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2月21日在苍南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县长黄荣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苍南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政府工作和“十二五”发展回顾侯卫东官场笔记

2015年,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有力监督支持下,坚定不移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浙江美丽南大门”这条主线,*实施“双海双区”战略,“实”字当头,“干”字为先,开拓创新,克难攻坚,较好完成了县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23.55亿元,同比增长8.2%;财政总收入46.2亿元、列全市第5,增长7.8%、列全市第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02亿元,增长9.4%,总量和增速均列全市第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4.94亿元,增长11.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525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23元,分别增长8.75%、10.03%。

(一)经济建设保稳促调。坚持发展实体经济不动摇,落实税收优惠和结构性减税4.17亿元。积极化解“两链”风险,实施企业帮扶“十大举措”,稳妥推进重点企业风险处置,累计发放应急转贷资金34亿元,处置不良贷款34.68亿元,不良率2.99%,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实现“双降”。*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科技创新“八倍增”指标高位增长,完成工业技改投资57.2亿元,增长31%,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科技型企业42家、省重点企业研究院1家、省企业研究院2家、市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8家,县科技企业孵化器全面投入使用。新入选“国千”专家2名、“省千”专家1名,获评省人才工作先进县。大力推进“四换三名”、“三转一市”,完成“个转企”718户,“小升规”51家,“企转股”6家,成功挂牌“新三板”企业3家,新增超亿元企业8家、超5亿元企业1家,新建小微企业园49.81万㎡。深化对台经贸合作,设立全省首个对台招商联络处,台商小镇入围浙江省首批特色小镇。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实际到位浙商回归资金82.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264万美元,完成率163.2%、列全市第1。传统产业全面“触网”,全县网络经营主体1.35万家,设立农村淘宝服务站点70个,建成云创电商孵化创业园、龙港网商创业园,成功创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旅游体制改革全面启动,旅委和旅投集团成立运行,成功创建国家AAA旅游景区2家、国家特色旅游项目3个,玉苍山通过省级生态旅游区验收,全县改造提升通景公路60公里,新增景区停车位1100个,接待游客64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0.6亿元。农业“两区”加快建设,粮食安全意识得到强化,农业多种功能得到开发,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5.6万亩,新增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5个,新增农业龙头企业20家。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善“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规范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运行机制,县农村产权服务中心正式挂牌运行,逐步建立公开透明、科学系统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

