成公路“国检”验收。实行规划、国土“一乡一所”机制,强化违建管控,推行重点违建挂牌销号制度,8个示范乡镇及196个村(社区)通过“无违建”预验收。实施“煤改气”工程,淘汰高污染燃料锅炉102台(套),全面淘汰黄标车,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2.2%。四是尽心尽责惠民生。十方面实事基本完成,全年各类民生支出28.2亿元,占总支出的79.3%。规范低保管理,全面消除“4600元以下”贫困现象。灵江家苑、县学街家苑安居工程顺利启动。统筹推进省教育现代化县、省卫生强县、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重点县、省体育现代化县等创建工作。龙游中学与镇海中学开展合作办学,成立邵逸夫医院龙游分院。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所有行政村完成村规民约修订。深化“大调解”体系,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8万件,省级挂牌信访积案全部化解。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加强治安防控、禁毒反恐等工作,社会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各位代表,“十二五”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是县委带领全县人民团结拼搏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在各个领域辛勤劳动的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驻龙部队、无党派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龙游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十二五”规划个别指标未能按要求完成;县域经济规模较小、质量偏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水平亟待提升;新旧动力转换尚未完成,创新驱动水平不高,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较低,企业抗风险能力总体较弱;城乡建管、环境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与群众期望仍有差距;少数政府工作人员精神状态不佳、担当意识不强、工作作风不实,行政效率有待提升。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会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二号首长

“十三五”是龙游建设产业强县、加快转型跨越的关键期,也是实现“摘帽奔跑”的攻坚期,既充满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许多困难挑战。根据县委《关于制定龙游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县政府认真研究并听取各方面意见,制定了《龙游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议。

“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实施生态立县、创新兴县、产业强县、富民安县战略,把以生态文明建设力促转型升级作为中心任务,深化改革创新,促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相融合、现代工业和信息经济相融合、特色文化和旅游休闲相融合、健康养生与运动竞技相融合,走质量与效益并举、标准与品牌并重的绿色转型之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龙游打造成为生态美、休闲美、健康美、城市美、生活美的浙江美丽县城。

“十三五”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实现“四翻番”,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0%以上,提前实现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比2010年“翻一番”,城镇化率达到50%左右,空气质量优良率85%以上,在26个加快发展县中位次前移,使龙游综合经济实力更强、城乡区域更协调、生态环境更优美、社会发展更和谐、人民生活更幸福。

推进“十三五”发展、实现“十三五”目标,必须集中力量抓好既该干又能干成的大事,主要突出六个方面:

(一)突出创新驱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做大做精现代制造业。做大做精高端装备制造和高端家具制造两大支柱产业,做优做强特种纸和绿色食品饮料两大特色产业,培育新材料新能源为主体的战略新兴产业,形成“2+2+1”工业体系。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实施“四换三名”,鼓励企业开展兼并重组,扶持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整合提升“一区两块”平台,完善功能设施配套,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发挥产业基金导向作用,引进国内外优质资本、项目、技术。建成士元变、詹家变、红船豆电站等项目,增强电力保障。规上工业企业达到220家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二是做特做强现代服务业。有序推进龙游港区、商贸物流园区等项目建设,完善公铁水集疏运体系,打造金衢丽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加快互联网与现代工业、休闲旅游、体育竞技、生态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吸引国内外大型电商平台入驻。支持金融保险、文化创意、养老健康等产业发展,推动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产业链高端延伸,谋划建设一批专业市场、特色商业街区。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50%以上,对社会就业贡献率达55%以上。三是做优做深生态农业。突出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实施一批生态精品农业、生态循环农业和休闲养生农业项目。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引导工商资本经营现代种养业,发展林下经济,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特色化发展。加强农业“两区”建设,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14.5万亩,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粮食供给保障。完善富硒产业集聚区设施配套,开展富硒产品精深加工,打造长三角富硒产业集聚区。四是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完善激励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高校院所对接合作,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借助研发机构、创新平台、校企合作等方式,培养引进一批企业管理、科技领军和高技能操作性人才。建立中小企业孵化基地,优化创业创新环境,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展专利质押融资补助资金、贷款保证保险资金等业务,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

(二)突出功能完善,着力建设山水田园城市。一是优化空间布局。围绕“三大板块、主副融合”布局,中部是沿衢江中心城市板块,促进县城主核与湖镇副中心融合发展;南部形成生态休闲与特色农业板块,成为全县生态产品供给重要区域;北部打造文化旅游与现代农业板块,成为全县农产品生产和历史文化传承重要区域。优化城镇、农业农村、生态空间,推进多规融合,实现“一张图”管理,形成集聚集约、高效紧凑、精明开发格局。二是提升城镇能级。突出县城主核辐射功能,推动形成“两江四区”发展格局,积极打造“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建成浙江美丽县城、省级城乡建设示范区和杭州、金义都市区卫星城市。完善城东新区路网框架,谋划实施总部基地、金融中心、文体中心等项目,提升公共服务功能。加快旧城改造,基本完成城中村、旧城区改造任务。优化龙北产业新区,完善功能配套设施,打造产业新城。推进湖镇国家级中心镇建设示范试点和农村综合改革中心镇试点,有序实施桥头江撤渡建桥、315省道湖镇至十里铺段改建等工程,打通湖镇至童家公路,升级商贸服务功能,争取列入省第三批小城市培育试点。抓住衢宁铁路建设契机,加快溪口省级中心镇建设,打造龙南商贸旅游重镇。扶持培育横山、塔石等龙北中心镇。三是升级美丽乡村。完善县乡总规和村庄建设总规,明确中心村、一般村和控建村,引导人口集中集聚,推动美丽乡村连线成片。推进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升级城乡新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完成“四边三化”提升工程,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深化“一村一品”,壮大村集体经济。

