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惠安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5年和“十二五”时期政府工作回顾侯卫东官场笔记
2015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完成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36.83亿元、增长10.3%,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28.27亿元、增长81.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29亿元、增长8.1%。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坚持精准施策,*开展“三比一看”活动,有效稳住发展大盘。稳增长成效明显。出台支持企业发展六条措施等10项政策,县财政兑现扶持资金2亿元,支持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285.3亿元、增长12.2%,增幅位居全市首位。实施工商“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激发大众创业热情,新增市场主体736家、增长17.2%。出台促进外经贸发展专项措施,实现外贸出口7.07亿美元、增长1.7%。鼓励企业加快改制上市及场外交易市场挂牌融资,培育上市后备企业13家,其中达利集团在香港上市,中标集团、回头客食品登陆“新三板”。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新增企业贷款31.03亿元、占全县新增贷款总量63.3%;设立企业应急保障周转金,为14家企业提供3.2亿元周转金支持。落实各级减轻企业负担政策,减免小微企业税额3219万元。产业升级步伐加快。中化1200万吨炼油项目全面生产运营,100万吨乙烯及炼油改扩建项目获省发改委核准,中化青兰山3#、10#码头泊位口岸开放通过省级验收,32个石化中下游项目投产3个、在建14个,石化产业实现产值458.5亿元、增长40.9%。落实“泉州制造2025”,启动智能制造、质量品牌、服务型制造行动计划,四大传统产业实现产值415.7亿元。加快食品饮料、鞋服箱包、机械制造业智能化升级,32家企业完成技改投资15亿元,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市级“科技小巨人”企业10家。引导石雕石材业向高端化、艺术化方向发展,新命名大师工作室8个,创建民间艺术馆2家,荣获“世界石雕之都”称号。玉雕基地36个入驻项目投建14个,雕塑公园、市政道路等项目有序推进,开发初具规模。在国家博物馆成功举办“中国(惠安)南派雕刻艺术展”,其中12件雕刻精品被永久收藏。县财政出资1亿元设立建筑业产业基金,引导企业整合资质、延伸领域,新晋升总承包企业11家,扩大与浙江大学、华侨大学等高校的建筑人才合作培训规模,建筑业完成施工产值522亿元、回乡缴纳所得税3.12亿元,成为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试点。实施服务业增量提质行动,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70.68亿元、增长8.1%。设立城南电商创业园,建成全县首家众创空间,入选中国“电商百佳县”。出台旅游业改革发展实施意见,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发展工业游、乡村游和文化游,开展“海丝泉州·风情惠安”巡回推介,全县接待境内外游客599.35万人次、增长17.1%,实现旅游总收入47.82亿元、增长18.1%。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建立“一月一协调、一季一督查”项目落实机制,协调解决问题137个,116个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47.3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2.23亿元、增长20.1%。工业项目投产24个、投建31个,完成工业投资81.05亿元。38个政府性项目完成投资36.76亿元,动车站综合交通枢纽、县道310线辋川至紫山段等一批项目顺利推进。开展泉惠石化园区项目攻坚活动,投入10.2亿元建设码头及配套PPP项目等10个公用工程,完成8100亩用地回填。城南、惠东、绿谷等3个园区11个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7300万元。引进项目54个、总投资50.2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22亿美元、增长44.8%。
(二)城市建设呈现新面貌。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力加快城市建设,加强精细管理,城市品质得到提升。城镇规划建设提速。编制城市景观风貌等10个专项规划,修编涂寨、小岞、辋川3个镇总体规划,城乡布局更加优化。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28个重点城建项目完成投资36.87亿元,24个试点小城镇项目完成投资12.24亿元,嘉惠片区、黄塘镇区、高铁站前片区群众顺利回迁安置。深化宜居环境建设行动,57个项目完成投资11.9亿元,实施中新花园提升工程,建成县道308线提升工程嘉惠段、科山森林公园慢道二期和城市新区4条市政道路。城市管理逐步精细化。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成立城市管理委员会,进一步明确集贸市场管理等8项城市管理职能,启动城市管理综合考评工作,着力破解城市管理难题。大力整治市容市貌,纠正占道经营点2049处,拆除违章广告牌599块。落实环卫保洁长效机制,开展海漂垃圾专项整治,环卫考评成绩稳居全市中上水平。出台进一步加强防控“两违”实施意见,拆除违法建筑49万平方米、整治违法占地255.8亩。城市文化品位提升。改造建成县戏剧中心,实施县群艺馆改造工程,整修县图书馆,新建灯光球场24个、健身路径36条。公布县级历史建筑、特色建筑及历史风貌区106个,螺阳镇金山边自然村入选首批省级传统村落。第二届“薯花文艺奖”表彰文化精品72件。举办亚洲艺术节孟加拉国、台湾艺术团专场演出,广泛开展惠女民俗展示、高甲戏展演等文体活动,实施“一村一品”特色文化工程,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参加第十届全市运动会取得好成绩。
(三)“三农”工作获得新进展。着力夯实“三农”基础,实现农业总产值42.73亿元、增长1.9%。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兑现种粮直补等惠农资金7500万元,完成粮食产量8.29万吨。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流转土地3260亩,新增温室大棚2900亩,建成农业部花生高产示范片、省级早中稻高产示范片和市级马铃薯高产示范片各3个。台湾农民创业园引进良种10个。基本建成净峰杜厝二级渔港,新建钢质渔船20艘。“崇武鱼卷”获准中国地理标志商标注册。“美丽乡村”持续推进。统筹投入2亿元建设“美丽乡村”,有效开展环境整治、设施完善、旧村居改造“三大行动”。55个整治村完成项目173个,10个示范村完成项目101个,培育“美丽乡村”示范线2条。加快实施石结构危旧房改造五年计划,拆除418万平方米、建成183万平方米。继续改善农村设施条件,77个水利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2亿元,农村公路提级改造36公里,解决5.9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农村改革稳步实施。启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设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实施东岭镇前厝村、山霞镇新塘村等2个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顺利完成218个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投入280万元实施扶贫开发项目12个。开展农民技能培训,转移就业5558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50元、增长9.2%。
(四)环境保护再上新台阶。坚持生态优先,持续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县考核验收。造林绿化进展顺利。大力推进沿路沿溪布绿、广场庭院添绿和规模造绿,实施文笔山绿化提升等6个重点绿化项目,创建31个“四旁”绿化示范村,全县造林绿化5924亩,治理水土流失1.4万亩。生态治水得到强化。启动实施“河长制”,加强县域重要流域的保护和管理。加快溪流整治向支流延伸,投入6800万元实施46条小溪流治理工程,整治河道80.5公里,全面落实清淤治污、生态护岸、两岸绿化等措施,溪流生态有效恢复,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划定禁养区、禁建区和可养区,关停畜禽养殖场105家,严控溪流周边区域生产生活污染。控污减排有效落实。建立网格化环保监管体系,查处环境违法企业27家。建成惠西、崇山和泉惠污水处理厂,延伸污水管网59公里,实现污水管网镇区全覆盖。持续推进“石粉尘”专项整治,关停企业26家。大力整治餐饮油烟、机动车尾气、道路和施工扬尘等污染,淘汰营运黄标车298辆,县域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完成年度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