(二)城乡建设统筹联动。重大项目有序推进,“百亿工程”集中开工,三澳核电项目获批国家“路条”,全国最大的县级动车组存车场建成投用,开通全国首个县城至北京始发高铁列车,灵沙大道路基全线贯通,龙金大道扩容完成,甬台温高速复线苍南段开工建设,鳌江一桥建设进度过半,228国道苍南段、观藻炎公路、鳌江五桥、104国道苍南段改建等项目前期有序推进,横阳支江堤防加固、沿浦海塘除险加固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朱家站水闸提前通过验收,标准渔港体系基本建成,新(扩)建110kV变电站2座,完成限上固定资产投资404亿元。强力开展重点项目征地拆迁“清零”攻坚行动,拆迁14.5万㎡,迁移坟墓2517**,交地1173.8亩。核心区块建设成效明显,县城新区中心湖公园建成开园,苍南银泰城满铺开业,江南新区建设初具雏形;龙港财富中心城市综合体正式营业,全国首条镇级地下人防商业街开工建设,北岭山隧道基本贯通,巴曹大桥工程进展顺利。城镇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建设电子商务投递终端“智能柜”108个,设立农村电子商务村级服务点105个,开发城镇地下空间10万㎡,新投放公交车52辆、出租车220辆、公共自行车2040辆,打击非法营运黑车822辆、非法营运“残疾车”780辆,拘留健全人驾驶“残疾车”97人,“智慧交通”、“数字城管”、“无线城市”建设加快,获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做好历史文化古村落保护利用,实施垃圾减量化资源化试点,五凤茶园被评为“2015年度中国三十座最美茶园”,福德湾获评亚洲国际青年微电影展“最佳影视营地”,矾山镇入选“长三角地区最美乡村”。开展“美丽民居”建设试点,全面下放农村个人住宅供地审批事权,统一设计推广美丽民居样板,灵溪桃湖、桥墩八亩后“美丽乡村”模式在全市普遍推广。建立多元化资金保障机制,成功发行国投集团企业债券8亿元,实际到位融资资金46.4亿元,调度财政资金10.52亿元。有力破解土地要素制约,全年新增建设用海指标2190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6616.8亩、占全市1/5,低效用地再开发2343亩,消化转而未供土地2476亩,清理供而未用土地6505亩,盘活存量用地909亩,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生态建设强基提质。*开展省级生态县创建,环境质量不断好转,社会公众生态环境质量满意度提升幅度列全市第2。持续推进“五水共治”,完成治水投资21.69亿元。全面落实“河长制”,*开展“清三河”行动,整治提升黑臭河24条、49.77公里。强化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新开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47个村,新增受益农户93694户,建立长效运维管理机制;新建城镇污水管网42公里,改造雨污分流29公里,河滨污水处理厂二期、临港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城市污水处理率提升至91%;马站赤岭头垃圾填埋场建成投用,云岩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容提升工程前期进展顺利。“四边三化”纵深推进,“两路两侧”整改任务全面完成。“三改一拆”持续发力,*开展“无违建”创建,拆除违法建筑276万㎡、列全市第2,完成“三改”491万㎡、列全市第3。绿化工作不断扩面,编制完成全县慢行绿道总体规划和湿地保护总体规划,新建绿道35.5公里、滨水公园23座,绿化造林1.4万亩。重污染高耗能行业及“五废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卤制品园区一期建成投用,印染行业整治完成。深化大气综合治理,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2%以上,PM2.5浓度下降9.8%。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淘汰“黄标车”4826辆、燃煤锅炉219台。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展,关停和治理畜禽养殖场312家。海洋渔业“一打三整治”强势实施,取缔“三无”渔船2055艘,取缔总数列全省第1。

(四)社会建设普惠共享。顺利完成2015年度十大为民办实事项目。稳步推进社保扩面工作,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107.3万人。优化就业扶持和创业服务,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工作,完成农村困难群众危旧房改造615户,新增城镇住房保障6227户,新增覆盖率居全市第2。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增村级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67家。开展“点对点”精准扶贫,全面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贫困现象。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发放低保救助、医疗救助、灾害救助资金1.02亿元。按计划实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拨付项目扶持资金880万元,发放大中型水库移民直补资金2478万元。不断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新增登记社会组织139家,列为全省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建设创新示范观察点。积极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实施“改薄”工作、中心镇学校扩容提升工程、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计划,启动中小学课后托管,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考核验收。医疗卫生工作扎实推进,启动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有序开展“双下沉、两提升”,推行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县人民医院和县三医迁建项目主体工程结顶,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2.26个比值。文体事业更加繁荣,文化惠民工程全面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金乡卫城综合保护、矾山矾矿申遗等重点文化项目保护利用工作扎实推进,海西文化创意园开工建设,“台网分离”改革取得突破,成功举办苍南县第七届文化艺术节、首届生态运动会、全国气排球联谊赛等系列文体活动。*推进“平安苍南”建设,严格落实平安维稳和信访责任制,成功列入全省第二批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试点,积极化解房地产风险,建立健全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化物联网治安管控,全力推进打黑除恶、“五闹”打击专项行动,涉网打击总体成效和网络基础工作列全市第1;建立完善食药品犯罪打击联动机制,食药环打击成效列全市同类第1;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强势开展安全隐患清剿“百日攻坚”,采取刚性执法、实施刚性问责,排查“通天房”29.1万间,整治问题“通天房”8.1万间,依法行政拘留542人,干部问责51名,安全生产三项指标持续下降,顺利通过省级消防安全整治摘牌考核,获《中国法制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专题报道。