(三)突出融合发展,积极打造特色旅游目的地。一是提升文旅产业品质。加快发展休闲业态,形成龙南运动养生游、龙北历史文化体验游、“两江”水景观光游等功能板块。加快红木小镇、民居苑拓展等项目建设,挖掘商帮、姑蔑、南徐等特色文化,推进生态自然景观与地方文化深度融合。立足龙南竹林生态资源,打造竹海体验旅游模式。推进江心洲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开发滨江休闲产品。引入社会资本,培育民宿经济,打造长三角特色休闲与竹海民宿基地。二是完善配套设施功能。健全交通指引系统、智慧旅游平台等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年年红、绿春湖、天池等通景公路建设,谋划建设温泉城、三江口、三门源等旅游综合体。推进衢宁铁路(龙游段)建设,打造龙南交通节点。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景区建设。加强旅游品牌营销,办好重点节庆活动,提升龙游旅游知名度。三是打造国家体育公园。组织各类汽车赛事,谋划实施房车俱乐部、汽车露营基地、多功能汽车竞技场等项目。结合衢江航道开发,谋划建设码头设施和亲水平台,开展游艇、游船休闲体验,承接引进国际国内各类帆船、龙舟赛事。推进六春湖运动休闲区建设,开展高山滑雪、低空飞行等竞技赛事。建设龙和国际垂钓中心,举办全国垂钓锦标赛。加快建设“两江”沿岸多功能骑行绿道,打造休闲运动廊道。推进新加坡风情小镇建设,引进康复护理专科医院,促进医养融合发展。

(四)突出绿色循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深化治水拆违等专项工作,推广提升开启、集美、贺田等模式。结合环境功能区规划编制,科学划定生态红线,推进平原绿化、森林抚育等工作,打造生态屏障。开展防洪排涝和河湖生态系统修复建设,实施灵山港流域综合治理、衢江航道疏浚综合利用等工程。推进大气复合污染专项整治,提升大气环境质量。构建全方位生态环境社会监督体系,完善环境联合治理机制,提高环境违法处理能力。二是加快形成低碳增长方式。设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严控高污染、高能耗项目落地。推进工业园区、湖镇工业区块循环化改造,实现废弃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和废水循环利用。实施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推行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抓好污染源在线监控及刷卡排污等工作。建立差别化环境管理制度,开展节能减排考核机制改革试点。三是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落实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通过清理收回一批、退二进三一批、空间换地一批,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实行最严格耕地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一批节水型示范灌区、企业、学校和社区。完善资源回收再利用体系,推动再生资源开发利用。

(五)突出深化改革,不断增强区域发展动力。一是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建立健全清单动态调整机制。提升政务服务网功能,实行权力事项集中进驻、网上服务集中提供、数据资源集中共享。优化审批流程,完善联合审批机制,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提升工业园区、旅游度假区等平台运行效率。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探索政府职能转变,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二是深化城乡体制改革。加快农村确权进程,完善农村产权登记颁证制度。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机制,探索宅基地“留权不留地”制度改革,推行宅基地跨村置换、有偿退出和市场流转,鼓励引导农民到县城和中心镇(村)落户。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规范各类土地流转行为。创新涉农信贷产品,推进林权、农房等抵押工作。三是深化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完善工业用地投入产出评价和闲置土地处置机制,健全差别化用水用电用能用地等价格政策。完善公共资源交易机制,整合招投标中心、政府采购中心和产权交易中心相应职能,探索推进工业资源要素交易。拓展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功能,促进要素跨区域有序流动。四是深化投融资机制改革。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加强PPP项目储备,建立滚动项目库。优化整合融资平台,推进国资公司对外合作。研究设立政府性基础设施投资基金。试行债券、区域性股权市场等直接融资方式。

(六)突出民生保障,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一是完善社保体系。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培训服务和业务指导,拓宽就业创业渠道。推进精准扶贫,促进低收入群体增收。深化全民参保登记,加快社保人员全覆盖。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职工和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社会救助规范化建设,健全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医疗、住房等救助体系。实施高坪桥水库、沐尘水库引水等工程,新建城市第三水厂,形成城乡一体双水源供水体系。二是发展公共事业。优化教育布局,加强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提升发展职业教育,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谋划迁建县人民医院、县疾控中心,优化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建成省卫生强县。实施体育小康村升级工程,完善乡村公共体育设施。推进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重点县创建,谋划图书馆、文艺中心等项目,整合农家书屋、农村文化礼堂等设施,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提升公民素质。三是加强社会管理。深化法治龙游建设,依托县乡村三级法律援助服务网络,推动全社会形成学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围。推进村务规范化建设,开展城乡社区协商民主试点,提升基层自治水平。健全矛盾纠纷预警、排查、调处机制,加强突发事件应急联动处置。强化生产安全和食品安全监管,切实保障社会安全。

Page: 1 2较旧一篇:2016年衢州市开化县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6年台州市椒江区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