(五)民生事业实现新进步。投入33亿元用于社会民生建设,占财政支出82%,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社会保障不断加强。40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基本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2015人、登记失业率1.06%。居民保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100元,高于省定最低标准17.6%。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70元,县域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最高可达90%。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491元、295元和609元。设立“救急难”专项资金,发放各类社会救助金5875万元。县残疾人康复中心投入运营,累计为120人提供康复治疗。建成10个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3687名70周岁以上老人购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成保障性住房4770套。公共服务更加完善。加大教育投入,实施中小学校新改扩建项目10个,启动各镇第二中心幼儿园建设。复办惠安一中初中部,推行中小学结对帮扶制度,教育质量有效提高。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9%,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8.0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3.5%。高考本科上线率再创新高。开成职校获评全市首批闽南文化传承基地学校。出台公立医院改革实施方案,落实药品零差率和供应保障制度,群众就医成本平均下降20%。参照公立医院标准扶持民营医院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的多元医疗格局。投入2328万元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群众享有更多健康福利。完善计生服务体系,计生政策符合率89.33%。社会治安保持平稳。深化“平安惠安”建设,开展综治“三率”甩后争先活动,实施“千名干部访万家”等3个“千万行动”,启动螺城、崇武2个社会治理网格化试点,切实增强人防、技防、物防和群防群治力量,基层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得到加强。顺利完成“六五”普法,实现法律顾问村村全覆盖。设立县长热线和“12345”政务服务平台,受理各类群众诉求265件、办结率98.9%。实施“食品放心工程”三年行动,有效治理“餐桌污染”。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持续开展“打非治违”,安全生产事故起数下降24.6%。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建成投入使用,防灾减灾能力有效提升。此外,国防人防、民族宗教、侨台外事、档案方志、慈善、老龄、妇女儿童等事业取得新成效。
(六)政府效能得到新提升。坚决落实县委决策部署,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06件、政协委员提案43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100%。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持续整治“四风”,梳理解决群众意见建议1193条。实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部门机构数量由29个减少到24个。公布行政权力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和责任清单“三张清单”,精简行政权力369项。全面推行“马上就办”,试行“互联网+绿色通道”新模式,审批提速率81.3%、居全市前列。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三公”经费和会议费下降16.1%。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加大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绩效考评力度,机关作风和服务效能持续改善。
2015年工作顺利完成,标志着“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基本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惠安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过去的五年,是惠安综合竞争力实现跨越的五年。全县经济总量以年均12%的速度快速增长,生产总值净增253.19亿元、五年接近翻一番,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净增103.85亿元、年均增长39.3%、五年翻两番多,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超1100亿元、年均增长13.7%。稳居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和全省县域经济实力“十强”,成为全市发展重要增长极。过去的五年,是惠安产业集聚力显著增强的五年。中化1200万吨炼油项目建成投产,以石油化工为主导的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总投资46.7亿元的258个技改项目顺利实施,以雕艺建筑、食品饮料、鞋服箱包、五金机械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在加快创新中发展壮大。轻重工业比例由62:38调整为40:60。泉惠、城南、惠东、绿谷、雕艺文创园等园区建设加快推进,累计开发面积20.6平方公里。全县规模以上企业306家、产值超亿元企业73家,拥有上市及场外交易市场挂牌企业6家、中国驰名商标8枚,市场主体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获批设立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建成农业特色基地265个,农业基础更加稳固。过去的五年,是惠安城市承载力大幅提升的五年。城市更新改造全面提速,创新“和谐征迁法”,拆迁房屋面积100万平方米、征收土地近万亩,累计投入183.7亿元实施重点城建项目60个、交通设施项目7个、市政设施项目120个、“美丽乡村”项目1100个,城市品质逐步提升。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拓展至2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1.5%,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8平方米,县城污水集中收集率86%。荣获全国文明县城“二连冠”,成为全国首批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过去的五年,是惠安创业创新力全面迸发的五年。积极对接泉州“综改区”“金改区”建设,率先试点PPP模式,新增金融和准金融机构11家,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金融产品,产城融合、商事制度、行政审批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组建国有实体公司8家,建立“公司+园区”“公司+指挥部”项目运作模式。新增各级研发中心11个,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人才3名,培育各类人才5.87万人,创新和人才成为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对外经贸合作进一步深化,外贸出口、实际利用外资分别年均增长8%和26.2%。过去的五年,是惠安民生保障力持续提高的五年。社会民生领域累计投入118.2亿元、年均增长17.1%,办成197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荣获省级教育工作先进县,“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通过国家评估认定。公立医院改革列入省级试点,218个行政村均配备卫生所,基本医疗服务覆盖城乡。建成城乡三级文化服务网络,惠女民俗、惠安雕艺、建筑技艺等特色文化有效传承。