(五)政府建设精简增效。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完成新一轮部门机构整合精简,制定政府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目录,龙港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制定“1+7”实施方案。全力推进“五单一网”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工作,构建县、镇、社区三级联动审批网络系统。实施公共财政预算和财政绩效管理改革,出台财政资金竞争性存放管理办法。建立县政府有效投资联席会议制度,出台政府投资工程建设变更管理暂行办法,组织开展重点工程超概专项清理。认真开展政府系统“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实施“破两难、纠四不”活动,全面督查“五会一批”落实情况,保持正风肃纪高压态势,查处“四风”问题69件,处理责任人65人,实名曝光36人。严格控制行政性支出,“三公”经费同比下降16.9%。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强化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现法律顾问乡镇部门全覆盖,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加强行政复议规范化建设,落实行政首长应诉规定,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按时办结率100%。支持工会、妇联、共青团开展工作,推进老龄、慈善、残疾人等事业健康发展,统计、气象、人防、外事侨务、双拥、档案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用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十二五”画上了圆满句号。回顾五年的历程,我们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困难和挑战中不断改革创新、统筹推进、奋力前行,各项发展事业取得有力突破,基本完成“十二五”规划预期目标。五年来,我们加快经济转型,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由251.2亿元增加到423.55亿元,财政总收入由24.2亿元增加到46.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15亿元增加到30.02亿元,分别年均增长9.5%、11.9%和14.6%。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为6.1:40.3:53.6,网络经济和旅游业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获批全省首个浙台经贸合作区。五年来,我们狠抓项目建设,发展动力持续增强。累计固定资产投资1427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4.3倍,交通、水利、电力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用。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逐渐形成,内外交通实现全面提速,灵溪、龙港两核引领作用更加突出,中心镇建设不断加快,城市化率达到59.4%。五年来,我们加强生态建设,城乡环境全面改观。大力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新三年行动计划,强力推进“五水共治”、“四边三化”、“三改一拆”、“两路两侧”、“一打三整治”等专项行动,城区绿地率达到34.5%、绿化覆盖率达到36.2%,人均公园绿地增加到12.5㎡、是2010年的2.8倍,“十二五”减排任务顺利完成。五年来,我们持续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实现基本全覆盖。社会公共服务更加优质,民生领域重点改革不断深化,县图书馆、文博馆等一批重点民生项目建成投用,成功创建国家级卫生应急示范县、省级卫生强县、省级文化先进县、省级体育强县。五年来,我们创新社会治理,社会大局平安和谐。社会治安秩序不断好转,生产、消防、食品等安全形势保持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全面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政府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廉政建设、效能建设进一步增强。

各位代表,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坚强领导、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的结果,是上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上下同欲、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人民和外来建设者,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向驻苍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所有为苍南改革发展作出贡献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发展中存在的短板不容忽视,更需理性应对和*分析。面对经济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工业总产值等综合经济指标未能完成规划目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难,新兴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两链”风险化解任务艰巨。面对发展新形势,创新发展能力还不强,一些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不够快,影响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未从根本上消除,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面对群众新期盼,改善民生的任务仍然很重,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环境质量、基本公共服务离群众期待还有一定差距,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在各领域仍然存在,政府效能建设、依法行政能力有待继续加强。对于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二号首长

展望未来五年,经济处于新常态,发展方式全面加速重构,发展动力正在升级变化,新一轮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新格局逐步构筑。新的五年,机遇平等、规则公平,区域竞争更为激烈,我们既要看到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充分做好应对各种困难挑战的准备;更要看到希望和机遇,把握大势,坚定信心,化压力为动力,努力在新常态下迈上新台阶。根据中共苍南县委《关于制定苍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县政府制定了《苍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议。经本次大会批准后,县政府将认真组织实施。

我县“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落实省委“八八战略”、市委“五化战略”、县委“双海双区”战略为总要求,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联动推进经济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以更高层次构建大产业体系,以更高品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更高水平实现社会和谐,以更高定位改善生态环境,加快迈入温州第一梯队,努力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实现“浙江美丽南大门”建设目标。

“十三五”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以上;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8.5%、9%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2500亿元以上,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生态环境更显优美。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充分发挥苍南优势,补齐短板,努力在以下五个方面取得新成绩。

(一)立足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实现综合实力新提升。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为引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打造一批创业创新平台,推进工业强县建设,创成省级科技强县。深化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印刷包装、印染纺织、塑料制品等传统产业向时尚化、高端化、智能化方向改造提升,大力发展仪器仪表、金融机具、机械装备等高端制造业,重点培育光电光学、绿色能源、新型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新型工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产业新体系;依托崇家岙港口和龙港新城,着力引进大石化、精细化工等临港工业,提高工业综合实力;依托灵龙大道、灵沙大道,谋划好产业布局,顺藤结瓜,着力发展新的产业经济带。大力发展高铁经济、网络经济、海洋经济、旅游经济、农村经济“五大经济”,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突出旅游“第一服务业”地位,推进旅游全域化发展,深化旅游体制改革,建立旅游投融资机制,加大“旅游十大项目”招商和建设力度,做强滨海旅游、做精生态旅游、做美乡村旅游,全面构建“两线一区”旅游发展格局,力争到2020年旅游经济总量超百亿元,打造“浙江省山海生态旅游胜地”。依托块状经济、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发展行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主体,打造以灵溪、龙港为重点的电子商务核心区,建设“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县”。加强物流基地建设,增强服务业集聚示范区辐射带动作用,打造“浙南闽东北省际贸易中心”。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放心农业、创意农业、立体农业为导向,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要求。注重发挥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作用,着力推进交通、能源、水利等重点项目建设,创建“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基地”。

(二)立足特色发展和区域统筹,构建城乡发展新格局。积极探索“多规合一”,谋划县域空间一张蓝图,统筹打造温州大都市区第一副中心,有效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改善城市景观风貌,提升城市服务能级。加快灵溪、龙港融合发展步伐,基本完成县城新区核心区建设,逐步推进东部拓展区和江南山水城开发,全面提升龙港新城开发水平,积极探索推进灵溪、龙港等地老城改造。加快构建龙港“三轴、两带、四板块、多中心”城市发展格局,奠定龙港鳌江流域中心城市核心区的战略地位。支持各中心镇特色化、差异化、多样化发展,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市化率达到65%。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注重空间布局、治污美村、垃圾减量、民居改造、产业融合、文化传承等基础工作,协同推进美丽水乡、美丽田园建设。全面推广“美丽民居”试点经验,力争农村民居面貌得到显著改善。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向贫困人口延伸覆盖。加快大交通网络体系建设,打造“一空两铁、两港两高两纵”对外交通运输体系,形成“三横八连”区域交通运输网络,建设“浙闽省界综合交通枢纽”。

(三)立足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打造靓丽苍南新形象。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坚决不把违法建设、污泥浊水、脏乱差的环境带入全面小康社会,努力建设生态宜居美丽浙南水乡,用心描绘湖光山色、翠谷灵龙、流金海岸、百里水乡的美丽画卷。持续推进“五水共治”,全面消除黑臭河和地表水劣V类水质。加强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计划。加大大气、土壤、近岸海域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力度,切实改善空气质量,PM2.5浓度持续下降。严格控制高耗能重污染行业发展,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和推广运用,加大清洁生产力度。巩固“四边三化”行动成果,持续推进“三改一拆”工作,基本实现无违建。强化生态屏障和绿色廊道构建,加快慢行绿道建设,组织实施美丽健康森林工程,争取设立浙江省亚热带植物园。

(四)立足深化改革和开放合作,激发赶超发展新活力。争当新一轮改革开放排头兵,全面完成龙港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形成一套可实行、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型设市模式。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健全“亩产效益”综合评价排序机制,探索开展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试点,优化资源要素交易规则。深化金融综合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建设电子金融服务平台,科学合理实施政府融资,大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模式,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社会公共领域。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健全“五单一网”动态调整机制,促进政府治理现代化。构筑对外开放新格局,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流域经济带、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海西经济区等国家战略实施,深化对台经贸合作,打造“浙江接闽连台先行区”。大力实施精准招商,积极对接央企、招引台资、吸引温商,引导在外苍南人资金回流、人才回归、项目回迁。

(五)立足民生普惠和共建共享,创造美好生活新局面。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大病保险制度建设,提高基本养老保障覆盖面,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应保尽保。实行积极就业政策,保持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养老服务多样化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居住条件,有序实施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开展城乡危旧房治理,力争住房保障受益覆盖面达18%。加强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建设,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推进医改向纵深发展,全面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加快完善配套设施,强化妇幼保健、托管教育等人才储备。深化“平安苍南”建设,强化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监管,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和化解,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切实增强群众安全感。

Page: 1 2较旧一篇:2016年永嘉县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6年温州市文成县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