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低保、“五保”逐年提标扩面,受益群众12.88万人。平安建设、安全生产监管、道路交通安全整治等工作成效显著,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县“五连冠”,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惠安五年发展的成效,有目共睹;五年发展的成果,全民共享。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中共惠安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拼搏、攻坚克难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各级驻惠直属单位和部队武警官兵,企业界人士和来惠就业创业人员,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惠安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客观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转型升级步伐不快,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重大产业项目不多,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压力增大;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精细化程度不高,功能配套不够完善,农村基础仍较为薄弱;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加大,社会事业尚有不少欠账,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仍然繁重,社会治理能力有待增强;个别政府工作人员担当意识不足、执行力不强,服务发展的水平和能力有待提高。此外,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第三产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4项指标未能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三五”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二号首长
根据《中共惠安县委关于制定惠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的《惠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了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到2020年力争全县生产总值超850亿元、年均增长9%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提前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
“十三五”时期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着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支持惠安发展的重大举措,主动融入“五个泉州”建设,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现代化工贸港口旅游中等城市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在省、市发展中多做贡献、发挥重要作用。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致力创新驱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把创新摆在全局核心位置,对接融入“泉州制造2025”“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倡导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支持企业全方位创新,力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超5%。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县,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和海洋产业,以中化炼化一体化为龙头,建成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打造千亿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引导建筑业与雕艺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推动食品饮料、鞋服箱包、纸制品产业往品牌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壮大特色现代农业,促进农业“接二连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构建“大旅游、大物流、大消费”产业体系。
(二)致力统筹兼顾,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按照“全域统筹、集约紧凑、功能清晰、组团发展”思路,科学布局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适度超前建设一批交通、港口、水利、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形成以县城中心区为核心,惠西新城、崇山新城、斗尾新城三个次中心城区相互衬托的现代滨海城市,至2020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30平方公里,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8.5%。创新村庄规划、建设和治理模式,加快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一体化,建设让人留恋的“美丽乡村”。健全城市精细管理长效机制,提升公民文明素养,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三)致力普惠共享,保障改善民生福祉。把更多财力投入民生建设,办好为民惠民实事,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创建教育强县,完善覆盖城乡的医疗健康体系,建设“五馆”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均等化。持续推进就业、医保、安居、帮困、养老、慈善等民生工程,健全普惠型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现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进“法治惠安”“平安惠安”“诚信惠安”建设,营造安定稳定社会环境。
(四)致力绿色低碳,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创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基本建成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持之以恒地开展主要溪流及海岸线整治、造林绿化、控污减排,保护好青山绿水、碧海蓝天,至2020年县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88%,重要河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87%,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5平方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土地、水、矿产、海洋等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五)致力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民营经济综合配套、农村土地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努力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新热点。积极融入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建设,大力发展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贸易、人文往来,密切与港澳台侨关系,进一步拓展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文化旅游、金融服务等领域的合作范围和层次,着力打开对外开放新局面。
Page: 1 2较旧一篇:2016年石庄镇上半年政府工作报告较新一篇:2016年石狮市政府工作报告